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载体桩施工质量控制【摘 要】“载体桩” 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桩,它是由上部桩身和下部“ 载体”两部分组成。桩身一般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载体” 是位于桩端底部、经深层填料夯实的载体,它是该种桩型的技术核心,本文就载体桩的施工质量控制做了较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载体桩;质量控制;贯入度 1 载体桩简介 “载体桩 ”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桩,它是由上部桩身和下部“ 载体”两部分组成。它是以桩端土层为研究对象,利用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对桩端深层土体进行反复地填料夯实挤密操作,使桩端以下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得到最为有效地加固挤密,形成“载体”。它是一个呈层状分布、由不同材料组成的载体
2、,这样改变了传统的桩端与地基土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充分地调动了桩端地基土体的承载力,从而使桩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2 工程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南通市港闸区幸福竖河西侧,为 9 栋 11-18 层的小高层组成的安置房项目,建筑面积 10.3 万平方米,桩基础设计采用夯扩载体桩。该项目所在位置地质良好,第 4、5、6-1 层为粉砂夹粉土作为桩基持力层。桩径 400mm,桩身砼等级为 C30,桩长 2.5 米-7.2 米,桩身钢筋保护层为 50mm,桩间距 1700-2670mm,累计桩数 2334 根。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由南通精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担任
3、监理任务。 3 载体桩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3.1 载体桩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 移桩机就位安放护筒放置重锤提起重锤、填料、沉护筒到设计标高处进行填料夯击实测贯入度(合格)提锤、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凝土提出护筒、振捣砼结束、移至下一桩位。 3.2 复测桩位线 桩位测放:看似简单,却经常出现问题,桩位出现偏差后一般采取补桩或加大承台梁措施,其费用往往由施工单位承担。应采取测量复核、白灰点定位、挖定位桩孔等措施。工程项目部放线人员依据规划定点将桩位放线完毕,结合补勘资料确定桩长,经监理验线合格后,在施工前,各施工组技术员对所要打的桩位、桩长再进行一遍复测,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3.3 移动
4、桩机就位 检查桩机设备工作是否正常,移动桩机就位,准确设置锤出护筒的标记,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校核标记。 3.4 锤击成孔 在确定所要打的桩位上,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位对齐。先用细张锤低落距夯击地面,在地面土体中形成一个浅孔,用反压系统将护筒沉至孔底,用吊重球的方法(两个垂直方向)测量护筒垂直度,并通过桩机支腿调整护筒垂直。 3.5 沉护筒至设计标高 提高细长锤夯击成孔,将护筒沉至孔底,经反复操作后,将护筒沉至设计标高处。当接近桩底标高时,控制重锤落距,使用水准仪确定位,将护筒沉至设计标高。 3.6 填料夯击 护筒沉至设计标高后,提升重锤高出填料口进行填料,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夯击填充料(填料量以
5、锤底出护筒底 4060cm 为依据)。填料大致分三个阶段;填料下降、持平、上升;相应填料量也分多、中、少,夯击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场地的平整度,若遇地面隆起应立即停止夯击,待查明原因后再继续施工。 3.7 实测三击贯入度 承载体形成密实状态后(桩锤出现明显的回弹),应控制锤出护筒 1015cm,在不填料的情况下,载体桩三击贯入度以 3.5t重锤和 6.0m 落距为基准,锤径 355mm,令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实测三击贯入度,每击贯入度应比前击小或相等,避免出现假三击。且三击贯入度的累计值满足设计要求 20cm,如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应继续填料夯击至满足三击贯入度要求。 3.8 夯填干硬性混凝土 三击
6、贯入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控制锤出护筒 2025cm,分次夯填 0.2m3 的干硬性砼,继续夯击至锤底出护筒 1cm3cm,夯填干硬性混凝土后立即灌注少量混凝土,要求混凝土的和易性要好,主要是为了缩短护筒底端暴露的时间和保证结合部位的混凝土质量。 3.9 放钢筋笼至标高 在护筒内放入预制钢筋笼,用水准仪测量其标高,确定好长度的钢筋笼放入即可,一般不用钢丝绳吊起控制钢筋笼,确保钢筋笼顶标高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10 浇注砼 灌注砼时,砼应一次灌注完毕,并进行超灌 50cm80cm,以保证桩顶砼的质量。 3.11 拔护筒 砼浇注完毕后,开动振动器将护筒拔出,拔护筒时速度要慢不大于 2m/分钟,同时注
7、意观察钢筋是否有位移,并保证桩头部位的砼密实。 4 载体桩质量通病防治 5 总结 本工程载体桩经小应变及静载试验全部合格。载体桩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广泛引用于多层及高层住宅等。它有如下优点:第一,力改传统的地基处理观念,避软就硬,因地制宜,充分地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地基处理获得最优的效果;第二,将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合二为一,即降低地基处理费用,又节约基础投资,使得施工方有利可得,与此同时又可使得建设方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可谓一箭双雕。第三,极大地改善了桩的承载性状,使得单桩承载力出乎寻常的高,一般是普通桩的 38 倍;第四,可以通过调整“ 载体桩”的施工控制参数,任意改变其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特征值,使之最优化地满足工程之需要;第五,施工中能就地取材,充分地利用固体废弃物或廉价的建筑材料作为填充料,变废为宝,利国利民,保护环境,降低了桩基础工业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载体桩设计规程JGJ135-2007 2 载体桩的施工 戚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