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课陈情表,诗海探珠,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赏析】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注重手足之情的人。而正因为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涵深厚,情意悠长。,诗的首句从近处起笔,实写雨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
2、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思考】有人说“独”和“想”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课堂互动探究,知能优化演练,基础自主学案,写作素材积累,第15课,美文佳作欣赏,基础自主学案,闵,通“悯”,这里指令人忧愁的事,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蓐,通“褥”,草褥子,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地。,名词用作动词,任职。,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名词
3、用作动词,审察,识别。,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名词用作动词,做官。,“不行”:古义为不能行走;,“成立”:古义为成人自立;,“沐浴”:古义为蒙受;,“秀才”:古义为优秀人才;,“区区”:古义为谦言私爱;,“辛苦”:古义为辛酸苦处;,“上报”:古义为报答皇恩;,“告诉”:古义为申诉苦衷;,“侥幸”:古义为幸运;,六、特殊句式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实为狼狈。(_)本图宦达。(_)州司临门,急于星火。(_)而刘夙婴疾病。(_)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_)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_)具以表闻。(_),判断句,判断句,
4、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被动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七、名句默写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但以刘_,_,_,_。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朝不虑夕,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八、整体预知,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提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首先,祖母年事已高,的确不能无人照料,况且祖母对自己恩重如山,从情从理的角度都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一养老送终的义务;但是晋武帝要求他为朝廷效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不去,也会被视为不合情理。这
5、两个难题一时都摆在了李密的面前,这就是李密在陈情表一开始为什么叙述家世的原因。,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情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那么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呢?【提示】(1)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2)一是自陈宦历,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自己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是称颂君恩,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这就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谅解。(3)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帝,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
6、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3文中的“孝”表现在哪里?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孝”?【提示】(1)臣侍汤药,未曾废离。(2)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3)刘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不能废远。(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作者比较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和终养祖母的愿望。这种在长期艰难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骨肉之情,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中,应该说是少有的,因而是可贵的。,4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提示】矜守名节,古代崇尚“忠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5李密“陈情”的方法是什么?【名师点拨】其
7、陈情之法有二:一是陈情于事,李密把自己的一片孝心孝情放在家世不幸和祖母病重的叙述中来显示,凄婉动人。二是陈情于智,李密面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的危急形势,从容不迫,应对自如。采用设身处地的换位方式,猜想可能有的诘难而陈说衷情。李密明言自己陷入了忠孝难以两全的狼狈境地,而暗中却置武帝于两难选择之中。,6请简要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名师点拨】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丽之工,但语言却决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文章语言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
8、的惨苦之象等都十分生动形象,真切自然。,楼主忠与孝,一个古老而经久不衰的话题。忠者,对国家、对事业忠心耿耿,矢志不渝;孝者,对父母亲人奉养关爱,无微不至。自古至今,忠孝难两全似乎已成了一种亘古不变的定式。而本课中,李密却以一“情”字,巧妙地解决了自古忠孝两难的处境。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如何看待“忠”与“孝”呢?,细剖深析,沙发在我看来,忠孝难两全,只能对那些无心尽孝者而言。那种对自己的父母亲人疏而远之,飘飘然忘了自己由来之人,无论其官位多高、能耐多大,亦绝不能让其将忠孝难两全一说套而用之。大凡有孝心者,虽埋头于自己所崇尚的事业,但对自己的父母亲人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总是能以不同方式在一定程度
9、上尽微薄之力以表孝心的。,板凳忠与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忠孝之序,忠为先,精忠报国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我们的荣耀!忠孝难两全时,选择忠,忠则尽命,寓孝于忠。如果没有忠为先,怎么会有淹没于石油覆盖的海中精魂?如果没有忠为先,怎么会有四川火灾中奋力救火的军民身姿?,三楼尽孝道,从家的角度看,属家务事范畴。但须明了,社会正是由一个个小小的细胞家组成的。构建和谐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得搞基础工程,这基础工程,就得从每个“细胞”做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尽孝道,不仅是每个人应有的良知,亦是其对构建和谐社会“基础工程”的贡献。尽孝道者,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而对忠孝兼顾者,应大张旗鼓地予以褒扬,以在全社会营造
10、出热血铸就忠与孝的浓烈氛围。,融情于事的方法强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说服晋武帝的重要因素,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作者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晋武帝的忠诚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随堂练笔请你运用融情于事的方法,写成长路上的亲情。200字左右。,写作素材积累,1课内素材开发 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文中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真挚地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感情,详尽婉转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这篇文章
11、能给我们的写作以多方面的启示。适用话题这则材料适用于“回报”“感恩”“孝道”“选择”等话题和材料作文中。,2鲜活素材速递 山东汉子万里走单骑,14年漫漫寻子路商报济南消息“振振,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你过得还好吗?该回家了,宝贝,爸爸很想你啊。”昨天中午,在泉城广场,聊城农民郭刚堂又开始了他新一轮的寻子之路,14年前,因为他的疏忽,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郭振被人骗走,在儿子丢失的14年里,他骑着摩托车走遍了全国除新疆、西藏等以外的所有省份寻子,也帮助10多个孩子找到了父母。,在这14年的寻子过程中,他曾经在大山中迷过路,出过车祸,当过乞丐,还有一次被当成人贩子抓了起来,但他从来没有想过退缩,然而遗憾
12、的是,无论他如何努力寻找,始终没有儿子的下落。在谈及未来打算时,他说还将继续寻找下去,不会放弃就是希望为自己的寻子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适用话题本材料适用于“亲情”“希望”“信心”“父爱如山”等话题中。,知能优化演练,在李密故里读陈情表 年前,我们来到了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保胜乡龙安村的西晋文学家李密故里。一下车,沿缓坡徐徐而上,就来到了供奉李密神灵的龙门寺。中午的阳光挤透过龙门寺前几棵硕大的桢楠树枝叶的疏隙,照射到铺满苍苔的山岩上,古庙展新颜,更显露出几分恬然祥和。转过弯,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崖上那个石刻遒劲的红色“孝”字,据介绍,这是全国最大的孝字,名曰:“中华第一孝”。,美文佳作欣赏,
13、“孝”,正是龙门山灵秀风景之魂;“孝”,正是龙门山景区传统文化最深厚的底蕴。 李密(224287)字令伯,为武阳(县)九峰龙门人(现属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保胜乡龙安村)。李密出生仅六个月即丧父,四岁时母亲被逼改嫁,他由祖母刘氏抚养。李密幼年体弱多病,但甚好学,博览五经,能言善辩。年轻时,任蜀汉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曾多次出使东吴。魏灭蜀,征西将军邓艾聘密为主簿,辞不受。三国归晋,晋武帝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连下,郡县不断催促。时密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李密冒着冒犯皇帝、下,狱砍头的危险,奋笔疾书,写下千古一篇陈情表,“婉转凄恻,吐辞如泣血,陈言似剖胸”,感天动地,真情沛然,千百年来一
14、直被人们广为传诵。故以“孝”名于乡里。,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陈情表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李密在陈情表中,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俩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的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陈情表的写作明显地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
15、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到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尽孝”成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推崇以孝为本,倡导以孝治国,奉行“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思想,源远流长。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就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继承,彰显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个人是家庭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有和谐的个体,才会有和睦的家庭;有和谐的家庭,才会有和谐的群体;有和谐的群体,才能构建出和谐的社会。,【赏评】本文写出了作者在李密故里读陈情表的独特的感受。文章在引出高崖上那个石刻遒劲的红色“孝”后,通过对李密生平的介绍和对陈情表的分析,认为是“孝”让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也间接强调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句话。最后,作者明确指出,只有坚持这一文化传统,“才能构建出和谐的社会”。,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