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非选择题(2)李仕才1、(2017汕头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国时期部分省份中山公园数量统计表(19251949)省份数量省份数量广东57云南7广西27河北3福建28山东4浙江22河南2湖北14山西2湖南13陕西2江西13辽宁1据民国时期各市县方志,转引自陈蕴茜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 上表能够反映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变迁的诸多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项信息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提示:信息提炼结合史实分析材料结论)答案 示例一:信息: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巨大。说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缔造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国各省几乎都建有中山公园,说明了民
2、众和政府对孙中山历史功绩的认可。示例二:信息:广东省的中山公园远多于其他省份(或南方省份远多于北方)。说明:孙中山是广东人(或南方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基地在广东(或南方);国民革命以广东为根据地;北伐军进军路线由珠江流域向长江流域再到黄河流域。这反映了广东(或南方)民众对孙中山的认同程度高,故南方(或广东)中山公园数量较多。示例三:信息:辛亥革命及国民革命的影响区域不平衡。说明:辛亥革命及国民革命均发端于南方,民主共和观念在南方地区影响力更大。南方各省受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的洗礼,对民主共和观念认同程度较高,故南方中山公园数量较多。示例四:信息:民国政府不能全面控制中国。说明:1927年南京国
3、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中国,但地方的军阀割据势力仍然存在。在民国政府实际控制地区中山公园数量较多,而在地方势力控制较强地区,中山公园数量较少。示例五:信息:近代中国城市公共建设的西化。 说明:公园是近代以来西方传入中国的城市公共建设项目之一。民国时期,各地民众及政府兴建中山公园以此纪念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同时,也带动近代中国城市公共建设的西化和进步。(如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来叙述史实也可。)解析学生可以从材料中提取诸多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片面的,只要是从材料中提取到的信息即可,诸如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孙中山的南北影响力不平衡、辛亥革命及国民革命的影响南北区域不平衡、民主共和
4、思想的认同不平衡等,也可以从公园这个西方城市化角度回答,因此观点可以很广泛,重点在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说明,最后结论即是采用这种表述方式“这说明了”“这反映了”“因此”“所以”等。2、(2017全国卷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 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
5、。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可概括特点之一是改变前代严刑峻法,减轻刑罚;据信息“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可概括特点之一是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据信息“删繁就简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可概括特点
6、之一是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第(2)问,结合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内容和特点,从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方面分析。答案:(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3、(2018大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32年的议会改革,为改革土地法扫清政治障碍,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1833年废除和解诉讼和共谋拟诉法之后,已婚妇女取得丈夫同意并经过专门的委员会认可后,可通过要式合同的形式处分其自由继承地产。根据1870年已婚妇女财产法的规
7、定,已婚妇女有权继承被继承不动产上的租金和收益。1882年已婚妇女财产法赋予已婚妇女与男子同等的财产处分权资格,在不动产法上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因为危及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所以土地法改革没有触及土地法的核心问题,无法对现行土地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的改革。土地法改革在改革封建土地法、实现土地法的现代化方面的效果十分有限,其任务远没有完成。摘编自咸鸿昌19世纪英国的土地法改革(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土地法改革的背景及其具体措施。(8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土地法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有何不足?(7分)解析:本题考查1832年英国土地法改革。第(1)问从材料及所
8、学知识概括英国土地改革的背景及具体措施。第(2)问,英国土地改革取得的成效,应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妇女地位的提高,适应了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答,不足之处应紧扣材料最后一句话“其任务远没有完成”进行分析说明。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为土地法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措施:英国议会先后通过一系列法律,承认妇女的财产权利。(2)成效:改革提高了英国已婚妇女的法律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英国封建土地法律制度,适应了社会发展变革的潮流,推动了英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不足:由于遭到地主阶级的反对,改革很不彻底,没有完成改革的任务。4、(2017全国卷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
9、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
10、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并联系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签订的影响概括。第(2)问,结合“欧洲联邦”设想本身的缺陷、法德的矛盾、欧洲各国的利益诉求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分析。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
11、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5、(2017 全国卷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
12、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8分)解析:本题围绕开罗会议的内容和影响,考查提取信息、分析归纳以及阐释历史的能力。第(1)
13、问,回答内容时要紧扣“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这一关键要求,回答意义时要着重分析对中国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积极影响。第(2)问,可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对日本的处置及美国的真正意图等方面分析。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2)构想: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6、(2018衡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9年7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到莫斯科出席美国展览开幕式美国国会刚刚通过“沦陷国家
14、”决议,该决议公开批评苏联虐待它的卫星国,赫鲁晓夫确信尼克松的莫斯科之行是要公开羞辱苏联领导人。在参加展览会之前,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私下里进行了会晤,并就“沦陷国家”决议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在展览会上他们交流时仍然言辞尖刻。他们争论的高潮发生在美国式的,特别为展览建造的房子的厨房里。赫鲁晓夫毫不犹豫地嘲笑着厨房里的现代化设施,包括柠檬色的榨汁器和嵌入式洗碗机。在他看来,他们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对妇女的态度”。除此之外,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被赫鲁晓夫的批判刺痛了的尼克松,用一个手指碰了一下苏联书记的胸膛,粗暴地宣称美国的任何一个钢铁工人都能购买。接下来就是关于共产主义和资
15、本主义的争论,从洗碗机到导弹,孰优孰劣的辩论使他们之间的争论达到了高潮。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发生厨房辩论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厨房辩论产生的影响。(9分)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1959年正值美苏两极对峙,“冷战”形成;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严重的分歧和矛盾;根据材料“美国国会刚刚通过沦陷国家决议,该决议公开批评苏联虐待它的卫星国,赫鲁晓夫确信尼克松的莫斯科之行是要公开羞辱苏联领导人”可知,苏联和美国的领导人存在相互猜忌和严重的不信任。第(2)问,根据所学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
16、国际等方面论述。如政治上进一步导致了两个不同制度大国的对立;影响了美苏的社会经济实践;刺激了双方意识形态的对立;加剧了双方的军备竞赛等。答案:(1)二战后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与矛盾;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猜疑和不信任。(2)刺激了双方意识形态的斗争;引发了双方外交危机;影响了美苏的社会和经济实践;加剧了双方的军备竞赛;拓展了冷战的区域与范围。(答出四点即可)7、(2017 全国卷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
17、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
18、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季札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其父吴王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
19、,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诏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
20、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挠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7分)解析:第(1)问,主要应从材料中归纳要点作答,注意要点要全面,可通过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次大意的方式作答。第(2)问,既要指出光绪帝对变法的积极推动作用,又要指明其作用的有限性。在当时的情况下,光绪帝无力击败顽固派,因此也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答案:(1)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颁布变法诏书;重用维新派人士;抵制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2)变法的最高领导者,推动变法实施;争取慈禧太后支持并有所抗争;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