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22.94KB ,
资源ID:2103885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10388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数字化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数字化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docx)为本站会员(风样花鼓)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数字化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数字化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docx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 共4页数字化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杭州第四中学 王凯摘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传统实验可采集数据少、数据处理复杂且直观性差,不利于学生加深对“能的转化”和“守恒”的理解。现在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相配合,发挥数字化实验的优势,可以顺利、直观、迅速地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展示物理魅力!关键词:数字化实验 相互转化 验证 机械能守恒一、背景机械能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

2、机械能保持不变。在高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看”到这样美妙的“守恒”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机械能守恒”需要通过更直观的实验加以实现。在传统教学中,一般会用重锤做自由落体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记录下落高度和时间信息,得出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再通过对纸带分析计算出物体的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变化情况,最后比较重力势能改变量和动能改变量来验证机械能守恒。这种方法操作虽然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后期数据的计算量比较大,且只能反映某些点上的机械能情况,不能实时反映机械能的动态守恒特性,更致命的是这个实验只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当中最简单的一类“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守恒”。而机械能当中的势能除

3、重力势能外还包括弹性势能(主要指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机械能的守恒不仅仅是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过程中可以守恒,还应该包括动能和弹性势能两者之间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更应该包括动能、重力势能以及弹性势能三者之间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在传统教学实验中,由于弹簧弹性势能和动能以及重力势能转化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大小测定困难,这就造成后面的两种机械能守恒实验无法向学生展示!近些年,随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教学中配备了数字化实验设备,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物理量的实时检测,从而帮助学生“看”到物理规律,对规律有一个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此外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把人从繁琐的数据处理

4、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的探究活动中!笔者自行设计了以下几个数字化实验,能实时反映机械能的动态守恒,还能把涉及弹簧弹性势能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加以展现!二、验证实验方案 本文中介绍的实验均采用威尼尔数字化实验室设备。1、验证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以测量篮球在竖直上抛过程中位移时间关系为模型,利用传感器自动收集,电脑高速运算获得动能、势能数据,从而发现篮球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实验器材:一个威尼尔运动传感器和一篮球实验步骤:(1)先将电脑、数据采集器和运动传感器连接好(2)打开控制软件,设置传感器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3)将篮球置于运动传感器上方(注意避开传感器盲区

5、,即高出感应区13厘米)(4)按采集按钮,听到“嘀嘀嘀”的采集声后再竖直向上方抛出篮球(篮球不必抛得过高)(5)利用威尼尔提供的软件中“数据”列表“新计算栏”处理数据(也可利用Excel处理数据)(6)结果分析(如下图)威尼尔运动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出研究对象的位移(即本实验中的高度)、速度以及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和数据,通过软件提供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分别计算出相应的重力势能(以传感器的信号接收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动能以及机械能。 “高度时间”图 “速度时间”图 篮球上抛近似于竖直上抛运动,其高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图像是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抛物线;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图像是斜率为负的一次函数斜线

6、。 “重力势能时间”图 “动能时间”图篮球上抛过程中高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像是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抛物线,则其重力势能随时间变化关系为,也是一抛物线;篮球动能随时间变化关系为,图像是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抛物线线。“机械能时间”图篮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机械能在抛出至下落过程中几乎保持不变,说明该过程机械能守恒!2、验证动能、重力势能以及弹簧弹性势能三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该实验的难点在于计算实时的弹性势能大小,利用弹簧弹性势能计算式直接计算弹性势能实验器材:一个威尼尔运动传感器、轻弹簧、钩码和铁架台实验步骤:(1)先将电脑、数据采集器和运动传感器连接好(如右图),注意将钩码挂在弹簧上方,静

7、止时高出运动传感器感应区13厘米之上以避开传感器盲区(2)打开控制软件,设置传感器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3)将钩码从弹簧原长时释放(4)按采集按钮,采集钩码的高度、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5)利用威尼尔提供的软件中“数据”列表“新计算栏”处理数据(也可利用Excel处理数据),计算得到相应得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和机械能(6)结果分析(如下图) “重力势能时间”图像 “动能时间”图像 “弹性势能时间”图像 “机械能时间”图像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综合图像三、总结上述实验操作简单,现象直观,能帮助学生轻松地“看”到“机械能守恒”这一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自然规律的

8、欲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到“守恒”的魅力。但是在实验开发过程中,受自身实验设计水平和实验室条件影响,本人也留下了较大的遗憾: 1、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当只有弹簧弹力对物体做功时,弹簧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由弹簧和物体构成的系统中机械能也守恒。但是本人在验证此类机械能守恒实验过程中碰到下列问题:(1) 由于只涉及弹簧弹性势能与物体动能之间的转化,而竖直方向的运动又肯定将涉及重力做功,重力做功势必涉及重力势能和动能、弹簧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所以物体必须在水平方向运动,才能不涉及重力势能;(2) 物体水平方向运动受到接触面摩擦力的影响较大,本人试图通过研究气垫导轨

9、上的物体,以解决摩擦力影响问题,此时却发现传感无法有效固定,以致数据很难测量;(3) 实验中为了不计弹簧动能(因为弹簧动能没法测量),所以弹簧必须是轻质弹簧,但水平方向固定的弹簧受自身重力影响还是较大。(4) 本实验弹簧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相互转化过程中涉及到弹簧的压缩和拉伸,而实验所用的弹簧一般都是拉伸弹簧,在恢复原长后无法被压缩,弹簧内部发生非弹性形变,此时不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由于上述条件限制,本人目前未能解决这一类机械能守恒的验证方案2、在验证重力势能、弹簧弹性势能和动能三者之间相互转化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的计算用到了弹簧弹性势能计算式,这在新人教版教材不涉及,而且浙江省高中新教材教学指导意见也明确说明不要求学生掌握该式,所以本人又试图利用“弹簧弹力随长度改变量变化的F-X图现象中的面积”间接计算弹性势能,以避开上述弹性势能计算式之一部要求内容,但实验效果不理想,实属遗憾。第 4 页 共 4 页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