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ZIP , 页数:0 ,大小:2.38MB ,
资源ID:200424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20042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zip)为本站会员(kuailexingkong)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1、12015 级 2015-2016 第二学期高一月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下图为一典型褶皱剖面图,读图回答图示山岭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答 2-4 题。2乙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3若在甲处修建铁路,施工中应注意的是A火山喷发 B断层下陷 C地下溶洞塌陷 D地下冻土融化4下列地貌中属于断

2、层一侧岩块相对下降的是A华山 D泰山 C庐山 D汾河谷地5. 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B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D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6. 日本多地震是由于A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大平洋板块的接触带上C火山活动强烈姓名班级考号2D多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7. 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组合正确的是风化作用冰斗、 “U”形谷 侵蚀作用 喀斯特地貌 搬运作用沙丘、戈壁 堆积作用沙滩A B C D8. 下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下图是二氧化碳在自然

3、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910 题。9使空气中 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尸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0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造成臭氧层空洞 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许多物种灭绝A BC D下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 关系。读图回答 1114 题。1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3A B C D12图中表示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13图中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苔原带 D业寒带针叶林带14反映大陆东岸纬度地带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4、A B C D下图所示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完成卜 1516 题。15图中位于北半球的有A B C D16图中可反映我国长白山的是A B C D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 ,回答 1718 题。17在四个年份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 B C D18当某地区60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 10%时,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以后,之前 B以后,之前C以后,之前 D以后,之前读某城市地区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地租水平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 1920 题。19.图中可以形成商业区的是 ( A )A. B. C. D.20.图中处地租较高的原

5、因最有可能是 ( A)4A.交通便捷 B.人口稠密 C.地势平坦 D.环境优美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 面。甲图表示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与中心距离的关系;乙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读图,回答 2123 题。21.甲图中,线段 a、b、c 依次表示的城市用地付租能力的是( )A.住宅、工业、商业 B.商业、住宅、工业C.商业、工业、住宅 D. 工业、商业、住宅22.乙图中,地租分布 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6、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23.若要在乙图的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A.处 B.处 C.处 D.处读“中国 2005 2050 年人口变更图” ,回答 2425 题。24关于图中反映出的我国人口构成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增加 B性别比平衡C老龄化趋重 D独生子女减少25人类学家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剧烈的人口结构变更。 ”引起中国这种人口结构变更的原因并非是 A多子多福观念的驱动 B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C计划生育的惯性 D现代人生育观念的变化读“我国东部沿海某省 20072011 年人口增长情况图” ,完成 2627 题。526读图分析造成该省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经

7、济快速发展 B户籍政策放宽C社会变革 D生育观念转变27该省人口增长状况,易导致A人口增长模式改变 B老龄化加重C城市化减缓 D城市管理难度加大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 ,回答 2830 题。28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8000 B10000 C6000 D450029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 a 表示) 、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 b 表示) 、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 c 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

8、abc Bcba Cbac Dacb30 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第卷(综合题 共 50 分)31 读下列一组地貌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各图所表示的 地貌名称: A,B,C。 简述以上各种地貌的主要成因:A 形成的;B 是 形成的;C 是 形成的。 图 A 所示的地貌一般出现在 地区,这里作为农业区的优势是。 图 B 所表示的地貌分布在。 图 C 所表示的地貌是地区的基本地表形态32. 读我国北部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6(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地区的自然带名称:A ,B,C。(2)A

9、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B 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3)在农业类型上,B 自然带以业为主,C 自然带属于“农业” 。(4)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33. 读“我国人口再生产的发展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A 为 B 为 ,C 为 。(2)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的 型。主要原因是 34. 读大西洋两侧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1519 世纪以前,图示区域出现了大规模的 人口迁移,其总特点

10、是 ;其中被强制性迁移的是 (图中字母)地区;从 B 到 D如果 顺着洋流航行,则经过的洋流是 。(2)图中 A、B、C、D 四地,二战前后由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是 ,由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3)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是: 。ABC72015 级 2015-2016 第二学期高一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31 A,B,C。 A B ;C 。 , 。 。 32(1)A,B,C。(2)A

11、,B(3),C “” 。(4),。33(1)A 为 B 为 ,C 为 。(2) 、 、 。主要原因是 34(1) ; 。(2) , 。(3) 。参考答案:1-5 BBCDA 6-10BBCBA 11-15CACDD 16-20 31三角洲 冲积扇 新月形沙丘 流水堆积作用 流水堆积作用 风力堆积作用 大河入海口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便利 山前 沙漠32. (1)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荒漠带(2)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3)畜牧 绿洲(4)由沿海到内陆 水分 温度条件 中纬度33(1)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2)高 低 较高 传统34(1)以集团性

12、、大批的移民为主 D 加那利寒流 (2) B C (3)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姓名班级考号1辽河油田第二高中 2015-2016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说明: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Cu-64 Zn-65第卷 (选择题,共 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 3分, 共 60分)1天然铊有两种稳定同位素, Tl和 Tl。下列有关铊的同位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0381 20581) A. Tl 和 Tl 质子数相同 B. Tl 和 Tl互为

13、同素异形体20381 20581 20381 20581C. Tl 和 Tl中子数之差为 2 D. Tl 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0381 20581 20581432. 奥运火炬采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3H8+5O2 3CO2+4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火炬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 B.所有的燃烧反应都会释放热量C.1 mol C3H8和 5 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3 mol CO2和 4 mol 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丙烷为环保型燃料3.下列过程中化学键未被破坏的是 ( ) A. Na

14、Cl固体溶于水 B. NH 4Cl受热分解 C. 干冰升华 D. SO2气体溶于水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钙离子的电子式:Ca 2+ D溴化氢分子的电子式:5已知 R2+ 离子核外有 a个电子,b 个中子。表示 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 A B C Dba +-2Ra+b2a+b-2R6. 反应 2A(g)3B (g )2C (g )D (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 v最大的是 ( ) A. v(A) 0.75mol/(Ls) B. v (B)0.6mol/(Ls)C. v(C)1.0mol/(

15、Ls) D. v (D) 0.8mol/(Ls)7.可逆反应 N23H 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v 正 (N 2)2v 逆 (NH 3) B. 3v 逆 (N 2)v 逆 (H 2)C . v 正 (N 2)3v 逆 (H 2) D. 2v 正 (H 2 )3v 逆 (NH 3)8. 短周期非金属元素 X和 Y能形成 XY2型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Y 2一定能与水反应 BX 可能是A、VA 或A 族元素C符合要求的 XY2物质有两种 DX、Y 一定不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点燃29.下列事

16、实能证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 A四个 CH 键完全相同 BCH 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CCH 2Cl2只有一种空间结构 D在常温常压下 CH2Cl2为液体10.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11. 下 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 AAl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A12O3,将 Al片改成 Al粉BFe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H2时,改用浓硫酸C在 K2SO4与 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N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 A原子最外层 的电子数比次外层少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 A的单质存在同素异形

17、体B. D的最高正价与 B的最高正价相等C. A、B、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的关系是 CBAD.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 CBAD13X、Y 是元素周期表 VII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 X的原子得电子能力比 Y强的是 ( ) AX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 的气态氢化物比 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 X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 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DY 的单质能将 X从 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14甲烷和氯气一物质的量比 1:1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得到的产物是 ( ) CH 3Cl CH 2Cl2 CHCl 3 CCl 4A只有 B和的混合物 C只有 D

18、的混合物15. 把 a、b、c、d 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 a、b 相连时,a极逐渐溶解;c、d 相连时,电流由 d到 c;a、c 相连时, c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 相连时,b 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abcd B. cabd C. acdb D.bdc a16.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H2(g) I 2(g) 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 ( )AH 2、I 2、HI 的浓度之比 1:1:2 B. H 2、I 2、HI 的浓度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 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17.反应 3Fe

19、(s)+4H2O(g) Fe3O4+4H2(g)在一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3A体积不变,增加 H2O(g)的量 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Ne使体系压强增大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D压强不变,充入 H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18如图所示装置中, M 棒变细,N 棒变粗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 M、N、R 物质,其中合理的是 ( ) M N RA 锌 铜 稀硫酸B 铜 铁 稀盐酸C 铁 铜 硝酸银D 铜 铁 氯化铁19几 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 X Y Z W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下列

20、叙述正确的是( )AX、Y 元素的金属性 XW2 X2 Y320在 2 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 3A(g)B(g) 2C(g)2D(g)的反应。现通入 3mol A和 2.5 mol B,5s 内用 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 molL1 s1 ,则 5s时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75 molL 1 B1.5 molL 1 C2 molL 1 D0.15 molL 1 第卷 (填空题,共 40分)二. 填空题(包括 21-24小题, 共 40分)21 (10 分)(1)分子中含有 34个氢原子的烷烃分子式为_;在同温同压下与 CO2密度相同的烷烃分子式为 _;通常情况下为液态的分

21、子中含碳原子数最少的烷烃的分子式是_。(2)写出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气态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3) 选择下列某种答案的序号, 填入下表的空格。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 同种物质物质名称正丁烷与异丁烷红磷与白磷庚烷与戊烷氯仿与三氯甲烷氕与氘、氚4CuZn稀 硫 酸相互关系22(10 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1)将钠、钾、镁、铝各 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 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 Cl

22、的非金属性比 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 A的名称为_,干燥管 D的作用为_。(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 A中加浓盐酸,B 中加 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 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 C中溶液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溶液吸收尾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3.(8 分)由铜片、锌片和 200ml稀 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一段时间后某极产生 3.36 L(标准状况)的气体。(1)负极是 (填“锌”或“铜” ) ,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

23、还原” ) 。(2)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3)产生这些气体共需转移电子数目为 ,负极质量减少 g24 (12 分)A、B、C、D 均是短周期元素,A 和 B同周期, B和 C同族,A 元素族序数是周期数的三倍,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B 与 A能生成化合物 BA2,C 与 A生成化合物 CA2, A的阴离子与 D的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都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 的单质与 A 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 D2A或 D2A2。请回答(1)写出元素符号 B: D: (2)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周期、族) (3)比较元素 B和 C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化学式表示) 5(

24、4)D 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电子式 .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_ (5)写出 D2A2 与 BA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A C D C D D B C A A C B D C B B C D A二. 填空题,共 40分(包括 21-24小题)21 (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1) C16H34; C 3H8; C 5H12;(2) (2 分)(3) 22.(10 分,除标注外

25、每空 1分)(1)钾 铝 铝 (2)S2 Cl 2=S2Cl (3)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 (4)变蓝 NaOH Cl 22OH = Cl ClO H 2O(2 分)23.(8 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1)锌;氧化(各 1分) (2)2H +2e-=H2 (3)0.3N A 或 1.8061023 ; 9.75 24. (12 分, 除标注外每空 2分)(1) C 、 O (每空 1分) (2)三 、 A (3)CH 4SiH 4(4)Na : :H 离子键、共价键O (5)2Na 2O22CO 2=2Na2CO3O 21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

26、考试题 说明:1。本试题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共 3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 I 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30 题,合计 60 分)1. 某中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学生高呼示着“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街头游行示威。请你推测影片中学生斗争的主要对象应是 ( )A清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 D美帝国主义2. 1924 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27、会召开B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C中国国民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3.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包( )促进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发生变化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A BC D4. 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 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5. “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 ”根据上下 文的意思, 处应该填写 ( )A遵义会议 B南昌

28、起义C秋收起义 D土地革 命6. 下图为 90 多岁的日本老兵多立太郎,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这个地方是 ( )A.卢沟桥 B.柳桥湖 C上海 D南京7. 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日军宣布投降后,顺溜背负血海深仇,追杀坂田,坂田畏罪自杀。全面侵华期间日军在中国的累累罪行不包括 ( )A旅顺大屠杀 B制造潘家峪惨案C南京大屠杀 D用中国活人做试验8. 1942 年初,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进入缅甸作战 。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的直接目的是 ( )A营救被困英军 B对日军形成包围C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D配合英美军队反攻日军9. 漫画七七与切切反映了 ( )

29、2A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B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失败而告终C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D蒋介石“围剿”红军计划以失败而告终10. 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 渡江战役11. 诗词也能反映历史。1949 年毛泽 东作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首诗,其中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主要是描绘哪一重要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2. 1848 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 权利

30、法案的颁布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13.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 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 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做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对此解 读准确的应包括 ( )“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A B C D14. 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形成了两 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15. 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

31、的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16. 2016 年 12 月 20 日,澳门举行了庆祝回归祖国 15 周年的隆重庆典。港澳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关于“一国两制”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B回归后的港澳台保持原有社会制度C其核心是一个中国 D回归后港澳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相同17. 周恩来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 年 9 月 7 日)中说道:“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便是同中央人民政府协议事情的机构。一切大政方针,都先要经过全国委员会协议,然后建议政府施

32、行。 ”这表明( )A中央政府是全国政协下属机构 B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C全国政协与中央政府分权制衡 D全国政协代行人大职能18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1949 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A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公布了发展我国依法治国方针C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确立一国两制的方针19. 如图是杨之光在 1954 年所做的一幅宣传画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着一张崭新的选票,满脸露出无比的喜悦。此宣传画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形成(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C.政

33、治协商制度 D.基层村民自治制度20. “文革”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C.要防止个人崇拜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21. 新中国建立初期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 “一国两制”22.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日内瓦会议 B中印谈判 亚非会议 雅尔塔会议23.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

34、,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4.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 12 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 “扬眉吐气” 、 “跨洋握手” 、 “冰释雪融”B、 “另起炉灶” 、 “分道扬镳” 、 “播种友谊”C、 “另起炉灶” 、 “跨洋握手” 、 “扬眉吐气”D、 “斗智斗勇” 、 “再次较量” 、 “峰回路转”25. 第二次世界大战

35、后不久就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 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 是 ( )A亚 欧对抗力量失衡 B不结盟运动迅速展开C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D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26.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 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这说明( ) A.日本积极支持不结盟运动 B.日本已经成为经济、政治大国C.美国已经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D.日本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27. 1998 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

36、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 B. C. D.28.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B.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D. 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29. 1962

37、年的古巴导弹事件反映的国际关系特征是 ( )A北约与华约的军事对抗 B “冷战”形势下的美苏争霸4C美国与苏联对古巴的争夺 D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全面对抗30. 全球通史谈到:“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 世纪 50 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这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基于( )A.社会制度对立和意识形态分歧 B.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对峙C.北约和华约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D.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明第 II 卷31.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最重要的

38、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

39、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刘少奇(1)根据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8 分)(2)根据材料二 ,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 分)(3)材料三是“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批斗时说的一番话,读了它,你有何感想?(4 分)32.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

40、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 分)(2)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或“挑战”的因素。 (8 分)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 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 分) “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2

41、分) 33. 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讲话时说, “我们应继续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5问题。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第3集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

42、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 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 (19451980年)回答:(1)材料一 、 二 中 所 说 的 “某 些 原 则 ”、 “这 些 原 则 ”指 的 是 什 么 ?(2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4分)(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6分)高一历史测试试题答题纸31. (1)根据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对国家的

43、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8 分)(2)根据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 分)(3)材料三是“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批斗时说的一番话,读了它,你有何感想?(4 分)632. (1)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 分)(2)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在 “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或“挑战”的因素。 (8 分)(3)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 分) “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2 分) 33.(1)材料一 、 二 中 所 说 的 “某 些 原 则 ”、 “这 些 原 则 ”指 的 是 什 么 ?(2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

44、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4分)(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6分)高一历史答案1-5 BCBCA 6-10 AACBC 11-15 DBDCC16-20 DDAAA 21-25 CACAC 26-30 DCBBA31. (1)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或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7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 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答临时大总统亦给分) ;司法权属于法院。 (8 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分)(3)本题采取分层评分,第一层次:能答出“文化大革命”中公民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宪法遭到破坏;第

45、二层次:能答出“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4 分)32. 答案 (1)华约成立。 (2 分)(2)西欧走向联合(欧共体的成立) ,日本经济实力大增(日本崛起)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不结盟运动成立) 。(8 分(3)苏联解体。 (2 分)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或“一超多强”局面(2 分)3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分)(2)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殖民主义、霸权主义。 (4分)(3)周恩来、1955 年、万隆、亚非会议。(4 分)“求同存异” (2 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