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教育情况调查报告学前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关心关注幼儿的成长教育环境,了解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的成果和不足,全面掌握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根据县政协XX 年工作安排,县政协科教文卫和文史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徐治国副主席的带领下,于 3 月 14 日至 15 日,对全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听取了县教体局关于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总体介绍,与相关局领导及部分乡镇中心校分管负责人、幼儿园园长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查看了上派镇、桃花工业园、柿树岗乡、官亭镇部分幼儿教育机构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情况,全面摸清了我县学前教育当前状况,并就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认真地
2、梳理总结。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自 20PC 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县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公办园,引导扶持民办幼儿园普惠性发展,努力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 20PC 年底,我县已顺利完成学前教育第一、二期三年行动计划,政府直接投资达亿元。共新建标准公办中心幼儿园 17 所,覆盖全县各乡镇;安置点配套幼儿园 14 所;改扩建幼儿园 6 所;另有商业小区配建幼儿园近 20 所。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 100 所,其中公办园 28 所,民办园 72 所;此外还有小学附属幼儿园和教学点 16 个;
3、无证园 47 所,其中看护点 20 个。全县共有民办普惠性幼儿园 42 所;有县级一类园 19 所,市级一类园 9 所。目前在园幼儿共 22671 人,其中公办园(含附属园)4225 人,民办园(含看护点和无证园)18446 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 94%,提前实现了省里提出的到 2020 年不低于 90%的目标。各级各类幼儿园共有专任教师 1037 人,其中公办园 275 人(在编 152 人,其余为自聘教师),民办园 762 人(含看护点和无证园)。为了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县教体局向县政府、县编委积极争取,组建了“学前教育办公室” ,作为局属常设二级机构并明确了专门工作人员。在学前教
4、育管理工作中,县教体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对全县学前教育机构实行县局、乡镇中心校、幼儿园三级管理模式,落实奖惩考核和评比评价机制,同时通过组建“肥西县幼教辅导网”等形式,采取组长园、中心园、普通园三级辐射,以园带园促进共同提升。近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工作在各类比赛、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二、我县学前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大力强化学前教育工作,将这一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但因起步较晚,推进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难点问题,如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无证幼儿园大量存在且取缔难、幼儿园设计建造不专业、幼儿园管理机制欠科学、幼教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其
5、一定的必然性,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当前,就我县而言,亟待解决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1、公办园自聘教师难。我县现有公办幼儿园 28 所,153 个班级,在编教师仅 152 人。按照上级要求,幼儿园每班要配备“两教一保” ,即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所以我县公办园教师缺口很大,各幼儿园只能自行招聘幼儿教师。但招聘幼教非常困难,有的意向人员到幼儿园看了一眼即转身离去,有的在了解了相关情况、条件后放弃应聘,有的虽然应聘却并不安心,很快离职。究其原因,一是薪酬待遇低,普遍只有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且大部分没有办理社保,还享受不了住房、交通等补贴待遇。而如果到我县桃花等近城地区高价民办幼儿园就职,则每
6、月薪酬可达三四千元,如果到合肥市区就职,则更可高达四五千元甚至五六千元。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不但对编外聘用人员充满诱惑,连一些公办园的在编教师也受其吸引,放弃“铁饭碗” 。二是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条件简陋,影响上下班和生活质量,缺乏吸引力。三是招聘幼教大多面向年轻人,许多未婚青年担心长期投身农村地区,会影响自己择偶成家,转而到城市求职应聘。2、对公办园、民办普惠园的扶持力度不够。为了大力发展和扶持学前教育,根据上级要求,我县安排专项资金,落实了对公办园和民办普惠园的“生均补贴”政策。对公办园按每年每名幼儿 100 元标准给予补贴,对 B 类民办普惠园按每年每名幼儿 200 元标准补贴,C 类民办
7、普惠园补贴标准为每年每名幼儿 160 元。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的变化,目前的生均补贴对幼儿园的高额运营成本来说显得杯水车薪,基本上已起不到“扶持”的作用。此外,对民办普惠园给予生均补贴,除了是对公益事业的扶持奖补外,更深层次的含义是鼓励更多的企业、公民投资创办普惠性幼儿园。县政府在省、市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我县到2020 年末公办园、民办普惠园占比要达到 90%,而我县目前仅为 70%,差距较大,这就需要民办普惠园数量逐年增加,但因为补贴标准过低,无法形成有效激励,我县的民办普惠园近两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3、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问题有待落实。根据市政府要求,20PC 年后新建小区的配套
8、幼儿园应在建成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及时将幼儿园以及相关建设资料移交教育行政部门,由教育行政部门开设公办幼儿园或对外招租创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但我县对这一规定尚未执行到位,已经建成的两处小区配套幼儿园一直没有移交,均由开发商自行对外租赁,且均开办成高价园;对另外 10 余处在建待移交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也因缺少详细操作规程,县教体局一直无法介入。应当如何落实上级文件规定,以及具体移交的程序、内容、方法,我县尚没有政策跟进。 、三、对我县学前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1、出台“三项举措” ,打造优质幼教人才队伍。人员队伍数量不足和人才缺乏是当前制约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人员不稳定、人才留不住、招聘
9、幼教难、队伍老龄化已成为全县公办幼儿园的共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前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议县政府通过以下“三项举措” ,着力解决或缓解幼教队伍问题。一是提高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稳定现有队伍。不但要提高工资标准,同时要在交通、住宿等方面为幼教人员提供政策倾斜,尤其是对偏远地区的幼教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对待,解决幼教人员现实困难,防止人才流失。二是增加公办幼儿园编制,优化队伍质量。我县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与中小学教师编制没有划分开来,大量编制被中小学使用,挤占了幼儿园教师的入职空间。建议对公办幼儿园教师单独核编,进一步增加编制,着重招收年轻教师和优秀人才,一方面扩
10、大数量,优化队伍年龄结构;另一方面引进人才,优化队伍整体质量,并从中选择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园长替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规范公办幼儿园教师招聘管理办法,畅通进人渠道。对公办教师数量仍不能满足上级要求或工作需求的幼儿园,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的方式解决,但必须改变目前由各园自行招聘的“办法不一、待遇不一、保障不一”局面。建议由县教体局会同县人社局,结合幼教工作实际,定期统一组织招聘,统一底薪,统一办理“五险一金” ,再统一分配就职。招聘教师工资由县财政在全县教育资金中切块安排,减轻幼儿园压力。2、针对“三类园种” ,加大对公办园、普惠园的扶持力度。对公办幼儿园给予生均补贴,我县是全省唯一的试点
11、县,兄弟县区没有同类情形可比。但每年生均 100 元的标准过低,既然是“试点” ,就应当敢于尝试,敢于突破,在实践中寻求最佳方案,建议按照略低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生均补贴标准,予以适当提高。对民办普惠园的生均补贴,我县目前的标准是 B 类园每生每年 200 元、C 类园每生每年 160 元,而市区的标准是每生每年 1400 元。结合我县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以及百强县的综合实力,建议按照略低于市区的标准,将 B 类民办普惠园生均补贴标准提高至 1000-1200 元每生每年,C 类园提高至800-1000 元每生每年。通过提高三个园种的生均补贴标准,真正实现补贴资金的扶持作用,进一
12、步调动公、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办学方的积极性,实现施惠于民的目标。3、把握“三个阶段” ,全面做好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工作。在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前,要由县教体局会同规划、国土部门共同对幼儿园建设事宜审核批准,同时由县教体局全面参与幼儿园建设方案设计,可聘请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把关,确保设计的专业性、规范性和适用性;在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过程中,县教体局要适时组织开展检查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建设单位的错漏失误,提出整改意见,必要时可知会建设、规划部门或上报县政府对开发商、建设单位作出处理;在小区配套幼儿园竣工并通过验收后,建设单位要及时向县教体局整体移交。建议县政府及时出台规定,按照市政府关
13、于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的相关要求,细化工作办法,对具体的移交时限、移交内容、移交程序等作出详细安排并尽快抓好落实。对之前建成并已经投入运营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以及目前已经在建但尚未完工的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问题,也要同时作出规定,一并予以解决。学前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事关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速发展学前教育对于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近期,为深入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蜀山区五里墩街道人大代表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辖区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截至 20P
14、C 年底,我街道辖区范围内共有 10 所幼儿园(均为民办幼儿园),幼儿看护点 2 个(均为 B 类),在园幼儿 2444 人(其中 2254 名幼儿在民办幼儿园;190 名幼儿在看护点)。我街道辖区范围内适龄儿童数(3 周岁-6 周岁)1933名,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约为 126%(含看护点),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再创新高,基本形成了以示范性幼儿园为重点,以社会力量举办园为主体,民办、联办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发展格局。二、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学前教育“小学化”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园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学习的问题。存在教育活动向幼儿强硬地“灌输”知识的现象
15、,没能充分顾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留作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二)师资力量“薄弱化”调查发现,幼儿教师队伍也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除少数公立幼儿园外,其他幼儿园实行纯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幼儿教师的聘用、调配、管理以及工资待遇、退养等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较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导致民办园幼教流动性大,师资力量薄弱,学前教育质量难以提高。(三)办园行为“欠妥化”一是教学制度欠规范。部分学校和幼儿园没有学前教育的规章制度。二是收费不规范。有些民办幼儿园为争夺生源,夸大宣传
16、,搞不当竞争。一些办园者为经济利益所驱动,降低学费,扩大班额,低薪聘用非专业、不合格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四)缺少公办“引领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公办园有以下优点:公办园在师资选拔方面非常严格,能够保持较高的保教水平。公办园在教育教学条件以及现代化教学设备方面投入较多,能够为学前教育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公办园的教学模式、教育方法相对正规统一,对于幼儿教育更注重游戏化、兴趣化教育。在我街道辖区范围内,没有设立公办园,无法发挥公办园的示范辐射作用。三、提高学前教育水平的建议(一)转变教育模式,注重适龄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转变幼儿家长揠苗助长的思想,让家长意识到对于“硬填”的知识,学前阶
17、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不一定能够跟上。即使勉强跟上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孩子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无味枯燥的重复会使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反而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二是规范幼儿园教学课程。教学课程应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相适应。充分利用教学模具、图案色彩、游戏等来实现学前教育的寓乐于学。(二)充实师资力量,强化队伍建设。切实保障幼儿教师待遇。制定落实非公办幼儿教师、保育员等其他工作人员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公民个人办园聘用教师的工资待遇,按照“谁办园,谁负责,谁保障”的原则执行。科学确定师生比,按规定配齐幼儿园教职工,采取统一规范的招考形式,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同时
18、,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资格审查制度。实行继续教育和定期培训制度,将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晋职晋级、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三)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前教育机构审批注册制度,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严格审批注册标准,对于不合格的幼儿园要严格整改或依法取缔。继续做好对幼儿园实行分类管理和办园水平评估制度,不断完善幼儿园类别评估体系,增强幼儿园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实施“三动”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积
19、极推进学前教育改革,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人大代表们应该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定期、不定期地协同相关部门,对幼儿园各项收费进行监督检查,不断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使得我辖区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四)设立公办幼儿园,发挥辐射作用。我辖区范围内共有住宅小区 88 个,适龄儿童数(3 周岁-6 周岁)1933 名。但在辖区内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希望教体局经过考察后能在我辖区范围内设立一所公办园,通过公办园优良的师资力量和迎检建设,引领我辖区学前教育更好更稳地发展。(五)纳入义务范畴,减轻居民负担。私立幼儿园的高额收费,让很多家庭望而止步,但周边没有公立幼儿园作备
20、选,只能咬牙选择入园。普通幼儿园年收费都能达到万元,对很多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可尝试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范畴,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于超越,试出特色。在人员编制、办园经费、幼儿入园费用,参照义务教育阶段对待,逐步由政府财政负担,减轻居民负担。学前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了进一步推进通辽市学前教育的发展,今年 5 月下旬由王兴龙主委带队,民建通辽总支与通辽市教育局联合组成调研组深入科区、开鲁、扎旗、霍市和市直单位,采取“听、看、议”的方式,即听取基层(包括幼儿园)学前教育工作汇报;实地查看幼儿园容貌,了解学前教育
21、现状;召开座谈会,与部分教育专家、基层干部、骨干教师,研究探讨今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达成了共识。现报告如下:一、通辽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目前,通辽市现有 77 个苏木镇、29 个国有农牧林场 、131 个中心行政嘎查村。到 20PC 年底,全市有幼儿园126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22 所(城市 11 所、旗县所在地10 所、镇所在地 1 所),民办幼儿园 104 所(城市 15 所、旗县所在地 33 所、苏木镇 33 所、嘎查村 23 所)。在 22 所公办幼儿园中有民族幼儿园 7 所。全市在园幼儿 39544 人(公办 30491 人,民办 9053 人),学前三年
22、毛入园率为39。2%。幼儿园教职工总数为 1401 人,其中:公办教师751 人(其中:代课教师 103 人),民办教师 650 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 96。91%。(二)去年以来所做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重视学前教育工作。通辽市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教育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卫生、人事、编委、民政、安监、税务、工商、妇联等多部门为成员的全市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领导。二是科学规划,绘制学前教育发展蓝图。目前, 通辽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通辽市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已经起草完毕。拟定到 20PC 年,全市新建标准公办幼儿园 213 所。市教育局制定了通辽市幼儿园
23、常规管理标准及检查评估体系 、 通辽市民办幼儿园管理标准及评估体系等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管理。去年市教育局启动实施了“民办教育规范管理活动” ,规范民办学前教育行为,促使民办教育质量同公办幼儿教育同步提高。三是召开学前教育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工作任务。今年 4 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任务,并提出了高的标准和新的要求。四是举办园长培训班,加强基层干部业务指导。今年6 月,通辽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首届新任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培训班,90 余人参加了培训。有两个旗县也已开展了幼教业务培训活动。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前教育硬件建设。今年市政府
24、拟投入资金 4000 万元,新建农村牧区标准幼儿园 81所,(70 个苏木镇和 11 个国家林农牧场幼儿园)目前霍市、扎旗已破土动工,预计年底竣工。其他旗县学前教育工程正在积极实施中。开鲁县投入资金 200 多万元,新建县幼儿园已完工,扎旗投入资金 800 万元,新建的旗幼儿园现已完工两层,预计年底竣工。二、目前通辽市学前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调查情况看,尽管在去年以来通辽市加强了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采取了有力措施,解决了一些学前教育的困难,但是由于历史欠帐太多,通辽市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主要是:(一)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通辽市有 35 周岁的儿童 100877 人,在园
25、幼儿 39544 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 39。2%。现有的幼儿园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二)民族学前教育发展滞后。通辽市是民族大市,有蒙古族人口 148。7 万,只有 7 所公办民族幼儿园 35 周岁儿童 46000 人,在园幼儿只有 5674 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 12。330%,民族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小学生源逐年萎缩,已经影响到通辽市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三)幼儿园分布不均衡。在 22 所独立的公办幼儿园中,苏木镇幼儿园只有 1 所,其余均建在城市和旗县政府所在地。其他 76 个苏木镇、29 个国有农牧林场和 131 个中心行政嘎查村中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
26、通辽市有 2482 个行政村,只有 23 所民办幼儿园分布在农村,平均覆盖率仅为 0。9%全市 1000 人以上人口的行政村有 1077 个,其中 983 个村均没有幼儿园。(四)投入不足,办园条件较差。各地对学前教育投入普遍偏少, “十一五”期间,没有新增公办园,只是改善了现有公办园的办学条件。有的幼儿园建设与发展经费全部来源于幼儿园自行收费,致使部分幼儿园只能依靠扩大班额来增加收入,以此维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全市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 1。98 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 4。75 平方米,分别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7。92 平方米、10。25 平方米。生均图书仅 0。9 册。许多幼儿园缺乏玩具和教具
27、。虽然全市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 96。91%,但专业合格率仅为77%。三、加快通辽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通过调查了解到,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学前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国务院去年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自治区政府在去年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学前教育作了具体部署,通辽市今年也起草了通辽市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 ,可以说,新时期新形势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十分有利,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联合办园的原则,进行村级幼儿园的建设。人口分散和偏远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通过举办幼教点、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多种非正规早期教育形式,形成覆盖苏木镇、嘎查
28、村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一)加大政府主导力度,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服务体制。1、要进一步完善市级政府统筹,旗县市区政府负责,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内各类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建议市、旗两级政府分别建立以教育、财政、人保、编办、住建委、民政、公安、文化、卫生、安监、物价及工青妇等各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协调、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各成员单位要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2、市、旗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学前教育工作。对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规划中幼儿园建设项目执行“校安工程”的优惠政
29、策,走绿色通道。3、建立和健全督导评估机制。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督导。要制定对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地方球府教育工作、考核干部政绩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以确保学前教育各项任务的落实。(二)加大投入力度,为学前教育提供有利条件。1、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学前教育经费的体制。有关部门应更多的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市、旗(县市区)两级政府在财政分配中优先保障学前教育经费,并要逐年提高;市、旗(县市区)政府应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奖励优秀及开展专项活动,扶持农村牧区及民
30、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2、建立学前教育资助机制。各级政府应对城乡低保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采取减免保教费、课本费、伙食费等方式,给予困难补助,支持他们加入学前教育。有条件的旗县市区可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三)加大优先重点发展力度,搞好民族学前教育。要加快民族幼儿园建设步伐,努力改善民族幼儿园办园条件。到 20PC 年,全市蒙古族聚居的旗县政府和苏木镇、中心行政村所在地,都应有一所以蒙语授课为主的公办幼儿园。市、旗(县市区)政府应设立民族学前教育专项补助资金,扶持民族学前教育更快发展。(四)加大幼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学前教育整体水平。1、应根据国家及自治区要求,结合本地实
31、际,合理确定师生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公办幼儿园以班为单位,要达到“两教一保” ,配齐配全保健医、炊事员、保安员等其他教职工。2、要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市和旗县市区要制定和完善幼儿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计划,依托职业学院、旗县进修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院校,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还应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教学能手评选、基本功比赛等活动,提高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专业素质。3、保障和提高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及其它待遇要与中小学公办教师一样,列入市及旗县财政统一发放。应参照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合理确定民办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水平。民办幼儿园举办者要
32、与聘用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兑现工资,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五)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办园水平。1、严格准入制度。要按照上级和通辽市有关规定开展对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检查验收工作,严格把关,力争 20PC年前,全市所有幼儿园都达到办园许可标准,并获得办园许可证。2、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幼儿园常规管理标准及检查评估体系(试行)分类定级标准,全市所有幼儿园纳入分类定级评定,鼓励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园、市级示范园。各级政府要奖励创建具有特色和品牌的幼儿园。3、坚持科学保教,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保教结合,为学前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
33、活动环境,满足学前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坚决防止“小学化” 、 “保姆式” 、 “看护式”教育模式和倾向。(六)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1、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街道、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举办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落实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教龄和工龄认定、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享有与公办幼儿园的同等权利。3、市、旗(县市区)两级政府应建立民办幼儿园专项奖励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限制民办幼儿园的高收费。四是建立公办、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机制,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实现公办、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