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辽宁省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女中部 2014-2015 学年高二地理 6 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云贵高 原所处的温度带是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热带2. 下列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 )A.北京 B.长春 C.上海 D.湛江3. 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季风活动 D.陆上水域分布4.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北方太阳高度低 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2、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A. B. C. D.5.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海岸线漫长 C.夏季 风强弱变化 D.纬度位置6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广东 广西 云南 台湾A B C D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 ;“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79 题。7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8上述四省
3、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A B C D9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 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90E 10E 35N 甲 2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右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 1011 题。10该省级行政区轮廓图,是( )A辽宁 B四川 C甘肃 D青海11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土壤水12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主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A半湿润和半干旱的界线 B年平均气温 0C 等值线C800mm 等降水量线 D暖湿带与中温带界线13、河南
4、、安徽、河北三省的简称依次是 ( ) A.鲁、闽、豫 B.豫、皖、冀 C.鄂、赣、闽 D.陇、秦、豫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 14-15 题:14该河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南方地区15该河流域适合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冬小麦 B春小麦 C棉花 D小米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 素。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 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 ,回答 1617 题:16根据雨带在 I、III 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 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 月 B6
5、7 月 3C68 月 D58 月17如在 7 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 I 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18.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B.该地区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C.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D.应继续大面积开垦、发展粮食种植业19、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位于东半球,也位于北半球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C.海陆兼备,陆上邻国 14 个,隔海相望国家 6 个D.领土跨纬度近 50 度,寒带、温带、热带都有20. 在冬季我国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的 等温线是: ( )A.
6、8 B.0 C.8 D.1621. 我国夏季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 ( )A.漠河、海南 B.四川盆地、吐鲁番C.青藏高原、吐鲁番 D.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22. 能够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A.寒潮 B.台风 C.旱灾 D.涝灾23.下列四幅图中,最能表现青藏铁路沿线的湖泊的是( B ) 24. 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有( )A长白山 B太行山 C南岭 D武夷山25.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类型是A地形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426. 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27. 有关
7、我国三大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地跨黑、吉、辽三个省区B华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 100 米左右C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河汊纵横 ,湖泊星罗棋布,一片“水乡”景色D华北平原东临黄海、东海,东北平原南临渤海和黄海28 横断山脉是( )A东西走向的山脉 B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C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D南北走向的山脉29、近几年,我国每年约增加 1 2001 300 万人口,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死亡率低 B.人口出生率大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30. 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的是(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读下图,回答 3132 题我国某地 1
8、月等温线图31.图中甲处北部的山脉是A.阴山 B.天山 C.秦岭 D.大兴安岭32.甲处地形是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 D.江淮平原33、图为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 33-35 问题:533、 、 、 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34 山脉南北绵延约A、200 千米 B、700 千米 C、400 千米 D、1 400 千米35 适宜在 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春小麦、亚麻、甜菜B、冬小
9、麦、玉米、水稻C、棉花、春小麦、大豆D、油菜、茶叶、春小麦36.下列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B.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C.黄河冬季无结冰期 D.黄河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37.治理 黄河的根本措施( )A.在上游峡谷建设水电站 B.在中游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6C.在下游植树种草 D.培修、加固“水上长城”黄河大堤38.“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 )A.黄河上游 B.黄河下游 C.黄河中游 D.长江下游39.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与黄河都结冰 B.长江与黄河的流量都不大C.长江是名副
10、其实的“黄金水道 D.长江 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40.下列河流中位于非季风区但属于外流河的是 ( )A塔里木河 B黑龙江 C黄河 D额尔齐斯河41 京杭大运河贯穿的河流是 ( )A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B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C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辽河 D珠江、长江、淮河、黄河、黑龙江42长江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是因为这里的河段 ( )A水流量大,地势陡峻 B雨季长,河流汛期长C湖泊调节洪水能力差 D河道特别弯曲,水流缓慢43“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谚语,从地理的角度反映了黄河水文特征中的( ) A河流流量大 B河流有凌汛 C河流含沙量大
11、 D河流汛期短44 阅读对话,联系所学内容,回答 44、47 题。黄河:“大哥,帮帮忙啊,我已经入不敷出了。”长江:“弟弟别急,我来了!”45该组对话体现出我降水空间分布的特征是 ( )A夏秋多,冬春少 B南方多,北方少 C夏秋少,冬春多 D南方少,北方多46下列解决黄河“入不敷出”的措施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 )A南水北调 B修建水库 C退耕还林 D退田还湖47下列为长江上游与黄河中上游河段共同特点的是 ( )A有凌汛现象 B有结冰期 C含沙量小 D水能资源丰富748.下列四幅水系图中,黄河水系图是( )49.造成上图所出现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 B、黄河上游流经青藏高原
12、C、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D、黄河上游、下游河段有凌汛现象50.人们常用“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A.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二、综合题(本题共 3 小题,满分 50 分)51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14 分)(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2)图中甲地为我国最大的湖泊_; 乙地为我国的内海_。(3)图中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其中是_平原, 是_平原。(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5)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有“_”之称。52.下面为我国
13、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排列次序已打乱) ,请回8答下列问题。 (18 分)(1)写出四城市相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字母:广州_武汉 _北京_哈尔滨_(2)以上四个城市中_有梅雨和伏旱天气并分别说明其发生的季节和原因?53、读下图,回答问题:(18 分)9(1)F 山脉名称 : (2)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G ; (3)写出下列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M ; (4)沿 AHID 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 界 线名称是 。(5)试分析 E 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哪些重要分界线?(至少 3 条) (6)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山脉代号是 ,名称是 。1
14、辽宁省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女中部 2014-2015 学年高二化学 6 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单选题,共 12 题,每题 5 分)1、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 铵盐受热易分解C 0.1mol/L 的氨水 pH13 D 0.1mol/L 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2、对 H2O 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 2(g)3N 2(g)9O 2(g)=2C3H5(ONO2)3(l) H12H2(g) O 2(g)=2H2O(g) H2 C(s) O 2(g)
15、=CO2(g) H3则反应 4C3H5(ONO2)3(l)=12CO2(g)10H 2O(g)O 2(g)6N 2(g)的 H 为( )A12 H35 H22 H1 B2 H15 H212 H3C12 H35 H22 H1 D H15 H212 H34、用蒸馏水稀释 0.1 mol/L 醋酸时,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溶液中的 c(CH3COO ) B溶液中的 c(H )C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D溶液中的 c(OH )5、在 t时,AgBr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 t时AgCl 的 Ksp410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 t时,AgBr 的 Ksp为 4.91
16、013B图中 a 点对应的是 AgBr 的不饱和溶液C在 AgBr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Br 固体,可使溶液由 c 点到 b 点D在 t时,AgCl(s)Br (aq) AgBr(s)Cl (aq)平衡常数 K8166、向 CH3COONa 稀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许 X 物质,其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变化如下表所示(溶液温度不变) ( )2微粒 H OH CH3COO CH3COOH物质的量浓度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A.氢氧化钠 B氯化氢 C蒸馏水 D氯化钠7、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无色溶液:Ca 2 、H 、Cl 、HSO 3B能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a
17、 、NH 、I 、NO 4 3CNaOH 溶液:K 、Fe 3 、SO 、NO 24 3D. 0.1 mol/L 的溶液:Na 、K 、SiO 、NOkwc(H ) 23 38、已知 2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 242 kJ,且氢气中 1 mol HH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 436 kJ,水蒸气中 1 mol H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 463 kJ,则氧气中 1 molO=O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436 kJ B557 kJ C496kJ D241kJ9、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盐的水解,且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 3溶液:HCO H 2O CO H 3O 3 23BNaH
18、S 溶液:HS H 2O H 2SOH CNa 2CO3溶液:CO 2H 2O H 2CO32OH 23DNH 4Cl 溶于 D2O 中:NH D 2O NH 3D2OH 410、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B在 10lkPa、25时,1 gH 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 120.9 kJ 的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C已知:2SO 2 (g) + O2 (g) 2SO 3 (g); H =98.3 kJ/mol。将 1 mol SO2和 0.5 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 49.15 kJ 的热量D
19、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 C(石墨,s); H0 11、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将 pH5 的盐酸稀释 100 倍所得溶液Bc(H )c(OH ) 110 6 molL 的溶液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12、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NaOH 固体 H 2O NH 4Cl 固 CH 3COONa 固 NaNO 3固 KCl 溶液( )3A B C D 13、室温下,若 pH3 的酸溶液和 pH11 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生成了一种强
20、酸弱碱盐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C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D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14、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减 少实验 过程中的热量损失B. 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C向盛装酸的烧杯 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D测了酸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15、莫尔盐(NH 4)2Fe(SO4)26H2O常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下列有关该盐溶液比较不正确的是( )A、c (SO 42-) c (NH 4+)c (Fe 2+)c (H +)c (O H-)B、c(NH 3 H2O)c (NH 4+)= c (SO42-)C、
21、2c (SO 42-)+ c (OH-) = c (NH4+) + 2c (Fe2+)+ c (H+)D、c(H +) = c(OH-) + c(NH3 H2O)主观题二、填空题(本题共 3 个小题,共 40 分)16、 (6 分)常温下,取 pH=2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 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 Zn 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 pH 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 pH 变化曲线的是(填“A”或“ B”) 。设盐酸中加入的 Zn 质量为 m1, 醋酸溶液中加入的 Zn 质量为 m2。则 m1 m2(选填“” 、 “=”、 “” )17、 (14 分)现有浓度均为 0.1 mol/
22、L 的下列溶液:硫酸 醋酸 氢氧化钠 氯化铵硫酸铝 碳酸氢钠。请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2)已知 T,Kw = 110 13 ,则 T (填“” 、 “” 、 “” )25。在 T时,将 pH = 11 的溶液 a L 与 pH = 1 的溶液 b L 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若所得溶液的 pH = 10,则 a:b = 。(3)将溶液和溶液混合时,可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碎泡沫塑料4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18、 (4 分)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用盐酸标准
23、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溶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配制的浓度偏高; 将 Fe2(SO4)3溶液加热蒸发至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酸碱中和滴定试验中,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使 结果偏低可用 25ml 酸式滴定管量取 20.00mlKMnO4溶液分别向体积和 pH 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一样多19、 (16 分) (1)已知 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弱酸化学式 HSCN CH3COOH HCN H2CO3电离平衡常数 1.
24、310-1 1.810-5 4.910-10 K1=4.310-7K2=5.610-11同温度下,等 pH 值的 a.NaHCO3 b.NaCN、c.Na 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25时,将 20 mL 0.1 molL-1 CH3COOH 溶液和 20 mL0.1 molL-1HSCN 溶液分别与 20 mL 0.1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 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 c(SCN ) c(CH 3COO) (填“” 、 “”
25、或“”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气,下列 量会变小的是_(填序号) 。a. c(CH3COO ) b. c(H+) c. Kw d. 醋酸电离平衡常数(2)最近有科学家提出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 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已知在常温常压下:2CH3OH(l)+3O2(g) = 2CO2(g)+4H2O(g) H = 1275.6 kJ/mol2CO(g)+O2(g)=2CO2(g) H = 566.0 kJ/mol H2O(g)=H2O(1) H = 44.0 kJ/mol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6、_。31辽宁省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女中部 2014-2015 学年高二历史 6 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7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2据瓯越文化史记载,现在的温州市就是当时回浦县的东瓯乡,属会稽郡。下列对此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会稽郡设有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 会稽郡最高长官由世袭产生 回浦县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A. B. C. D.3 尚书
27、伊训记载:“立爱惟亲,立敬为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这一记载体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D具有“公天下”色彩4君权和相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是( ) 秦朝三公九卿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北宋设三司使 元朝行省制度A. B. C. D.5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材料中的“中间路线” 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6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
28、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这件事最可能发生在哪一时期( )A.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宋元 D.明清7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 )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2C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 D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权力有限8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何者( )A汉代的内外朝制 B唐代的三省制 C明
29、代的内阁制 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9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B、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10.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111927 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
30、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 ”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12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 10 个选区中选出13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
31、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314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 B. C. D.15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公民开放16据记载,古
32、希腊雅典官方文件对整体人口的表述为“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 。此表述方式主要说明了A古代雅典妇女没有名字 B古代雅典实行男女平等C妇女和儿童没有公民权 D古代雅典社会等级森严17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A B C D18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
33、对质。 ”这项“原则” (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19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体现了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的理念C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20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个女奴为妻后反悔,将妻子“休”回“娘家” 。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 4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
34、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21.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A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C “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D “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22.(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卷T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
35、.法律体系已达到完 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23二战期间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 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 限制与制约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24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战胜保守势力,获
36、得更多的政治权利是A.工业革命的开始 B.1688 年的宫廷政变C.1832 年英国的议会改革 D.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25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 1776 年撰写的常识中认为英国政体是“君主政体暴政和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这两种“暴政的残余”分别体现在( )A.国王和上议院 B.国王和内阁C.国王和下议院 D.内阁和上议院2618 世纪上半期,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国家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就是自保。但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它的政制的直接目的就是政治自由。 ”他所指的这个国家应是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527.(2014广东文综T22)1895 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
37、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28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 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低 D.革命的彻底性2919 世纪 30 年代,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曾这样评价当时的一个国家:“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这体
38、现了该国A摆脱了邦联制的松散,建立 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B结束了封建专制政权,逐步实现了议会制民主C由分裂走向统一,迅速 跻身世界强国之列D推翻了封建统治阶级,确立了总统共和制30.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 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31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 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
39、平允。 ”英国据此取得了新权益是( )A四口开埠通商 B广州贸易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32时人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 ”这实质上反映了义和团运动( ) 6A盲目排外 B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C反对生活西化 D主张实施平均主义33.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 “违约者概行驳斥” ,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
40、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34.“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在朝鲜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接着又完全吞并了这个国家。”这场战争是指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35 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
41、,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主观题(共 30 分)二、材料问答题(共 2 小题,第 36 题 16 分,第 37 题 14 分,共 30 分)7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
42、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 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请回答:(1)据材料一,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6 分)(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 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4 分)(3)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材料,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6 分)837法律文献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 3 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
43、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 8 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 300 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材料二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 宪法第 12 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 15 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 ;
44、第 18 条(皇帝) “有创制法律之权”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 年)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献?(1 分)它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利?(3 分)9(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德国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中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6 分)高二历史月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5*2=70 分)二、材料问答题(共 2 小题,第 36 题 16 分,第 37 题 14 分,共 30 分)36. (1)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2 分)政治运行机制:实行三省六 部制,三省长官
45、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4 分)(2)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 司使分割宰相的 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4 分)(3)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2 分)原因:中书省权力过重。(2 分) 措施:废丞相,权归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2 分)37.(1)文献:十二铜表法 (1 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D B B A B B C D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B B B C C B D B D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C B C A A D B A B31 32 33 34 35D A C A B10作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是罗马的基本法(4 分)(2)权力:法律、司法、财政(税收) 、军事(3 分)(3)相同点:都是君主立宪制,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同点:英王统而不治,权力中心在议会,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权力中心在皇帝,宰相对皇帝负责(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