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摄影与观察艺术弗里曼帕特森(FREEMAN PATTERSON)“摄影艺术弥补了客观的观察家对世界的理性认识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世界的感性认识之间的差距”。帕特森这种对于摄影艺术的独特的见解,在加拿大和美国广为流传。他的作品曾被选入美国和欧洲巡回展览。 1967 年加拿大土地的一年出版后,帕特森荣获国家电影局颁发的优秀摄影作品的金质奖章。 1971 年由于他对业余摄影作出贡献而被美国摄影协会吸收为会员。帕特森是加拿大镊影杂志的编辑,在星报周刊、摄影 35 以及美国摄影协会刊物上都发表过他的文章。 在他的幻灯室收藏了十万多张自己拍摄的作品。帕特森居住在新布伦瑞克的沙姆佩尔布拉夫,这个半岛具有自然
2、界各种变幻莫测的景色,这就是帕特森拍摄景物的源泉。每当夏秋季节,他就在这里开课讲授如何利用自然景色摄影的经验。当时,我曾对照这篇介绍反复地观看了弗里曼? 帕特森参加展出的三幅作品,果然出自高手。他拍的新斯科舍阿纳波利斯山谷的秋天景色,以它强烈的表现力吸引着观众的视线。色彩的对比是那样强烈,却又很和谐,都在一个主调的统一支配之下:前景是铺满一地的红色和青色的苹果,在阳光下反射着鱼鳞般的光辉;远景是火红的枫叶衬在黄色和绿色的灌木丛中。我越看越有味道,曾立即产生了想知道这幅作品是怎样拍成的念头:是用什么相机拍的 ?使用的是什么镜头 ?景深范围怎么这样大,是用最小的光圈,还是戴了附加镜头 ?这些问题在
3、我的脑海里已装了六年多,现在才找到了答案,答案就在摄影与观察艺术之中。我拉杂写下了上面一些话,自问颇不成章,特别是许多问题未遑深入探讨,但目前因故只能作到这一点了。还在去年六月份,当译者向我推荐这本书时,我立刻被书中的六十多幅彩色照片吸引住了。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作者摄影艺术水平之高超。再从论述上看,他的思路也是超群的。我一看就特别喜欢,当即就把翻译出版这本著作的问题定下来了,要我为本书写篇序的事也答应下来了。但当全书译出,我的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谁知竟患了脑血栓,整个右半身瘫痪。幸而治疗及时,现在恢复得还不错。虽然医嘱必须严格注意休息,但这篇本想推辞不写的序言,作为病后试笔,还是勉强写出来了
4、,尽管只是一些读后感点滴,但“骨梗在喉,不吐不快”。这不仅是为了了结一个心愿,也想借此就教于摄影界同行,并向关心我的同志们报个平安。柳成行一九八五年四月一日前言观察,就其最确切、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是运用你的知觉、你的智慧和你的情感,把你的整个身心灌注到你的拍摄题材中去。它意味着抛开事物的“标签”去探索、去发现你周围的奇妙世界。本书正是写给所有愿意观察的人们,而不局限于摄影人员。如果我们看到一些似乎是平庸的东西, 譬如一个砾石坑,我们首先意识到的只是它所表现的最一般的含意:颓败,荒芜,凄凉和寂寞。这种信息或主题,是通过被摄体的各种特质的总和表现出来的。只有在此之后,我们才能观察它们的细部、形状
5、、质地,颜色及其本身固有的形象。摄影者要使一个主题获得理想的表现,就要通过完美的构图 (即视觉设计) 来烘托被摄体本身固有的形象。然而,摄影如果只是试图归纳一些构图原理或只是照搬构图规则,那么,他很难发挥自发精神和创造性。一个摄影者,只有既熟悉构图原理,又能把摄影表现力置于技术之上,才能培养出对被摄体美好的自然形象的直觉判断能力,以及对被摄体表现力的感受和反应能力。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读者提高视觉思维能力培养精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能用照片来有效地表现主题或题材。本书中“身心放松与集中注意力”这一练习,是训练读者首先去集中精神,排除干扰,专心观察被摄体,从而达到精确观察的目的。自我放松是真
6、正观察的必要前提。“多路思维”练习将帮助你打破原来束缚思路和拍照的老习惯。“想象练习”会帮助你发掘出自己从未觉察到的想象力。你将会发现自己开始摆脱常规的束缚,而走上了探索的新途径。你会忘记以往拍过的照片而去考虑成百幅待拍之作。一旦做完这些练习,你会发现自己的观察方法与过去迥然不同。我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高明的观察力并不能保证创作出上乘之作,然而没有这种观察能力,要获得优秀的摄影表现力是不可能的。观察的艺术就是摄影的艺术。弗里曼 ? 帕特森一九七九年六月于新不伦瑞克沙姆珀斯 ?布卢夫妨碍观察的因素每当我抓起相机和三脚架,踏着晨霜,走进后园的草地时,顿觉心旷神怡。我不再考虑我要拍摄些什么和应该完
7、成些什么。面对草地上迷人的虹彩和五光十色的晶体,我不禁悠然神往,陶醉在一片光灿灿、色艳艳的美妙世界里。我尽情地享受着这良辰美景,不禁情思奔放。这情思使我得以巧用相机,这情思甚至在日出霜融之后,仍久久不退。放开你的胸怀,这是进行真正观察的先决条件。只有放开胸怀,才能摒弃对拍摄题材的先入之见,这种先入之见在摄影时往往会束缚你的手脚。如果瞻前顾后,总是耽心拍摄的成败,纠缠个人的好恶,就无法发挥你的最高水平,也不能充分体验摄影的乐趣。然而一旦放开胸怀,对拍摄题材的直接感受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意念。而这种全新的想法和情感就会指导你当时的拍摄活动。杂念的干扰是对观察的最大的、也是最难克服的障碍。也许你在为自己
8、的工作、孩子或其他职责而操心,也许你对自己能否用好新镜头或算好曝光感到没有把握。似乎总有点什么东西挡住你通向自由王国之路。弗雷德里克 ? 弗兰克(Frederik Franck) 在观察的意念控制 (The Zen of Seeing)一书中称之为“自我束缚”。过多的牵挂必然会妨碍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感受。而摆脱这种束缚的唯一方法就是进行练习。对身躯和头脑分别放松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要想使你的身躯摆脱紧张和束缚,必须使自己心静神宁。这恰似风之于水。风不止则波不静,而放松正是平息心灵之风,从而使身躯得以安定。观察的第二个障碍是我们周围存在着大量的刺激源。视觉刺激和其他各种刺激纷至
9、沓来,数量极大,因而我们在处理这些刺激的过程中,不得不摒弃其绝大部分。我们无法对样样事物都过细地观察,只能选择很少的刺激因素加以接收和整理。一旦我们的生活理出了头绪,我们便会维持已建立起来的现实。我们很少再去发掘那些被忽视了的刺激因素所可能具有的价值;而只要老的刺激因素仍在起作用,我们就不再去发掘新的。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框框,它使我们只能看清框框以内的事物,却妨碍我们观察框框以外的世界。观察的第三个障碍就是对熟悉的事物所产生的标签式的概念。画家莫奈( Monet )说:“为了真正看清事物,必须忘掉我们所看事物的名称”。在孩童时代,我们主要是通过形象,而不是通过词语来进行思维的。可是入学之后
10、,这种思维方法就显得无足轻重了。读、写、算这些分析事物的基本技能被认为比对事物的直接感受更为重要而灌输给我们。结果,我们对支配形象思维的那部分大脑的依赖越来越少了。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不再把绘画作图放在眼里,我们不再随意地把事物形象化,而代之以词语标签。到了青少年时期,这种模式已变得根深蒂固,我们热衷于把所见的每样东西都分门别类,我们取消了视觉观察,因而很少发现每件事物都是有其丰富的侧面的。弗雷德里克弗兰克讲得十分贴切: “根据这些标签, 我们能够认识事物,却不再去观察事物了。我们认识瓶子上的标签,却从不去品尝一下瓶中的酒味。”当你看到一棵蕨菜时, 只是说: “哦, 这是一棵蕨菜
11、”, 你的观察恐怕并没有超越这古老而熟悉的名称标签。如果你真正观察一棵蕨菜,你就会注意到它那三角形的轮廓,独特的叶脉,浓淡相宜的绿叶,以及迎风摇曳的姿态。假如你把眼睛凑近,近得根本无法看清这棵植株本身,而只能看清在它远处的那些东西时,那么,这棵蕨菜就成了一片朦胧的绿纱,在背景上游移飘动。在探索“观看”和“观察”的区别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在蕨菜的一般定义中没有包含在内的立体感和内在的美。在观赏一幅摄影家的作品时,不要让“她是一位人像摄影家”之类的标签妨碍了你去欣赏她优美的风景摄影作品。要努力去理解照片里的象征性的内容,也就是拍摄题材揭示给摄影者的含义。当你度假归来, 是否注意到你对家里的一切细小东
12、西变得更为敏感 ? 踏进家门,环顾四周,房里的某些什物乍看起来竟然显得有点陌生了。你会发现起居室的墙壁是奶油色的,而不是象牙黄的;西面窗上的英格兰常春藤显得特别妩媚动人。你甚至能发现在楼梯脚处的小地毯上洒满夕阳,这在往昔似乎不暇一顾。可是,这样的时刻转瞬即逝,一切又都变得习以为常了,每件东西都依然如故,于是你也就再一次停止了“观察”。不幸的是, 我们并不是每天都会被常春藤的妩媚所打动;可悲的是,我们每晚对楼梯脚处小地毯上的夕阳常常视而不见。我们的头脑和眼睛对这些景象不屑一瞥,因为我们对它们太熟悉了,以致它们的内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在我居住的地方,人们难得注意那春天的蒲公英,因为它们遍地皆是
13、。可是在南非,我认识的一位女士在她的花园里辛勤地培育着一小片蒲公英。对地来说,蒲公英是很希罕的。然而,她对当地盛开的各色雏菊却熟悉无比,所以看得普普通通,并不珍视。一位摄影家,如果愿意观察,愿意创造美好的形象,就必须认识非常熟悉的寻常事物的价值。你的观察能力并不会因为远离家乡而加强。如果连每天摆在身边的东西都视而不见, 那么, 你就是跑到摩洛哥的丹吉尔去, 又能看到什么呢 ?那里的拍摄题材可能迥然不同,但是,如果你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不能获得题材的真谛,并通过照片加以表现,那么,你的拍摄地点再富于异国情调也是无济于事的。甚至,照相机本身也可能成为妨碍观察的一个因素,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苏珊,
14、 桑塔格 (SUSan Sontag) 在 论摄影 (On Photography) 一书中谈到了第一个方面, 她说:“摄影是记录某一感受的方式,但同时又是否定这一感受的方式。 因为人们要把感受变成形象, 或者是纪念品式的东西;因为人们要寻求适于拍照的题材,而使这一感受受到局限。”拍照可能会代替实际的观察和体验。而只有真正观察的人才会有所体验和感受,只观不察的人是谈不上体验和感受的。照相机本身确是一个妨碍观察的因素,因为相机的观察不同于人眼的观察。我们观察景象或场面时既有感觉,又有感受。当我们看到一派风景,我们注意的和记忆的只是它的几个主要特征,这几个特征足以给我们留下对这个景色的印象,而我们
15、需要的往往也就是这样一个印象。可是,相机没有任何感受,它无法选择,只能记录它视野内的一切。它的记忆能力倒是无与伦比的。对我们来说,人与相机的主要区别就是人有抽象概括能力,而相机则不然。人们在经常不断地进行抽象和概括, 甚至可以不假思索。所以人们在使用相机的时候,常常会吃惊地发现,相机之所见竟非本人之所见,或者确切地说,并不是本人主观认为之所见。为了使照片表现人眼所见的世界,使用相机时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学会控制相机(及其附件和技术设备) 。除了相机和人眼之间的光学差异之外, 观察的一切障碍都来自第一个障碍因素杂念的干扰。自然,养家糊口,保健、付账等等大量事情都是责无旁贷,必须牵挂的,但是要处理这些
16、事务并不需要闭上眼睛,停止对周围这个奇妙世界的观察。观察,就其最确切,最广泛的意义来说,就是运用你的知觉、智慧和情感,就是使你的整个身心与拍摄题材交流融合。高明的观察力并不能保证创作出上乘之作,但是,没有这种观察力,要获得优秀的摄影表现力是不可能的。第一部分 学会观察人们在思维时, 要借助各种各样的象征符号, 例如词语、声音和图象,其中最重要的是图象,即视觉形象。赛跑选手起跑时,设想的是到达终点的距离。裁缝开始缝制衣服时,设想的是成衣的式样。农民春播时,设想的是收获时的田园景象。而摄影者在观察物体、景色和事件时,则努力设想如伺将这些内容最完美地记录在胶片上:我们借助三种视觉形象进行思维观察到的
17、形象 (实际物体 ) ,想象中的形象(视觉概念和幻想 )和创造出的形象( 素描、油画或照片 ) 。有些人思维时只善于运用其中的某一种形象,而那些最善于进行视觉思维的人却能在三者之间自如地变换使用,甚至还能三者同时兼而用之。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读者提高这三种视觉思维的能力更精确地观察,提高想象力,并通过照片更有效地表现摄影主题。让我们从观察讲起吧。观察可以是漫无边际的,或者是“集中”的。“集中”的观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但它必须成为每个摄影者的努力目标。集中地观察意味着详细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并且确信这些事物本身具有观察的价值。下面提供两种方法用以帮助你提高集中观察的能力。第一种方法叫“多路思维”。
18、这种方法对于一心要摆脱老习惯的摄影者特别有用。所谓多路思维就是要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被摄体,以积累大量的视觉信启、。多路思维的摄影练习是一项严肃而又有趣的活动第二种方法是“身心放松与集中注意力”,就是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来帮助你更准确地观察事物。你的观察能力一旦提高,想象力也就随之增强,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接近目标使照片有效地表现主题和自己的感受。多路思维我总是把蛛网上缀满的露珠想象成天空中镶嵌的珍宝。可是直到几年前,我拍出的蛛网照片还不过就象些建筑造型。我习惯于把三脚架和相机放在一个适当的距离上,通常都让蛛网占满整个画面空间,以便表现它的线条和形状,并使用最大的景深以确保线条的细部清晰可见
19、。我当时认为应该这样拍摄,或者认为别人喜欢看这样的照片。我把这种观察蛛网的方法作为我自己的方法固定下来。一个秋天的早晨,密密的蛛网挂在我房后湿碌碌的灌木上和草丛中,我猛然意识到我拍的全部蛛网照片看起来竟如此雷同,纯属写实之作。美吗 ?倒也很美。可是,是否表现出了我对蛛网的感受了呢 ?没有 !我认为原来的作法并没有什么欠妥之处,问题是有很多该做的事我并没有做,这才是大错而特错。于是我决心用从未想到过的方法去观察蛛网。我并不知道该从何处做起,不过,我决定凭那涌现出来的新观念指引我创作。最初,我把相机放在蛛网的一侧,并聚焦于其最近的一个边缘,把景深从最大值变换到最小值。我终于用自己体会出来的方法看到
20、了感觉中的蛛网一一是珠宝,再也不是建筑结构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对我来说,蛛网从此变成了我视觉观察的强烈爱好。接着, 我又爬到一张蛛网的下面, 向上拍照。 (真是谈何容易,竞碰坏了好几张蜘蛛网 !) 后来,我搬出我的特写设备一一伸缩管、近摄镜头等等,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把它们组合起来使用,譬如,我竞选用一个80 200 毫米的变焦镜头,后面装上伸缩管,前面再加亡近摄镜头,我并没有预想这种组合的拍摄后果, 便在草地上爬行起来。 我时而曝光过度,时而曝光不足。先对准焦距,使每样东西都清晰,然后再把它们调到焦距之外。我并不在意会拍出多少低劣之作。我并不追求杰作, 而只是寻求新的起点。 我并不谋求解决老
21、问题,而是在欢迎新问题的出现。蛛网的内在之美使我简直无法进行仔细的观察,更无法发挥个人的拍摄风格。这种情况时而有之,假如你对自己酷爱的题材一见倾心,所摄之作反而只能是它的表面形象。如果拍来拍去总是用同一方法,得到同一结果,题材再好,你也会转而生厌,以至完全放弃。记住要把拍摄题材和你的感受联系起来加以探索。当你运用多路思维的时候,就会找到观察拍摄对象的新方法,也会偶然有新的发现和意外收获。不要只图改进现有的摄影方法和技术,要摆脱常规的束缚,探索新的方法。要考虑不曾尝试过的方法和技术。拍摄蛛网照片已成往事,要 放眼于待拍之作。大多数人习惯于依 KAO 演绎推理来进行思维,而大部分摄影者也都运用这种
22、方法进行观察。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得到, 我们总有一个有意或无意确定的前提或主导思想。 然后,我们从这个前提或主导思想出发,进行逻辑推断,最终得出结论。也就是说,很少寻求其他前提或新的起点。我们回避把新的因素 (技术的或情感的因素) 引进摄影创作,因为我们担心无法驾驭它们。要突破控制我们观察和拍摄的老观念,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假定它们并不存在。应该敢于打破某些摄影陈规。多路思维的练习把某些摄影规则列出一张表来,然后走出去,设法突破这些规则。这张表可以这样列:规则之一:拿稳相机,任何时候不得晃动。规则之二:保证趣味中心聚焦清晰。规则之三:按测光表的指示曝光。然后, 就拿着这张表, 采取与上述规则完全抵
23、触的作法,拍摄不同物体。突破规则之一:在树林里上下跳跃,并庄跳跃中按下快门。以最快速度跑向一辆停着的汽车,在奔跑当中按下快门。装好相机带子,确保相机绝对安全。把快门放在低速上,打开自拍机,然后抡动相机,使其转圈或前后挥动,直到快门开动为止。突破规则之二:拍一系列照片,使主要被摄体位于焦距之外,而使照片中的其他物体清晰。拍摄日落、花朵和背光下的水面,把它们都放在焦距之外。突破规则之三:先看好测光表,然后对五种不同的被摄体拍摄一系列照片。每张照片都比测尤表所示高过三档光圈曝光。如果你使用的是黑白底片, 则可过度得更多些。 然后, 重复以上练习,但以低三档的光圈使曝光不足。当你察看拍成的正片或负片时
24、,必须以拍摄当时的心情去看待它们。否则,你会把它们一概作为失败的作品而加以否定。然后继续试验下去,就好象那些正统观念已经不复存在厂一样。要记住,这些练习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冲破老习惯的禁锢。在树林里上下跳跃或相机上下运动时按住快门,会把照出的树干拉成又长、又高的垂直形状,产生一种酷似竹子的效果。图 16 就是用这种方法照出来的。也许你对照片的某些细节会感到不满意,如照片上角有杂乱的高光存在。可是这类问题将来可以解决,办法是改变你的运动方式,或者另选个拍摄地点。但是,我们的要旨就在于你现在已具有一种全新的观念。这种新的观念只有在直接违背那些你曾奉为金科玉律的规则时,才有幸被你发现。要坚持这种新的观
25、念并努力使之发展完善。向汽车奔跑时按下快门,照出来的汽车由于我的运动而显得膨大起来。在树林中过三档曝光,会使树的细部完全消失, 只是偶尔留下一些树木的线条, 呈现出一些新奇的形状。你可以自己再想出一些练习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可能显得混乱,但你却在不断地吸取经验,这有助于提高,有助于评价照片中的各种新效果。当你第一次看到用这种方法拍出的照片时,必须听任自己的情感自由驰骋。这些照片在老标准面前,即便显得荒诞无稽,你也要有勇气大喊一声:“嘿,我真喜欢这张 ! ”情感反应和理性反应是同等重要的。先把你最喜欢的照片挑出来, 然后进行逻辑分析。 要分析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反应。看看照片里哪些效果你最喜欢并能
26、积极地应用到日后的拍摄实践中去。当你察看拍摄结果的时候,会有不少愉快的意外收获。假如你试验时不吝惜胶卷,这样的意外收获可能会更多。为了体会新的观念,应该慷慨解囊,不要限制胶卷数量。每个练习至少拍出十张照片,以便获得较多的意外收获。摄影者如果在观察上有所创新,对于意外收获就应该十分敏感,应该创造条件促其实现。因为只有意外发现,才能提供新的机会,可以发展观察能力。照相机工作迅速,有可能在一瞬间捕捉到意外出现的场面,以及在多路思维练习中出现的场面。这一点是姊妹艺术家望尘莫及的。这类照片即便不能令人满意,也会很有教益。因为它们会引出你所期望的新观念或新技术。在偶然的机会中进行练习我有一个朋友是教授摄影
27、学和博物学的。她对于一些小植物,小昆虫,各种石头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物有着渊博的知识,还了解它们如何共存于自然界中。她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偶然的机会。首先, 她向学生简要说明作练习地区的自然环境, 之后,就发给每个学生一个铁环(她事先用挂衣铁丝弯成的圆环) 。每个学生把铁环扔向空中,待铁环落地后,它所包容的空间就成了各自研究自然界和拍摄照片的区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铁环落在一个乍看起来毫无指望的地点,没有任何值得研究或拍摄的被摄体。然而这个地点一旦进入我朋友的眼帘,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不消几分钟,她就能让每个学生为铁环的落点而感到幸运。很快,每个人就忙着记录他那小小地盘内所发
28、生的一切并摄入镜头。只有回过头来再看这一切的时候,学生们才能认识到偶然机会的价值。假如让他们自选地点,而不是投环决定,那么,他们准会根据自己事先认为合适的题材去选择地点,从而错过了去观察和拍摄那些通常被忽略的事物的机会。你自己也去尝试一下投环吧!然后作下述两个练习。 你不妨约请其他摄影人员同你一起练习,要知道,互相交流练习结果是大有裨益的。1. 拿上照相机、标准镜头和三脚架,走到你家的门前,向任何方向迈出十九步 (或任何一个预定的步数) ,把这一点作个记号。从标记点再迈出七步。以七步为半径,以标记点为圆心,作一个圆。在这个范围内,你必须照完一整卷可拍20 张的胶卷。 只限用两、 三张底片拍照是
29、不够的, 这会限制你的观察。这种练习做起来应该是兴致勃勃的。只有先把表面上可拍的镜头都拍完,然后才有可能在视觉观察上有所突破。如果你想进一步作试验,可以换用一个可拍 36 张的胶卷。2.让随便一个人选出表面上毫不相关的三种东西,把它们拍在一起。可能选出一把椅子,一付假发和一堆葱头;或是一只碗,一个网球拍和一把草。不要期待杰出的成果,而要准备作艰苦的努力。最低要求:拍摄二十张照片。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练习。F面三个练习会使人们保持旺盛的探索精神,增加对熟悉事物的感觉并有助于在观察和摄影上不落窠臼。1. 带上相机、三脚架和标准镜头,把自己锁在洗澡间里,用二十分钟时间拍出十张照片。这是我和几个学生试作
30、过的一个练习一一照出来的正片既有趣又富于教益,其内容形形色色,出人预料。2. 安上一个广角或标准镜头,装入一个20 张底片的胶卷。把相机放在床边。早晨,你一觉醒来,倚在床上,至少拍下五张照片。然后,坐在床头,至少再拍五张。剩下的十张在进入洗澡间之前拍完。要把目之所及全部摄入镜头,而不必担心构图, 甚至可以摄入你的全身和部分躯体(如果早晨的时间不合适, 可以选择其他时间 ) 。 每当我建议作这种练习时,总要引起一阵反对。然而,这个主意不无道理。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视觉观察,看看那些虽然熟悉却往往被忽略了的视觉内容。通过拍摄活动和察看拍出的照片,还能促进对自己的了解。3. 你要是饲养一只小
31、动物, 要记下它走路时眼睛的高度。按这个高度拿好相机,在它常常出没的地方拍摄二十张照片。把拍出的结果制成系列照片或幻灯片,演示后,可反映出从这个小动物的视点看到的你的室内、后院或树木的情景。这个练习多少能帮助你了解这个小动物对周围环境的感觉。这种演示对你的朋友也会有所启示。我喜欢不时地做一做这样的练习。我在拍照时总是装上一个紫外线滤光镜,以 提防我的两只狗偶然会嗅闻镜头。观察熟悉事物的练习设法和一组摄影人员一起重作这些练习。拍照分头进行,而研究结果则共同进行。最好从小组之外约请一位能够欣赏 新路子的摄影师担任剪辑。从每次练习中选由一些正片制成一套幻灯片映生。如果 几个人同作一个练习,照片势必过
32、剩。当然不必全部入选。 剪辑人员只需选择新观念的代表作或独到之作而不必考虑 其技术之优劣,此外还要选进每个参加者的少量照片。可以 把幻灯片封在盒子里交给剪辑人员。盒子上不标明作者,或 者只作记号或编号,以便剪辑人员和观众都能领略这些作品 的个人特点。这些照片一经演示,其丰富奇特的内容,新颖的观点, 以及时而由现的拍摄漏洞会给人以极大的兴味。这种兴趣常 能使人产生一种奔放的热情。参加者不等看完最后一张照片就迫不及待地继续投入这 种练习一一这次却是运用从别人作品中学到的新观念和新 方法进行练习。关于以小组形式进行练习我有一言奉告:莫把练习当竞 赛。通过练习去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念,这才是真正的动力。创
33、造性很少KAO 奖励或荣誉激发出来。或许,某个组员的习作普遍缺乏想象力,唯有一张十分出色,这便足以告慰众人。或许,某个组员认为个人的全部习作均告失败,但是由于亲自动手,又参加了别人的练习,便能认识到他人成功之路, 此后, 个人的技术或许能在这个基础上得以提高。 或许,某个参加者借此发现了对某一拍摄题材的特殊兴趣,从此显露出某种未曾发挥过的才能。以上种种都是做这种练习的收获。重要的是,练习过后不久就应该再度实践。因为从多路思维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不断应用,才能有效地加以巩固。如果你准备在周末出去拍摄秋色,那么要及早重作部分练习,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然后再进树林。入林之后,在捕捉秋色和秋意的过程中,
34、还要重复这些练习。只有这样反复运用,才能掌握这种方法。一旦遇到特殊场合时,才能运用自如。多路思维不仅有助于打破摄影常规,而且可以使人看到被忽略的或没有仔细观察过的拍摄题材。多路思维能够扩大人们的视野。在摄影创作中,如果你有灵活的思维能力,那么:第,你会认识到所有的摄影规则,公式或其他主导思想都可能妨碍观察而无助于提高观察能力。第二,你就不会介意是否总要按逻辑行事,因为逻辑不过是发展已经获得的思想或观点的一种方法罢了。第三,你会积极地去探索看待事物的各种新方法。当碰 到难题时,你会转变自己的观点。第四,你会欢迎意外发现,认识到它有助于激发人们以 全新的方法进行观察和使用相机。多路思维就是要观察拍
35、摄对象的多方面的形象,进而把它们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完整的印象。譬如,拍一个谷仓,就要在它的周围走走,从各个角度拍摄,以便对谷仓的整个建筑结构有个全面的了解。不要在同一地点对谷仓一股劲地反复拍照。多路思维应该先于逻辑思维。在你从各个观点观察谷仓之前,并不知道是否已经发现了最佳拍摄位置。假如从一开始就呆在一个地方,所能做到的不过是改善从这个视点拍出来的照片而这个视点可能并不是最佳者。多路思维练习可以随时进行, 不一定局限于拍照的当时。你一经开始, 就要坚持下去。 这不仅因为练习本身十分有趣,而且因为你会很快认识到它的益处。为了帮助你着手练习,这里提供十二个不同的摄影情景。每例中持第一种观点的是传统思
36、维者,持第二种观点的是多路思维者。传统思维者:照相机正对太阳时怎样避免镜头的光斑 ?多路思维者:怎样利用光斑来提高拍摄质量?传统思维者:画面空间只占满一半,我应该KAO 近趣味中 心,使它更清楚,使画面空间更充实。多路思维者:画画空间有一半空着,我不妨离趣味中心再远点,以便更多地表现环境,并赋予画面更广阔的空间感。传统思维者:画面内容太杂乱,应该把次要的内容去掉。多路思维者:画面的细节十分丰富,应该把次要的内容组织在趣味中心的周围。传统思维者:今天拍摄沙丘毫无意义,因为没有阳光,就不会有阴影。多路思维者:我从来没有见过阴天拍出的沙丘,所以我应该出去走走,看看能拍些什么。传统思维者:我今天不能拍
37、照了,因为我的测光表坏了。多路思维者:我的测光表坏了,我倒想看看我能拍出些什么结果来。曝光不足或过度都无关紧要,我可以从中学习。传统思维者:我太怕冷了,今天拍不成照了。多路思维者:我太怕冷了,今天应该在室内拍照。传统思维者:这张照片里的蘑菇残缺不全,有损画面的质量总得找一个完好的标本来拍才好。多路思维者:这张照片的蘑菇残缺不全,好象被松鼠咬了一口,这就更增添了大自然的传奇色彩。传统思维者: 我到这里来拍摄野花。 可是这里废弃杂物太多,看来我得放弃了。多路思维者:我到这里来拍摄野花,可是这里的废弃杂物如此之多,我倒不如拍一张反映污染的小品。传统思维者:几年来我一直为我的幻灯片编目录,但是,好象总
38、也赶不上拍摄的进度。我最近拍出的片子总是顺序混乱,使我很难找出所需要的片子。多路思维者:几年来我一直为我的幻灯片编目录。只要一有新片,我就编好号码。所以,它们不会混在一起。日后我再着手为我的早期作品补编目录。传统思维者:我已经准备好了幻灯片的视听演出,可是我在往磁带上合成音乐和解说词时遇到了许多麻烦。弄得我昨夜通宵未眠。多路思维者:我已经准备好了幻灯片的视听演出,可是我把音乐和解说词合成录音带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我决定进行现场解说,而只把音乐录下来,昨夜我睡得十分香甜。传统思维者:我的狗刚刚咬了一个装幻灯片的盒子,多好的一道菜 !它的牙齿把好几张幻灯片的药膜刮坏了。 瞧这些蓝白线条!这几张幻
39、灯片毁了。多路思维者:我的狗刚刚咬了一个装幻灯片的盒子,有几张很好的片子给毁了。可是这几张片子上的蓝白线条看起来很有趣。说不定我能用针和一些旧的片子作个试验,看我能不能学会在底片上刻划一些线条,以取得特殊的效果。传统思维者:我的三脚架太大了,器材笛里装不下,我想该 买一个小一些的三脚架。多路思维者:我的三脚架太大了,器材箱里装不下,看来我得买一个大些的器材箱。身心放松与集中注意力你是否曾背KAO 在安乐椅上,仰面凝视天花板上的光线图案,而没有拿起报纸或打开电视机?你是否曾观察过烤面包上的奶油慢慢融化的全过程? 当你切开白菜准备烹调的时候,是否曾停下手来去察看那白菜的结构?在摄影创作中, 观察是
40、我必须学会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要学会观察就得安排时间去察看熟悉的事物。然而,即使我们腾出了时间,也会由于终日紧张和思虑万千而很难做到耐心地去观察。要学会任何技能,第一步就是要放松,在焦急、紧张或对成败顾虑重重的状态下,你想到的只能是你自己,而不会是你要掌握的那门技能。第二步是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或别的事物上。其目的是要学习如何抛开自己而专心注意拍摄对象。必须做到“进入角色”。这直接关系到摄影的表现力。下面是一些建议,用以帮助读者培养身心放松与集中注意力的本领。这些建议特别适用于非专职的摄影者教员、管家或公共汽车驾驶员。这些人不但用于摄影创作的时间有限,而且很难把注意力一下子从工作上转移
41、到摄影上来。这些建议当然也适用于有较多时间用于提高摄影技巧的人。准备工作:1. 本周至少安排三个45 分钟的单元时间用于摄影。把安排好的时间记到日历上。2. 装备好你的基本摄影器材头胶卷装入相机,相机装上三脚架和快门线,再准备一个备用胶卷。一切就绪后就放在角落里或橱柜里备用。3. 在你住所周围选好准备拍摄的景物。第一周:在每个45 分钟的单元时间里,坐到你房间里的最舒适的椅子上 (不要上床, 我们的目的是学会放松, 而不是睡觉 ) , KAO 在椅背上坐好,闭上眼睛,使呼吸逐渐加深。放松肌肉,使身躯完全消除紧张。有些人容易做到逐步放松,譬如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到腿上,然后到手臂、肩膀、颈部等等。有
42、些人有本事一下子全身同时放松,好象一个泄了气的气球。不论哪种方法,你要很快放松下来。逐渐缓慢而深沉地呼吸,这有助于保持放松状态。如果你牵牵挂着晚饭或其他杂事,你要告诫自己: 45 分钟后会有时间去处理这些事情的。而现在,你只需要放松和入静。这样做过15 或 20 分钟之后,站起来,拿上相机,着手拍摄预先选好的景物。拍照时,不要勉强多拍,要保持放松,多花些时间观察拍摄对象,把自己最喜欢的拍上两三张就可以了。重要的是享受到创作的欢乐,而不要一味担心照片的优劣。 45 分冲以后,收起相机,恢复日常活动。这一练习可以再用一周或更长的时间重复进行。然后转入下一个练习。第二周:坐在有视觉吸引力的物体面前,
43、如一丛鲜花,一堆空的颜料罐,或一篮子线纱。尽可能经常坐坐,但是至少隔天要坐一次, 可以每天用同一物体, 也可以选择不同的物体,只要求能引起观察兴趣。首先,闭上眼睛,开始放松。现在,你会觉得这已经不难做到了。当你感到完全放松时,睁开眼睛,把面前的物体看上一会儿。然后,把眼睛放松一下,使这个物体在视觉中慢慢地模糊起来。随后,再凝视这个物体,并选择其局部仔细观察研究。过一会儿,再让眼睛放松下来。在眼睛休息的过程中,要留心看当物体模糊时会呈现出什么颜色。当眼睛每次重新聚焦于物体时, 都要选择一个新的部位仔细观察。假如你看的是一株家养小植物 (例如长着几片叶子、几朵花的天竺葵) , 可依次观察它的叶脉,
44、 花瓣的排列, 茎上的须毛等。每次短时间的集中观察之后让眼睛放松的时候,就注意看那些叶子、花瓣或茎部在离开焦点时是什么样子。只要你不断地寻找新的细部加以观察, 你对这个练习的兴趣就会经久不衰。 看看自己到底能找出多少细节来。 譬如说,先看叶子,再看叶片之间的空间。这些空档的地方是什么形 状呢 ?什么颜色呢 ?用眼睛“抚弄”一下叶子的表面, 看看有何感觉:柔软,粗糙,毛茸茸,冷冰冰,还是凹凸不平?然后, 你就设想, 你是个很小很小的矮人, 可以开一部微型汽车在叶面亡行驶。在叶面上开车会是个什么样子呢?会遇到什么障碍呢 ?在哪里停车最容易 ?所有这些问题都会使你在观察叶子的表面时,对叶子的细部产生
45、新的认识。你对这个练习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以致会把全部时间都用来观察这棵植物, 而根本不去拍照。 果然如此, 也不必担心。在提高摄影技术方面,最有益的莫过于培养对于拍摄对象的敏锐的意识能力了。 这一周里, 哪怕你一张照片也没有拍成,也完全应该说是颇有收获的。第三周: 重复第二周的练习。 再增加两个简单的内容。 第一,当你看到一片叶子或一朵花的时候,设法把它看成是没有表面细节的一个形状,只看轮廓而略去质地和厚度。最容易做到这一点的地方就是植株的逆光部分,所以应从逆光部分开始。然后再看受到正面光和侧面光照射的部分。再翻过来,看看它的形状有什么改变。第二, 问问你自己, 最喜欢的是这棵植物的哪一部分。 是一朵花,是卷曲的叶子,是细枝从主干向外伸展的姿态,还是叶子的毛茸柔软的外观?你最不喜欢的又是什么 ?有没有你最讨厌的 1 是那片苍白的叶子吗 ?你深感惋惜的又是什么 ?是天竺葵的一枝折断了的叶茎?还是在盛开的大花底下那朵含苞待放的小蓓蕾 ?总之,要尽可能地让这棵植物激起你情感上的反应一一要让自己的情感无拘束地自由翱翔。过后, 在做晚饭的时候, 你可以反躬自问, 为什么可怜那折断的叶茎和弱小的蓓蕾。这种事后的分析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对拍摄对象的反应,以及明确使用某种特定拍摄方式的原因。你对那个断枝的感受多半是从生活中养成的一种反应,即对任何受害者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