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9.60KB ,
资源ID:2103814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1038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语文教师读书随笔.docx)为本站会员(微传998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随笔.docx

1、小学语文教师读书随笔读书随笔是指在阅读的时候摘抄某些条文段落,或者把文章的要点记录下来,或者把心得体会简要地及时写下来,便于日后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读书随笔,欢迎阅读。小学语文教师读书随笔一 纪伯伦曾说过“荣誉是热情站在阳光中的影子,花根是鄙弃荣名的花朵” 。我想这句话送给朱永新先生一定是最合适不过。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是苏州大学博导,但他却一再说自己是一个力图不让孩子掉队的老师。初听他的名,缘于他连续 11 年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敬仰他的人,却因有幸拜读他的教育之旅教育的承诺 。翻阅书籍,会发现全书以一种访谈的形式展开,记述了朱先生近些

2、年和众多媒体关于教育观点的一些对话。在这些对话中轻易就能发现,朱永新先生致力于新教育实验理念的普及和推广,他提倡多角度关注孩子人格的健全与成长。但让我最感同身受的还是他所提倡的“全民阅读”理念。他认为这是新教育实施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他在访谈中提到“一个不善于阅读的民族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也绝不会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 。朱先生还以犹太人为例,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有 45 本书的阅读量。这似乎让这个种族的人才辈出、贡献良多变得不那么匪夷所思。而作为一个一线语文教师,我深知阅读的重要。他有着发展思维、培养情感、激发兴趣、提高表达能力等诸多作用。正如朱先生所说,学校

3、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是必要的乳汁,那课外的阅读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其他营养物质。但现实操作中,我们总会感到荆棘满路。应试的压力、阅读方式的改变、社会观念的不认同等都让孩子读好书的路径看似越来越窄。由此朱先生便提出“全民阅读”理念。由民众的阅读形成一座城乃至范围更广的书香氛围,去吸引那些离书越来越远的人群。例如,他认为父母如果能和孩子一起阅读,定能形成共同语言,拥有共同生活的密码。他始终坚持,哪怕多一个人爱上阅读,这世界便也多一份书香。掩卷沉思,朱先生的理念,我想就现在来看是梦想大于现实的,毕竟太多人认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太多人甚至没有阅读的兴趣。但长此以往,从书香校园影响到书香社会,从推

4、进阅读到撬动中国教育的改造,也并不只有渺茫的希望。低头再看书面上的朱永新先生,我惊讶一个身体力行搞教育改革的人,看起来却温和淳朴、笑声朗朗,我想那一定醉人书香才能浸润出的儒雅气质吧!小学语文教师读书随笔二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 ,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

5、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 24

6、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 。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苏霍姆林斯基用他 30 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