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模块教学理念开发中职烹饪语文课程广州市旅游职业学校郑燕玲 王晓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已成为共性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是不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需要再学习语文呢?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 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 于 2007 年 9 月对分布于我国东、 中、西部 16 个省、 直辖市、 自治区的 1315 个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 请用人单位根据录用一线岗位人员时, 对求职者应掌握的文化知识类别进行重要性排序, 发现用人单位十分看重从业者掌握的语文、计算机知识。 多数单位对一线岗位从业者的数学、外语的要求, 明显低于对语文、 计算机
2、知识的要求。 数据显示, 用人单位把语文、 计算机放在第一位的分别为 37.49%和 23.88%, 比数学、 外语的 17.11%、9.13%分别高出两倍以上。 把语文摆在末位的只占1.29%,而把英语摆在第六位的却高达21.9%(图 1) 。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学习状况存在巨大的反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中职语文课功能定位不清晰造成课程目标模糊、 课程内容和结构沿袭普通教育课程 的知识范围和组织方式、教学方式的选择未充分体现中职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学生的角度讲,中职学校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差异较大,很难从中体验成功感。 如何改革中职语文课程, 实现有
3、效教学, 有待我们中职语文教师进一步探 索。1) 烹饪语文 课程开发背景(一)当前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疏离,无法与就业挂钩不少中职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升学无望, 希望能学一门技术在社会上立足, 但中职语文教学普遍未能凸现职教特色。 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对将来就 业没有立竿见影的联系,因而不重视,甚至觉得可有可无。2) ) 中职学生语文水平及语文学习能力离散性高, 语文教学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随着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进一步放开,生源素质差异加大。以我校08 级招生情况为例,中考成绩语文最高分在120-130 分之间,占入学人数的 4%,最低分数在40-50 分,占入学人数
4、的 11%,分数的拉差达80分左右。生源地域不同,也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农村的孩子普遍勤奋踏实,肯用功,但知识面较窄,接受能力弱;城市的孩子反应快,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但喜欢偷懒。加上家庭教育、遗传因素等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现行的语文教学从教材、 教学目标到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差异关注不足, 未能很好挖掘学生潜能。(三)中职语文教学仍然重在感悟,操作性、实用性有待提高。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中职语文教学也不断向前发展,教法、学法不断更新、完善,但总体上来说,目前的教学仍然重在品味、鉴赏、感悟,操作性、应用性不强,特别是很难体现专业特点。 中职学生很快就步入社会, 如何将语文知识指向就业,
5、 使知识迅速转化为技能,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语文教学者进一步思考与追问。二、 烹饪语文课程开发的思路(一)以就业为导向,语文学科与专业技能挂钩,促进学生专业成长。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一线的生产、服务、 技术人员, 因此, 基础学科的教学也应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努力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在烹饪语文 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尝试把烹饪专业知识与语文学科知识融合, 利用语文学科的功能, 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学习活动, 使这门课成为提高烹饪专业学生语文素养和烹饪专业知识的综合课程。 由于该课程不同于一般的通用课程, 故建议在烹饪专业二年级使用 (一年级可使用中职语文通用教材) 。(二)以能力
6、为本位,创设职业情景,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烹饪语文的课程中,加大了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各种职业情景,例如: 呈现任务后组织去企业参观、搞社会调查、写专业方面的应用文等等, 通过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语文活动,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语文知识, 提高专业技能。(三)以人为本,关注差异,挖掘潜能烹饪语文 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育终极关怀。 该课程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及最终目的, 遵循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规律, 以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为切入口,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空间,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基点, 激发出最大的学习热情, 抵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四)紧贴
7、行业发展,工学结合,与时俱进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 烹饪语文的教与学,主张多“走出去” ,多“请进来” 。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假期进行实习,把工作中的问题带回课堂来研讨, 利用这些实际案例举一反三。 有条件可请企业知名人士、 取得成功的毕业生回校介绍经验,把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介绍给学生。 “走出去” 、 “请进来”使课堂与社会接轨,工学结合,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顺利过渡打下基础。三烹饪语文课程开发的过程与方法(一)了解烹饪行业的社会需求在 2006-2007 年,我们对中国大酒店、白天鹅宾馆、东江海鲜酒家、珠岛宾馆等十八家企业进行了调查, 企业对 “烹饪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哪
8、些知识与技能” 的问题反馈信息如下(图 2) :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作为烹饪专业的一线员工,扎实的知识基础、基本技能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仍是企业的首要要求。2、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转变,对菜式的选料、营养搭配要求更高,食品化学研究人员及餐饮营养师需求呈上升趋势。3、烹饪专业中等管理人员除精通烹饪基本知识、技艺外,需具备筵席设计能力、菜式研发能力。4、在饮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社会,烹饪管理人员应有市场调研能力、并能正确预测市场走势,作出相应有效决策。(二)设定相关模块,编写烹饪语文校本教材为使中职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并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校以烹饪专业为试点, 进行文化基础课改
9、革。我们借助模块教学的理念,编写了烹饪语文校本教材。模块( module )是一个外来词, 也可以译为组件, 原指功能独立、 组合灵活的部件。 在职业教育课程中使用 “模块”这个概念多指有特定目标、 相对独立又便于组合的教学内容。 也就是说,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学习单元,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掌握既定的学习目标。 模块之间仍然存在着并列、组合、包涵等关系。这种模块化教学基本特点体现为:第一,模块相对独立,目标指向明确,通过每个模块的学习,可以获得一项知识、技能或者能力;第二,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注重应用性;第三,每个模块的内容以培养某种能力或技能为中心,
10、 通过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加以强化。 第四, 模块的组合是由职业活动目标的实现和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形成决定的。在烹饪语文校本教材中,我们设立的模块如下:模块 名称 语文基础方面专业技能范畴模块一 中国饮食文化 掌握现代文不同文体特点及训练基础写作能力理解烹饪与文化、 社会发展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烹饪观 (把握中国烹饪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烹饪发展的五个阶段)模块二 名家讲坛 提高对文学作品欣赏、感悟能力及应用文写作能力通过名人的精辟剖析,挖掘中国烹饪的独特之处(掌握地方风味、民族风味、宗教风味、宫廷风味、官府风味的不同特点,善于比较其价值取向、选料、技法等差异,并能融入实际操作中)模块三 古代文学
11、与烹饪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并从古代文化汲取养分吸收古代文化中的烹饪素养及烹饪技能 (传统养生观念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烹饪技法的继承与创新)模块四 世界美食介绍 重在思维方式培养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国际视野下审视烹饪发展的今天与明天 (预测现代烹饪发展的新趋势; 如何解决中国烹饪面临的挑战)(三) 烹饪语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1、运用模块教学理念实施有效教学烹饪语文 的每一个模块都指向一组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内容的编排与活动的展开方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闭系统。 每个模块学习之前, 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浏览该模块设置的活动, 将整个模块以 “先行组织者” 为先导(这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重要的教学策
12、略,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 概括和综合水平, 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设计“组织者”的目的, 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 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类属性学习。也就是说,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给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使他更有效地学习材料。) , 暗示学生调动过往的相关知识与经验做好准备。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把活动展开。在模块内部,以类别划分了单元,具体的烹饪语文课中每课书基本设置为五个教学环节:• 导言: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的简介,创设学习
13、情境。• 任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任务及要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与他人合作完成。• 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多媒体素材) 。• 评价: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过程性的评价。• 结论:总结学到了什么。课后练习的设置是阶梯式的,其关系如图:每篇课文的小循环之后, 最后回到单元活动的大循环中, 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相互 交流,知识与能力同时得到提高。2、评价体系在教学当中“评价”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功能不在于筛选和甄别,而在于发展与促进。在烹饪语文的课程中,我们采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量化评价建立在科学实证主义认
14、识论基础之上, 结果较为客观, 可以减少人为的主观推断; 但另一方面,量化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据,容易丢失了教学过程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东西,因而, 质性评价的引入是相当有必要的。 所谓质性评价, 就是通过解释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征,阐明意义,促进理解。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更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教育、促进、发展功能。烹饪语文教与学的双向量化评价表如下:(1)学习者的评价表序号 项目 内容 评定级别(分 A 、 B 、 C、 D 四个级别)自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1 课前预习 有准备、已划出重点难点、能发现问题2 上课过程专心听讲、及时释疑、同步思考3 回答问题紧随课堂、联系实际、及
15、时应变4 合作学习善于表达、积极协作、有能力调解矛盾、处理不同意见5 课后作业依时准确、见解独到、方法得当6 个人素质学习习惯良好、态度端正、方法科学7 自我效能感无学习负担、高效率、无明显知识漏洞8 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好、重视程度高9 职业能力职业敏感度高,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强、反应快( 2)教学者评价表序号 项目 内容 评定级别(分 A 、 B 、 C、 D 四个级别)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1 教学语言准确清晰、生动、富有感染力2 、 教师板书布局合理、书写规范、详略得当3 教学态度眼神关注、举止大方、穿着得体4 组织技巧抓住重点、形式灵活、课堂调控能力高、注重学生品格培养5 导入方式引起学生关注
16、、简洁明了6 过程讲解切中重点难点、方法恰当、环节科学7 课堂提问切合学生水平、启发得当、表达无歧义、紧扣教学内容8 课堂总结梳理归纳、活学深化、迁移应用9 评价学生及时适度、真实可靠、积极强化质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只重视结果, 对于其中的过程往往忽略。发展性评价把“评价”作为课程的有机环节,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把评价的结果跟学生过往表现进行比较, 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并提出补救措施。 以达到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目的。 终结性评价主要用来评价学生在某一时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并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促使学生认识自我,并逐步超越自我。在烹饪语文课程开发过
17、程中, 通过这种以人为本的质性评价,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从 而引发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四烹饪语文课程开发的成效(一)是中职文化基础课改革的尝试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如何进行改革仍在探索阶段。 烹饪语文的课程开发是中职语文基础课改革的一个尝试。 通过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 发挥语文学科的职能, 与专业技能融合渗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成长。(二)加强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烹饪语文课程的学习,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语文活动,使学生的专业视野更开 阔;专业基础更扎实;专业技能更高超;在就业、转岗、晋升的职业生涯中竞争力更强。(三
18、)有效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方面都有一种潜在的自卑感。对过往学习经历的回忆大多是“痛苦”的。在烹饪语文的学习评价体系中,我们提供了一个弹性空间,学生 的优点、进步会得到关注、得到强化,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提出了进步的自我要求。在这 种良性循环当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改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四)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在课程开发及实施过程中开展了广泛的调查、 深入的研究、大量的教学试验与教 育测量,使教师在原学科的基础上丰富了专业知识, 改善了知识架构,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 通过不断的反思与调整,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五、关于几点补充说明(一)教材只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教师对教材科学合理地进行“二度开发”相当重要。教师通过对学习环境、学生态度、突发事件等教学变量的控制,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教学 效果。(二)中职课程的开发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以行业的需求为指挥棒,应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调整,才能使学校与社会顺利衔接过渡。(三)中职文化课教师的二次培训相当有必要。中职文化课教师肩负升学与就业双重使命,如果对专业知识一无所知,对职业发展毫不敏感,中职文化课将失去生命力。因此, 中职文化课的教师也应多创造机会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培训、考察、调研、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