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罗万象的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囤童占精稚 2006 年第 4 期?珍藏撷英?包罗乃象的敦石窟壁画朱沙武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包罗万象,是一部形象的历史 .文章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就敦煌壁画艺术中的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供养人画像,出行图,装饰图案,音乐舞蹈,飞天,生产生活画,交通资料,建筑画,服饰画,动物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使我们对敦煌壁画艺术宝库的了解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线索.关键词: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形象的历史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6938(2006)04013205AnIntroductiontoMura
2、lArtsofDunhuangGrottoesShaWutian(InstituteofDunhuangStudies,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Abstract:DunhuangGrottoesisahistoryshowingwithimage,includingabundantsubjects.Inthispaper,theauthormainlyintroducedthewallpaintingincavesonsubjectssuchasfigureofBuddhism,sutra,storypicture,patrons,illustratio
3、nmarch,patten,musicanddance,apsaras,scenesofpeopleSdailylife,communicationmaterial,architecturepainting,dressandpersonaladornment,animalandbirds,etc.Keywords:Dunhuanggrouoes;Muralart;HistoryshowingwithimageCLCnumber:K879.41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3-6938(2006)04-013205敦煌石窟壁画艺术,是敦煌艺术的主体内容.敦煌石窟崖体属酒泉
4、系砾石岩层,不易雕像,因此古人抹泥绘画,留下了大量壁画.敦煌石窟现存壁画约五万余平方米,最大幅达40 余平方米.从时代上来讲,自十六国晚期的北凉到蒙元时代,代代相因,凿窟彩绘,历千年而不衰.敦煌壁画从内容上讲有尊像画,经变画,佛传故事画,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佛教史迹故事画,山水画,各类生产生活画,交通出行图,供养人画像,服饰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画等.具体来看,在敦煌壁画中反映有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各种各样的事物,如有劳动生产,歌舞升平,悲欢离合,风土人情等,是古代收稿日期:2006-05-20;责任编辑:党燕妮l32中国历史的真实而形象的记录和反映,因此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隐含着极
5、其丰富,至关重要的历史信息.1 佛教众生“写真集 “:尊像画尊像画,凡宗教徒依其教义供奉的单体像或群体像,不论是塑是画是雕是刻,均可称为尊像.尊像画在敦煌壁画中,门类繁多,内容庞杂,主要是指佛国世界人物画(封面),有各类佛,如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七世佛,三世佛,三身佛,五方佛,十方诸佛,贤劫千佛等;各类菩萨,如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囤童占.振 2006 年第 4 期勒菩萨,地藏菩萨,供养菩萨,八大菩萨,十大菩萨等,仅观音菩萨就有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绢索观音,水月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造像;佛教弟子,迦叶,阿难,舍利弗 ,十大弟子等;还有如四方天王,
6、力士,金刚,药叉,天龙八部 ,罗汉等,也有佛教高僧并其他众多画像.这些佛教尊像画,均是和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佛教故事画,说法图等同时出现,是构成这些画面的最基本内容,另外也有单个的尊像画壁画.2 一部绘画卷“大藏经“: 经变画经变画,是敦煌壁画中最主要的部分,入画最多且出现于各个时代,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各类佛经的图画,也就是把佛经经文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讲佛法,弘扬教义.经变画也称为变或变相,就广义而言,凡依据佛经绘制之画,皆可称其为变.现在我们所说的经变,有别于佛传故事画,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又有别于单身尊像画,是专指将某一部乃至几部有关佛经的主要内容组织成首
7、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敦煌经变画多达三十余种,千余壁,以唐五代宋为盛,如有降魔变(封底图一),涅檗经变,弥勒经变,金光明经变,维摩诘经变,宝雨经变,阿弥陀净土变,观无量寿经变,无量寿经变,药师经变,法华经变,观音经变,报恩经变,华严经变,报父母恩重经变,天请问经变,金刚经变,思益梵天请问经变,楞伽经变,劳度叉斗圣变,梵网经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贤愚经变,炽盛光佛陀罗尼经变,地藏菩萨与十王厅,水月观音经变,福田经变,如意轮观音经变,不空绢索观音经变,千手千钵观音经变,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十方净土变,八大灵塔名号经变,大悲心陀罗尼经变等.3 成佛的艰辛历程:本生,因缘,佛传故事3.1 本生故事画
8、,是绘述释迦牟尼佛过去若干世为菩萨时忍辱牺牲,救世救人的种种事迹与善行,在洞窟壁画中常见的有: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虔闰尼婆梨王身燃千灯 ,尸毗王割肉贸鸽,月光王施头,快目王施眼,九色鹿王拯救溺人(封三图三),摩诃萨捶太子舍身饲虎,雪山大王施身闻半竭,须达那太子以子妻施婆罗门,独角仙人为淫女所骑,须闰提太子割肉事亲复国,善事太子人海求珠,目炎子孝养盲亲等.本生故事画主要流行于十六国北朝早期敦煌石窟艺术当中,其形式有连环画式,单个画面,也有同时表现多个画面情节的形式.到了中唐及其以后则出现于屏风画或经变画中,主要是“ 贤愚经变“ 中的情节画面 .3.2 因缘故事画,是讲述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的故事.
9、具体在敦煌洞窟壁画中,常见的主要有:须摩提女请佛,弊狗因缘,沙弥守戒自杀,度恶牛缘,五百强盗成佛,微妙比丘尼现身说法,梵志夫妇摘花坠死等.也是多见以连环画等形式表现在早期洞窟壁画当中,如莫高窟第 257 窟“沙弥守戒自杀缘品“, 第 296 窟“ 微妙比丘尼缘 “,第 285 窟“五百强盗成佛因缘“,第 254 窟“ 难陀出家缘 “等;而在晚期洞窟中则是出现于屏风画或经变画中,属于贤愚经变的情节画面.3.3 佛传故事画,是指描述释迦牟尼佛从入胎,出生,成长,出家,苦修,悟道,降魔,成佛以及涅檗等被神化了的传记性故事连环画.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常见的有:释迦牟尼生平事迹,乘象入胎,夜半逾城,出游四门
10、,降魔,鹿野苑说法,涅檗等.一般是以故事画一个画面一个故事的形式表现,部分以长卷式连环画来表现生平众多事迹的,到了晚期则主要是屏风画形式.代表作如:莫高窟第 275 窟南壁“出游四门“,第329 窟龛内“乘象入胎 “和“夜半逾城“,其中第 290 窟长卷式和第 61,454 二窟四壁屏风佛传故事画是最为全面的三幅.4 佛经外的创造珍贵的历史:佛教东传故事画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描绘佛教在传播过程中的历史人物,事件,佛教圣迹,遗迹,灵异感应事迹和瑞像的图画.这些题材多取材于对各个高僧,圣迹的记载和法显传,大唐西域记,西域传等,属于传说和着者所见的遗物等结合或附会的产物,内容包括有天竺到西域以及大量的
11、中国本土的佛教演义的故事,是了解和研究佛教东传的重要史料.敦煌石窟艺术中佛教史迹画在初唐时出现,到中唐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大量发展,晚唐和五代宋曹氏归义军时期则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佛教史迹画由于成分较为复杂,按其性质和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4.1 佛教历史画,即表现佛教传播历史和过程的画面.如有莫高窟初唐第 323 窟“张骞出使西域图 “,“隋文帝请昙延法师祈雨“,“阿育王拜乾尼子塔“ 等.4.2 感应故事画,即是通过一些灵异,感应的神异故事宣扬佛教,以使信众确信佛教之真有其事.如莫高窟第 323 窟“释迦浣衣池“,“释迦晒衣石“,“佛图澄各种神异故事“,“杨都金像“,“石佛浮江“等,“五台
12、山图“ 中也有不少的感应故事画.133沙武田:包罗万象的敦煌石窟壁画艺术4.3 瑞像图,是以单个尊像或画面的形式表现有关天竺,西域,中原,河西等地有关佛教的“圣迹“,“ 灵异“故事,多出现于中唐及其以后,由于是小画面或单个的画面,因此一般画在龛内顶,甬道顶等并不显眼的地方.瑞像图集中出现于莫高窟中唐第 231,237 二窟龛内顶四坡(封三图四),诸如有“ 尼波罗水火池“,“犍陀罗双身像“,“舍利弗,毗沙门天王决海“,“张掖西影寺瑞像“,“酒泉释迦瑞像“,“ 摩迦陀国放光佛瑞像“,“摩迦陀国释迦并银菩萨瑞像图“,“僧迦罗国施珠瑞像“,“于阗国牛头山瑞像“,“拘尸那城纯陀故井“ 等.4.4 高僧事
13、迹画像,是为了宣扬佛法,给一些高僧附会相关的神异故事.如莫高窟第 323 窟“佛图澄洗肠“,“ 佛图澄听铃音辨吉凶“,“佛图澄幽州灭火“, 第 72 窟“刘萨诃因缘变相“, 第 454 等窟的 “安世高故事画 “,榆林窟第 2,3 窟“唐僧取经图“等 .4.5 佛教图经,也就是佛教传播的“圣地“ 图.出现于中唐时,如莫高窟第 159 等窟的“五台山图“ 和“峨眉山图“,这两地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道场,其中以第 61 窟西壁巨幅“五台山图 “最为壮观 .5 艺术的赞助者供养人画像供养人画像,是敦煌石窟中另一类十分重要的内容.所谓供养人即出资发愿开凿洞窟的功德主,窟主,施主及与其有关的家族,
14、亲属或社会关系成员,当然并不表示他们是洞窟开凿的工匠等人物.供养人有敦煌历代大族,地方长官,僧界大德,也有一般下层平民百姓.他们是活跃在敦煌历史上的人物,因此这些画像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供养人画像几乎在敦煌石窟的每一洞窟中都有,是研究洞窟营建时代及窟主等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敦煌服饰研究的宝贵实物资料.供养人画像从十六国北朝至元由小到大,到五代宋时和真人大小,且是一个家族人物杂类,有家庙的性质.综观敦煌洞窟壁画中的历代供养人画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供养人画像在早期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洞窟中画像极小,单个像仅有不到二十厘米高,在洞窟内一般是画于南壁或北壁,或南北二壁中下部一排;到了隋唐时画
15、像变大一些,数量也有所增多,在洞窟中的位置更低,一般在各壁底层画一圈供养人画像;到了晚唐张氏归义军时期,在沿袭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特点的出现,那便是供养人画像大大长高,部分如同真人大小,又在洞窟甬道中开始画像,而且一】34般是画窟主或与窟主关系最为密切的人物,也开始突出表现家窟的性质;五代宋曹氏归义军时期在总的特征上沿袭晚唐的同时,也有新特点,那就是几乎所有的供养人都如同真人甚至超过真人大小,另外就是进一步突出家窟的性质,把窟主家族内几代相关人物无论男女老幼,甚至死去的统统画像入窟(封三图五); 发展到沙州回鹘 ,西夏,元时,多不见供养人画像,个别洞窟有画像,其高度比例大大缩小,位置也不确定,有
16、高有低.6 珍贵历史画卷出行图敦煌壁画艺术由于是佛教石窟艺术,所以所见基本全为描画与佛教有关的情节,受到宗教题材的限制和佛经文本的框架所限,虽然艺术脱离不了产生它的现实的约束,但佛教艺术在表现时总是严格地限制于宗教天国的世界,因此很少直接看到纯历史的画面,最多也不过是“折射“,“ 曲折“的反映面已.有幸的是敦煌壁画中几幅表现窟主或当时敦煌地方长官首领生活场面的“出行图 “的存在,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出行图共计有八幅,分别是:莫高窟晚唐第 156窟张议潮与宋国夫人出行图(封三图六),莫高窟晚唐第 94窟张淮深夫妇出行图,莫高窟五代第 100 窟曹议金与回鹘夫人陇西李氏天公主出行图,榆
17、林窟第 12 窟慕容氏并夫人出行图.敦煌归义军时期的这几幅地方最高长官出行图,有供养人的性质和象征意义,也是敦煌洞窟供养人画像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与表现方式,同时也是敦煌佛教艺术完全走向世俗化的反映,更进一步表明了晚唐五代宋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的显着特点.出行图的绘制一则体现着窟主施主对佛的供养与礼赞,但更重要的是表达着这些在当时当地有着特殊身份与社会地位的窟主们借佛窟向世人炫耀的一面,也成为他们个人与家族的功德碑,纪念堂,以及统治权力的象征意义.因此有着一箭双雕的效果,而且后者的成分更多更浓一些,佛窟在这里已经基本上变成了家庙与祠堂,因为我们知道反映主人日常生活情形的诸如出行图类,在中国传统墓葬
18、中多有表现.7 琳琅满目的装饰图案由于一窟之内,建筑场面宏大,壁画种类繁多,即使是同一类画也是内容有别,因此敦煌的艺术家们在处理洞窟建筑边角部位,以及为了区别不同类别和不同内容的壁画,便绘制了大量的装饰图案,可谓琳琅满目.这两种情形分别表现在现存洞窟建筑装饰图案与窟内壁画边饰等,前者如有窟顶囤素. 考韶 2006 年第 4 期平綦,藻井(封三图七), 人字坡,佛龛龛楣,龛沿等,窟内各壁间转角处边饰,也有窟檐与窟前殿堂建筑上的彩画装饰;后者如经变画边饰等.还有就是有些画面由于本身的内涵简单,宗教含义比较淡薄,受教义的约束少,因此画家们在绘这些画面时便运用一些装饰图案来使其富于艺术效果与表现力,诸
19、如洞窟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建筑,器物,佛光(背光,项光,身光),塑像等中的各种装饰图案.而装饰图案由于本身与佛教的教义关系不大,内容多变,材料丰富,加之其本身在洞窟壁画中主要是为了起到美化装饰的效果,故而可以充分地发挥艺术家们的艺术表现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得洞窟壁画更加异彩纷呈,多姿多彩.8 盛世景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音乐舞蹈敦煌壁画中有关音乐舞蹈的图像资料主要有:乐舞方面有一类是佛国天界中的乐伎:天宫伎乐,飞天伎乐,供养菩萨,飞天,经变画中的乐队和乐伎,化生伎乐,药叉乐伎等;世俗人间中的伎乐有:故事画伎乐,供养人伎乐,出行图乐舞 ,婚嫁图伎乐,宴饮图伎乐等,这些均有乐器,并有舞蹈画面.壁画
20、中的舞蹈形象种类数量繁多,是研究古代舞蹈十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敦煌壁画中的乐器有笛,角,笙,排箫,琵琶 ,埙,五弦,筚篥,海螺,琴,阮,筝,鼓,铃,箜篌,拍扳,方响,铙等共计有四十四种,四千五百余件,保存了我国传统乐器中非常宝贵的形象资料,是其它任何资料所不及的.9 传播福音与美好的和平使者:飞天飞天是敦煌石窟艺术中极具特色和遍窟皆有的壁画内容和题材.飞天,又名乾闼婆,紧那罗,是佛教天国中的香神和音神,也就是说是专施香花和音乐的佛教专职神灵.我们在敦煌壁画中见到的飞天,均是围绕在诸如说法图,经变画,故事画以及窟顶藻井,四壁边缘,龛内彩塑周围等处,几乎是无处不见飞天的影子;其形象一般为女性,上身
21、半裸 ,下着长裙,天衣飘扬;或手拿各种乐器作吹乐状,或手拿花篮作散花状,周围鲜花飘荡,或作各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或上飞 ,或下飞,或平飞,或斜飞;或正面,或侧面,或背身;或舒展身姿,或半屈身体;也有童子飞天,僧人飞天等等,不一而足 .敦煌飞天,自从十六国北凉开窟以来,历经十多个朝代的千余年时间,现存六千余身,早期十六国北朝时期,带有典型的西域样式和风格,显得有些健壮而笨拙,有男性的特征,飞动感不强;而到了隋唐时期,是敦煌飞天艺术发展的高峰,完成了飞天中国化,民族化,女性化,世俗化,歌舞化的历程,表现了空灵,欢乐的精神境界和雍容华贵的民族风格(封三图八).总之,敦煌飞天,给人一种欢快,幸福,美好
22、,和平的象征与精神世界的愉悦,是一种被艺术化了的形象,历经几千年而永恒地表达着人们的欲望与渴求.此外,若考查敦煌飞天艺术所包含的文化成分而言,它不是一种单一文化的艺术形象代表,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是综合了印度文化,西域文化,敦煌本地文化和中原传统文化等共同孕育而成的,是体现着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敦煌飞天不长翅膀,不生羽毛,也没有圆光,借助彩云却又不依靠彩云,通过长长的飘带,舒展的身姿,欢快的灵魂,也有那鲜花流云的衬托而凌空翱翔,把洞窟装扮得满壁风动,可以说敦煌飞天集中体现着敦煌历代工匠们天才的创造与不朽的灵魂.10 记录和再现的历史:生产生活画我们说敦煌壁画艺术是一部形象的历史,在壁画中
23、可以发现大量有关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场面与情景,当时的工匠艺术家们是通过这些日常生活场景来表现佛经中的相应故事情节的.包括有诸如农业生产,丝路贸易,吃喝拉撒,婚丧嫁娶,田猎杀生,体育游戏,建舍架桥,又有交租和收租(榆林窟 25 窟), 放牧,圈养等,也有如丝路旅行(胡商遇盗图),作战等场面,甚至有谈情说爱(树下弹筝图),治病求医,坐监犯科,儿童嬉闹情节等等,几乎包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应尽有.在敦煌壁画福田经变,弥勒经变,宝雨经变等中分别有反映各类建筑施工的画面,诸如造塔,建房,建房彩绘图,拆楼图,建造佛寺图等,即是代表.11 丝绸之路上繁忙的交通形象资料库敦煌壁画中反映有关交通的形象资料
24、十分丰富,包括了历代人们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交通图像,是与人们的“行“密切相关的,诸如丝绸之路及其丝路上的道路,桥梁,运输,来往商旅,交通管理,商品贸易等.根据敦煌石窟壁画所示,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商旅,基本上全是“胡商“; 而从事丝路管理者都是中原王朝的军政机构和人员.这一点同汉代开发以来的敦煌历史情况是一致的,同历代史书及敦煌文献的记载也是一致的.居住在中国西面的中亚地区的粟特人,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这条丝绸之路上商贸队伍的主体,在长安,洛阳及其以西丝路沿线的城镇和乡村,都有粟特人从事商贸活动的场所和居住的地点,敦煌当然更不例外.石窟壁画中展135沙武田:包罗万象的敦煌石窟壁画艺术现的北朝至隋唐的大量“胡商 “,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 ,有关的问题也尚待进一步弄清,但从历史记载看,他们大都应该是世居中亚的粟特人,也即人们常说的活跃于古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昭武九姓 “.敦煌石窟壁画所反映的丝绸之路交通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驮运.乘骑驮运是最早出现的运输形式,是车辆出现之前陆上的重要交通工具.即使在车辆出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