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莆田六中 15-16 学年(下)高一地理期中考试题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 a,b,c 三处的 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第 12 题。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 Bc Cb Db2与河流 a、b、c 相对应的侵蚀作用和堆 积地貌分别是( )Aa溯源侵蚀, 三角洲 Bb侧蚀,冲积平原Cc侧蚀,冲积扇 Db下蚀,三角洲下图为某河流河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3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 EF 断面的是( )
2、4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规划在 E、F 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在 E 地 B此河流一定位于南半球 C若规划在 E、F 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在 F 地 D此河流一定位于北半球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回答 5-6 题。5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特征 B整体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D过渡性特征6对于 P 环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C植被破坏严重,形成红色荒漠 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右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读图完成 7-8 题。27该山地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 区C南半球低纬
3、度地区 D南半球中纬度地 区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南坡是迎风坡,北坡是阳坡 B南坡是迎风坡,北坡是阴坡 C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阳坡 D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阴坡 9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 A出生率的高低 B死亡率的高低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 ,读图完成 10-12 题。10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的国家是( )A B C D11下列关于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快,环 境人口容量增大 B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1
4、2缓解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13中国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放开二胎,结束了 30 多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这个新的人口政策执行,将使( )A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B带动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D降低了老龄化进程的速度人口金字塔的形态不仅能显示该国人口结构与人口转型阶段,同时也能反映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读下面四种形态的“人口金字塔图” ,完成 1415 题。314图中四种人口金字塔的形态,若按人口增长阶段转型的一般规律,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甲乙丁丙 D甲
5、丁丙乙15造成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根据下表,回答 16-18 题。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 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2000 年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0.35%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2 300 万人2000 2010 年常住人口增加 604 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3 000 万人2010 年常住人口1 961 万人16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C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D人口基数较大17表中代表北京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A2 300
6、万 B1 961 万 C3 000 万 D604 万人18北京市提高未来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 )A不断新增城市建设用地 B适度降低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C控制人口增长 D提高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回答 19-20 题19形成我国民工潮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20大量农民工进城可能给该城市带来的问题是( )A弥补劳动力不足 B缓解人地矛盾C导致人才外流 D加大了社会治安压
7、力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2122 题。421下列有关该城镇功能区分布及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为商业区,具有最大消费人群 B乙 为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C丙为工业区,对居住区污染较小 D文教区位于郊外,环境优美22现拟在、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A B C D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23-24 题。23图中、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D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24在处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有所提高的原因最
8、有可能是该处 ( )A商品丰富 B居民购买力大 C交通发达 D环境优美下图表示不同级别的城市分布,读图回答 2526 题。25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四级城市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C乙城市的服务职能一定比 丁城市多 D丙类城市的数目比甲类城市少26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城市甲、乙、丙的服务等级依次 对应正确的是( )A早点铺 中学 专业医院 B汽车销售 珠宝商行 大型音乐厅C五星级宾馆 普通超市 小学 D茶馆 咖啡店 酒吧右图是四个国家三大产业结构百分比图,如果a、b、c 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读图回 答 27-28 题27、四个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9、)距市中心距离5A B C D28若 、代表世界上的两类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B国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国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速度较慢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 2930 题。29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30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 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 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二、综合题(4 题,共 40 分)31读“北半球陆地自然
10、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气候是 ,位于大陆西岸的气候是 。 (3 分)(2)从 DCBA 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 分)(3)从 CEF 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它是以 变化为基 础的,在北半球 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3 分) (4) 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DCBA B:CEF)的变化,产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2 分)32读“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1 分)6(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_ 。 (1
11、分)(2)图中、三处中,适合布局高级 住宅区的是_, (1分)简述其理由。_ (4 分)(3)图中处最适合在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中选择建设_区, (1 分)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3 分)(4)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_ (1 分)33读材料,完成下题。(9 分)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材料二 我国每隔 5 年的 65 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7(1)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主要原因是_ _ 。但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原因是_ 。 (2 分)(2)根据材料一判断图示时期内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并描述该模式的特点。 (4 分)(3)
1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是_ 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 和_ (3 分)34 2013 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 2013 年底,泉州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0.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表 1 泉州市区面积、人口的发展变化年份 1980 2000 2005 2010市区面积(平方千米)7 44 70 150人口(万人) 14 42 79 166表 2 泉州市城镇的发展变化城镇数量年份街道 镇 县级市 县级区1980 4 9 1 02010 30 106 3 4(1)据表 1、表 2 简述泉州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城市化过程曲线图8(3 分)(2
1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2013 年泉州在城市化过程中处于 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 、 ,城市出现( )现象。 (5 分) A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第一、三产业比重上升 D生物多样性增多(3)简述城市化过程中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措施。 (2 分)。15-16 下高一地理期中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二、综合题(4 题,共 40 分)31.(10 分)(1) C H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3 分)(2)由赤道到两极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 分)(3)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中纬度 (3分)(4)A 海拔的变化引起水热状况差异 (2分)32 (
14、11 分)(1)扇形模式(1 分)(2)处(1 分) 公路穿 过,交通便利;靠近公园、湿地(沼泽) ,环境优美;位于城区河流上游;位于与盛行风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D A B A B B D D B C D D A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A D C D D A B C B C B C D C9垂直的郊外;地势较高;距离高速公路和机场距离适中。 (答任意 4 点得 4 分)(3)工业区(1 分)位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15、靠近铁路,交通便利;靠近煤、铁资源,降低运输成本;(3 分)(4)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1 分)33 (9分)(1)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基数大(2 分)(2)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4 分) (3)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1 分) ;人均寿命延长和出生率不断下降(2 分)34 (10 分)(1)城市面积(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规模增加 城镇数量增加(2)中期 城市化水平较高 发展速度快 B(3)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发展公共交通;疏散城市人口和商业;错开出行高峰;对市中心的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答对两点即可)1莆田六中 2015-2016
16、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化学试卷(B)试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全部答案填到答题卡中。2.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K-39 Ba-137 Cu-64 Cl-35.5 S-32 Zn-65 Fe-56第卷 (选择题 共 48 分)一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NO 2是无色的气体BSO 2能漂白品红等物质,说明 SO2有氧化性C氯化钙溶液和 AgNO3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
17、产生D加热时,铁单质与浓硝酸不发生反应2、下列各个反应,不能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A煅烧黄铁矿(FeS 2)制 SO2B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金属铝C钠与水反应制烧碱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液态氨气化时吸热,可用液态氨作制冷剂B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是因为铝和浓硝酸不反应C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D铝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钢铁工业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铁4、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浓硫酸与铜片反应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D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5、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把浓硝酸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保
18、存B把 Na 保存在煤油中C把 NaOH 溶液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6、下列关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和浓硝酸常温下均可以与 Cu 迅速反应B浓硫酸和浓硝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均会增大C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均不能用铝制容器贮存D浓硫酸和浓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7、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A饱和食盐水 BNaOH 溶液C足量澄清石灰水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8、下列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CO2和 SO2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 Br2(g)和 NO2C用 CO2鉴 别 NaAlO2溶液和 NaClO 溶液
19、D用 Ba(OH) 2溶液鉴别 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9、下列实验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解释或结论A 向某溶液中加入 NaOH 并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NH4+B 铜粉不能溶于冷的浓硫酸 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C 往溴水中通入 SO2,溶液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D 向 FeC12溶液中通入 C12,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C12的氧化性比 FeC13的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 2使品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分别体现了它的漂白性和还原性2B将 Fe(NO3)2样品溶于稀 H2SO4后,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
20、红,说明 Fe(NO3)2样 品已经变质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一定存在 SO42-D浓硫酸可用于干燥 H2、NO 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 NH3、SO 2等气体11、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 Cl2、O 2、SO 2、NO、NO 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份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 SO2和 NO B肯定含有 NO 和 O2C可能有 Cl2 D肯定没有 Cl2、NO 2,可能有 O212、下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A用浓硝
21、酸与 Cu 反应制取 NO2B用浓盐酸和 MnO2反应制取 Cl2C用 NH4Cl 和 Ca(OH) 2反应制取 NH3D用 H2O2溶液和 MnO2反应制取 O2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 既能与 X 反应又能与 Z 反应的是( ) X Y Z NaOH 溶液 Al(OH) 3 稀硫酸 KOH 溶液 SiO2 浓盐酸 O2 N2 H2 FeCl3溶液 Cu 浓硝酸A B C D14、在 FeCl3、CuCl 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滤出的固体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Fe2+,一定不含 Cu2+B若滤出的固体只有铜,则
22、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Fe2+,可能含有 Cu2+和 Fe3+C若滤出的固体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Fe3+和 Fe2+,一定不含 Cu2+D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Fe2+,一定不含 Cu2+和 Fe3+15、某稀溶液中含有 Fe(NO 3) 3、Cu(NO 3) 2、HNO 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 Fe2+的浓度(纵坐标/molL 1 )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mo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 3) 3、Cu(NO 3) 2、HNO 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4 B1:3:1C3:3:8 D1:1:116、已
23、知 X 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A 与 X 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 能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 X 的强氧化性B若 A 为铁,则足量 A 与 X 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C若 A 为碳单质,则将 C 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最终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D工业上,B 转化为 D 的反应需使用催化剂第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3二、填空题17 (12 分)、已知 A、B、C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1)若 A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B 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则 X 的化学式为 (2)若 A 一种黄绿色气体,X
24、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中金属则 B 与金属 Cu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 A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在空气中会立即转变为红棕色,则 A 气体与 X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发生反应:(4)待反应停止后,若铜有剩余,再加入少量 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若将 12.8g 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气体 5.6L(标况)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mol.(6)将收集上述气体的容器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并向其中缓慢通入 O2,使其充分反应,若要使水恰好充满容器,理论上需要参加反应的 O2的物质的量是 mol
25、18、 (12 分)烟气的脱硫(除 SO2)技术和脱硝(除 NOx)技术都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1)烟气脱硫、脱硝的环境意义是 ;(2)一种选择性催化脱硝(NO 2)的原理为:6NO 2+8NH3 7N2+12H2O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反应中每转移 2.4mol 电子,生成 N2的物质的量为 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尾气是平流层中 NOx的主要来源它们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机理为:、O 3 O+O2、NO+O 3NO 2+O2、NO 2+ONO+O 2上述反应中 NO 所起 的作用是 (3)表列出了 2 种燃煤烟气脱硫方法的原理方法 用氨水将 SO2转化为 NH4HSO3,再氧化成(
26、NH 4) 2SO4方法 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 CO、CH 4、H 2)将 SO2在高温下还原成单质硫方法中用氨水 吸收燃煤烟气中的 SO2转化为 NH4HSO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利用了 SO2的 性质(选填字母编号) A漂白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酸性氧化物19、 (14 分)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硫酸具有 AD 所示的性质,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那些性质?请将选项字母填在下列各小题的括号内:A 酸性 B 吸水性 C 脱水性 D 强氧化性(1)浓硫酸可以干燥氢气 (2)浓硫酸使木条变黑 (3)热的浓硫酸与铜片反应 (4)浓硫酸使
27、胆矾变为白色 现用该浓硫酸配制 100mL 1mol/L 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瓶;烧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 (选填序号) ,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写仪器名称) ;4(2)经计算,配制 100mL1mol/L 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 mL(保留一位小数) 、下图为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的装置请回答:(1)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乙中品红溶液的现象是 20、 (14 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前要进行 ;(
28、2)装置 A 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中,装置 B 中发生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 SO2具有的性质是 ;(4)装置 C 中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说明 SO2具有的性质是 .(5)装置 D 的目的是探究 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6)尾气可采 用 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莆田第六中学 15-16 学年下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试卷高一历史(必修I、I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
29、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小农经济的依赖性 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2方勺在泊宅编中载:“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为之铠(碾米用的石磨),下为碓米。 ”材料反映当时福建土地制度以小农土地私有制为主向山要田,山区梯田多能将低海拔处的水引往高海拔处已经懂得综合利用水资源A B C D3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反映了A生产力的发展 B劳动力专业化
30、出现C粮食产量增加富余了一定的劳动力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普及4 宋代商业史研究中说道:(城市) ,特别是在秦汉至唐初“市”制存在的时代,工商业被“市”所吸收,因此,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 、 “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材料主要说明了秦汉时期A城市以商业职能为主 B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C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 D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 5乾隆元和县志记载苏州之布,名重四方, “各处客贩及阊门字号店皆坐庄买收,漂染俱精。阊门字号店商人把采购、加工、发卖合为一体,不仅自行设庄,而且还雇佣工匠,兼营漂染作坊” ,故“自漂布、染布及看布、行布,一字号常数十家赖以举火” 。这则材料说
31、明了A阊门字号店生产布料 B商业资本介入生产领域C阊门字号店规模扩大 D金融资本介入生产领域6关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史学界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或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和观点的是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C找到了“无主地” D证实了“地圆学说” 7从 1510 年起的一段时间里,下表甲、乙、丙三组“商品”是欧洲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轴。如果欧洲经由输出、交换或生产,最后再将获利输入欧洲,那么从“欧洲输出、交换、再输入欧洲”的先后顺序是组别 商品 盐、酒、火器、布匹、五金 糖、烟草、稻米 奴隶A BC D8多数经济史学家认为其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它与 17
32、76 年、1789 年和 1917 年的政治革命相2比是一个逐步的渐进过程;它是在一个个地区逐步发生的,而不是一下子席卷全国。它的重要意义不亚于从旧石器时代原始的狩猎人向新石器时代定居的务农人的转变。材料重在说明A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影响到整个欧洲B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的扩展是渐进而深远的D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的逐步扩展9以下对此曲线图理解,表述正确的是18701910 年世界船舶数A基本实现了水上运输工具的变革 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不能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需要 D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1019 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的西方各国。这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涌入了大量
33、外国商品 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导致了农产品大量出口A B C D111863 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太平军,上海 27 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 。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D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12近代史学大家梁启超认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 ,历史事件之间也是如此。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是A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西方代议制建立B辛亥革命剪发辫,改称呼C新文化运动中共诞生D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13打破了列强对中国
34、水上运输垄断局面的是A京张铁路的修建 B轮船招商局的创办C “大清邮政局”的成立 D福州马尾造船厂14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理解不准确的是( )A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B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的重要保证C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最高的国家利益D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315对于如何避免类似“文革”的错误再次发生,邓小平说, “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讲话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一些领导人
35、专制作风 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16阅读下面的前三届人大代表构成表届数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代表总数 1226 1226 3040中共党员 668(占 54.5%) 708(占 57.7%) 1667(占 54.8%)民主党派 274(占 22.3%) 284(占 23.2%) 565(占 18.6%)无党派 284(占 23.2%) 234(占 19.1%) 808(占 26.6%)关于上面表格中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B民主党派是执政党C政协会议是最好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D人民代表 大会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1
36、7 “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 ”这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A符合传统文化内涵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C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D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18 “不结盟”一词最早可追溯到 1954 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尼赫鲁将一年前中国总理周恩来为处理中印两国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在 1954 年提出B不结盟运动主张国与国之间不要结盟C中、印都参加了不结盟运动
37、,同是缔 约国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不结盟运动有间接影响191945 年 12 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 世纪)20 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 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 年 5 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二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B扶植日本,稳定资本主义制度C加紧孤立、封锁和威胁社会主义国家D “冷战”局面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20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 (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
38、降落下来。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他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以上一段话是丘吉尔的一段演说词。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B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C两大阵营应该和平相 处 D欧洲联合起来,应对苏联威胁和美国控制421欧洲各国谋求欧洲一体化,取得非常明显的进展,欧洲国家联合的特点不包括A以经济联合为动力 B由欧洲大陆国家起带头 作用C以北约组织为基础 D为发展经济、抗衡美苏而发起2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二战结束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C
39、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23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能够印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A B C D24下图显示的是 1991 年 12 月 25 日晚,一面红色国旗从克林姆林宫降下,一面白、蓝、红三色旗 升
40、上克林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A十月革命胜利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德国统一25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你住在玻璃房子里,就不要朝别人扔石头。 ”当今,各国好比住进了“玻璃房” ,国际关系不再是“你死我活” 、 “此消彼长”的关系,对话与合作是大势所趋。材料现象说明A国际间的各国矛盾正在消除 B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分歧消失C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的利益联系 D多极化格局促进了国际合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14+18+18=50 分)26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
41、式。 “丁已小雨,佑多贾以鬯chng,祭祀用的香酒 ” ,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材料二 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 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5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 。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春秋)管仲管子治国 材料三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宋)陈亮四弊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
42、商周时期的商业状况。由此看出当时政府的商业政策是什么?(3 分)(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二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 (4 分)(3)材料三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5 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2 分)27 (18 分)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87 年,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与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 ,并聘用日本工程师与技师。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
43、,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 ,这说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后续有扩大。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材料二 通久源纱厂纺纱机器现经安妥,开工在即,外洋机器厂派洋人二名来甬(宁波),已为该局雁佣。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他们准备暂时雇佣日本工匠这是一个新创举,可使中国在这种一向被外国入口货独占的行业中,今后也可分得一分利润。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三 1897 年 4 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
44、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 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推押与洋商者。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搅之势。 ”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文中又点浙江,可见问题较为突出。 一6一金普森等浙江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97 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后续有扩大”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阻力? (4分)(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代浙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这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吗?为什么? (8 分)28 (1
45、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 (1979 年)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46、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 年)材料三 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 GDP 增长幅度达到双 位数,2006 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 28 436 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 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 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 2 514 家
47、,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 3 845 家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 (2007 年)材料四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 “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7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6 分)(3
48、)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6 分)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4 分)8高一下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2=5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 D B C B C D C A B A D B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A C D A D D B C C A C C二非选择题(14+18+18=50 分)26 (14 分)(1)状况:商业受政府监管,并为王室服务。 (2 分)政
49、策:保护和扶持商业发展。 (1 分)(2)政策:重农抑商。 (1 分)原因:发展农业,制约游民;富国强兵(拓展疆域) ;弃农经商易导致土地荒芜和国家贫弱。(3 分)(3)观点:农商并重,相辅相成。 (2 分)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观念受到一定冲击;农商并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商并重可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最好状态。 (3 分)(4)关系:相互影响。 (2 分)27 (18 分)(1)宁波是中国近代第 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较早;甲午战争后,西方经济侵略的加深,当地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为近代民族工业提供必要的劳动力;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6
50、分,三点即可。)(2)最大障碍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 分)本国封建势力与一些陋习也在一定对民族工业起阻碍作用。(2 分)(3)主要在纺织、火柴等轻工业。(2 分)这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普遍现象。(1 分)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因此只有在轻工业领域有所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工业为外国资本所垄断。(5 分)28 (18 分)(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2 分)(2)相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2 分)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或明确提出在大陆和台湾分别实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政策的稳定性(或长期不变)。(4 分)(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 分)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台湾提供借鉴。(4 分)(4)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