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三节化学键(第 2 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共价键的概念、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了解化学键的概念。方法目标:能区别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能判断极性键、非极性键。情感目标:从微观角度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知识目标:掌握离子键的概念、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能力目标:通过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电子式的书写,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复习回顾】1什么是离子键?哪些元素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2用电子式表示 NaCl,CaF 2的形成过程NaCl CaF2 【自主预习】梳理
2、知识,夯实基础一、共价键 1、共价键 叫做共价键 。2、共价化合物:定义: 。成键微粒 : 成键本质: 成键条件: 注意:(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即若存在离子键,就为离子化合物) 。(2)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的双原子分子、共价化合物和某些离子化合物中。 (如NaOH、Na 2O2 ) 三、化学键 1.含义及其分类: 通称为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化学键的形成与 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的 或 来实现。 2.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 。 注意:稀有气体分子由单原子组成,无化学键。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 化学键可以
3、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C.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 D.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2探究案(比一比,争当优胜小组)要求: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踊跃发言,大胆展示讨论成果。加油,你能行!【合作探究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与离子键相同吗?以氢分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为例,分析其形成过程。1、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电子式:H 2 Cl2 N2 CO2 CH4 HCl H2O NH3 结构式:(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H 2 N2 HCl H2O NH3 CO2 CH4 Cl2 用电子式表示
4、下列形成过程: H2 : HCl: CO2 : H 2O: 【合作探究二】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是否相同?当它们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将发生怎样的改变?2、共价键的分类 非极性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 极性键: 思考:判断 HCl、 ClCl、NN、HH、SH、FH 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你从中能得出什么规律吗?总结规律: 课堂练习1. 下列共价化合物中,以极性键结合的( )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 ) (1)F 2 (2)CO 2 (3)NH 3 (4)CH 4 2试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并分析其中含键的类型HClO NaOH Na2O2 H2O23训练案(练一练,学习再上新台阶)学生姓名
5、: 班级:_ 组_【达标检测】1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 2O2 BNa 2O CNaOH DCaCl 22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是 ( )ACl 2 BH 2O2 CN 2 DCH 43下列关于极性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B由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C分子中必定含有极性键 D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4下列化学键一定属于非极性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中的共价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CH 2O 分子中的化学键 D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5.(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
6、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aOH B.NaCl C.H 2 D.H 2 S 7.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单质碘 B.氯化镁 C.溴化钾 D.水 8. (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9 (双选)下列微粒中,同时具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是( )A 3NH B C DKOHl4SH210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
7、层电子不能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 B C D3F4l2O5Pl11 (双选)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ClH H OCl12、X、Y、Z、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 20 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 X、Y、Z 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 Y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 与 M 可形成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还原性:X 的氧化物Y 的氧化物Z 的氢化物简单离子的半径:M 的离子Z 的离子Y 的离子X 的离子YX 、 M Y 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2Z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ZO413.有 A、B、C、D 四种元素,A 和 B 两种元素的原子各有两个电子层
8、;C、D 两元素的原子各有三个电子层。A 和 B 能化合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AB 2 ,C 和 D 能化合生成 C 2 D,B和 D 是同族元素,B 离子和 C 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 B C D 4(2)用电子式表示 C 和 D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1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族周期 IA 01 A A A A A A2 3 (1)、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2)、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3)、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4)由表
9、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 1:1 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 X、Y、Z、M、N 可发生以下反应:X 溶液与 Y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N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 。【学生反馈】我学完本节课后还存在的疑问:【教师评价】1第一章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三节化学键(第 1 课时)预习案(写一写,梳理基础知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离子键的概念、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能力目标:通过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
10、合概括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电子式的书写,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自主预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一、离子键:离子键:定义: 成键微粒 : 成键本质: 成键条件:活泼金属(A A)和活泼非金属(A A) 化合,容易形成离子键。但并不是所有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如 AlCl3等二、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 ( )的式子叫做电子式。写出原子的电子式:H O Cl Na Mg S Cl Ar 阴阳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 简单阳离子:离子符号即为电子式,如 Na+、 、Mg 2 等复杂阳离子:如 NH4+ 电子式:_()阴离子 简单阴离子:
11、 、复杂阴离子:探究案(比一比,争当优胜小组)要求: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踊跃发言,大胆展示讨论成果。加油,你能行!【合作探究一】实验 1-2取一块黄豆大已切去氧化层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待钠熔融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 (填“烟”或“雾” ) 。1离子键的形成三、离子化合物: (1)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如 NaCl、Na 2O、K 2S 等(但 AlCl3例外)2(2)强碱:如 NaOH、KOH、Ba(OH) 2、Ca(OH) 2等(3)大多数盐:如 Na2CO3、BaS
12、O 4(4)铵盐:如 NH4Cl【讨论小结】:一般含金属元素的物质(化合物)、铵盐。 (一般规律,注意:酸不是离子化合物。 )离子键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随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A 族和A 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2XY 2是离子化合物,X 和 Y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 X、Y 为( )ACa 和 Cl BK 和 S CCa 和 F DMg 和 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
13、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D在离子化合物 CaCl2 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4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10 与 19 B6 与 16 C 11 与 17 D14 与 85.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 A.H 2 O B.CaI 2 C.KOH D.NaNO 3 【合作探究二】电子式:1. 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 的式子叫做电子式。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结合即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AB 型:NaCl_,MgO_。A2B 型:如 Na2O _ AB2型:如 Mg
14、Cl2 :_ 2.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1)离子须标明电荷数;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 (4)不能把“”写成“” ;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随堂练习 6.下列微粒电子式错误的是( ) 37.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训练案(练一练,学习再上新台阶)学生姓名: 班级:_ 组_【达标检测】1.电子层第二层具有下列电子数的原子,最难形成离子的是( )A.6 个 B.4 个 C.2 个 D.7 个2.下列离子化合物中,离子组成与 Ne 和 Ar 的电子层结构分别相同的是( )A.NaCl B.LiI C
15、.NaF D.CsI3. 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4下列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AOH的电子式 BNH 4Br 的电子式CNa 2O 的电子式: DNa +的电子式:Na +5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溶于水 B熔点较高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6.A 和 B 两元素能形成 AB 2 型离子化合物,则 A 和 B 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A.6 和 8 B.11 和 6 C.20 和
16、8 D.20 和 17 7.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类型的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下列对化合物碘化磷(PH 4 I)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B.这种化合物加热时,可能产生有色气体 C.这种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D.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烧碱发生反应 8.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 价,NaH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 在水中显酸性 B.NaH 中氢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C.NaH 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D.NaH 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9.M 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并转移到 Y 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形成离子化合物 Z,下列说
17、法不正确的是( )A.Z 的熔点较高 B.Z 可以表示为 M2Y C.Z 一定溶于水 D.M 形成+2 价的阳离子410.X、Y 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 20,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则 X、Y 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F2 B.NaF C.LiCl D.Na2O11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 MgO KBr CaCl 2 Na 2S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F CaBr 2 K 2S 12A 元素的最高价离子 0.5 mol 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 6.021023个电子,它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 0.02
18、g H2,用去 0.4 g A。B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 A相同,且 B 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红棕色液体。(1)写出两种元素的名称:A._B._。(2)用结构示意图表示 A、B 两元素常见离子:A._ _,B._。(3)用电子式表示 A、B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14、由短周期 X、Y 组成的离子化合物 X2Y 中共含 38 个电子。(1)X 元素名称为_,Y 离子的电子式 (2)用电子式表示 X2Y 形成的过程 【学生反馈】我学完本节课后还存在的疑问:【教师评价】XY Z1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了解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区。3.掌握元素化
19、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能力目标: 1.归纳、比较。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2.自主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主预习】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1、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实质是什么? 2、画出 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并且从示意图判断 S 元素属于 周期, 族,表现为 S 原子易 电子,化合价最低为 价,最高正价为 价。3、原子核外有 10 个电子的原子是 ,分子有 共六种,阳离子有 ,阴离子有 。4、短周期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0、2 倍的是 ,3 倍的是 ,4倍的是 ,1/2 倍的是 ,1/4 倍的是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 ;原子各电子层都满足 2n2的有 。5、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2)非金属元素, ,即: 6、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预测新元素;在 寻找半导体材料,利用含有 等元素合成新农药,在 中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进行“位、构、性”的推导。【预习检测】 小试身手1、已知元素砷(As)的原子序数为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B.砷元素是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C.砷原子的第 3 电子层含有 18 个
21、电子 D.砷的氧化物的水溶液呈强碱性2、某主族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阴离子的符号是 则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3RO()A.HR B.H2R C.RH3 D.RH43、铝和铍的性质十分相似,下列关于铍性质推断不正确的是( )A.铍能与强酸或强碱起反应 B.氢氧化铍不溶于水C.氧化铍的化学式 Be2O3 D.铍的金属性比镁强4、下列叙述中的非金属元素,其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A.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单质在常温下是液态的元素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5、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A. 制农药的元素 B.制催化剂的元素 C.做半导体的元素 D
22、.制耐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2探究案(比一比,争当优胜小组)要求: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踊跃发言,大胆展示讨论成果。加油,你能行!【合作探究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认真观察下表,填空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标出其附近的元素符号。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1 非金属性逐渐 234567金属性逐渐 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针对训练】1、X、Y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 X 的非金属性比 Y强的是 ( ) X 原子的电子层比 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X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 Y 的氢化物的沸
23、点低X 的气态氢化物比 Y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Y 的单质能将 X 从 NaX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合作探究二】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思考:1、标出下列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Cl MgCl2 AlCl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2、总结最高正化合价与什么有直接关系? 得出结论: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思考:写出下列化合物中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 2CO3与 CH4 H2SO4与 H2S HCl 与HClO4 分析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原因。得出结论: 。【针对训练】元素 X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HXO4,则其气态氢化物
24、化学式 ;若其水溶液呈现酸性,且能与 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合作探究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预测未知物的位置与性质【针对训练】Ra(镭)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第A 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映位 置周期序数 = _主族序数 = _决定原子结构反映决定性 质主要化合价得失电子能力3原子半径是第A 族中最大的 B、遇冷水能剧烈反应位于第七周期 D、 Ra(OH) 2是两性氢氧化物2、寻找所需物质:在 能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 ;在 能找到制造农药的材料,如 ;在 能找到作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训练案(练一练,学习再上新台阶)学生姓
25、名: 班级: 【达标检测】1.X、Y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 X 的非金属性比 Y 强的是( ) X 原子的电子层比 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X 的单质能将 Y 从 NaY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多Y 的单质能将 X 从 NaX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2已知 118 号元素的离子 aW3 、 bX 、 cY2 、 d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质子数 cb B 离子的还原性 Y2 Z C 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 D 原子半径 XW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F、Cl、Br、I BK、Mg、C、SCC、N、
26、O、F DLi、Na、K、Rb4按 Be、Mg、Ca、Sr、Ba 的顺序而递增的性质是A氧化性 B还原性 C熔点 D化合价5118 号元素的离子中,原子核电荷数和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是ACl BNa CO 2 DS 26118 号元素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的是A氢 B铍 C铝 D氯7. X、Y 两元素是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如果 X 的原子半径比 Y 的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的比 Y 的强BX 的非金属性比 Y 的强CX 的阴离子比 Y 的阴离子还原性强DX 的气态氢化物比 Y 的稳定8R、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
27、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 R(OH)n为强碱,则 W(OH)n1 也为强碱B若 HnXOm为强酸,则 Y 是活泼非金属元素C若 Y 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 Z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若 X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9.(2002上海市高考题)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的目的。人们曾用乙醚、NH 3、CH 3C1 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4(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 2 周期: H
28、 20HF;第 3 周期:SiH 4PH3 (2)化合物的毒性:PH 3NH3;H 2S H20;CS 2 C02;CCl 4CF4(选填“” 、“”或“=”)。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 F、C1 的化合物上。(3)已知 CCl4的沸点为 768,CF 4的沸点为-128,新的致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里昂 CF2Cl2终于诞生了,其他类似的还可以是 。(4)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 。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10.非金属元素 R,其单质 4.8g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R
29、O29.6g,在 R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 R 的元素名称为 ,其最高价为 ,与左右相邻元素比较,R 的氢化物比 稳定,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 弱。11.A、B 两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 两元素的单质都能与水剧烈反应,在反应中,A 单质为氧化剂,B 单质为还原剂,则:(1)A 单质的化学式为 ,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 单质的化学式为 ,B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A 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已知 A、B、C 三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 ABC,且都小于 18,A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
30、子数的 2 倍;B 元素的原子核外 M 层电子数是 L 层电子数的一半;C 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 1 个。试推断:(1)三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A_,B_,C_。(2)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_,B_,C_。【学生反馈】我学完本节课后还存在的疑问:【教师评价】1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能力目标:1.自主学习,自主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2.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提高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解量变到质变规律。【自主预习】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1、
3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性质 强弱判断依据金属性非金属性2、钠、镁、铝的性质比较:性质 Na Mg Al单质与水(或酸)的反应情况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Al(OH)3两性氢氧化物3、硅、磷、硫、氯的性质比较性质 Si P S Cl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ClO4比 H2SO4更强的酸(二)元素周期律1、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从 Na C1 ,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从左 右,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3、元素周期律:定义: 实质: 【预习检测】 小试身手1.从原子序数 11 依次增加到 1
32、7,下列所叙递变关系错误的是(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硅到氯负价从-4 至-1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B核电荷数逐渐增大2C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探究案(比一比,争当优胜小组)要求: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踊跃发言,大胆展示讨论成果。加油,你能行!【合作探究一】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实验一Mg、Al 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加入 23 ml 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
33、酒精灯,再观察现象。Na Mg Al现象与冷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现象与沸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结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NaOH Mg(OH)2中强碱Al(OH)3实验二Mg、Al 与稀盐酸反应比较Mg Al现象反应方程式结论总结Na、Mg、Al 与水反应越来越 ,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金属性逐渐 。【合作探究二】思考交流Si P S Cl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高温 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加热 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H2SiO3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强酸(比 H2SO4酸性强)结论总结第三周期元素 Na Mg Al
34、Si P S Cl,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合作探究三】总结元素周期律的定义与实质。【针对训练】已知 X、Y、Z 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 4H 2YO4H 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 2YZH 3B.非金属活泼性:YXZC.原子半径:XYZ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 21(X+Z)训练案(练一练,学习再上新台阶)学生姓名: 班级: 【达标检测】31、金属还原能力大小主要是由下列哪些因素决定的( )A.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 B.1 mol 金属失去电子的多少C.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 D.1
35、mol 金属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2、M、N 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时,放出的能量 M 大于 N,由此可知( )A.M 的氧化性小于 N B.M 的氧化性大于 NC.N 2-的还原性小于 M2-D.N 2-的还原性大于M2-3、甲、乙两种非金属:甲比乙容易与 H2化合;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多;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只有 B.只有 C. D.4、下列关于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O
36、、F、N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P、S、Cl 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C.Na、Mg、Al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D.Li、Na、K 金属性依次增强5、有 A、B、C、D 四种非金属元素:A、B 在反应中各结合 1 个电子,形成稳定的结构,且B-的还原性小于 A-的还原性;氢化物稳定性 HDH2SNH3C.酸性:H 3PO4H2SO4HClO4 D.碱性:Al(OH) 3Mg(OH)2NaOH8、气态氢化物按稳定性递增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NH3、HF、PH 3、HCl B.SiH 4、PH 3、HCl、HFC.SiH4、PH 3、H 2O、H 2S D.CH4、NH 3、PH 3、HCl
37、9、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 X-(X-为 Cl-、Br -、I -),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Cl-、I - B.Br-、I -、Cl - C. Br-、Cl -、I - D. Cl-、I -、Br -10、元素 X 的原子核外 M 电子层上有 3 个电子,元素 2Y的离子核外有 18 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AXY 2 BX 2Y3 CX 3Y2 DX 2Y11、A、B 均为原子序数 120 的元素,已知 A 的原子序数为 n, 离子比 2B离子少 8个电子,则 B 的原子序数为An4 Bn6
38、Cn8 Dn1012、卤素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填化学式,下同),它们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它们的气态氢4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13、用元素符号回答原子序数 1118 号的元素的有关问题(1)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是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5)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最稳定的是 。14、X、Y、Z 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 Y 的核电荷数比 X 大 2,Z 的核电荷数比 Y 多 4,1 mol X 单质跟足量的酸起反应能置换出 1g
39、 氢气,这时 X 转为与氖原子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根据上述条件,试回答:(1)X、Y、Z 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 、 。(2)X、Y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跟 Z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15、用原子结构的观点说明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答:【学生反馈】我学完本节课后还存在的疑问:【教师评价】1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以 120 号元素为例,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掌握元素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能力目标:1.学会归纳法、比较法。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
40、科学品质。【自主预习】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的电子由于能量不同,它们运动的区域也不同。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_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_的区域运动。2.表示方法电子层(n) 1 2 3 4 5 6 7对应符号3.排布规律按能量由低到高,即由内到外,分层排布。第 1 层最多只能排_个电子; 第 2 层最多排_个电子; 除 K 层外,不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能有_个(K 层最多有_个)。二、元素周期律1、电子层排列的周期性写出 118 号元素的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并找出规律。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
41、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 1 1 2 23101118结论: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发生周期性变化。2、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标出 118 号元素的化合价,找出规律。原子序数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12 +1310 +1 +4 +5-4 -11118 +1 +4 +5 +7-4 -1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 也呈现周期性变化。3、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元素符号 H He原子半径 nm 0.037元素符号 Li Be B C N O F Ne原子半径 nm 0.152 0.089 0.082 0.077 0.075 0.074 0.071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原子半径
42、nm 0.186 0.160 0.143 0.117 0.110 0.102 0.099总结: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 ,呈现周期性变化。2练习:(1) 、比较 Na、S 原子半径的大小。 ;(2)、比较 Na、O 原子半径的大小。 【预习检测】 小试身手1核电荷数分别是 16 和 4 的元素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 4 倍的是(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电子总数A B C D2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元素周期表的前10 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A1 对 B2 对 C3 对 D4 对3短周期元素中,A 元素
4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3 倍;C 元素原子 M 层电子数等于其 L 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原子最外层有 1 个电子,D 的阳离子与 B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4 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中正确的是( )ACDBA BDBAC CADCB DBACD4根据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K 层电子数相等BL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L 层电子数相等CL 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L 层电子数相等DM
44、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M 层电子数相等探究案(比一比,争当优胜小组)要求: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踊跃发言,大胆展示讨论成果。加油,你能行!【合作探究一】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哪些规律?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有什么关系? 金属钠、金属镁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还原性,而氧气、氯气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氧化性,你能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对这一事实进行解释吗? 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合作探究二】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1、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2、离子半径大
45、小的比较(1)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 ,半径 。(2)同主族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 ,离子半径逐渐 。(3)同一元素的不同离子的半径大小比较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 ,高价阳离子半径 低价离子半径。【针对训练】31、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Li K Na B、Ba 2+ Ca2+ Mg2+ C、Ca 2+ K+ Cl- D、N O F2、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Li B、F C、Na D、Cl训练案(练一练,学习再上新台阶)学生姓名:
46、 班级: 【达标检测】1、元素 X 原子的最外层有 3 个电子,元素 Y 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2 B.X2Y3 C.X3Y2 D.X2Y2、A、B 两种原子,A 原子 M 层比 B 原子 M 层少 3 个电子,B 原子 L 层电子数恰好是 A 原子M 层的两倍,则 A 元素是( )A.O B.Si C.C D.Mg3、按原子半径增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Be、N、F B、Mg、Si、C C、Na、Mg、Ca D、Cl、S、P4、 aXn-和 bYm+两种简单离子,其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系式或化学式正确( )A、a n = b
47、 + m B、a + m = b n C、氧化物为 YOm D、氢化物为 HnX 或 XHn5下列三种微粒可以归为一类,请选择一项可以归入此类的结构示意图( )A. B.C. D.6在下列所表示的微粒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7.某同学在画某种元素的一种单核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时,忘记在圆圈内标出其质子数,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自己的判断。(1)该微粒是中性微粒,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2)该微粒的盐溶液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3)该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到 1 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还原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4)该微粒的还原性很弱,失去 1 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
48、的氧化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8、已知元素 X 能形成 H2X 和 XO2化合物,则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某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 H2R,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_.9、有 A、B、C、D、E 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 20,其中 C、E4是金属元素;A 和 E 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B 和 D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 B 元素原子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D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1)据此推断这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B._;C._;D._;E_。(2)分别写出 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 D、E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10、A、B、C、D、4 种元素,已知 A 核外有 18 个电子;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 D 原子核外电子数多 2 个,B 原子比 D 原子多 2 个电子层;D + 核外没有电子,C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 B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 5 个。(1)、写出四种元素的名称 。(2) 、画出 C 和 D 原子及 A-的结构示意图。11、现有 微粒结构示意图,试填表,当 n 取不同值时相对应的微粒名称和微粒符号。n 值微粒名称微粒符号你所知道的 10 电子微粒还有哪些?【学生反馈】我学完本节课后还存在的疑问:【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