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基础考查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1.A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仕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B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偭怀古人。C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抡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收复,民众就会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朝臣民。D历史英雄人物周瑜,风流倜傥,年轻气盛,雄姿英发,雄才大略,但气量狭窄,嫉妒心强,最后被诸葛亮气死了。解析:选 D。A 项,仕世;B 项, 偭缅;C 项, 抡沦。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2.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这里代指船B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莽然:苍莽,广远的样子C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若:好像D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这里指英雄的业绩解析:选 C。若:这里是“何”的意思。下列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 )3.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解析:选 B。A 项,应为“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C 项, 应为“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D 项,应为“神游故国, 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3、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A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展了词的题材,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B在文化圈里,苏轼也备受非议与妒忌,他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遍体鳞伤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C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那么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三国时代涌现出那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一往情深呢?D苏轼记周瑜,主要是记赤壁之战,以 “小乔初嫁了”这点衬托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令人艳羡。解析:选 C。一往情深:指对人或对事物倾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应改为“情有独钟”。二、阅读理解(一)
4、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 56 题。定风波苏 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 去,也无 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5.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在这首词 中,有一些 语句直接塑造了词人豁达、乐观、从容镇定的形象。 结合这些词句分析即可。答案:词人是一个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智者形象。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
5、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词的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词人能从生活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并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是解答此 题应紧扣的要点。答案:词中记叙了词人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达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所以“于简朴中见深意”的评语十分恰切。(二)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 78 题。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注 ,坐断 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 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6、孙仲谋!【注】 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整首词采用了借古喻今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 时要结合写作背景及词的主旨去回答。答案:表达了词人对朝廷不但不能光复神州,甚至连江南也将保不住的强烈不满,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感和建功立业的抱负。怎样理解词人于词尾引用曹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8.答:_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时不能只看句子的表 层含意,要挖掘其深层含意,紧扣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去分析。答案:作者引用曹操的话的言外之意是:而今宋朝也只是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在掌握军政大权的人物中
7、,可曾有一个能与孙权相比的吗?这句话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隐忧。(三)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 910 题。戊辰即事 注宋 刘克庄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注】 戊辰:公元 1208 年(宋嘉定元年) ,时宰相韩侂胄当政,为了 “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让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结果招致大败。战后和约,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纳大量钱财。9.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作者从青衫这类具体的事物着笔,却与“和戎”这些大事相 联,表达的主 题当然也是非常深刻的,这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既委婉又
8、具有讽刺意味。答案:以小见大的手法。以诗人的身份,尚无青衫可穿,普通人民的生活更是可想而知。诗人以无青衫这一件小事情,反映出战争、战败给人民带来苦难这一大课题,讽刺了统治者无能、腐朽,只会剥夺、欺压人民。以此二句反映战败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十分恰切。10.“西湖插柳”改为“栽桑树养吴蚕”,你认为这符合情理吗?请说说理由。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作者在行文中把看似不合情理的事情入诗,却极具合理性,这 来源于作者的表达意图讽刺。答题时,要注意深入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答案:把西湖的柳树都砍光拔尽,种上桑树以养蚕,自然荒唐至极,但是,这种做法却有合理性,百姓总要有衣穿,不养
9、蚕怎么能行?“衣”与“食”事关国计民生,西湖没有柳可以,人民没吃没穿可不行。这两句诗表面写景,却意在讽刺,运用对比,前句写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后句写老百姓的穷愁苦难。三、语言表达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再写两组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必须点出诗(词) 人,11.并用上其诗句。我喜欢具有超世之才而又处变不惊的苏轼,虽渴望“樯橹 灰飞烟灭”的伟业,但更参透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自然和谐;_解析:再选取两位诗(词)人,用他 们的诗句写出他们性格的两个不同 侧面。注意句式与例句相似,整句构成排比。答案:(示例)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 ”的瘦弱女子,但更有“不肯过江东”的巾帼胸怀
10、;我喜欢意气豪迈而又沉郁峻峭的陆游,虽身在“夜阑卧听风吹雨”悲凉境地,但更突显出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初衷。12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辛弃疾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 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所以他在这一时期,曾热情洋溢地写出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 议。答:_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分清句子内容及分句间的关系,明确陈述的对象,然后按要求重组,不得改变原意。本题题干的分句间属因果关系,重组对象“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处于“果”的部分内。先果后因,颠倒即成。答案: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是辛弃疾在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之其英勇行为受到宋高宗的赞许的情况下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