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94.50KB ,
资源ID:205389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0538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卷·2019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01).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卷·2019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01).doc

1、济南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儒家、

2、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彤)它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

3、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不仅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

4、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明对话与融合方式。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中土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受到罗什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土的高僧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朱士行开始可谓代不乏人,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

5、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当代印度史学家阿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流传远播于四邻诸国。早在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百济、新罗及日本。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佛教难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历史价值。(选自张三夕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有删改)1. 下列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唐以后,伴随着中国化佛

6、教禅宗的盛行,佛教不再被看作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B .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出现的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使佛教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就是到今天还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 C.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可以说是双向对话,不仅有“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也有大量像法显和玄奘等中土的高僧大德到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 D.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之一,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使佛教通过中国流传于四邻诸国。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7、 (3分)A.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表现特征不同,魏晋时期主要是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B. 在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和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 C. 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 D. 中土的高僧大德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这是对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的继承。 3. 根据原文

8、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就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 B. 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除了通过和平、聪明的方式融入之外,还因佛教自身具有对话精神,即其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 C. 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分别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和开花结果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佛教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D. 佛教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是离不开其在中国大地上的存在和发展的。在此意义上,中国佛教在建构世界宗

9、教文明上的历史价值必不可少。(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原始积累远山H大学正门东侧,有一排树。有一天,树下出现了一个擦皮鞋的女孩。女孩看起来虽然不是如花如玉,却也靓丽动人。当她低头擦皮鞋时,乌黑的头发瀑布一样挂下来,露出雪白的脖子一截,看得那些学生顾客心神迷乱。 小鲁就是其中的一个。小鲁是管理学院的大三学生。他知道自己今后要在商海里混的,所以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尤其一双皮鞋,保养得很好。他相信这样一句话:“男人的形象,一在头,二在脚。”所谓脚,就是指皮鞋了。所以当他听说校门口出现一个擦皮鞋的摊头时,很高兴,马上就去了。他知道擦皮鞋的是一个年轻姑娘,同

10、寝室的几个家伙己经兴奋地谈论了一个午睡时间了。但他不是冲着这个来的。他认为只要皮鞋擦得好,擦皮鞋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无所谓。可是他没有料到,这个擦皮鞋的,不但年轻,而且还很有味道。她眼睛一扫,小鲁就觉得自己心神迷乱了。当然,小鲁是有定力的。他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不让这种心神迷乱在姑娘面前有丝毫的流露。“麻烦你,擦擦皮鞋。”他总是这样彬彬有礼。“不麻烦。谢谢你的光顾。”姑娘态度不卑不亢。小鲁突然对姑娘充满了同情和怜爱。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擦皮鞋呢?“你可以试试换一种工作。”有一天,小鲁忍不住对姑娘说。“怎么?我这工作不好吗?”姑娘埋头擦鞋。“不是不好,工作没有贵贱嘛。”小鲁说,“我只是觉得,你你

11、这样的条件,可以从事更好一点的工作。”姑娘又用力擦了几下,表示皮鞋已经擦好了。她抬起头,一边接过小鲁递过来的擦鞋钱,一边说:“你放心,我不会一辈子擦皮鞋的。我有自己的理想。”“理想?”小鲁觉得有了进一步交流的话题,立即兴奋起来,“能说说吗,什么理想呢?”姑娘一笑,说:“告诉你也无妨。我的理想是经营一家皮鞋厂。”小鲁愣住了。他没有想到地的理想仍然与皮鞋有关。“皮鞋厂?那要多少资金啊?你”姑娘又是微微一笑:“你没有看见我正在进行原始积累吗?”小鲁又是一愣。他忽然觉得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这个擦鞋的姑娘倒像是一名大学生,甚至像一位经济学教授。暑假后,小鲁返校了,擦皮鞋的小姑娘却没有出现。很快,毕业来临

12、,大学生们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了。校园内也出现了各种招聘广告。其中就有一家鞋业公司。小鲁突然对这家鞋业公司有了兴趣。虽然这家公司在南方,有点偏远,但小鲁还是毅然南下了。经过两次面试后,行销部主管要见小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出现,他将得到一份工作。但是意外还是出现了,因为他一眼发现这个主管竟然就是一年多前在校门口的那个擦皮鞋姑娘。姑娘见了小鲁却没有什么惊奇表情出现。小鲁明白,她肯定早就看过他的材料和照片,知道他是谁了。“不要惊奇一个擦皮鞋的姑娘怎么突然升级为主管?”姑娘说,“因为我本来就是公司里的业务骨干。擦皮鞋无非是一种市场调查的形式,瞧你这双鞋,”她指着小鲁穿着的运动型皮鞋,“正是我那

13、次市场调查的产品,我在你们几所大学门口擦了半年多皮鞋,终于知道你们大学生喜欢穿什么样的皮鞋。”小鲁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接话。“欢迎你加盟我们公司,”姑娘说,“不过第一步,你看”小鲁顺着她的手势看去,看见墙角放着一只擦皮鞋用的小箱子。“眼熟,是不是?”姑娘笑了起来,“我现在将它传给你。你要明白,原始积累不仅仅与金钱有关。而且与阅历、行情、调查研究有关。”(该小说荣获第十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小说开头写擦鞋姑娘“乌黑的头发瀑布一样挂下来,露出雪白的脖子一截,看得那些学生顾客心神迷乱”,不仅表现擦鞋姑娘为了吸引大学生来

14、擦鞋精心打扮,也为下文写小鲁去看擦鞋姑娘作铺垫。B.小说中的小鲁忽然觉得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这个擦鞋的姑娘倒像是一名大学生,甚至像一位经济学教授。说明擦皮鞋的姑娘知识渊博。C.校园内也出现了各种招聘广告,其中就有一家鞋业公司。小鲁突然对这家鞋业公司有了兴趣。说明小鲁想在这家公司工作,认为一定能邂逅到擦皮鞋的姑娘。D.擦皮鞋的姑娘在几所大学门口擦了半年多皮鞋,终于知道了大学生喜欢穿什么样的皮鞋。说明擦皮鞋的姑娘把擦皮鞋作为一种市场调查的形式。5.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擦皮鞋的姑娘”的形象。(5分)6.两处“原始积累”这个词语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请结合作品分析其含义。(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5、(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市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发布了2016-2020中国城镇化率增长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五年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提到:“我国目前存在两种城镇化率,一种是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例,另一种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城镇化率的概念对于提升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城镇化率的概念在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他说,我

16、国按行政区的统计方式,会导致行政区划调整时一次性提高了城镇化率。但有些地方,虽已达到城镇化的标准与水平,却由于行政区划的因素没有被统计成为城镇化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率真实性;其次,城镇化正在以多途径方式进行,并且存在着大量市民融入到城市中,却并不愿放弃原有户籍的情况,而城镇化指标对这些情况的反应并不敏感。材料二: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来看,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39.9%。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将统筹推进本地和外地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

17、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材料三: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我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十二五”时期

18、,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从城市规模看,我国已有653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140多个。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将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强大动力。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7

19、.下列关于城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机构对我国未来五年城镇化增长率的发展态势做了预测。B.由于大量人口融入到城市中,但有些人不愿放弃原有户籍的情况,这使城镇化率难以准确预算。C.材料一中的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而材料二的预测是提高到45%。D.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它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按行政区的统计方式来统计城镇化率,会导致已达到城镇化的标准与水平的城镇,没有被统计进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

20、的提高。B.从冯奎提到的问题来看,在统计城镇化率时,对城镇化率这一概念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为城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是有很大差别的。C.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使之达到较高的比例,就不能存在城乡区域间的户籍壁垒。D.虽然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与生态环境并不十分友好,但我国各地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E.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因此城镇化快速推进,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居明生活水平的重大举措。9.我国在城镇化率的提升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21、(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赵贞吉,字孟静,内江人。六岁日诵书一卷。及长,以博洽名。最善王守仁学。举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俺答 薄都城,谩书求贡。诏百官廷议,贞吉奋袖大言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既许贡则必入城,倘要索无已,奈何?”徐阶曰:“君必有良策。”贞吉曰:“为今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诏引咎。”时帝遣中使瞷廷臣,日中莫发一语。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 曰:“贞吉言是。”召入左顺门,令手疏便宜。立擢左谕德兼监察御史,奉敕宣谕诸军。给银五万两,听随宜劳赏。初,贞吉廷议罢,盛气谒严嵩。嵩辞不见,贞吉怒叱门者。嵩大恨。及撰敕,不令督战,以轻其权,且不与一卒护行。时敌骑充斥,贞吉驰

22、入诸将营,散金犒士,宣谕德意。隆庆初,掌詹事府。穆宗幸太学,祭酒胡杰适论罢,以贞吉摄事。讲大禹谟称旨,命充日讲官。贞吉年逾六十,而议论侃直,进止有仪,帝深注意焉。寻迁南京礼部尚书。既行,帝念之,仍留直讲。寇入大同,总兵官赵岢失事,总督陈其学反以捷闻,为御史燕如宦所发。贞吉欲置重罚,兵部尚书霍冀仅议贬秩。贞吉争不得,因上言:“边帅失律,祖宗法具在。今当事者屈法徇人,如公论何?”不许。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 贞吉学博才高。然好刚使气,动与物迕。九列大臣,或名呼之,人亦以是多怨。高拱、张居正名辈出贞吉后,而进用居先。咸负才好

23、胜不相下,竟龃龉而去。万历十年卒,赠少保,谥文肃。(节选自明史赵贞吉传,略有删改)【注】俺答:俺答汗,蒙古首领。严嵩:内阁首辅。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B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C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D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11下列

24、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授,文中表示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举、起、视事等。C诏,文中指皇帝的命令或文告。皇帝下达命令的形式一般有策书、制书、谕、旨等。D秩,文中指官吏的官阶、品级。古代又有以俸禄“石”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的做法,如“万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赵贞吉忠于国家,敢于直言。俺答无理要求明朝进贡,赵贞吉引经据典,痛斥俺答的无理要求,皇帝在众人沉默时听到他的话,被

25、震动。B赵贞吉不畏权贵,正直刚强。赵贞吉拜见严嵩被拒而痛骂守门人,后又设法削弱严嵩的权力;总兵官赵岢战败,赵贞吉极力主张严惩赵岢。C赵贞吉颇有学识,并得到皇帝宠信。他喜欢读书,学识渊博,讲书符合圣意,议论直言无忌;皇帝给他特殊的待遇,十分顾念他。D赵贞吉意气用事,争强好胜。他有时直呼高官姓名,常常触犯别人;高拱、张居正名声辈分在他之后,却先于他晋升任用,他最终离开官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为今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诏引咎。(5 分)(2)边帅失律,祖宗法具在。今当事者屈法徇人,如公论何?(5 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6题。(14分)送子由使

26、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27、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15. 以下关于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B.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C.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写作者的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D.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

28、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16.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 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句子是:“_,_”(2) 登高中,杜甫以“_,_”道出了郁积自己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又难以排解。(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达胸怀的句子是“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

29、是“_,_” 。(5)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_,_”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1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苏宁电器董事长接受专访时说:“未来的苏宁,将是科技型智能型的企业,到 2020 年,苏宁电器将打造出一个与实体店面等量齐观的虚拟苏宁”处在上海近郊的闵行,去年商业综合体开得格外热闹,宝龙城、七宝万科广场、新华联购物中心火爆开业,人潮涌动,呈现咄咄逼人的气势。“演员在荧屏里演的是人,在生活中没有理由不像人。整天趾高气扬、摆谱比阔,实在没必要。 ”葛优说, “老爷子教我八个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30、”当飞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看到三位中国乘客出手施救的外籍女子苏醒后,都拍手称快,用掌声向参与救治的三名中国乘客致敬。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部分大学生“错峰就业” ,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积蓄力量,这本身无可厚非,也应当是一种多元选择的权利。当时两位杰出的企业家肝胆相照,举案齐眉,自此展开了五十年同舟共济、休戚相关的紧密合作。A B C D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对于校园里时不时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很多人都是漠不关心,直到出现严重后果,才会被人们重视。B很多人都知道气候变暖主要源于老旧汽车和大型工业设施的废气排放造成的,却并不知道,饮食习惯也影响着气候变化。C阅

31、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因为它不仅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而且能开阔人的视野,开启人的智识发展进程。D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众多小微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据估算,小微文化企业占整体文化企业数量的绝大多数,是市场的绝对主体。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3 分)A作为公司的一名新员工,我很荣幸能莅临这个颁奖舞台。得知自己获奖,既意外又惊喜,心潮澎湃,过去一年的工作场景又浮现在眼前。B文学社的成立得到了专家的鼎力支持,不少知名作家忝列其间。C刘老师快要退休了,却仍在为培养学生而略尽绵薄,其高尚师德让人敬仰。 。D师德如山,让人仰止;师恩如海,难以为报。适逢先生 80 岁寿诞之际,诚邀各位回到老师身边

32、,共贺恩师高寿。2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诗经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乡。 。 , ;但诗经的传唱,使原本遥远的地域变得可以想象,可以亲切地感知。 。因此说, 。这当然不利于人们建立地理意义上“天下”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诗经就为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时,由于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是非常有限的诗经在当时各国之间,缔造了宝贵的文化亲缘齐国的海,宋国的河,秦、晋的高山,他乡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情,都因诗经的描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A BC D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

33、0分) 书画鉴赏大家张伯驹的女儿在忆父亲二三事中写道:父亲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很多:少年时就熟读古文观止;三千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资治通鉴也如数家珍;唐诗宋词读记得就更多了。这就是底子吧。从前的人,不管是写文章的、作书画的、唱戏的,都非常重视打好底子,所以他们的文章、书画、戏,才都样样到家,味道十足,很有面子。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自拟题目,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套作。济南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案1B(“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 范围扩大。原文为“公元 2 世纪到

34、 7 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 2C(强加因果“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与“佛教进入中国是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不存在因果关系) 3A(“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有误,属无中生有。 )4. 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内容,分析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为了吸引大学生来擦鞋精心打扮”错误,于文无据:B项“说明擦皮鞋的姑娘知识渊博”错误,谈话中用了“原始积累”一词不足以说明其“知识渊博”;C项,“一定”一词错误,过于绝对。(3分)5.【参考答案】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

35、赏小说中人物描写的能力。“擦皮鞋的姑娘”是一个目光远大,吃苦耐劳,努力追求理想的人。她的理想是经营一家皮鞋厂,为实现理想,她脚踏实地,不怕吃苦。“擦皮鞋的姑娘”是一个有头脑,善于思考的人。把擦皮鞋作为一种市场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大学生的皮鞋市场需求情况。“擦皮鞋的姑娘”是一个不卑不亢,举止得体的人;无论是作为一个“擦皮鞋的姑娘”,还是作为公司的主管,她都礼仪得体(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答全5分)6.【参考答案】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小说内涵的理解能力(1)第一处,指“擦皮鞋的姑娘”把擦皮鞋作为一种市场调查的形式,了解大学生的皮鞋市场需求行情,为今后事业的腾飞打基础。(2)第二处,指作为“公司主

36、管的姑娘”要求大学生去擦皮鞋,借此积累工作经验,了解市场需求,贴近市场作调查研究。(3)作者借此表达希望年轻人能够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深入实际,积累经验,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主题。(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7.C(材料一中的 63%,指的是报告“我国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的比例)。材料二中的 45%。指的是“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两者的概念不同。)8.BE(A 项,说法过于绝对,“按行政区的统计方式来统计城镇化率”就会导致“已达到城镇化的标准与水平的城镇,却没有被统计进去”这一结果,尽管存在“没有被统计进去”的情况。但也只是“有些地方”。C 项,材料二中“城乡区

37、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指的是户籍迁移中的种种障碍应该破除,而不是“不能存在城乡区域间的户籍壁垒”。D项,“但我国各地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错误,原文中有“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说法,但这只是提出要求,并不是说我国已经这样做了。)9(1)我国的城镇化率呈现由低到高的稳步、快速提升的特点。从材料二图表数据看,2011 年到 2015 年间,都在由低到高稳步提升。综合材料看,到 2020 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 63%,每年将有 1300 万以上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城镇化率增长的速度快。(2)通过政府行为有计划地提升城镇化率。2014 年

38、 3 月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2016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 1 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每点 2 分)10.C(初,给事中杨镕劾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11.B(“视事”是治事,任职)12.B(“后又设法削弱严嵩的权力”错,应是严嵩设法消弱赵贞吉的权力)13、(1)从当前的处境考虑,请皇上立即到正殿,下诏书把过失归到自己身上。(“计”:考虑。“至尊”:国君。“御”:(皇帝)驾临。“引咎”:把过失归于自己。三处,各1 分,句意 1 分)(2)边境统帅丧失法纪,祖宗的法律都在,

39、现在掌权的人枉法徇私情,对公众的议论怎么办?(“失律”“ 当事者”“ 徇人”“如何”:怎么办。各 1 分,句意 1 分。)14B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尾联用典的意图。应结合全诗以及典故的内容分析。B 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诗歌的标题是“送子由使契丹” ,而典故中李揆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第一人李揆” ,可见诗人此时运用典故的目的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D 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这个选项忽视了子由出使契丹这一背景以及李揆典故的内容。【点睛】解答本题之前,考生应先明确典故的类型以及诗人运用典故的目的。典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为国家,一为个人。

40、运用前者,多为借古讽今,讽谏君王;运用后者,多为仰慕前人,感怀自己,或者抒发同病之悲等。故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关注典故的内容,本题中的典故是“李揆因担心被扣留而否认是大唐第一人 ”,而苏辙出使契丹与李揆之行相同,故苏轼有与李揆一样的担忧。15. 【答案】 C 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16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41、 。(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8 答案 D解析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使用正确。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用错对象。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使用正确。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望文生义。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使用正确。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用错对象。19 答案 D解析 A 项偷换主语, “才会被人们重视”的主语应该是“欺凌

42、事件” ,而不是“很多人”。B 项句式杂糅, “源于”与“是由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可将 “源于”改为“是由” 。C 项语序不当,应将“开阔人的视野”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互换位置20 答案 D解析 A 项“莅临”多用于他人,用于自己不当。B 项“忝”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用于此处不合语境。C 项略尽绵薄:谦辞,略微尽一下自己薄弱的能力。用来指刘老师培养学生不得体。21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时间的逻辑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及“在当时”可知。是连在一起的,可排除 A、C 两项;由“但”的转折,可确定其前应选句;最后一个横线处的句子,是对“但”后内容进行小结,故选。因此答案为 B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