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贞丰县普通高中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卷(选择题 共 50分)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5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工业区表现为( )A面状 B线状 C网状 D岛状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A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我国西部地区 B湖北省简称鄂,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省会是武汉 C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部地区,与俄罗斯和蒙古接壤 D台湾岛地处我国东部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岛屿2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形成了特点各异的四大地区(图 1),完成 35题。3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形 D 地形和植被 4以牧业为主的地区是( )AAC BCD CAB DBD5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布在(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D青藏高寒区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图 2),完成
3、67 题。6箭头和的运输方式中具有的共性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可利用地势自流输送7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共同意义是( )A解决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3C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率发挥重要作 用D缓解沿线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茶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右下图(图 3)示意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三纵一横”四条路线,读图完成 89 题。8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大阶梯的是( )A路线 B路线 C路线 D路线9沿路线寻秋的摄影师,到达
4、甲地时最有可能看 到的景象是( )A大漠孤烟直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小桥、流水、人家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10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纳木错 三峡水库 黄河 台湾海峡 水稻田 渤海A B C D1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4A B C D读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关系示意图(图 4),完成 1213题。12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13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对落后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A促进产业升级 B缓解就业压力 C缓解能源紧张问题 D
5、加重环境污染 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后来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 TVA),对该河流域实行统一开发和管理,因此成为世界上流域开发治理成功的范例,完成 1415题。14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开发水电 B可以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C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易发生洪涝 D河流有结冰期,大部分时间不能通航15我国 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中,对田纳西河开发治理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是( )A加强立法 B发电为首要目标 C经济发展为中心 D加强保护,禁止开发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从 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
6、“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读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完成 1618 题。16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过度开采地下水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碱化A B C D17科尔沁沙地“沙绿民富”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B沙地边缘构建乔、灌、草防护林带C配套排灌设施,合理引用水资源 D推广沙地植被恢复配套技术18近 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 1000多个。下列关于“3S”技术在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监测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利用 RS监测湖泊水质环境变化,为水质管理 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 GP
7、S动态检测湖泊面积,及时把握其动态变化 5利用 GIS模拟演示湖泊消失过程,分析成因 利用 RS确定已消失和现存的湖泊位置,提供参考数据 A B C D 192014 年 11月 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从雁栖湖到太平洋”-大洋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斐济。习近平主席的专机准确降落到斐济楠迪国际机场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诗中描写的这种农作物在美国也有广泛种植,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 2021题。20右图中表示该农作物种植区的是( )A B
8、C D21右图显示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A高度机械化 B地区专门化 C高度商品化 D科技自动化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因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蜿蜒穿过而得名,完成 2224题。2220 世纪 50年代后,鲁尔工业区开始衰落,下列关于衰落原因的叙述,6不正确的是( ) A生产结构单一 B劳动力素质下降 C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D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23下列关于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铁矿资源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水源充足右图表示 a b c d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完成 2425题。24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
9、高的是( )Aa Bb Cc Dd25b 地区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 II卷(非选择题 共 50分)评卷人 得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四个大题,共 50分)26、材料一 2014年 12月 12日 14时 32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约 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 1亿人间接受益。(共 16分,每空 1分)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剖面图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示意
10、图7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把 、 、 、 (自北向南顺序)四大流域连接起来。起点(A)是 2、“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3、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各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4、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遇到的最大地形障碍及图示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分别是( )A秦岭山脉 地表崎岖 B昆仑山脉 水源缺乏 C祁连山脉 光照不足 D巴颜喀拉山脉 热量不足5、简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西线工程各自的优缺点(8 分)东线工程:优点 缺点 中线工程:优点 缺点 2
1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 14分,每空 2分)材料一 “中国东北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区冬冷夏暖,雨热同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分布广泛,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8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材料三 三江平原湿地广大,新中国成立后,三江平原湿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这里的湿地。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有:(4 分)。2、读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有人得出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的显著特征是,“山环水绕”。(4分)“山环”
12、的证据:_“水绕”的证据:_3、制约东北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2 分)4、下列作物不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是( )(2 分)A小麦 B大豆 C甜菜 D甘蔗 5、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有 (双选)。(2 分)A退耕还湿地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大力发展家俱制造业 D扩大耕地面积928、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该省资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 10分,每空 1分) 1、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说明贵州的地形主要是以什么为主( )A.高原和盆地 B.高原和丘陵 C.高原
13、和山地 D.平原和丘陵2、近年来,贵州石漠化日趋严重,主要自然原因是( )土层较薄,植被根系浅 夏季暴雨集中 陡坡开荒石灰岩广布,成土缓慢 过度樵采A B C D3、贵州省地势总体特征是 ,贵州地势崎岖、地貌发育,多溶洞、暗河,地表水不易存留,水资源总量少。 4、乌江流域资源丰富,除了图中所示资源外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是 ,请分析该能源丰富的原因。(6 分)1029、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 分,每空 2分) 材料一:竖版世界地图材料二:乌斯怀亚被认为是世界最南的城市,称为“世界尽头”, 其北靠安第斯山雪峰,拥有国际机场和港口,是赴南极考察的理想起航和补给基地。1、图中甲点经度是
14、_ ,丙为 洋。2、1 月上海的气候特征是 ;3、中国第 30次南极科考首次实现环南极大陆航行,其环绕航行的方向是 ,4、近年来乌斯怀亚旅游业发展迅速,乌斯怀亚位于 洲。1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答案第 I卷(选择题 共 50分)1、选择题(本题包括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5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 II卷(非选择题 共 50分)2、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四个大题,共 50分)26题1、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扬州(江都)2、秦岭-淮河一线3、D 4、D东线工程:优点 水量较大 有现成工程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工程量小 缺点 水质较差 需逐
15、级提水,营运费用高 中线工程:优点 水质较好 可自流向北 缺点 水量较小 没有现成水道,工程量大 27题1、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 “山环”的证据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水绕”的证据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 3、热量条件4、D 5、AB28题1、C 2、D3、西高东低 喀斯特 4、水能资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C C C A B D B C B D B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D A B A B C B B B B D C12原因
16、:乌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流域内地势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29题1、75E 太平洋2、低温少雨(低温干燥)3、自西向东4、南美洲1贞丰县普通高中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7、6答案1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集中处理废电池的首要目的是 A回收石墨电极 B防止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C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D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 C.所有的放热反应都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自发进行 D.核能作为一种反应热,是理想的新能源 3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H 2O BNaNO 3 CNH 3H2O DCH 3COOH4配制 FeCl3溶液时,为防止其水解,常往溶液中加入少量 AHCl BH 2O CNaCl D NaOH5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
18、应:2SO 2(g)+O2(g) 2SO3(g),若改变下列条件,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反应物浓度 D增大压强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 应C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D反应的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还能确定反应的速度。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 Ba(OH)2溶液中滴加稀 盐酸 2H+2Cl +Ba2+2OH 2H 2O+BaCl2B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H 3COO +H+ CH 3COOH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OH
19、+CO2 CaCO 3+H 2OD向 FeCl3溶液中加入 Fe 粉 Fe 3+ + Fe 2Fe 2+8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H 2O H + OH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 KW增大,pH 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 c(H )增大, KW不变C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OH )降低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 CH3COO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H )降低9镍镉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 2NiOOH+ 2H2O Cd(OH)2+ 2Ni(OH)2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是 ACd BNiOOH CCd(OH)
20、 2 DNi(OH) 2 10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 + O2(g) ZnO(s) H1351.1kJ/mol1Hg(l) + O2(g) HgO(s) H290.7kJ/mol由此可知 Zn(s) + HgO(s) ZnO(s) + Hg(l)的 H3 ,其中 H3的值是A254.6 kJ/mol B438.9 kJ/mol C441.8 kJ/mol D260.4 kJ/mol11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Cl -)=c(NH 4+)c(H +)=c(OH -) Bc(NH 4+) c(Cl -)c(H +)c(OH -)Cc(Cl -)c(NH 4+)c(
21、H +)c(OH -) Dc(NH 4+)= c(Cl -)c(H +)c(OH -)12在反应 3H2 + N2 2NH3 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 0.6mol / L,在此时间内用 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45mol / (L.s),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放电充电3A0.44s B1s C2s D0.33s 13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 )110 14 molL1 ,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 3 Na NO3 Cl BK Na Cl NO3CK Na Cl AlO2 DK NH4 SO42 NO314对可逆反应:A(g) + B(g) 3C
22、(g) H0 根据右图,从 a 反应历程改变为 b 反应历程,所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 B 的浓度 B升高温度 (14 题图) C加入催化剂 D增大压强 15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 M、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 NB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t1时,N 的浓度是 M 浓度的 2 倍 (15 题图) 16体积比为 23 的 N2和 H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开始时的 0.8 ,则 N2的转化率为 A25% B50% C37.5% D1
23、2.5%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评卷人 得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52 分)17 (6 分)在常温下,下列五种溶液:0.1mol/L NH 4Cl 0.1mol/L CH 3COONH4 0.1mol/L NH4HSO4 0.1mol /L NH3H2O 和 0.1mol/L NH4Cl 混合液 0.1mol/L NH3H2O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溶液呈 性(填“酸” 、 “碱”或“中” ) ,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2)比较溶液、中 c(NH4+)的大小关系是 填“” 、 “”或“” )(3)常温下,测得溶液的 pH=7,则说明 CH3CO
24、O 的水解程度_(填“” 、 “”或“” ) NH 4+ 的水解程度,CH 3COO 与 NH4+ 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c(CH3COO ) c(NH 4+)(填“” 、 “”或“” )18已知 AgCl 为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Ag 2S 为难溶于水和酸的黑色固体。向 AgCl 和水的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的 Na2S 溶液并振荡,结果白色固体完全转化为黑色固体:(1)写出白色固体转化成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2)白色固体转化成黑色固体的原因是: 。19 (8 分)今有CH 3COOH、HCl、H 2SO4 三种溶液,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它们 pH 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的由大到小排
25、列是_ _。(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 pH 的由大到小排列是_ _。(3)中和同一烧碱溶液,需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关系为 。(4)体积和浓度相同的、三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关系为_ _。20将气体 A、B 置于容积为 4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g)+ B(g) 2C(g)反应进行到 4 s 末,测得 C 的物质的量为 0.4 mol。(1)用生成物 C 浓度的增加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v(C)= 。(2)分别用 A、B、C 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之比为 v(A): v(B): v(C)=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如浓度 压
26、强 。21在 10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 2(g) CO(g)H 2O(g)其化学平衡常数 K 和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t/ 700 800 830 1000 12005K 0.6 0.9 1.0 1.7 2.6请回答:(1)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3)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c 正 (H 2) 逆 (H 2O) d c(CO 2) c(CO)(4)某温度下,将 CO2和 H2各 0.10 mol 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 c
27、(CO) = 0.0080 mol/L ,则 CO2的转化率为 。(5)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 2) c(H 2) c(CO) c(H 2O) ,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22某校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盛装 0.2000 mol/L 盐酸标准液应该用 式滴定管。(2)当接近滴定终点时,很少量的碱或酸就会引起溶液的 发生突变。(3)有关数据记录如下: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实验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1 25.00 0.50 20.702 25.00 6.00 26.003 25.00 1.40 21.20则 NaOH 溶液的
28、物质的量 浓度为_mol/L。(4)若只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测定结果_(填“无影响” 、 “偏高”或“偏低”)。23 “神七”飞船的发射成功,激起了新一轮的航天热。(1)燃料电池的发展和航天的需求密不可分。燃料电池不仅能量转换率高,而且以氢气和氧气为燃料的电池,电池反应生成的水还可供宇航员饮用。使用酸性电解质的氢氧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飞船使用的是碱性氢氧燃 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6O2 + 2H2O + 4e 4OH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下图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已知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2 H2 4e + 2CO32 2 H 2O +2CO2,正极
29、的电极反应为 。(2)太阳能电池也为航天飞船提供了方便的能源。在航天飞船内H 2O和O 2的循环中,借助太阳能电池,可以通过电解水提供O 2。若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在阳极上得到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L。H2O2H 2O CO2 循环7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理科化学试卷答案1、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B B A A C B B A D C C B C D A2、非选择题(除 17 题为 6 分外,其余每空 2 分)17.(1)碱 NH 3H2O NH4 + OH-(2)(3) 18.
30、(1)2AgCl + Na2S Ag 2S + 2 NaCl(2)Ag 2S 的溶解度小于 AgCl 的溶解度,沉淀向溶解度小的方向转化。19 (1) (2) (3)=2(4)=0.520.(1)0.025mol / (L.s)(2)4:1:2(3)压强 催化剂21 (1)吸热(2) K (3)b c (4)80%(5)83022.(1)酸式(2)PH 值(3)0.1600(4)无影响23.(1)O 2+4H+4e-=2H2O 2H2+4 4e-=4H2O HO2 + 2CO2 + 4e- = 2 3C(2)11.2L 1贞丰县普通高中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31、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 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题 2分,共 30题,共 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考生须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的相应表格中。 )1.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列节日中与宗法制关系最密切的是( )A端午 B清明 C七夕 D元宵2近来穿越剧非常流行。热播于 2002年的穿越时空的爱恋讲述的是两位现代女性穿越到 明朝朱元璋时代,她们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A.设中朝,限制相权 B.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C.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D.军机大臣跪见皇上3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
32、建立起一项原列,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原则” (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帝国境内所有居民的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 内涵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41862 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认识到太平天国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B看到了太平天国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C未看到太平天国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
33、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5 “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近代中国与此类似的言论是( )2A、 “扶清灭洋” B、 “师夷长技以制夷”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东洋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玩”6. 19世纪 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 )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72013 年 10月,美国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无法解决,美国政府被迫关门,并造成了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造成此问题的制度原因是( )
34、A共和制政治矛盾不可调和 B三权分立使政策分歧放大C联邦制驱使地方对抗中央 D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8.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 )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C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9“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 )A手工业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10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很多剧情发生在唐都城长安的“市”上,下列“市”的场景布置不符合史实的是(
35、 )A “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里有专职官员管理C “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D “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11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3C.人们可以坐火车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12观察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发展最快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财税政策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C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13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 )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的发展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 开创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模式A
36、B C D14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 “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 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15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 B C D16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凤阳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1981 年产粮 6070亿公斤;1982
37、年产粮 7.15亿公斤。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17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1870 1895 1905 1916 近 代 前 期 新 进 民 族 工 矿 企 业 (投 资 万 元 以 上 ) 单 元 : 家 500 100 50 10 4B.欧洲/
38、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18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19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
39、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20.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 -“人”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 尊重自然规律 C. 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 渴望征服自然21. 鲁迅先生曾对中
40、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 子曰诗云也要昌明 ,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 旧。 ”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22如图,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 )5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3.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41、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24某个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明末清初思想的大辩论。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 A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 “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存” D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25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2627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 ,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
42、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运动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7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下列情境在电影中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科教兴国”的标语 D.特写:热烈庆祝原子弹爆炸成功28著名画家丰子恺曾赞美某个画派的艺术特点:“憧憬于色彩,赞美太阳。凡是有光明的地方,不问何物,都是他们的好画材。画面只 是 色 彩 光 的 音 乐 , 仿 佛 太 阳 为 指 挥 者 而 合 奏 的 大6曲 ”画 家 丰 子 恺 描 述
43、 的 是 哪 一 画 派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9. 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官僚政府所获得的支持,主要来源于社会习俗和社会价值观。属于这种“社会价值观”的有:( )三纲五常 因行称义 天赋人权 君权神授A B C D30.右图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A走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D流动作战,袭击国民党后方7绝密启用前贞丰县普通高中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答题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 40分;其中第 31题共 25分,第 32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材料: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 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1)20 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9 分)(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12 分)8(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4 分)32.某中学高二历史兴趣小组以“西学东渐”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
45、了许多图片和资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探究题(15 分)探究一 走进历史 完成表格中编号 2、3 所代表阶级派别的核心思想主张。 (2 分)编号 人物 主要事迹 核心思想主张1 李鸿章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中体西用2 康有为 著有新学伪经考3 陈独秀 创办新青年探究二 反思历史 在“西学东渐”潮流中,他们所代表的阶级派别分别进行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这些实践活动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意义是什么?(10 分)探究三 学史明智 围绕“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的关系同学们发表了多种观点。同学甲认为:只要引进西方科技,制造利器,就能救中国。同学乙认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46、,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同学丙认为:要救亡图存就必须全面清算中国传统文化。你认为这些观点是否正确?谈谈你的观点。(3 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D A A C B C C C C D B C B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9答案 A D C B A B B C D A D A C D B二、材料分析题。31、(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 分)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 分
47、)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3 分)( 2 ) 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 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4 分)毛泽东把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4 分)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4 分)( 3 )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4 分)32.探究一:君主立宪;民主科学。(2 分)探究二:实践: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6 分)主题:学习西方,救亡图存。(2分)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2 分)探究三 : 这些观点是片面的,向西方学习只是救亡图存的一个方面,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只要是于我有利,无论器物、制度还是思想文化都要予以学习;向西方学习的同时,还要对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予以创新和弘扬。(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