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要的有机化合物第 1 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 1 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物的概念。2、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 ,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3、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及实质。重点、难点:甲烷的性质自主学习:一、有机物1、 定义_称为有机化 合物,简称有机物。组成有 机物的元素有_等。2、 有机物的性 质: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熔、沸点_,_溶于水,_燃烧等性质。二、甲烷1、 存在 有石油的地方一般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含量为 8097);石油炼制获得的_中也含有甲烷;甲烷还是沼气池地步产生的_和煤矿坑道产生的气体(_或_)的主要成分。2、 物理性质 甲烷为_色_味的气体,密
2、度比空气_,所以收集甲烷可以用_法;甲烷_溶于水,所以甲烷也可以用_法收集。3、 化 学性质(1) 氧化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_并呈_色,生成 CO2和 H2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注:1 、点燃甲烷前应先检验其纯度,以防爆炸。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火焰的物质还有哪些?小组交流 1、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吗?完成基础训练 P42:成功体验 1、 ( )(2) 取代反应2取 代反应:_甲烷可以和卤素(Cl 2、Br 2、I 2)发生取代反应,以与 Cl2反应为例:第一步: CH 4+Cl2 _ +HCl 第二步:_+Cl 2 _ +HCl第三步:_+Cl 2
3、_ +HCl第四步:_+Cl 2 _ +HCl甲烷的 4 种氯代物均_溶于水。常温下除_是气体外,其他 3 种产物都是油状液体,_(氯仿)曾被用作麻醉剂,它和_(四氯化碳)还是重要的工业溶剂 。四氯化碳常用作_.。小组交流 3、 CH 4与 Cl2反应时能否用强光照射?如果 CH4与 Cl2按体积比 11 混合反应,能否只得到 CH3Cl?小组交流 4、如何证明甲烷是正 四面体型,而不是平面正方形?(3)稳定性 通常条件下,甲烷与高锰酸钾、溴水等强氧化剂_,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与强酸、强碱也_反应,性质相对稳定。但,高温下甲烷可以分解,化学方程式为:CH 4 C+2H2完成基础训练
4、P42:成功体验 2、 ( )3、 (1)方程式_ (2) ( )(3)_ _(4)_ _三、甲烷重要性质的研究1、甲烷中 C、H 元素的实验证明操作:点燃纯净的甲烷,并用一干燥洁净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之上,然后迅速将烧杯倒转并加入少光光光光高温3量澄清石灰水。现象:结论 :2、甲烷的取代反应甲烷在光照下跟 Cl2发生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象:_完成基础训练 P43 课堂训练:1、 ( ) 2、 ( ) 3、 ( ) 4、 ( ) 5、 ( )1有机化合物的 结构特点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2、能写出 14个碳原子的 烷烃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重点、难点:复习回顾: a、氧化反
5、应: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_甲烷的性质: b、取代反应: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稳定性:通常条件下,甲烷与高锰酸钾、溴水等强氧化剂_ _,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与强 酸、强碱也_反应,性质相对稳定。自主学习: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烃:在有机化合物里,有一类物质是仅由_组成的,这类有机化合物总称为烃。烃也叫_。烃的组成可用_来表示。最简单的烷烃是_。2、 结构式:用短线“”表示原子所形成的_,进而表示物质结构的式子。结构简式:省略了部分或全部短线“”的式子。3、甲烷的分子结构:甲烷分子中,碳原子最外层有_个电子,分别与 4个氢原子 形成 4个共价键,键角为_ _,甲烷的结
6、构式为_,结构简式为_,分子式为_,电子式为_。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_构型。碳原子位于_,四个氢原子分别位于_,空间图型为小组合作 1: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能否说明有机物的空间结构?4、有机物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有_个价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_个共价键。(2)碳原子之间可形成较 长的_或_,碳和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_等多种形式。这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一个原因。活动探究(课本 P62):名称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结构式2结构简式烃基二、烷烃1、概念:碳原子之间以_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跟_原子结合的烃称为烷烃(也叫饱和链烃) 。最简单的烷烃是_。2、通式: _( )3、性质
7、特点:(1)化学性质 与甲烷相似:能_、能发生_反应、_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_褪色等。(2)物理性质 随碳原子个数增加,烷烃的熔点、沸点_,碳原子数为 14的烷烃为_态,516 的为_态,大于 16的为_态。4、习惯命名法:(1)一般烷烃 以碳原子个数命名:碳原子个数在十以下,用_表示,十以上就用汉字数字表示,如 C5H12为_,C 17H36为_烷。(2)同分异构体结构特点 举例(写结构简式)正 某烷 无支链正丁烷 正戊烷异某烷一端含异丙基、有支链异丁烷 异戊烷新某烷 一端含叔丁基 新戊烷CH3C HCH3CH3C CH3CH33三、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1、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
8、_,但具有不同_的现象。2、同分异构体 具有相同_,而_不同的两种化合物的互称。3、同分异构体的性质 (1)性质 物理性质_,化学性质_。(2)种类 同分异构体种类数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_。小组讨论 2:正 戊烷分子中的五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吗?小组总结:烷烃的结构特点。完成基础训练 P46 成功体验 1( ) P47 成功体验 2( )课堂训练 1、 ( ) 2、 ( ) 3、 ( ) 4、_、_、_、_5、 (1)_(2)_ (3)_、_1碳的多样性学习目标:1.了解碳单质的多样性以及同素异形体的概念,会判断同素异形体。 2.了解自然界中含碳化合物的多样性。 3.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9、(重点)自学自测: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同素异形体(1)定义:由 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 。(2)实例: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物质内容 碳酸钠 碳酸氢钠化学式俗名颜色 状态溶解性 溶于水 溶(比 Na2CO3溶解度 )用途2 化学性质 (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Na2CO3与 HCl 的反应: Na2CO3与 CO2的反应: Na2CO3与 BaCl2的反应: NaHCO3受热分解: NaHCO3与 HCl 的反应: NaHCO3与 NaOH 的反应: NaHCO3与少量 Ca(OH)2的反应: 自悟:1Na 2CO3、NaHCO 3与盐酸反应现象及原理(1)Na2CO
10、3溶液滴入盐酸反应现象: 方程 式: (2)盐酸滴入 Na2CO3溶液反应现象: 方程式: 2(3)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现象: 方程式: 2.如何鉴别 Na2CO3和 NaHCO3两种固体物质?3.如何除去 Na2CO3固体中的 NaHCO3?4.如何除去 NaHCO3溶液中的 Na2CO3?选作:“向某一无色溶液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O 。 ”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23通常用 NaHCO3溶液除去混在 CO2中的少量 HCl 气体,其离子方程 式为 _,而不用 NaOH 溶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 ,也不用饱和
11、Na2CO3溶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1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教学目标:1.了解碳单 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重点) 2.能够解释与含碳物质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自学自测: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含碳化合物可分为 和 。含碳无机物中有两种重要的氧化物 C O 和 CO2 。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 CO2, 通过 作用将 CO2释放到 大气中。由于人类活动经由多途径增加大气中的 CO2,使 CO2的含量猛增,从而导致 效应。2模拟溶洞的形成。(1)实验目的:探究溶洞的形成原理。(2)实验方案与记录
12、: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将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出现白色沉淀继续向上述悬浊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将所得上述溶液小心地加热3生产和生 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高炉炼铁原料:焦炭、铁矿石(以 氧化铁为主要成分) 、空气。还原剂 CO 生成的方程式为: 。CO 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反应方程式: ;(2)木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 。(3)水垢的形成写出形成水垢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用食醋浸泡,再用水清2洗可除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828 年,德国化学家 用无机物 NH4CNO 合成出有机物 (填化学式) 。小结
13、自悟:自研 自悟:1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通过灼热炭C通过水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2.将足量 CO2通入 KOH 和 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 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3.常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有明显现象的是( )A饱和 Na2CO3溶液 BNaOH 稀溶液C饱和 NaHCO3溶液 DCaCl 2溶液1氮的循环学习目标:1、了解氮的固定的定义和形式。2、掌握氮气、一氧化氮和 二氧化氮的相关性质自学自测: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涉及到许多含氮物质,请指出它们的物质类别和
1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1、氮的固定: 叫做氮的固定。2、氮气的化学性质(1)氮气和氧气反应:_(2)氮气和氢气反应:_可逆反应:_,_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思考】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否属于可逆 反应?为什么?(3) 氮气和镁反应:_ _3、氮的氧化物物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溶解性NONO2NO 和氧气反应:_ _。NO2和水反应:_ _。雷雨发庄稼的原理?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通过豆科作物的_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高能固氮: 人工固氮 化学固氮:仿生固氮24、氮的氧化物、氧气混合气溶于水的计算:4NO + 3 O2 + 2H2O = 4 H
15、NO3 4NO2 + O2 + 2H2O = 4 HNO3练习:充满 NO2和 O2混合气体的 10 mL 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最后剩余 1 mL 气体,问原混合气体中 NO2和 O2的体积各多少?自研自悟: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是化学变化B汽车尾气中排放 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C化石燃料燃烧通常不释放出氮氧化合物D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参与了氮的循环2、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 N4,有关 N4的说 法正确的是 AN 4是 N2的同素异形体 B相同质量的 N4和 N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 1:2C相同质量的 N4和 N2所含原子
16、个数比为 1:2 DN 4的摩尔质量是 56g3、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CH 4 BNH 3 CNO 2 DNO 4、同温同压下,在 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 2 种气体,它们是(1) 、NO 和NO2 ( 2) 、NO 2和 O2 (3) 、NH 3和 N2 现将 3 支 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 V1、V 2、V 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 1V 2V 3 B、V 1V 3V 2 C、V 2V 3V 1 D、V 3V 1V 25、如图,用仪器 A、B 和胶管组成的装置收集 NO 气体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若改为收集 NO2应如何操
17、作呢?1煤的干馏 苯学习目标 1.了解煤的干馏及其产品的应用。 2.了解苯的分子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和用途。(重点) 3.掌握苯的化学性质。(重点)一、煤的干馏自学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的复杂的 ,除了含有 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2煤的干馏(1)定义:将煤 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2)主要产物及用途思考题1煤不经过加工处 理,会产生哪些污染?二、苯自学1苯的组成和结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形状2.物理性质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水溶性 毒性3.化学性质(1)稳定性:苯既不能与 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退色,也不能被 氧化而使其退色。由此可知,苯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乙
18、烯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别。科学家们对苯分子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苯分子里不存在一般 的碳碳双键,其中的 6 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 。(2)可燃 性:反应方程式:实验现象:(3)取代反应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甲苯与硝酸发生取 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加成反应 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4用途苯是一种重要的 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另外,苯也常用做 。思考2苯的硝化反应中,浓 H2SO4的作用是什么?自练:1、(1)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一样都是物理变化。( )(2)煤燃烧可带来 大量的污染物。( )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
19、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苯不能使酸性 KMnO 4溶液退色 苯不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与 H2加成生成环己烷 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完全相等 邻二氯苯只有一种 间二氯苯只有一种 A BC D3溴水中加入苯后溴 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 )A溴挥发了 B发生了取代反应C发生了萃取作用 D发生了加成反应4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
20、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退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5对于 CH4、C 2H4、C 3H4、C 2H6、C 3H6五种烃,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上述五种烃,在相同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_。(2)等质量的上述五种烃,完全燃烧时耗 O2最多的是_,生成 CO2最多的是_,生成H2O 最多的是_。(3)在 120 、1.0110 5 Pa 条件下,与足量的 O2混合点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烃是_。自提:1乙醇学习目标 1.了解乙醇的组成、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 2.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乙醇的催化氧化。(重点)【自学自测 1】一、乙醇的组成和结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
21、式 重要原子团【自研自悟 1】1乙醇与乙烷、水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2羟基(OH)与 OH的比较(电子式、电荷数、存在形 式、组成元素) 。【自学自测 2】二、乙醇的性质1物理性 质【自研自悟 2】乙醇能否做萃取碘水中碘的萃取剂?为什么?【自学自测 3】2.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 (1)乙醇的燃烧 化学方程式:实验操作:(2)乙醇与钠的反 应 实验现象:钠粒位于乙醇的下部,有无色气体产生,点燃气体,火焰呈色色,干燥的烧杯上有色,澄清石灰水色浑浊。化学方程式:色气体 思考题:1.钠与乙醇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断键情况是怎样的?2.钠分别与乙醇和水反应时,那个反应更剧烈?为什么?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22、水溶性比水小2实验操作:(3)乙醇的催化氧化 实验现象:灼烧至黑色的铜丝遇乙醇变为色,闻到一种气味。化学方程式:色气体 。【自研自悟 3】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断键情况是怎样的?铜在此反应中起什么作用?3、乙醇的用途用作燃料;生产酒精饮料;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医院里用 75的乙醇溶液杀菌消毒。【自练自提】自练:1.判断正误(1)向碘水中加入少量乙醇,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色,下层液体无色。( )(2)K、Ca、Na 等活泼金属均能置换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 )(3)乙醇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乙醇被还原成乙醛。( )2.下列关于乙醇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
23、乙醇溶于水可 以电离出 OH 而显碱性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乙醇具有氧化性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3.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 CnH2n1 OH,4.6 g 某饱和一元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 1.12 L(标准 状况)的氢气。则该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为( )ACH 3OH BC 2H5OH CC 3H7OH DC 4H9OH4.乙醇分子中 的各种化学键如图, 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错误的是( )A 和金属钠反应时键断裂 B.在铜催化共热下与 O2反应时断裂和C在铜催化共热下与 O2反应时断裂和
24、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自提:1乙酸学习目标 1.了解乙酸的组成、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 2.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重点)【课前回顾】乙醇 与钠的反应方程式: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醋酸的电离方程式:【自学自测 1】1、乙酸的分子结 构知识支持: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反应并反映着某类有机化合物共同特征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例如:一氯甲烷分子中的卤素原子(-Cl) ,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 ) ,乙醇分 子中的羟基( ),乙醛分子中的醛基(-CHO) ,乙酸分子中的羧基( )等。【自学自测 2】2、乙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 ,气
25、味: ,溶解性: ,是 的主要成分。熔沸点较低,当温度 低于 16.6 时形成晶体,无水乙酸又称 。2.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通性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1.向盛有乙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2.向盛有钠粒的试管中滴加醋酸溶液3.向盛有 CaO 的试管中滴加醋酸溶液4.向盛有 Na 2CO3的试管中滴加醋酸溶液5.向盛有 Mg(OH)3的试管中滴加醋酸溶液【自研自悟 1】1乙酸、碳酸、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顺序是怎样的?2.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原子团是什么?反应时各物质的量有什么规律?能与 NaHCO3和 Na2CO3反应生成 CO2的有机物原子团是什么?反应时各物质的量有什么规律?分
26、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重要原子团23.可以利用醋酸除水垢(主要成分为 CaCO3、Mg(OH) 3) 。(2)酯化反应定义: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装置图 实验现象:饱和的 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体生成,且能闻到香 味 化学方程式:【自研自悟 2】1.酯化反应的 实质是什么?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2.碎瓷片、浓 H2SO4、 饱和 Na2CO3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该实验中导管较长和倾斜的原因?竖直导管下端为什么没有插到饱和 Na2CO3溶液液面以下?该实验过程中小火加热的原因?【自练自提】自练:1.下列关于乙酸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27、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的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能与碳酸 盐反应D.1L 1mol /L 的醋酸溶液与足量的 Mg 反应产生 2molH22.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里含有 4 个氢原子,所以乙酸不是一元酸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乙酸乙溶于水和乙醇3.将 1 mol 乙醇(其中的氧为 18O)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与 1 mol 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 18O B生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 18OC可能生成 90 g 乙酸乙酯 D不可能生成 90 g 乙酸乙酯3自提:学习
28、了本节课你还有哪些问题?1酯和油脂学习目标1.了解酯的组成、物理性质和 水解反应。(重点) 2.了解油脂的组成、性质及应用。【课前回顾】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1)CH 3COOH + CH3CH2OH (2)HCOOH + CH 3CH2OH(3)CH 3COOH + CH3OH (4)R 18OH + R1COOH【自学自测 1】一、酯1.概念、结构、物理性质酯是 和 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酯的官能团,可写作 。酯的结构简式 。 (R 1可以是 H) 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密度比水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酯都有 气味。酯类化合物是根据 来命名的。请给下列化合物命名:CH3
29、CH2COOCH2CH3 HCOOCH2CH3 2.化学性质(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 验结论1.加蒸馏水 5mL2.加 1:5 的稀硫酸0.5mL,加蒸馏水 5mL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 6滴乙酸乙酯3.加 30的 NaOH0.5mL,加蒸馏水 5mL注意三个试管条件和现象的不同,并回答下面的问题:【自研自悟 1】1.稀硫酸或 NaOH 溶液起什么作用?在哪种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更彻底?为 什么?2.为什么用水浴加热?温度必须控制在 7080?3.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1)CH 3CH2COOCH2CH3 + NaOH (2)HCOOCH 2CH3 + H2
30、O 【自学自测 2】22、油脂1.组成和结构油脂是一类特殊的酯,可以看作是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 、软脂酸 、亚油酸 等)与 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其中 R1、 R2、 R3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2.分类(1)油:植物油,呈液 态,如豆油、花生油等。(2)脂肪:动物油,呈固态 ,如:猪、牛、羊等的脂肪。3.物理性质油脂都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一般比水小 。天然油脂大多是混 合物,没 有固定的熔、沸点。4化学性质在适当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 脂肪酸和甘 油。5用途为人体提供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工业生产 和甘油;制 、 等。【自研自悟 2】1.“酯”和“脂”是
31、一回事吗?甘油是油吗?油都是油脂吗?2.日常 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热的纯碱水溶液(显碱性)洗涤炊具上的油污,请你分析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如硬脂酸钠、软脂酸钠及甘油 都能溶于水)【自练自提】1.下列关于酯的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均可采用水浴加热 B两个反 应使用的硫酸作用完全相同C两个反应均可看作取代反应 D两个 反应一定都是可逆反应2.乙酸乙酯在 NaOH 的重水(D 2O)溶液中加热水解,其产物是( )ACH 3COOD、C 2H5OD BCH 3COONa、C 2H5OD、HODCCH 3COONa、C 2H5OH、HOD DCH 3COON
32、a、C 2H5OD、H 2O3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既是重要的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A衣服上的油脂可用汽油洗去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水解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 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4.某油脂常温呈液态,其中一种成分的结构简式为:(1)该油脂能否使溴水退色?答:_。(2)写出该油脂在 NaOH 热溶液中水解的几种产物:_、_、_、_。自提:学习了本节课你还有哪些问题?1镁与海水提镁学习目标:1.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认识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2.掌握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
33、主要性质及其应用,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镁。 (重点) 。自学自测:1、海水元素宝库1.海水中 的元素常量元素(每升海水中含量均 的元素)例如: 共 11 种,占海水所溶解物质 总量的 。大部分以 的形式存在。微量元素(每升海水中含量均 的元素)例如: 、 、 等,碘缺乏会引起甲状腺肿瘤(大脖子病) ,为 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 。2.氯碱工业概念:工业上用 的方法来制取 NaOH、Cl 2和 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原理: 。【思考】海水 中提取的粗盐中通常含有许多杂质,如 Ca2+、Mg 2+、SO 42-等杂质,应采用什么方法和步骤将这些杂质除
34、去?2、镁与海水提镁1.海水提镁工艺流程: ; ; ;主要化 学反应 ; ;; ; ;【思考】海 水提镁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什么?降低成本的措施有哪些?2.镁的性质及用途物理性质颜色 密度 硬度 熔、沸点 导电、导热性2化学性质镁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很容易失去最外层 2 个电子,表现出较强的 。A: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现象:B:与 O2反应 (化学方程式)现象:C:与 N2反应 (化学方程式)D:与 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现象:镁的用途: 。【思考】Na、K、Ca 等也能与 CO2反应,当 Na、K、Mg、Ca 等活泼金属着火时能否用泡沫灭火器?自研自悟:1.为了除
35、去粗盐中的 Ca2+、Mg 2+、SO 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 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 过滤;加过量 NaOH 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 Na 2CO3溶液;加过量 BaCl2溶液( )A、 B、 C、 D、2.已知镁能在 O2、N 2、CO 2中燃烧生成相应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点燃(1) 镁在空气中燃烧,除发生反应 N2+3Mg=Mg3N2外,还能发生其他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 。(3) 有同学认为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大,所以产物中氮化镁含量最大。事实上是这样吗?为什么? 。(4) 通 过镁在空
36、气中燃烧这一事实,你对燃烧这一概念有何新的认识? 。(5) 如果等质量的镁分别在足量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分别为m1、m 2、m 3,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 。 1溴与海水提溴学习目标:掌握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重点)自学自测:1、溴1.溴的存在溴被称为“ ”,地球上 99%的溴以 的形式蕴藏于大海中。溴单质在常温下,是唯一的液态单质,具有很强的_,取用时应戴橡皮手套。2.卤素单质性质比较(Br 2、I 2)(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溴单质 碘单质颜色状态 特性水中酒精中溶解性和溶液颜色 CCl4中Br2、 I 2 的保存方法:Br2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塞试剂瓶中
37、,水封,放在低温、避光处。 I2 保存在棕色广口 玻璃塞试剂瓶中,放在低温、避 光处。自研自悟【思考】常见的需要避光保存的试剂有哪些?如何分离 I2和 KI 的混合物?2能否用酒精萃 取碘水中的碘单质?(2)化学性质实验探究:Cl 2、Br 2、I 2的氧化性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将少量氯水加入盛有 NaBr 溶液的试管中,后滴加 CCl4,振荡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滴加 CCl4,振荡后溶液分层 ,下层液体呈 色。 将少量氯水加入盛有 KI 溶液的试管中,后滴加 CCl4,振荡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滴加 CCl4,振荡后溶液分层,下 层液体呈 色。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 KI 溶液的试管中,后
38、滴加 CCl4,振荡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滴加 CCl4,振荡后溶液分层,下层 液体呈 色。结 论 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Cl -、Br -、I -的检验自练:1.若不小心误将水加入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里,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 B.分液 C.渗析 D.萃 取2.鉴别 NaCl、NaBr、NaI 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碘水、淀粉溶液 氯水、四氯化碳 溴水、汽油 硝酸银、稀硝酸A. B. C. D.3、向 NaI 和 NaBr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l2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烧残余物,最后剩余的物质是( )A、NaCl、I 2、Cl 2 B、NaCl、I 2 C、NaCl、 NaBr D、NaCl34、把碘从碘水里分离出来,有下列基本操作:静置后分液 充分振荡 把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入萃取剂四氯化碳。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