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熟市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S11 标段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方案为有效防治公路工程砼质量通病, 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根据常熟市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指挥部、 江苏润通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要求, 为加强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结合常熟市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S11 标工程的实际情况,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程简介常熟市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对现有三环路进行快速化改造,采用快速系统+辅道系统的城市快速路标准, 高架系统和辅道系统均采用双向六车道, 主线高架 设计车速80 Km/h,地面辅道设计车速40Km/h,标准段为主线高架+地面辅道的 断面形式,高架桥宽25.5m,地面道路路基宽53.5m。S1
2、1施工标段路线起点位于沈青中路以东约90m处(桩号为K17+68。,路线向西环方向沿南三环路延伸,止与新莲路以东约300m借西浜南)(桩号为K19+827.5), 主线全长2.148km,本标段设快速系统桥梁1座,长662m,桥梁3座,长233.579m, 互通改造 1 座,本施工标段合同总价2.3095 亿元,计划工期: 2011 年 5 月 6 日至 2012 年 12 月 31 日。二、治理目标通过质量通病治理, 全面提高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安全性和可靠性, 保 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1、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
3、制在设计强度的 1.5 倍以内。2、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锚夹具抽检合格率达到100%。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4 、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消除露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不得出现大面积的蜂窝、麻面现象。5 、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16、箱梁预应力初张拉时间、初张拉应力、终张拉时间及预应力钢束编号、张拉应力均符合设计规定。7、墩身模板材料、支撑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8、支座安装、伸缩装置、桥面防水与排水、混凝土桥面铺装、桥面防护设施等 附属工程施工
4、质量得到有效控制。9、 形成一批达到领先水平的较为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工法,建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混凝土样板工程。三、开展混泥土工程通病防治所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3.1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本标段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活动组织领导小组, 领导 小组负责制定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及时总结经验和技术工法, 推广典型示范工程先进经验,以点带面,形成长效机制。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人员组织机构:组长:曲宗欣副组长:吕文清组员:工程安质科:邹耀良材料设备科:张登红黄华姚澄鲍海艇 张振华罗德学拌和站:沈伟
5、良 试验室:权 测量队:潘忠烈 桥梁队:励海忠 道路队:潘忠挺3.2 强化体系,执行到位沈伟良梅 潘忠烈 励海忠 潘忠挺 执行到位张建明汪焕林潘豪杰吴赛国罗奎海赵敬宇平燕统一协调,形成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联动机制,与建设、设计、监理、试验检测等单位密切配合, 团结协作, 及时组织完成工程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调查、 分析研究等各项工作, 科学制定和部署专项质量措施。 实施过程中与其他单位加强信息沟通,整合管理、技术资料,群策群力,保证项目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3.3 科学组织,精细管理2( 1)层层落实责任人,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 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
6、合格的, 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确保不留质量隐患。( 2)严格采用集中拌和、工厂化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 3)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并层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 4)加强对原材料、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5)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6)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场地和混凝土浇筑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7)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
7、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3.4 精益求精,重在落实3.4.1 确保原材料质量原材料质量是工程实体质量的基础,物资、试验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钢材、水泥、集料、锚夹具、连接器、外加剂、波纹管等进场检验,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在产品进场验收方面, 除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外, 会同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对同一厂家的产品原则上按批次各进行一次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以保证材料质量。 所有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坚决杜绝边检验边使用以及未检验就使用的违规现象, 检验合格的材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存放、 保管和使用。 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材,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立即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3.4.
8、2 慎重选用外加剂选用混凝土外加剂要熟悉其产品性能, 所用外加剂必须是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 会同现场监理组织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检, 经检验确认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 严禁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同时, 要做好外加剂材料的物理防护工作, 应按规定在使用前复检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惨量, 对于失效产品坚决不准使用。33.4.3 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雨天施工应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工艺、 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确保计量准确、
9、搅拌均匀,防止离析。3.4.4 确保施工工艺规范模板制作质量符合要求, 安装必须牢固, 对于支架支撑浇筑混凝土期间, 应设专人按时检查支架、 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 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 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振捣要规范, 合理控制浇筑厚度, 避免过振松顶和漏振; 混凝土保湿养护要加强, 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 垫块的材料和形状科学合理, 易于施工控制; 视结构部位特点合理布置保护层垫块, 变截面部位和主筋布置适当加密,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在砼浇筑、振捣过程中不发生较大变位。3.4.5 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和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施工
10、质量管理混凝土浇注前作好周密安排, 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加强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 冬季、 高温、 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施工环境, 做好环境条件下养护, 检查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 在重视大型结构物施工的同时,不忽视小型预制构件制作,做到精益求精,提升整体质量水平。3.4.6 及时开展实体工程质量检测加强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无损检测, 在每一混凝土构件到达龄期后进行回弹法强度简易普查, 尤其要注重加强对现浇结构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 发现异常认真核查处理到位, 并做好相应检测记录, 使整体混凝土构件强度得到保证。 要加强外购成品梁板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查管理工作, 外购
11、成品梁板书面报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对于大于C40等级商品混凝土,必须加强浇筑正品构件的强度无损检测,强度检测值低于规定值必须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3.4.7 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深入落实层层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把通病治理的责任明确落实到施工一线。 同时,加强一线作业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培训, 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 4管理能力, 务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 同时依托典型示范工程, 探索和总结质量管理经验,组织交流与推广,以点带面,推进质量
12、通病治理工作上台阶,使通病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四、治理活动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动员部署。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和高管局的部署和要求, 2011 年 7月初筹建处制定出本项目通病治理活动方案,并报备案。项目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 要让每一位施工管理人员、 每一位参建工人明白治理活动的积极意义。2、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1 年 8 月至 2012 年 10 月,按照本单位所定细则,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治理效果。3) 第三阶段: 经验总结。 2011 年 11 月至 12 月。 总结本单位开展治理活动经验、成熟的工艺、工法,上报筹建处。4、第四阶段:推广应用。五、结构外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砼的施工
13、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进行, 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 或者是结构形式的特殊, 或者是气候条件的恶劣, 或者是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的不规范等等,一般情况下, 很容易在砼的浇筑过程中或刚刚施工完不久产生表面缺陷。 砼的表面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表面裂缝;2、表面破损;3、表面颜色不均匀;4、表面漏筋;5、强度不够均质性差;不管是哪一种表面缺陷, 都会对砼的外观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 找到砼产生表面缺陷的内因, 在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对既有的缺陷加以必要的修复处理,以提高砼的外观质量。(一)砼表面裂缝表面收缩裂缝产生原因: 砼表面的裂缝大都是因
14、为收缩而产生的, 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刚刚浇筑完成的砼表面水分蒸发变干而引起,另一类是因为砼硬化时水化热使砼5产生内外温差而引起。 刚刚浇筑完成的砼, 往往因为外界气温较高, 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小,表面蒸发变干,而其内部仍是塑性体,因塑性收缩产生裂缝。表现形式:这类裂缝通常不连续,且很少发展到边缘,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不超过30cmi但较严重时,裂缝之间也会相互贯通。防治方案: 对这类裂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砼浇筑时保护好砼浇筑面, 避免风吹日晒,砼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另外,在砼中掺加适量的引气剂也有助于减少收缩裂缝。深层砼重力裂缝产生原因: 对于较深层的砼, 在
15、上层砼浇筑的过程中, 会在自重作用下不断沉降。当砼开始初凝但未终凝前, 如果遇到钢筋或者模板的连接螺栓等东西时, 这种沉降受到阻挠会立即产生裂缝。 特别是当模板表面不平整, 或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时,模板的摩擦力阻止这种沉降,会在砼的垂直表面产生裂缝。表现形式:这种情况一般容易发生在砼柱或其它窄长结构的边角部位。防治方案:在砼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是避免出现这种缺陷的最好方法。砼水化热裂缝产生原因:砼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砼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大体积砼中, 水化热使温度上升更加明显, 在砼表面与内部之间形成很高的温度差,特别是在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中,现场实测砼内外温差有时会达到 50
16、以上。 表层砼收缩时受到阻碍, 砼将受拉, 一旦超过砼的应变能力, 将产生裂缝。为了尽可能减少收缩约束以使砼能有足够强度抵抗所引起的应力, 就必须有效控制砼内部升温速率。防治方案: 在砼中掺加适量的矿粉煤灰, 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 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在砼结构内部采用冷却管通以循环水也能及时释放水化热能。施工工艺质量产生的裂缝控制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带电子计量的拌和设备,改善水灰比,减少砂率,增加骨料用量,严格控制坍落度,混凝土凝固时间不宜过短,下料不宜过快,高温季节注意采取缓凝措施, 避免水份剧烈蒸发。 改善现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混凝土浇筑时, 振捣捧要快插慢拔, 根据坍落度正确掌
17、握振捣时间, 避免过振或漏振,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6夏季昼夜温差较大, 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安排尽量避开高温阶段, 避免在雨中或大风中浇灌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施工中充分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在顶板浇筑时每隔一定距离预留一个通气孔,以保证T 梁混凝土通风散热, 减少内外温差。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避免使梁体过早受力。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张拉强度时就及时张拉压浆。其他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不同品牌水泥的混用也会使砼产生裂缝。不同品牌的水泥,其细度、强度、初终凝时间、安定性、化学成分等不尽相同,且还存在相容性问题。在砼施工时,
18、应该严禁不同品牌、不同标号的水泥混在一起使用。碱骨料反应也会使砼产生开裂。 由于硅酸盐水泥中含有碱性金属成份 (钠和钾) ,因此, 砼内孔隙的液体中氢氧根离子的含量较高, 这种高碱溶液能和某些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反应, 生成碱硅胶, 碱硅胶吸水水分膨胀后产生的膨胀力使砼开裂。对于浅层裂缝的修补, 通常是涂刷水泥浆或低粘度聚合物封堵, 以防止水份侵入;对于较深或较宽的裂缝,就必须采用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二)砼表面破损砼表面破损包括:表面峰窝、表面麻面、表面孔洞、表面冲蚀、缺棱掉角、施工缝夹层、表面不平整等。1、表面蜂窝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原
19、因分析:( 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4) 4) 砼一次下料过多, 没有分段、 分层灌注, 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7漏浆。预防措施: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碎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l如超过,要采取用筒、溜槽等措施下料。碎的振
20、捣分层捣固。灌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 倍。捣实砼拌合物时, 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5 倍; 对细骨料砼拌合物, 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 倍。 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硅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碎5cmi碎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 合适的振捣现象为: 砼不再显著下沉, 不再出现气泡。灌注砼时, 经常观察模板、 支架、 堵缝等情况。 发现有模板走动, 立即停止灌注,并在砼初凝前修整完好。治理方法:碎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 : 2或1 : 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
21、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加强养护。2、表面麻面现象: 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原因分析:脱模后的砼表面麻面起粉, 主要原因是因为砼表面出现缓凝现象所致, 这可能是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脱模剂或脱模剂使用不当造成的。 当脱模剂用量过大时, 既浪费又会引起砼表面缓凝, 还会污染已经浇筑好的砼表面。 另外, 当使用木制模板时, 有些木头在日晒下会析出糖分, 而糖分有延缓水泥水化的作用, 从而产生砼表面缓凝。砼表面麻面与模板拼缝不严也有关系。( 1)脱模剂使用不当,或者使用过量,引起砼表面的缓凝。( 2)模
22、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8( 5)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 用清水充分湿润, 清洗干净, 不留积水, 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 不得漏刷。 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 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处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 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 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
23、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 : 2水泥砂浆抹刷。3、表面孔洞现象:砼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原因分析:(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3)砼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 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砼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预防措施:( 1) 在钢筋密集处, 可采用细石砼灌注, 使砼充满模板间隙, 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4、2)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a. 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硅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硅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b. 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 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 不混用, 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 的 1.5 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9(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碎灌注时不产生离析,碎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m大于2m时要用溜槽、用筒等下料。( 5)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基础承台等采用土模施工时,要
25、注意防止土块掉入砼中;发现砼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 6)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对砼孔洞的处理, 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4、表面冲蚀现象: 水在模板与砼浇筑面之间渗流时, 水泥浆随水一同流走, 会使砼结构的垂直面产生像河流三角区一样的图形。 砼表面产生鱼鳞斑也可以归结为表面的冲蚀破坏。原因分析:( 1)砼结构的垂直面产生像河流三角区一样的图形,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砼坍落度太大或和易性太差, 或使用的外掺剂不当有泌水现象, 大多属于砼配合比设计上的问题。 这种冲蚀虽然发生在砼结构的浅层表面, 对砼强度一般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但是, 极大地影响了砼外观, 特
26、别是当冲蚀破损较深或钢筋保护层较薄时,必须要进行很好的修补。( 2)砼表面产生鱼鳞斑,这往往同模板的刚度有关系。当模板的刚度不足,砼结构物的浇筑高度又较大, 在浇筑上层砼时, 模板受到极限侧压力, 整体微量位移, 在模板与砼的接壤处产生空隙, 而这时下层砼还处于流塑状态, 水沿着模板与砼间的空隙渗流,导致脱模后出现鱼鳞状的斑纹。预防措施:砼的这种缺陷修补时, 为了获得可以接受的砼表面颜色, 可以通过试验之后, 把白水泥与灰色普通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使用, 砂子应使用筛除了粗颗粒的细砂,砂浆中要掺用聚合物(比如环氧树脂、白乳胶等) ,用砂浆块或光滑的石板抹面以获得光滑的表面。5、缺棱掉角现象:
27、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原因分析:10( 1)木模板在灌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预防措施:木模板在灌注砼前充分湿润,砼灌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砼结构承重模板时,砼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 对于处在人多、 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 拆模后要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 以免碰损。 冬季砼灌注完毕,
28、 做好覆盖保温工作, 加强测温, 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治理方法: 缺棱掉角较小时, ,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 : 2或1 : 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硅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6、施工缝夹层现象: 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原因分析:( 1)在灌注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灌注前,捣实不够。( 2)灌注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 未认真检查清理, 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 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预防措施:( 1)
29、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 1.2Mpa 时,才允许继续灌注。( 2)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水予清除。( 3)在灌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或与砼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 4)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冬季施工时11可采用高压风吹。 全部清理干净后, 再将通条开口封闭, 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砼砂浆,再灌注砼。治理方法: 当表面缝隙较细时, 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 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
30、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或砼减石子砂浆,捣实并认真养护。7、表面不平整原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 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 上人操作或运料, 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防止浸水,以
31、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犯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三)砼表面颜色不均匀施工中想要砼表面颜色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 许多因素都会引起砼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比如原材料的种类、施工配合比、砼的养护条件、砼的振捣情况、脱模剂的使用情况、 模板的表面结构、 模板的吸附性能等, 还有拆模时人为造成的颜色变化,都会给人的感官上带来不悦。决定砼颜色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或掺加的矿粉、 粉煤灰等粘结料, 一旦粘结料的品种或粘结料的用量发生变化, 都会导致砼颜色发生改变。 当砼和易性欠佳, 或在下料过程中砼粗细骨料发生离析, 或振捣不均匀等, 导致某些部位粗骨料集中,某
32、些部位砂浆过于丰富,待砼硬化后颜色不一致。砼表面的锈迹也是常见影响砼颜色的一个因素,锈迹的产生有四种可能:第 12一种可能是由于含有黄铁矿 (硫化铁) 的骨料引起的, 骨料中的黄铁矿与空气接触后会发生氧化发应生成铁锈; 第二种可能是从砼结构中伸出钢筋 (比如模板拉杆钢筋、 砼表面漏筋) 以及扎钢筋用的铁丝, 暴露在外面一段时间后也会产生锈迹; 第三种可能是由于模板表面本身产生了锈迹; 第四种可能是由于砼结构上表面露出的钢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产生的铁锈随雨水或养护水顺砼表面流下时,污染了砼面而产生锈迹。在拆模时, 由于一些人为的因素也会导致砼表面颜色发生变化。 对于颜色不均匀的砼表面首要考虑的处
33、理方式是采用稀释的酸性溶液进行清洗, 然后再将处理后的表面用水彻底冲洗。 当清洗确实无法产生明显效果时, 再考虑使用表面涂层处理。(四)砼表面露筋砼表面露筋主要是因为钢筋绑扎不牢, 或保护层垫块安置不规范, 在砼浇筑过程中钢筋移位, 有时候是在砼浇筑完成后才发现钢筋位置放得不对, 致使砼表面至少一个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甚至完全没有了保护层。表面露筋的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砼漏振导致严重蜂窝,钢筋暴露在外。避免表面露筋的有效措施是使用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操作工人, 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监控力度,保证钢筋布位准确、绑扎牢靠,保护层垫块安置稳固,在砼振捣中操作细致。如果出现表面露筋, 首先应分析露
34、筋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再考虑修补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修补后不得影响砼结构的强度和正常使用。露筋的修补一般都是先用锯切槽, 划定需要处理的范围, 形成整齐而规则的边缘,再用冲击工具对处理范围内的疏松砼进行清除。 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 必须要将钢筋向里移动。 准备工作做完后, 可以采用喷射砼工艺或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砼的外观质量问题还有很多方面, 比如因模板刚度不足引起砼表面鼓胀, 因模板精度不够引起砼接缝处错牙等等。(五)强度不够,均质性差。产生的原因:( 1)原材料质量差。13水泥质量不良,主要反映在二个方面,第一水泥实际活性(强度)低,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水泥出厂质量差; 二是保管条
35、件差或贮存时间过长, 水泥结块,活性降低而影响强度。第二方面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导致砼强度不够。骨料(砂、石)质量不合格,石子本身强度不够,砂子含泥量超标。拌合水质量不合格。外加剂质量差,假冒伪劣产品,又未认真检测试验也可导致碎强度降低。( 2)砼配合比不当,随意套用配合比,用水量加大,水泥用量不足。砂石计量不准确, 外加剂用错。 砼配合比是决定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水灰比大小直接影响砼强度,因此要严格控制砼配合比的质量。( 3)砼施工工艺存在问题,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碎拌制时间短且不均匀,影响强度。运输条件和运输设备差,运输距离较远,在运输中使碎产生离析。浇筑方法不当,成型振捣不密实。
36、养护制度不良,湿度不够,早期缺水干燥或早期受冻,造成碎强度偏低。( 4)不按规定制做试块,并试块管理不善。砼试模保管不善, 反复使用后产生变形, 未及时修理或更换, 试块几何尺寸不规则。不按规定制做试块,振捣不密实。试块养护管理不善,未经标准养护。有的试件被撞击,缺棱少角,或出现缝隙。砼的强度保证措施。( 1)确保原材料质量,严格控制不合格材料进场。( 2)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加强对水泥的贮存和使用管理。( 3)严格控制砂石级配,及含泥量,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 5)应按顺序拌制砼,要合理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均匀性。( 6)冬季施工要采取一定
37、的预防措施,防止砼早期受冻。( 7)按规定认真制做试块,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8)当砼强度偏低或试块强度合格而对结构实际强度有怀疑时,可采用非14破损性检验方法(如回弹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砼实际强度。( 9)测定后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必要的加固补强措施。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4.1 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实行全程控制( 1)事前控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前, 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 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 确定正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对不同的构件可采取不同的措施, 保证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T 梁保护层垫
38、块采用厂家订购高强砂浆垫块(梅花形) 。( 2)事中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要素控制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施工荷载的增加以及施工人员的连续作业, 容易形成脚踏钢筋变形、 模板松动、 上部受力筋保护层变大等一系列问题。 要做好保护层的事中控制, 重点就要做到规范操作, 特别是在浇筑与振捣过程中, 更要重视规范操作。钢筋绑扎时位置一般没问题, 但在浇捣时易因人踩和工器具重压而变形, 导致支撑钢筋的支架被踩倒, 混凝土上层钢筋弯曲变形或下沉, 保护层的厚度得不到保证。 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 一定要规范操作, 并经常检查, 出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3)事后控制,做好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在混凝土初凝后不
39、久, 可采用局部钻孔检查及开剥的方法来检查钢筋保护层, 这个时候的费用较低且对下道工序没有影响。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 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 应抽取不少于6 根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 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测量一个点。 对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验收, 按照对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的规定,即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大于或等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数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否
40、则,检验不合格。4.2 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管理层认识,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素 15质,使他们能够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进行施工。( 1)建立和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2)各工序开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检查、验收;( 3)认真、及时地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坚持复验制度;( 4)加强对职工责任心的培养教育和对职工专业技术的培训。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预应力的施工, 要求有精密的张拉仪表和设备、 较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人员、 严密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众多的影响因素, 容易出现施工故障, 甚至造成人员伤害。 鉴于预应
41、力混凝土 T 梁施工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难度较大的特点, 全面准确的把握预应力 T 梁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要点, 对于提高桥梁结构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工序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1 严把预应力材料进场关预应力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 T 梁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程序能否正常进行。 进场的预应力材料应该具有完备的规格说明、 合格证书等材料。 预应力材料进场时应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 对钢绞线的表面质量、 直径偏差和抗拉性能进行检查; 对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外观检查, 不允许出现裂纹和超标的尺寸偏差, 同时还应进行硬度和锚固性能试验, 保证锚具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承载力性能, 夹具具有良好的自锚、
42、 松锚性能; 波纹管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防止在钢绞线穿束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管道破裂或变形。 此外, 在预应力材料的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避免出现机械损伤、沾污、锈蚀等情况。6.2 预应力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浇筑前仍需对预应力管道彻底检查一遍, 尤其是模板侧和管道下侧的隐蔽处, 确认管道和钢绞线无破损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预制 T 梁, 当梁高超过 2.5m 时,如果翼缘、腹板与上翼缘同时浇注混凝土,则应注意在上翼缘与腹板的接触处易产生水平裂缝, 因此, 浇注腹板和上翼缘混凝土最好间隔一定时间。 预应力筋锚固区以及其他钢筋密集部位宜特别振捣, 保证混凝土的密实。 振捣时应避免振捣棒
43、碰撞预应力筋的管道和预埋件等。 锚垫板后的螺旋筋部分由于钢筋比较密集,如果振捣不到位,混凝土在施加预应力后容易开裂甚至塌陷。16七、开展混凝土工程通病防治实施步骤6.1 动员部署各混凝土施工队应积极响应, 先确保完成几个混凝土通病防治典型示范项目。 并且在以后的现场施工中牢记混泥土通病防治的各个要点, 争取将本工程建设成为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优质工程。6.2 组织实施混凝土通病防治小组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积极行动, 紧密合作, 具体分工, 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组织检查,确保质量责任到人,通病防治取得实效。6.3 活动总结项目部每月组织防治小组成员及各现场施工人员对混凝土通病防治工作进行总结, 并交流相关经验, 形成长效机制。 对在防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施工队及个人予以表彰。砼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 其产生的原因既简单又较为复杂。 但主要还是离不开 “人、 材料、 机械、 方法、 环境” 五大因素。 砼质量通病一直存在,且又根除不了, 因此, 要加强对砼工程施工过程和每道工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控制与检查。尽量控制和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临沂市政工程总公司常熟市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S11 标项目经理部2011 年 8 月 20 日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