1、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问题的原因及特征分析TheoryResearchl学_一埋_论 lI7_4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问题的原因及特征分析彭书雄(湖北经济学院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武汉 430205)摘要:在当代社会全面转型的背景下,由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弱化 ,大学生心里素质问题越来越突出,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犯罪,自杀等恶性事件.本文主要从现象入手,就当代大学生的脆弱心理及非理性及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心里素质;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D022589(2009)21-0174 一 O2一,问题缘起:发生在大学生身上一连串令人震惊
2、的事件,敲响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问题的警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转型,“科教兴国“ 战略的全面实施,一场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活动在全国蓬勃开展.人们在重视科技教育的同时,也发现了问题的另一面,即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日益弱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社会的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的迅速改变,学习负担的超负荷和就业压力的日益严峻,青年学生的心理素质脆弱问题日益严重,并由此心理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犯罪,自杀等恶性事件,有的甚至触目惊心.笔者在这里不妨列举一部分,以支撑问题的危机程度.据有关媒体报道:2002 年 3 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一分院批准逮捕了涉嫌故意杀人的大学生马晓明,他
3、只因功课不好被学校“劝其退学 “,自感无法向家里交待,马晓明将自己的爸爸和奶奶杀死.2()03 年,即将毕业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学生周一超,参加公务员应聘,因体检不合格被取消录取资格后,竟用尖刀行刺嘉兴市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造成一死一伤.2004 年 2 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四学生马加爵因打牌而引起的小矛盾竟残忍地杀害了 4 名无辜的同窗好友.2o05 年 6 月,北京大学医学院大二学生安然因恋爱引发的矛盾竟杀害了自己的同学崔培昭.20o5 年 5 月,武汉某高校男生刘国勇为勒索财物,竞将女大学生网友绑架杀害.20o5 年,长沙一大学生自卑自私,奸杀了自己暗恋已久的女大学教师
4、.2006 年 9 月,广州某学院大一新生,入学 6 天,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跳楼自杀.2006 年 8 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6 岁的在读博士生孟懿,因厌世,学习压力,精神抑郁等原因,跳楼自杀.2006 年 lO 月,北京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研究生陈某因感学业压力过大自缢身亡.据光明网 20o7 年 6 月 4 日报道:北京,天津,武汉等地高校相继发生多起大学生自杀事件.5 月 15 日北师大一名女生从 ll 楼坠下身亡;5 月 14 日清华大学一名女生从宿舍楼 7 楼坠下身亡,同日,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一名大二男生坠楼身亡.上述一桩桩刑事犯罪案件和一件件自杀事件,像针一般扎进我们的眼睛.人
5、们不禁要问:这些高智商的人到底怎么了,他们优秀吗? 种种事实表明 ,笼罩在大学生头顶上的无数光环虽然光亮耀眼,但却像玻璃一样,脆弱易碎;而比他们头顶光环更脆弱的则是他们的心理.以上事实,尽管不是大学生的主流,但也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存状态,也反映出当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危机以及存项目来源: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 2007 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号:2007d299) 的主要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彭书雄(1965 一).男,湖北鄂州人.副教授,从事先秦文学与文化,应用语言学,素质教育研究.Jia0YUYa13Jiu教育研究在的问题.据权威部门统计的情况,当代大学生存在一般tl,理困扰的
6、占 2030%,有严重心理困扰的占 8-9%.大学生的自杀率高于没有进过大学的同龄人的自杀率.着名 LI,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文明发展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压力就越大.“由此可见 ,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问题正在成为各高校的一项重大课题.如何构建有效的学生 tl,理健康发展模式,探寻有利于学生良好心态发展的途径与干预方式,是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双紧迫的任务.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人才,是时代赋予大学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其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二,原因探寻:当代大学生脆弱心理及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特征从大的方面来讲,影响大学生
7、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大方面,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自身的性格与修养;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来自于家庭, 学校及社会的影响.从内在方面来看.首先,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但其心理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这种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之问发生着激烈的的碰撞,渴望爱情,渴望性,憧憬婚姻,但却缺乏正确的爱情观念,性观念和性道德,当遇到此类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所以由情感问题而引发的过激行为,犯罪行为也就在所难免了.此外.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在形成和完善阶段,其理想色彩很浓,他们发现书本上的说法与现实社会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些矛盾和碰撞导致大学生心理的失衡.其次,大
8、学生存在着认知上的茫然,这种认知上的茫然极易诱发学生的心理问题.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人才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却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这就直接导致就业的困扰和压力,这种自我认知的茫然和就业上的压力,进一步催化和加剧了大学生一 EL,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从而导致犯罪问题和自杀事件濒濒发生.再次,对自我价值评价的时高时低.大学生易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对自身价值的评价忽高忽低,非常不稳定.其表现特征为盲目乐观,自我中 LI,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和认可,极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进而导致失败感,内心冲突和情感挫伤并最终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甚至会
9、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当学生处于消极意识状态时,他们将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进行比较,发现自我期望值无法实现,于是就出现了一 tl,理上的自我排斥现象,并形成内 tL,冲突,乃至否定自我,拒绝接纳自我,而显示出心理的不健康性,其表现为自卑,自信 tl,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这时,当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挫折问题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从外部原因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是造成大学生心理脆弱和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首先,从家庭方面来看,部分家长有严重的社会从众LI,理,在对待小孩教育的问题上,一是寄予太高的期望,这种过高的期望值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现
10、在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性格,毅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先天缺陷,耐挫能力比较差,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情就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二是家长对小孩过分的溺爱,见分不见人,严重忽视对小孩的“做人“ 教育,导致大学生缺乏吃苦的品性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离开家庭,遇到阑难和挫折,心理问题就会随之产生并可能引起行为失常.其次,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当今的大学教育由于教育思想观念的问题,问题多多.教学方面,长期注重应试教育,其结果是学生分数上去了,专业素质提高了,但学生的人文素质没有得到发展.由于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匮乏,使学生变得更加功利,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导致心理非理性化和情感淡漠化.就教师方面看,有些大学
11、领导以市场商品买卖关系来比喻师生关系,其结果是将师生之问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变成了冷冰冰的商品买卖关系,造成了师生关系疏远,交流阻塞.使学生遇到难以驾驶的问题时不知所措,也不愿向老师请求帮助,部分老师也不愿意在非教学时间与学生交流.这样学生的思想问题被大量置留,积压,而得不到有效疏通,这就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再次,从社会方面来看,当今社会网络,媒体高度发达并呈开放状态,大量良莠并存的信息,使得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使得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里影响远远大于家庭和学校,五天的学校教育和平时的家庭教育与周末两天的社会影响抵消了,有人戏称为“5=2“.而社会环境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网络和西方流行文化
12、.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等心理特征在大学生中盛行.生活上,他们盲目追求浅薄的“快餐文化“, 远离经典着作 ,人文底蕴欠缺;学风上,心理浮躁,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做学问,出现了“读书不读 “的现象 ;价值观上,以自我为中心,以追求功利为目的,缺乏理想与信念,追赶所谓时尚,随波逐流,有的甚至漠视他人的情感与生命.这种心理脆弱,人格单一,情感淡漠的人是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更不可能承担起事业和责任.参考文献:1李小平.心里健康与大学生成才.青海大学,2005,(6).2邓庆军.心里问题 :大学生成才的障碍 J.大学与成才,2004,(4).3杨万江.论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及其引导对策J.中山大学论丛,2001.(2).(责任编辑/ 田苗)l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