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报批稿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年十一月* 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报批稿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0 年 11 月*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绪言11 综合说明21.1 水库基本概况21.2 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31.3 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41.4 工程特性表52 水 文72.1 基本资料72.2 设计暴雨82.3 设计洪水113 工程地质143.1 概述143.2 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153.3 天然建筑材料163.4 结论与建议164 加固设计184.1 工程任务和规模184.2 主要加固项目204.3
2、 设计依据204.4 工程总体布置214.5 加固设计234.6 上坝道路384.7 安全监测设计385 施工组织设计395.1 施工条件39*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5.2 主体工程施工395.3 施工总进度425.4 施工度汛与施工安全436 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设计446.1 水土保持设计446.2 环境保护设计447 工程管理设计457.1 原管理机构457.2 管理机构及制度457.3 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468 水库淹没处理和工程永久占地478.1 水库淹没处理478.2 工程永久占地479 设计概算499.1 编制说明499.2 基础单价499.3 取费标准499.4 临时
3、工程509.5 独立费用509.6 预备费509.7 设计概算5010 结论与建议5810.1 加固设计结论5810.2 今后工作建议58*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附 图 目 录图号图名图幅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 - 初 -01工程地理位置图A3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 - 初 -02加固前枢纽平面布置图A3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 - 初 -03加固后枢纽平面布置图A3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 - 初 -04大坝加固标准横断面图A3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 - 初 -05坝顶、踏步、排水沟细部结构图A3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 - 初 -06大坝虹吸管结构布置图A3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 - 初 -07虹吸管进出水池、
4、镇墩、支墩结构图A3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 - 初 -08溢洪道平面及纵、横断面图( 1/4 )A3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 - 初 -09溢洪道平面及纵、横断面图( 2/4 )A3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 - 初 -10溢洪道平面及纵、横断面图( 3/4 )A3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 - 初 -11溢洪道平面及纵、横断面图( 4/4 )A3*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绪言为配合水利部做好全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浙江省水库管理总站关于开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要求, * 水利水电局部署开展齐毛坞水库的安全认定工作 , 从而积极推进 * 水库除险加固和标准化建设。受 * 横畈镇人民政
5、府委托,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根据杭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 * 齐毛坞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报批稿),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齐毛坞水库进行了现场检查、踏勘、资料收集等工作,于 2010 年 11 月中旬完成 * 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送审稿)的编制工作。经过 * 水利水电局组织各专业专家组的讨论和审查,随后我公司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又进行了详细的修改与完善,于2010 年 11 月底完成了 * 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报批稿)。在本次勘测设计过程中得到了 * 水利水电局苕溪流域管理站和横畈镇人民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6、在此一并表示感谢!*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 综合说明1.1水库基本概况1.1.1自然社会概况齐毛坞水库位于*横畈镇雅观村,水库距横畈镇政府2.5km,距*区约16km。233该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65km ,水库总库容33.5 万 m,正常库容 27.0 万 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养殖、防洪功能的小(2)型水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500 亩。横畈镇是杭州市 * 辖镇,位于 * 域东北部边境,东、北与余杭区径山镇接壤,南连青山湖街道、锦城街道,西邻高虹镇。横畈镇距杭州市区约50 公里,距 * 区约17 公里,距青山湖科技城核心区块约3 公里,长西线穿镇而过,是* 重要的工业强
7、镇。横畈镇总面积 72 平方公里, 2009 年全镇总人口 15474 人,其中农业人口 14147 人,非农业人口 608 人,有外来人口 719 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3.5 ,耕地面积 12497 亩。 2009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5.48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29.76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1.47 亿元。财政总收入 3409 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813 万元,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 11.6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2191 元。工程流域属亚热带温湿型季风气候,气温适中,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流域多年平均气温15.2 ,最高月平均气温29.7 ( 7 月),最低月平均气温4.
8、8 ( 1月),极端最高气温41.9 ,极端最低气温13.3 。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风速1.8m/s ,实测最大风速20 m/s ,春季多东北风,夏、秋、冬为西南风。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与年内的变化较大。形成流域大洪水的主要成因为梅雨和台风雨。1.1.2水库建设过程齐毛坞水库于1972 年动工兴建,最终于1979 年竣工投入运行,至今已运行近30年,期间未进行过任何除险加固。1.1.3工程现状特征齐毛坞水库的工程等别为等,工程规模为小(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 级,3次要建筑物为 5 级。水库正常蓄水位57.00m,正常库容 27.0 万 m。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坝, 最大坝高 1
9、2.5m。坝顶高程 58.37m(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下同),坝顶长 86m,宽 5.6m 左右。心墙顶高程57.97m,顶宽 3.0m,底宽 6.0m。大坝迎水坡坡度为 1:1.91 ,未铺设护坡材料;背水坡坡度从上到下分别为1:1.85 、1:1.25 、1:1.45 ,设有两级马道,高程分别是 56.00m、50.23m,第一级马道以上未铺设护坡材料,以下为块石护坡,坝脚未设排水棱体。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左侧,为正槽溢洪道。溢洪道进口宽7.9米,进口底板高程57.00m,溢洪道全长约29m,泄槽段底宽约 4m。溢洪道全程均为土质山体开挖形成,除靠近大
10、坝坝体有一部分块石挡墙外,其余底板及导墙无任何衬砌。水库放水设施位于大坝右侧,为坝底涵管,用启闭机控制放水,无启闭机房。坝底涵管为篾笼素砼圆涵,内径0.23m,长 52m。1.1.4编制依据本报告的编制依据主要有:(1)、浙江省 *齐毛坞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杭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浙江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3)、浙江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报告书 (* 齐毛坞水库);(4)、浙江省千库保安工程建设管理有关办法和规定汇编 ;(5)、关于 * 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意见;(6)、齐毛坞水库保安工程设计委托合同文件;(7)
11、、其他有关规程规范。1.2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1.2.1水库安全运行的需要根据杭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浙江省*齐毛坞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中指出,水库存在以下问题:(1)大坝现有防洪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迎水坡未铺设护坡材料,有少量杂草,冲刷较严重,局部存在凹陷现象;背水坡坡度过陡,块石护坡风化严重,且坝体存在白蚁危害;坝脚未设排水棱体、集渗沟、量水堰等监测设施。(2)大坝下游右坝脚放水涵管旁有渗水现象,存在安全隐患。(3)溢洪道导墙两侧局部存在坍塌现象,泄槽段底板和导墙冲刷、磨蚀严重。泄*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槽段出口处未设消能工,水流直接顺山体冲向下游河道。(4)
12、放水设施陈旧,无启闭机房,存在安全隐患。(5)大坝未设置必要的位移、沉降、渗流等监测设施,无供电线路、管理房等管理设施,对防汛管理很不利。根据浙江省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及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大纲和浙江省小型水库安全技术认定办法认定,齐毛坞水库大坝防洪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防洪安全性为 C 级;大坝渗流存在一般缺陷,目前尚不危及大坝正常使用,为B 级;大坝背水坡坡度过陡,有影响正常使用的一般缺陷,但目前尚不危及大坝安全运行,为 B 级。因此浙江省 * 齐毛坞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对齐毛坞水库大坝的安全技术认定结论为:齐毛坞水库大坝为三类坝。为消除水库各种安全隐患, 确保工程安全以及保
13、障水库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充分发挥水库效益,保证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齐毛坞水库的除险加固十分必要。1.3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根据浙江省 * 齐毛坞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提出的对大坝维修加固的意见和建议,确定本次设计的主要加固项目为:(1) 加高大坝,全面修整上、下游坝坡,对上、下游坝坡进行培厚放缓,并进行护坡,坝趾处新建排水棱体;(2) 对溢洪道导墙及底板进行修整加固,出口处增设消能防冲设施;(3) 封堵坝底篾笼素砼圆涵放水设施,采取措施对涵管周边的坝体进行补强,新建虹吸管放水设施。(4) 大坝布置必要观测设施 , 为水库管理提供依据。(5) 新建水库管理房,并架设
14、供电线路,满足水库防汛调度及管理要求。(6) 对大坝进行白蚁防治。*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4工程特性表数量备注序号及名称单位加固前加固后一、水文1、坝址以上集雨面积km20.652、河流坡降/0.0163、代表性流量设计洪水洪峰流量m3/s7.3校核洪水洪峰流量m3/s13.2二、水库1、水库水位校核洪水位m57.96设计洪水位m57.65正常蓄水位m57.00死水位m/2、水库库容总库容万 m333.5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万 m327.0死库容万 m3/三、工程效益指标灌溉面积亩500四、主要建筑物1、大坝坝型土石坝地震基本烈度度VI最大坝高m12.50坝顶长度m86.002、
15、溢洪道0.650.0169.2P=3%(原为 5%)13.7P=0.3%(原为 0.5%)58.02P=0.3%(原为 0.5%)57.78P=3%(原为 5%)57.00/可放空水位33.927.0/500土石坝VI13.4786.00* 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加固前加固后结构型式正槽式自溢流正槽式自溢流堰顶高程m57.0057.00溢流堰净宽m7.97.9最大单宽流量m3/s1.671.73下泄流量m3/s7.39.2下泄流量m3/s13.213.73、输水涵管类型篾笼素砼圆涵虹吸管管径m0.230.3管长m52.0066.10五、工期和投资工期月6工程总投资
16、万元279.20建筑工程万元161.09临时工程万元14.96独立费用万元41.80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万元10征地补偿费万元30.40备注实测P=0.33%(原 P=0.5%)P=3.3%(原 P=5%)P=0.33%(原 P=0.5%)现运行涵管需封堵*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 水 文2.1基本资料2.1.1流域概况齐毛坞水库位于 * 横畈镇雅观村,水库距横畈镇政府 2.5km,距* 区约 16km,水库流域水系隶属中苕溪。中苕溪为东苕溪的主要支流,发源于石门姜岭坑,主峰海拔1073.9m,东南流经石门、高虹、横畈、长乐至汤湾渡,由左岸汇入东苕溪,河流全长 47.8km,流域面积
17、 229 km2。2327.03齐毛坞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0.65km,水库总库容 33.5 万 m,正常库容万 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养殖、防洪功能的小(2)型水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500亩。2.1.2气象设计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具有山区气候特点。 34 月初春季节,地面盛行东南风,多降连绵细雨。57 月春末夏初,暖湿太平洋高压气团渐向大陆推进,锋面常在流域上空停滞或摆动,造成连续降水,降水强度大且量多,俗称梅雨。79 月盛夏季节,天气炎热,盛行偏南风,多雷阵雨和台风雨。10 11 月秋季,天气以晴朗少雨为主。 122 月寒冬季节,地面盛
18、行偏北风,气温低,会出现雨雪天气。根据本地区的水文情况, 全年可划分为非汛期、梅汛期及台汛期三个时段。具体时间段为 4 月 16 日 7 月 15 日为梅汛期, 7 月 16 日10 月 15 日为台汛期, 10 月 16日至次年 4 月 15 日为非汛期。根据临安气象站的资料统计,设计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 15.1 C,最热月( 78 月)平均气温为 25.5 29.7 C,最冷月(12 2 月)平均气温 4.6- 4.8 C。全年无霜期 207 268 天,年日照时数为 1495.42211.3 小时,年平均降雨量约 1500mm,日最大降雨量为190.5mm(1965 年 7 月 5 日)
19、,常年主导风向为 ENE(东北偏东),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多西北风。2.1.3水文测站水库流域内无水文站。横畈雨量站距水库约 4.0km,雨量资料系列始于 1957 年,系列较长,可靠性较好,本次设计收集到横畈雨量站 19572004 年共 48 年实测雨量系列。2.1.4流域特征值根据浙江省 * 齐毛坞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杭州市水利水电勘*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院),确定水 上游集雨面 0.65km2,主流 度 1.39km,平均坡降 J=1.6%。本次 在万分之一地形 上 上述流域特征 行复核, 果基本一致,故本次 仍采用上述成果。2.2设计暴雨2.2.1 暴
20、雨 算暴雨是形成本流域洪水的主要因素,由暴雨推求 洪水通常 暴雨与洪水具有相同的 率。根据 毛 水 所在地理位置 浙江省短 暴雨 (2003 年)得流域各 段雨量均 及 Cv , 算得到流域各 段 暴雨 , 算成果 表2-1 。表 2-1浙江省短 暴雨各 段 暴雨成果表历时 目10min60min6h24h3dH19.042.567.5108.5145.0Cv0.380.470.520.550.55H0.33%48.5130.1226.8385.2514.8H0.5%46.2123.0214.0362.4484.3H3.33%35.389.0150.5251.7336.4H5%32.981.8
21、137.0227.9304.5H10%28.768.9113.4186.6249.4H20%24.255.789.8145.4194.32.2.2 成果合理性 根据横畈站 19572004 年共 48 年 一日暴雨系列,采用 P-III型曲 行 率 算, 算公式如下:Pmmn 1( m =1,3,4n)式中: Pm 率;n 系列,取 48。采用适 法 率 算成果 行 整,得到横畈站 暴雨成果 表 2-2 。表 2-224h 暴雨成果分析表*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方法均值( mm)CvCs/Cv频率设计值( mm)3.330.33横畈站1050.533.5237.3360.1短历时暴
22、雨108.50.553.5251.7385.2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知,浙江省短历时暴雨计算成果与横畈站30 年一遇、 300 年一遇 24h 设计暴雨计算成果基本一致,仅偏大 5.7%和 6.5%。考虑横畈雨量站不在本工程流域内,故本次设计暴雨采用浙江省短历时暴雨计算成果。2.2.3设计雨型(1)日程分配暴雨日程分配,根据浙江省短历时暴雨确定,最大一日排在第二天,第一天为(三日 H24)的 60,第三天为( H三日 H24)的 40,见表 2-3 。表 2-3齐毛坞水库设计暴雨日程分配H日程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占( H 三日 H24)占H24占( H 三日 H24)(2)时程分配6010040各时段
23、内设计雨量按暴雨公式计算,其设计雨量和暴雨衰减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当 ti在 1060 分钟之间:H iH10 (ti /10) 1 n10,60,n10,601 1.285lg( H 10 / H 60 )当 ti在 1 6 小时之间:H iH 6 (ti / 6)1 n1,6,n1,61 1.285lg( H 1 / H 6 ) ;当 ti在 6 24 小时之间:H iH 24 (ti / 24)1n6,24,*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n6,2411.661lg( H 6 / H 24 ) 。暴雨衰减指数根据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各时段设计暴雨值进行计算,计算成果见表2-4 。表 2-4
24、暴雨衰减指数成果表频率n10,60n1,6n6,240.330.4490.6900.6180.5%0.4530.6910.6203.3%0.4840.7070.6295%0.4920.7120.63310%0.5110.7220.64120%0.5340.7330.652相邻历时( ti )雨量之差值,即为从大到小排列的时段雨量。最大一天降水量 24 小时雨型按下列规则排列:时段雨量老大项末时刻排在18:00 ,时段雨量老二项排在老大项的左边; 其余项从大到小奇数项排列在左边, 偶数项排列在右边,当右边排满 24:00 后,余下各项时段雨量从大到小都排列在左边。其余两天 24 小时雨型同样按
25、24 小时雨型规则排列。2.2.4设计净雨过程我省属南方湿润地区,主要产流方式是蓄满产流,即在土湿满足田间持水量以前不产流,所有的降水都被土壤吸收;而在土湿满足田间持水量后,所有的降水(减去同期的蒸散发)都产流。本次设计采用蓄满产流简易扣损法,即初损为20mm,最大 24 小时雨量后损为 1mm/h,其余几日后损为 0.2mm/h。各频率设计暴雨根据设计雨型排列得到毛雨过程,然后再进行扣损即得净雨过程,计算过程见表 2-5 和表 2-6 。* 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表 2-524h净雨过程计算表( P 3.3 )序号时序( h)毛雨量( mm)12.188.624.369.236.
26、559.948.7310.7510.9111.7613.0914.8715.2718.1817.4524.9919.64112.81021.8217.41124.0013.0表 2-624h净雨过程计算表( P0.33 )序号时序( h)毛雨量( mm)12.0013.524.0014.336.0015.148.0016.2510.0018.9612.0023.6714.0025.8816.0037.3918.00155.51020.0027.41122.0020.91224.0017.4净雨量( mm)6.47.07.78.59.512.615.922.7110.615.210.8净雨量(
27、mm)11.512.313.114.216.921.623.835.3153.525.418.915.42.3设计洪水2.3.1设计洪水标准33齐毛坞水库总库容 33.5 万 m,正常库容 27.0 万 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齐毛坞水库的工程等别为等,工程规模为小( 2)型,主要建筑物挡水坝、溢洪道、放水涵管级别为5 级,次要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5 级。由于水库下游规划为横畈镇工业功能区(属于 * 省级经济开发区扩容的先行区块),也是规划中省级科创基地产业承接中心,因此本次设计水库设计洪水标准采用30 年一遇(P
28、=3.33%),校核洪水标准采用 300 年一遇( P=0.33%)。2.3.2设计洪水设计洪水根据 1988年版浙江省水电院推理公式法来计算,推理公式法计算公式如下:Qmp0.278hRF(1)0.278*LVV m * J1/ 3 * Qm1/ 4式中:汇流时间(小时);hR 时段内净雨量( mm);F 库区范围集雨面积( km2),为 0.65 ;Q3mp 设计洪峰流量( m/s );V 流域平均汇流速度( m/s);L 自坝址断面至流域分水岭的主河长度( km),取 1.39 ;J 河道坡降,取 1.60 ;m 汇流参数。流域特征值L / J 1/3 2.5990,根据流域植被情况,下
29、垫面条件属于(2)(3)II 类情况,经计算取 m值 0.39,再根据( 1)(2)(3)式联合试算即可计算出各频率的洪峰流量。齐毛坞水库设计洪水计算结果见表2-7 。* 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表 2-7齐毛坞水库设计洪水汇总表频率项目单位0.33%0.53.33%510%20%汇流时间h2.02.062.282.352.482.66洪峰流量m3/s13.713.39.27.86.34.724h 洪水总量万 m323.522.615.412.910.97.92.3.3设计洪水合理性分析(1)设计洪峰流量合理性分析浙江省 * 齐毛坞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中,水库 20 年一
30、遇洪峰流量为 7.3 m 3/s ,20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 13.2 m3/s 。本次计算成果与其相差较小,仅为0.75% 6.4%,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故此次计算洪水成果基本合理。(2)设计洪水地区合理性分析本次设计选择东坞弄水库对设计洪水进行合理性分析。 东坞弄水库位于 * 青山湖镇泉口村南面,坝址距离泉口村约0.7km,水库流域水系隶属南苕溪,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22km2。表 2-8设计洪水合理性检验表项目集雨面积设计频率洪峰流量洪峰流量模数( km2)( m3 )(m3/s.km2)/s齐毛坞水库0.650.3313.721.073.339.214.15东坞弄水库0.220.336.
31、830.913.334.228.18从上表可知,设计频率越高,洪峰流量模数越大;相同频率情况,集雨面积越大,洪峰流量模数越小,均合乎一般规律。*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3 工程地质3.1概述由于本项目规模较小,建设业主未对该水库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在地质测绘并参考20032010 年类似工程已有的地质勘察成果基础上,提交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建议后期增加地质补勘工作。3.1.1水库原施工质量坝基和岸坡处理:坝基和岸坡的清理达到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防渗体基础及岸坡的开挖基本达到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坝体填筑:由于缺乏重型碾压机械设备,坝体填筑料压实质量一般,坝体存在不均匀沉降,导致部分坝体
32、凹陷。溢洪道:边坡稳定。坝下输水涵管:由于缺乏钢筋,采用竹筋砼浇筑,坝下输水涵管质量无法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涵管与坝体接触有少量漏水。3.1.2坝址区域地质(1)概况流域地势总体趋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地势微向东北倾斜。地貌形态为砂岩为主的高丘地貌,往下游东方向为山前冲积平原与冲积平原。测区分布岩性主要为奥陶系砂岩。厚度65 447m。第四系全新统风化残坡积物( el-dlQ4 ),由粉质粘土,厚度一般 12m。本区位于万市桥复向斜东南侧,东北向构造清晰且发育。构造以节理为主,无较大的断层通过。物理地质现象以小型土质滑坡为主,无其它不良现象出现。测区内未发现较大断层分布。岩石风化一般,节理发育,岩
33、层产状:ooo。NW270-300/NE350(2)水库渗漏水库周边山体雄厚,两侧分水岭高程在100 米以上,均为相对隔水岩体,未见和邻谷贯穿的渗漏地层分布,不存在渗漏通道。本区地下水,主要有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孔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受大气降水补给,并排泄于溪流中。(3)库岸稳定*齐毛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库区基本为岩质库岸,稳定性良好,局部崩积- 坡积层较厚地段在长期库水浸泡及水库水位的变动影响下, 局部可能发生小规模的滑坡与坍岸, 不会影响大坝运行安全。(4)水库浸没水库回水线附近没有城镇、工矿企业和大片农田,不存在浸没问题。(5)水库
34、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2001 年版),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 ,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可不设防。3.2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2.1主要建筑物工程质量评价(1)挡水坝坝基和岸坡的清理达到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防渗体基础及岸坡的开挖基本达到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由于缺乏重型碾压机械设备,坝体填筑料压实质量一般,坝体存在不均匀沉降,导致局部坝体凹陷。各填筑土的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叙述如下:a 上下游坝坡上游坝坡部份使用干砌块石护坡,部份无护坡,局部塌陷。下游护坡为干砌块石,中等硬度,不易风化。b 坝身填土由基岩上层残积含砾粘土与表层强风化层与开挖料填筑而成,稍密。含砾量一般50.0 65.0%,个别达 75%,含砂量 1525%,粘粒含量 8 10%,根据现场注水试验,渗透系数 2-6 10-2 cm/s,属强透水。c 心墙填土由残坡积亚粘土填筑而成, 粘土成土母质为砂岩, 塑性指数约为 1215。含砾量一般 15 25%,含砂量 3040%,粘粒含量 40-45%,根据现场注水试验,渗透系数约 310-4 cm/s,属弱透水。心墙填土与基岩接触较好,不存在接触渗漏现象。(2) 溢洪道边墙、底板基础均为基岩,岩质为强风化砂岩,厚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