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 章 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 第 2 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检测卷(第 1 章和第 2 章第13 节)(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 HCO 参与维持血浆 pH 的稳定 3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答案 C解析 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故 A 项错误;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故 B 项错误;血浆 pH 的稳定与 HCO 、HPO
2、等离子有 3 24关,故 C 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 D 项错误。2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病变细胞B淋巴液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答案 D解析 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组织液进而到达病变细胞发挥作用。23如图代表肌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 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 Y 中渗透压会升高BX 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 Z 进入 YC肌细胞
3、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 X 的 pH 降低DX、Y、Z 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答案 D解析 图中 X 是组织液,Y 是血浆,Z 是淋巴液。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正确;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液进入血浆,B 正确;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 pH 略有降低,C 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 D 错误。4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 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 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
4、内环境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答案 B解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5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答案 D解析 稳态被破坏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影响了细胞内酶的活性。6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 a、b、c、d 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3Aa、b、
5、c、d 分别是 T 细胞、浆细胞、效应 T 细胞、B 细胞B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自身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C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 c 或 dD细胞 a、b、c、d 都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答案 C解析 据图可知,细胞 a、b、c、d 分别是 T 细胞、B 细胞、效应 T 细胞和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 B 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7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K 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醛固酮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K 的主动吸收和对
6、 Na 的分泌D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排放答案 A解析 K 对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肾脏排尿的形式排出;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钠排钾。8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高,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某研究室对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实验,发现阿司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过度肥胖老鼠的生理缺陷。过度肥胖老鼠服用阿司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120 分钟内血糖含量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对照组老鼠未服用阿司匹林),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阿司匹林对老鼠的过度肥胖有治疗作用乙:注射胰岛素后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老鼠血糖在 60 分
7、钟内明显下降丙:对照组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调节血糖的作用丁:服用阿司匹林使老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得以发挥作用降低血糖4A丙、丁 B乙、丙 C甲、丁 D甲、乙答案 A解析 从题图可知,对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注射胰岛素后,60 分钟内血糖含量明显下降,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血糖含量变化不大,所以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敏感,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不敏感。9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 a 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 b 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
8、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 40 U/mL 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 A 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答案 B解析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可以增加血糖的去路,减少血糖的来源。注射胰岛素后,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减慢,使糖的补充速率下降,因此曲线 a 为血糖补充速率,A 项错误;曲线 b 为血糖消耗速率,注射胰岛素可以使葡萄糖大量被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转化为非糖物质,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等细胞中,因此 B 项正确;当胰岛素浓度为 40 U/mL 时,血糖浓度的补充速率等于消耗速率,此时血糖浓度暂时稳定,但是随着胰岛素浓度的
9、升高,血糖浓度会很快下降,C 项错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增加,此时下丘脑中控制胰岛 A 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D 项错误。10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B体温升高都是由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C对冷刺激敏感的温度感受器兴奋,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舒张D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答案 D解析 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体温升高都是由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体温的变化应该考虑两个方5面:产热和散热;对冷刺激敏感的温度感受器兴奋
10、,是由寒冷刺激造成的,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收缩。11如图表示人体对刺激的反应,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刺激可能来自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或外界环境的变化B和均表示神经调节C内环境中血糖和 pH 调节均主要与途径有关D剧烈运动时,、和途径共同发挥作用维持内环境稳定答案 C解析 刺激可能来自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如体温升高等)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如寒冷环境),故 A 正确;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图中和均表示神经调节,故 B 正确;内环境中血糖调节主要与途径有关,而 pH 调节主要依赖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故 C 错误;人体内环境稳定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故 D 正确
11、。12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一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答案 D解析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属于竞争,不属于免疫;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有抗体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13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病毒抗原诱导 B 细胞分化的作用B浆细胞产
12、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效应 T 细胞的作用6答案 D解析 LCM 病毒相当于抗原。通过图解可知:给小鼠注射 LCM 病毒,可使小鼠体内出现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将相应淋巴细胞和被 LCM 病毒感染的含 51Cr 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混合的目的是测定上清液中 51Cr 的释放量,而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 51Cr 只能来自于破裂的含 51Cr 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靶细胞),所以该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效应 T 细胞能使相应的靶细胞裂解。14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M 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 E 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13、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DE 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答案 D解析 E 细胞是浆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 T 细胞。1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或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是神经元,由长的轴突和短的树突组成B感受器是指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C完成反射活动至少需要 3 个神经元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答案 D解析 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是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A 错误。感受器是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
14、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B 错误。完成反射活动至少需要 2 个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C 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D 正确。16用电刺激离体蛙心的某条神经能使心跳变缓,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本实验提示( )7A电流通过神经传导B神经与心肌收缩没有关联C神经通过放电使心跳变慢D神经通过释放某种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答案 D解析 刺激供体心脏的某神经,然后从供体心脏吸取浸泡液,能够导致受体心脏心跳变缓,可以知道心脏中因电刺激神经而出现了某种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17.如图的神经纤维上有 A、B、C、D 四个点,且 ABBCCD,
15、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BD,AD 之间,若在 C 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的有( )A BC D答案 B解析 兴奋区膜电位是外负内正,邻近两侧未兴奋区仍然是外正内负,这样在兴奋区和未兴奋区之间由于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正好相反,这种形成回路的局部电流以相同的速度向两侧传导。所以刺激 C 点,由于BCCD,B、D 两点同时兴奋,故电极放在 B、D 处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而 A 与 B 先后兴奋、A 与 D 先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18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16、(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8D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答案 A解析 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A 错误;图乙表示突触结构,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 正确;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C 正确;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D 正确。19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
17、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这种神经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答案 B解析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只能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并引发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种递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且药物阻止分解神经递质,使之长期与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20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 B、E 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 D 处时将会使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两
18、次偏转BC 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 C 处缺乏神经递质受体,则 D 处将无法得到从 C 处传来的信息D刺激 B 处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ABC答案 A解析 刺激 D 处时,兴奋只能传导到 E 处,而不能传递到 B 处,因此电流表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 处是突触结构,兴奋传递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上一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将信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因此 B 处受到刺激后,可以向 A 处和 C 处传导。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0 分)21(10 分)如图为肠腺组织局
19、部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9(1)图中_共同构成内环境,其中_与_的成分最相似,_与_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填序号)(2)的内环境依次是_、_、_、_。(填序号)(3)中的 O2进入至少需要穿过_层磷脂双分子层。(4)的渗透压主要由_和_决定,若其含量减少,会引起_。答案 (1) (2) 和 和 (3)4 (4)无机盐 蛋白质 组织水肿解析 图中是组织细胞,是血浆,是毛细血管壁,是组织液,是毛细淋巴管壁,是淋巴液,是细胞内液,是红细胞。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其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最相似。组织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血
20、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液,红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红细胞中的 O2到达组织细胞需穿过红细胞膜(1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 层膜)和组织细胞膜(1 层膜),共 4 层膜。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所决定;若蛋白质或无机盐含量减少,将会引起组织水肿。22(10 分) 如图为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过程,字母 ad 表示激素,甲丙表示器官、结构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人大量失水后,调节过程为_(填数字),d 表示_,乙表示_。(2)过程体现的激素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10(3)当血糖浓度高出正常范围时,下丘脑通过使甲所分泌的_增多,它
21、与_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4)连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枢纽是_,c 作用的靶细胞是_。答案 (1)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2)(负)反馈(3)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4)下丘脑 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解析 当人大量失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质产生渴觉,激发饮水行为;同时刺激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使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增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的排出。过程表示甲状腺激素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当血糖浓度高出正常范围时,下丘脑通过控制胰腺,使其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胰
22、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共同调节人体内血糖的平衡。连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23(10 分)请回答下列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2)某种病原微生物(V 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 V1的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使之产生淋巴因子。(3)B 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当机体两次受到 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
23、 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 V1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 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答案 (1)第二次免疫反应 (2)吞噬 抗原 T 细胞 (3)浆细胞 记忆细胞 两种病原体的抗原不同解析 (1)第二次免疫反应由于已经存在大量记忆细胞,所以会产生更多抗体。(2)当病原体侵入的时候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使病原体的抗原暴露,并传递给 T 细胞,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使 B 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一种是记忆 B 细胞可以发生二次免疫,一种是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记忆细胞只能对 V1发生免疫反应,不能对 V2发生免疫反应,原因是V1和 V2两种病原体的抗原不同。24(10 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
24、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11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 a、b、c、d 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 是_,b 是_,c 是_,d 是_。(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_(填“轴突” “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_(填“轴突” “树突”或“细胞体”)。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解析 理解反
25、射弧的组成及分级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由图(a)及题干描述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引起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人体屏住呼吸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图(b)中的突触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是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轴突细胞体型突触。1第 2 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检测卷(第 45 节)(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
26、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脑激素、蜕皮素、保幼激素属于昆虫的内激素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盐皮质激素具有保钠、保水和排钾的作用答案 A2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切除并缝合伤口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相同的处理B用一只幼年的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后缝合,在相同环境中观察D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答案 D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故实验的自变量
27、为甲状腺激素的有无。实验中已经设置了无甲状腺激素的对象,作为对照,应设置有甲状腺激素的对象。因此,需要用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3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 泌 细 胞 产 生 分 泌 物 体 液 传 递 靶 器 官 、 靶 细 胞2A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中B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则甲状腺为靶器官C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直接反馈调节的靶器官是垂体和甲状腺D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反馈调节下丘脑细胞的分泌答案 C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A 项正确;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
28、腺,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 项正确;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能,C 项错误、D 项正确。4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 1 L 清水及饮 1 L 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饮清水后约 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 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在 3 h 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3 h 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答案 D解析 由图可知,在 1.5 h(即饮清水后约 1 h)时,尿生成速率为最大值(即峰值)。1.0 h(即饮清水后 0.5 h)时,饮水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抑制了垂体对由下丘
29、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减弱,尿生成速率增大。在 3 h 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的尿生成速率大,产生的尿量多。D 选项考查的是对曲线变化趋势的预测,由所学知识可知,3 h 后经过水盐调节,尿生成速率趋于正常,两条曲线可交叉或重叠。5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 M 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
30、高后逐渐恢复答案 B解析 图中 M 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6下列关于昆虫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昆虫的生长发育主要是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的B外激素在同种昆虫的个体之间起着传递化学信息的作用 C昆虫的内激素只有蜕皮素和保幼激素两种D在田间施放适量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可以降低某种害虫的出生率答案 C解析 昆虫的内激素包括脑激素、蜕皮素和保幼激素三种。在田间施放适量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可以打乱雌雄昆虫之间的正常交尾,从而降低其出生率。7蜜蜂群在失散的时候,蜂王能向体外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使失散的蜜蜂重新聚集在
31、自己周围。这种分泌物是( )A内激素 B性外激素C外激素 D性激素答案 C解析 蜂王分泌的这种物质能在同种个体之间传递化学信息,显然是一种外激素作用的结果,即结集外激素。8下列选项中,属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的是( )CO 2 胰岛素 性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H A BC D答案 D解析 体液调节含有激素和其他化学调节因子(如 CO2和 H 等)。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D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答案 D4解析
32、 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大都受神经系统控制,同时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相互协调共同起作用的,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10如图均为去掉顶端的胚芽鞘,和顶端的琼脂块上曾放过胚芽鞘顶端,的顶端是普通琼脂块,能直立生长和弯曲生长的依次是( )A B C D答案 B解析 和胚芽鞘无顶端,不能产生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和顶端的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故直立生长,向左弯曲生长。11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琼脂块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块答案 B解
33、析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叫顶端优势,其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聚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仍有生长素向下运输积聚到侧芽,故不能解除顶端优势。12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 d、e 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A若 d 点对应的浓度为 a,则 e 点对应 c 点的浓度B若 d 点对应的浓度为 b,则 e 点对应 c 点的浓度C若 d 点对应的浓度为 a,则 e 点对应 b 点的浓度D若 d 点对应
34、的浓度为 c,则 e 点对应 a 点的浓度答案 C解析 在单侧光的作用下,e 点生长素的浓度大于 d 点,且 e 点浓度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 d5点。13下面是有关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生理功能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根的向地生长与茎的背地生长受生长素的调节B花蕾期去雄,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在雌蕊柱头上可以得到无子果实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在棉花植株上可以防止落花落果D已知 108 mol/L 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若超过这个浓度就会抑制芽的生长答案 D解析 10 8 mol/L 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超过这个浓度一定范围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并不会抑制芽的生长。浓度过高的时
35、候才会抑制芽的生长。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素合成于植物体任何部位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答案 B解析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1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低浓度的 2,4D 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B赤霉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没有极性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D若儿童食用乙烯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答案 B解析 高浓度的 2,4D 用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因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要强。生长调节剂是
36、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可能会损害人体的健康;在动物细胞内没有植物激素的受体,理论上对人体无害。16.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匀速旋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玉米的芽和根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假设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 )A, B, C, D,6答案 D解析 由于转盘匀速旋转,小盆又固定于转盘上,所以单侧光能够均匀照射植株,对生长素分布无影响。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植株外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对于芽来说,向内侧弯曲生长,对于根来说,向外侧弯曲生长。17植物激素种类多样,调控机制复杂,同时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也应用得非常广泛,下列有
37、关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幼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但不含乙烯B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与其浓度及作用部位无关C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以促进种子的萌发D油菜开花期如遇阴雨天,错过了最佳传粉时期,可以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 2,4D 提高产量答案 C解析 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幼嫩的根中也能产生乙烯,A 错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促进效应与浓度和部位有关,B 错误;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所以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C 正确;油菜主要是应用种子,喷洒适宜浓度的 2,4D 可以促进
38、子房发育成果实,但不能促进种子的发育,D 错误。18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 12 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C种子萌发时脱落酸含量升高D喷洒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答案 D解析 由图可知,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19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 a、b、c、d 四组,将 a、b 两组胚芽鞘顶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 c、d 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 a、b 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 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
39、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7Ac 组顶端能合成生长素,d 组顶端不能Ba组顶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顶端不能Cc 组顶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 组顶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顶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顶端的生长素不能答案 D解析 a组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无法生长,根据题目中两个组别的处理可以分析出,c 的放置和 d 的恰好相反,根据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这一原理,a组顶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顶端的生长素不能。20下列措施哪一项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 )A棉花摘心B秋天树叶脱落C无子西
40、瓜的培育D用乙烯处理菠萝,计划性上市答案 C解析 无子西瓜的培育是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与植物激素调节无关,棉花摘心、秋天树叶脱落、处理菠萝计划性上市分别与生长素、脱落酸、乙烯有关。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0 分)21(8 分)如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图,回答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1)在 A、B、C 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的接受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_,其化学成分为_,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_。(2)A、B、C 三种方式中,能表示脂肪细胞接受胰高血糖素的是_;表示 T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的是_;肉毒杆菌通过抑制某种神经递质的作用而导致肌肉松弛,其
41、中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是_;高度紧张时心肌细胞收缩加快,其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_。答案 (1)受体 蛋白质 特异性 (2)B A C B、C8解析 (1)A 图表示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B 图表示信号分子通过血液循环与靶细胞进行信息交流,C 图表示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在这三种信息传递方式中,靶细胞能接受信息,与靶细胞上对应的受体有关,受体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胰高血糖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脂肪细胞,可用图 B 的方式表示;T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使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使靶细胞裂解,可用图 A 表示,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可用图 C 表示;高度紧张时,一方面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同时
42、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心肌收缩加快,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对应的信息传递方式为 B、C。22(8 分)机体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_。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某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检测到体内一种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阻断 TSH 的效应,则该患者血液中 TSH 含量比正常值_。另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 TSH 和甲状腺激素(T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 TSH 后,TH 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_部位发生了病变。(2)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不仅受_的调节,
43、而且还受到内分泌系统本身的多级调节控制。如 TH 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垂体的刺激作用_、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机体 TSH 含量的稳定。TH 能进入垂体 TSH 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_接受信息。答案 (1)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高 (腺)垂体 (2)神经系统 相互拮抗 细胞内受体解析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直接进入内环境,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分级调节的过程,同时又存在反馈调节,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可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
44、 作用于甲状腺,又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TH),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甲状腺激素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若甲状腺细胞上的 TSH 受体被其抗体作用而使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反过来又会促进垂体分泌 TSH,使得 TSH 含量升高。若下丘脑功能正常,而 TSH 和TH 减少,静脉注射 TSH 后,TH 含量升高,说明垂体发生病变,无法分泌相应的 TSH,作用于甲状腺激素的程度减弱,使得甲状腺分泌的 TH 也随之减少。(2)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具有分泌功能,其神经分泌细胞受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调节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
45、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终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多又会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此时,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相互拮抗,共同调节促甲状激素含量的稳定。甲状腺激素可在 TSH 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依靠的是细胞内的受体。923(12 分)为了探究不同环境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A 花盆横放在某一光照强度的地方;装置 B 花盆横放在一个不透光的木箱内;装置 C 花盆摆放在一个有小孔的木箱中(G、E,G、E表示近地侧,L、F,L、F表示远地侧)。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长素具有使根向_弯曲生长的作用,其原因是_。(2)用植
46、物生长素调节机理解释,装置 A、B 中幼苗茎向上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3)在装置 C 中,若固定光源位置,让花盆和木箱一起绕 d 轴匀速转动,则一段时间后,箱内幼苗的生长状况是_。(4)若 A、B 为对照性实验,A、B 实验探究的课题可表述为_,所选的植物必须是_,设计该类实验的基本原则是_。答案 (1)地 在重力作用下,G、G侧生长素分布多,根对生长素敏感,抑制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2)在重力作用下,E、E侧生长素分布多,茎对生长素不如根敏感,促进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3)向小孔弯曲生长(4)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素运输的影响(或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的影响) 同一物种,长势相同的幼苗 单一变量原则解析
47、 植物的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根部近地侧(即图中的 G、G)生长素分布多,根对生长素敏感,抑制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植物的茎背地生长是由于茎的近地侧(即图中的 E、E)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分布多,茎对生长素不如根敏感,促进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由 A、B 装置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的有无,观察指标为植物根的向地生10长和茎的背地生长,表现出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生长素的运输和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因此,实验课题可表述为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的影响或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素运输的影响。为了确保单一变量,实验的植物应为同一物种,且生长状况应相同。24(12 分)为获得棉纤维既长又多的优质棉花植株,研究
48、者对棉花植株中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研究。(1)在研究中发现,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_。(2)图 1 所示棉花植株、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_,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_。(3)研究者比较了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产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 2。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是_。(4)研究者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得到结果如下表,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 处理前 处理后DNARNA蛋白质 1
49、3.111 15.421.7答案 (1)主动运输 (2) (3)生长素的含量与棉纤维的产生呈正相关 (4)生长素对细胞内的转录过程有促进作用解析 (1)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严重阻碍这一过程,由于缺氧会影响呼吸作用供能,这些都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图中所示棉花植株、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有幼叶、幼芽,所以选,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从而导致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棉纤维就越多,所以生长素的含量与棉纤维的产生呈正相关。(4)从表中可以看出,RNA 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对于 DNA 含量都有所增加,说明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内的转录过程,导致 RNA 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蛋白质含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