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漯河高中 20152016 学年(下)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 理 试 题一、选择题(401.5=60 分)下表是世界四个地区人口相关数据,据表回答 12题。地区 总人口(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地区生产总值(亿美元) 130 1.78 0.62 160 820 0.55 0.60 908 1900 1.79 0.81 190 4800 1.24 0.64 10361、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明显的是A地区 B地区 C地区 D地区2、地区在四个地区中A经济发民展水平最低 B年净增人口最多 C劳动力资源最丰富 D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 2000年至 2008
2、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的转折年。下图为 2000年和 2009年 10岁至 20岁广东省和山东省的人口金字塔图。据图回答 34题。3. 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省 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B广东省 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 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C2009 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D2000 年和 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 19岁的高考适龄人24. 两个省区新出生人口近年来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有A我国人口基数开始大幅度下降B经济发展和我国的人口政策使人们的
3、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C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D子女的抚养负担加重,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 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 56题。5.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城乡间人口流动农业专业化发展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B. C. D.6. 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C .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 78 题。7图示信息显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4、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人口消费水平C经济发展程度 D资源丰富程度8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是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 D环境的限制性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910题。39图例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A商业区、文化区 B住宅区、商业区C住宅区、行政区 D行政区、文化区10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最有可能位于A巴西东南部 B澳大利亚西南沿海C印度半岛 D地中海沿岸下表是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数据。完成 1112题。2002年 2012年 年均增长城镇化率(%) 30.0
5、9 52.57 3.01%户籍人口比率(%) 27.89 35.29 2.38%举家迁移比率(%) 22.38 20.66 -0.80%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25973 45565 5.78%注(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1120022012 年间,我国A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 B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C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D个体城镇化快
6、于家庭城镇化12表格中数据反映突出的问题是A城镇人口增长过快 B城镇土地扩张过快C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人口抚养系数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通常指 15-64岁人口)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读“安徽常住人口变化表” ,回答 1314各题。1564岁(%)65岁以上(%)城市化水平(%)净迁出人口(万人)42010年 72 10.2 46.5 9142013年 71.11 12.8 47.86 898.7132013 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达到 47.86%,但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为 22.9%,有关当前安徽省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化发展速
7、度慢C城市化发展质量较低 D城市人口大量迁出14有关 2010年到 2013年安徽省人口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安徽人口抚养系数下降 B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C总体人口平均年龄减小 D外出人口出现回流现象下图示意 19812008 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与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图中表示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平均人口数量的数字序号依次是A、 B、 C、 D、1619811995 年期间曲线数值的变化说明A城市化进程减缓 B大城市规模不断缩小C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D中小城市大量涌现图 1为 1995-2007年部分主产国某种粮食年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 1718 题图 1
8、17这种粮食作物是5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大豆18X 国 1997年以后总体上出现产量下降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是A自然灾害 B市场调控 C国家政策 D播种面积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读下表回答 1920 题。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 /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 2)甲 30 156乙 70 3,503丙 432 1,601丁 910 1,35919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国家是A甲 B乙 C丙 D丁20该国虽“地广人稀”但人均耕地却很少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我国某农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2122问题
9、。2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混合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22如果利用该农场产品,可发展A电子装配工业 B饲料加工工业 C建筑材料工业 D服装加工工业位于鄂西北山区十堰市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是 20世纪 60年代末期在“三线”建设中选址建设的国家重点企业。在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特殊的国内社会环境下, “三线”建设中国家重点工业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散(分散布局) 、山(工厂进山) 、洞(生产设备进洞) ”。据此并读图 2回答 2325 题图 2623第二汽车制造厂当初选址十堰是合理的,主要理由是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交通方便、水源充足
10、 D国防安全需要2420 世纪 90年代,二汽东风公司确立了建设汉江汽车工业走廊的发展目标,目前已初步形成十堰(商用车制造) 、襄阳(轻型商用车及中高档轿车制造) 、随州(专用汽车) 、武汉(乘用车制造)四大整车生产基地及众多的零部件生产城市。提出这一发展目标的理论依据是A生产联系和地域分工 B产业集聚和规模效益C工业分散和区域协作 D产业转移和资源配置252004 年二汽东风汽车公司将总部迁到武汉,同时将东风乘用车研发中心落户广州。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主要目的是A便于获取劳动力降低成本 B便于获取充足的燃料和原料C便于获取市场与技术信息 D便于零部件生产加工和采购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
11、离的变化图”,回答 2627 题。26. 该类工业最可能是A. 电子工业 B. 机械制造工业 C. 食品加工业 D. 钢铁工业27. 造成该类工业在市中心净收入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工资和市场距离 B. 运费和地租C. 地租和原料成本 D. 运费和原料成本读图,回答 2829题。28下列因素中对 A区域工业布局发挥重要作用的有 原料 科学技术 交通运输 环境因素 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素质A B C D729B 区域以完善的服务体系打造成了世界著名的新工业区代表,下列因素中对该工业区的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A交通运输 B工业联系 C环境因素 D劳动力数量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下表为某日高铁与航空运输
12、比较表,回答第 3031 题区间及距离最低票价(元)最低票价(元) 运行时间 运行时间高铁(二等座)航空(经济舱) 高铁 航空北 京 一 石 家 庄 277km 129 全价:500+120 6 折:300+120 1:20 0:40北京一郑州 695km 310全价:690+120 59 折:410+1202:30 1:30北京武汉 1100km 522全价:1080 +180 29 折:320+1804:29 2:10北京一广州 2200km 865全价:1 700+180 7折:1190 +1807:59 3:1530从资料中分析可知,四个区间中高铁与航空运输竞争明显占优的是A北京石家庄
13、 B北京一郑州 C北京一武汉 D北京一广州31下列关于高铁和航空运输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航空运输因速度快,在短距离运输中优势更明显B因航空运输价格高,长距离受高铁影响较大C高铁因价格低,在长距离运输与航空竞争最激烈 D高铁与航空运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势互补铁路运输供需缺口= 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 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据图回答 3233问题。32根据图示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AT 1 BT 2 CT 3 DT 433T 4 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表明8A经济发展严重衰退 B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C工业化程度提高 D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34下图为某区域世界主要海
14、港及航海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至的航运石油运输量大 B由至的航行顺风顺水C、之间的航线为世界运输繁忙航线之一 D、之间的最近航线通过世界著名海峡图为我国 2014年已通动车组路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35题。35关于我国动车组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覆盖了全国的铁路运输网 B都分布在我国地势平坦的地区 C中西部较东部地区发展更快 D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 2013年 11月世界气候大会推动与会国政府在 2015年达成了有关通过保护森林、节能和灾害预防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决议。图 10为“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 量图” ,读图完成 3637
15、 题。图 10936有关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大 B.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量较大C.城市化速度与碳排量呈正相关 D.各国应承担同等的碳排放责任37当前我国应采取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主要是开展植树造林 减缓工业化进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开发新能源A. B. C. D.现代农村生态庭院是农村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生产模式,也称生态小康家园。它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现代农村生态
16、庭院示意图。读图回答38题。38图中用塑性玻璃做温室穹顶的首要目的是A阻隔温室外病虫害的侵袭 B防止雨水污染物造成污染C保护温室内土壤肥力流失 D对楼顶花园起到保温作用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 100,图 7表示 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完成 3940 题。 39. 19952010 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大量消耗资源 10大量排放污染物 科教投入不足 人口增长缓慢A. B. C. D. 40. 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建设 经济基础建设 农业基础建设 生态与环境建设A. B. C. D. 二、综合题(40 分)41.(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
17、料一 墨西哥地形及城市分布图材料二 客户工业,即免税临时进口设备、原材料、零配件、包装材料等生产资料,在墨西哥加工组装后用于再出口的工业。20 世纪 70年代以来,硅谷企业的许多新工厂纷纷落户莫西卡利。截至 2002年 4月,墨西哥客户工业企业数量达到 3316家,其中 80%集中在北部边境地区。(1)简述该国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及原因(6 分)(2)分析客户工业在莫西卡利地区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6 分)图示区域尽管靠近赤道,但索马里地区仍然是一个干旱地区,严重干旱常常威胁着“非洲之角”人民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题。图 711(3)图中所示地区沿海很少有大港口分布,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8、。 (8 分)42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 分)材料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达 16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区域图:新疆是我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图中的阴影区域为新疆棉花的主要分布区,这里出产的棉花产量高,质量好;图中的塔中为塔中工业基地所在地,地处塔里木盆地的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这里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材料三 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图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2(1)评价塔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 (8 分)(2)分析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6 分)
19、(3)分析该地区发展材料三所示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经济意义。 (6 分)13漯河高中 20152016 学年(下)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 15 BDCBC 610 BDCBB 1115 DBCDC 1620 DCDCD21-25 ABDAC 2630 CBDCA 31-35 DCBBD 3640 BDDDC41.(1)沿海少,内陆多;大多分布在海拔 1000米以上地区。(4 分) 原因:沿海地区地势低,气温高,内陆高原气候凉爽。(2 分)(2)紧邻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电子产品组装需求量大;靠近美国,方便人员来往和大量生产资料的引进和工业产品出口;土地、劳动力价格低廉。(6
20、分)(3)海岸线平直,无优良海湾(2 分) ;沿海地形崎岖,无开阔平坦地形(2 分) ;沿岸为沙漠,陆地淡水补充少(2 分) ;经济落后,经济腹地狭小(2 分) 。42 (1)有利条件: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原料、能源丰富);地处塔里木盆地,地势平坦开阔。(4 分)不利条件:气候条件恶劣,极度干旱,多大风,太阳辐射强,工人生产生活不便;水源缺乏;交通不便;远离市场,产品运输距离远等(其它要点若合理也可给分,6 分)(2)新疆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盆地地形,地势平坦;沙质土壤,利于棉花根系生长;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晴天多,(且纬度高,夏季昼长),光照充足,利于棉花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利于
21、营养物质积累;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大,棉花病虫害少;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且灌溉水质好);灌溉植棉利于人工调控用水,可满足棉花不同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利于棉花的生长与采摘。(以上要点任答 6点,满分共 6分)(3)延长葡萄产业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发展旅游业,水产养殖,多样化经营增加就业收入;生产加工中的废物再利用,降低了原料投入的成本。 (6 分)120152016 学年(下)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 学 试 卷(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 Pb-207第卷 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22、题意,1-10 各 2 分、11-20 各 3 分,共 5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 7 个周期、18 个族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C.工业上常用电解 NaCl 水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钠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H2O 的电子式:H : : 2 H B.K+的离子结构示意图:OC.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D.羟基的电子式: :HO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gCH 4含有 5NA个电子 B1mol Na 与足量乙醇完全反应,失去 2NA电子C1L 0.1molL -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
23、 0.1NA个 H+ D标准状况下,22.4L 苯含有约 NA个 C6H6分子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H 3O 和 OH BCO 和 N2 CHNO 2和 NO DCH 和 NH 2 3 45.下列有关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水提镁的过程为:MgCl 2(aq) Mg(OH)2 MgO Mg 石 灰 乳 煅 烧 电 解 B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燃油的产量C煤干馏的产品很多,属于化学变化D海水提溴是将海水中的化合态的溴富集再转化为游离态的溴 6.下列物质按只含离子键、只含共价键、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氯气 二氧
24、化碳 氢氧化钠 B氯化钠 过氧化钠 氯化铵 C氯化钠 过氧化氢 氯化铵 D氯化钠 氦气 氢氧化钠7.区别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甲烷和乙烯:分别通入酸性 KMnO4溶液B苯和四氯化碳:分别与水混合、振荡、静置C乙醇和乙酸:分别滴加 NaOH 溶液D棉花织品和羊毛织品:分别燃烧闻气味28.某单烯烃与 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单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9.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最多的是( )AC 2H4 BC 2H6 CC 2H5OH DCH 3COOH10两种气态烷烃的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16 gL-1,
25、则对此混合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甲烷 B.一定没有乙烷C.可能是甲烷和乙烷的混合物 D.可能是乙烷和乙烯的混合物11.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 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 B 原子的质量数,B 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B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B B.C 单质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C.A 的氢化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B 位于第三周期A 族 12.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 1 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图 2 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
26、生成物的总能量低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13如图是乙醇燃料电池的示意图,用能传递质子(H +)的介质作电解质溶液,反应为C2H5OH3O 22CO 23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极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 + O 2 4e = 2H2OC电池工作时电流由 a 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 b 极D电池工作时,1mol 乙醇被氧化时就有 6 mol 电子转移14.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 M、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3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MB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 1时,N 的
27、浓度是 M 的浓度的 3 倍D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C5H12O 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 4 种B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C苯、乙醇、油脂均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DC 3H2Cl6有四种同分异构体16.莽草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 3 种官能团B可发生加成、取代、水解反应C分子式为 C7H8O5D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 H17.下列选项中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甲组为取代反应、乙组为加成反应的是( )甲 乙A 苯与溴水 乙烯与水制乙醇(催化剂)B 油脂水解 苯与氢气(催化剂、
28、加热)C 甲烷与氯气(在光亮处)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催化剂、加热)D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乙醇与钠反应18.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乙酸):用 NaOH 溶液洗涤后分液4B乙烷(乙烯):用溴水洗气C溴苯(溴):用 NaOH 溶液洗涤后分液D乙醇(水):用生石灰吸水后蒸馏19.分子式为 C9H12的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 )A2 种 B5 种 C8 种 D11 种20.分子式为 C5H10O2的酯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7 种 B.8 种 C.9 种 D.10 种第 II 卷(非选择题 50 分)二、非选择题(包括
29、5 小题,共 50 分)21.(12 分)I.下列物质: 16O 和 18O 红磷和白磷 CH 3CH3和 CH3CH2CH2CH3 CH 3CH2CH2CH3 和 CH3CH (CH3) 2 O 2和 O3 和 (1)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填序号,下同) , (2)属于同系物的是 。II.如图所示为 CH4燃料电池的装置(A、B 为多孔碳棒):(1) (填 A 或 B)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其电极反应式为 ;(2)当消耗甲烷的体积为 11.2 L(标准状况下)时,消耗 KOH 的质量为 g。.铅蓄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由 Pb、PbO 2、稀硫酸构成。该电池工作时,若电路中转移 2 mol 电
30、子,则负极材料质量的变化量为 g。22 (10 分)短周期元素 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周期主族元素,W、X 是金属,Y、Z 是非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W、X 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W 与 Y 可形成化合物 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3)Y 的低价氧化物通入 Z 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W、X、Y、Z 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5)Z 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该物质与水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3.(10 分).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
31、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5(1)从反应开始到 10 s 时,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颜色,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1)一定能证明 2SO2(g)O 2(g) 2SO 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序号,下同)。(2)一定能证明 I2(g)H 2(g) 2HI(g) 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3)一定能证明 A(s)2B(g) C(g) D(g)达到平衡状
32、态的是_。24 (8 分)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C 的流程如图所示:(1)B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2)写出 A 的结构简式:_。(3)、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反应、_反应。(4)写出反应和的化学方程式:_;_。25 (10 分)某小组的同学先用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他们在试管 A 中按顺序加入碎瓷片、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然后加热制取。请回答:6图甲 图乙(1)小试管 B 中的液体是 。(2)小试管 B 中的导管不能伸入到液面下,原因是 。(3)装置中有一个明显错误,改正后才能制取。此错误是 。(4)该小组若改用图乙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圆底烧瓶上的冷凝管的作用是_,冷凝管的 a 口是冷
33、却水的_(填“进口”或“出口”)。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化学参考答案1-5 BDADA 6-10 CCBBC 11-15 BDBAD 16-20 ABACC21.(12 分,各 2 分)I.(1) (2) II.(1)B CH 410OH 8e =CO 7H 2O (2)56 .962322 (10 分,各 2 分)(1)OH Al(OH) 3AlO 2H 2O 2(2) (3)SO 2Cl 22H 2O H2SO42HCl (4)S 2 Cl Na Al 3 (5)Cl 2O7H 2O2HClO 4 23.(10 分,各 2 分).(1)0.079 molL 1 s1 (2)X(g)Y(g) 2Z
34、(g) .(1) (2) (3)24 (8 分) (1)醛基(1 分) (2)ClCH 2CH2Cl(1 分) (3)加成 酯化(或取代) (2 分) 7(4)2CH 3CH2OHO 2 2CH3CHO2H 2O (2 分) Cu 2CH3COOHHOCH 2CH2OH CH3COOCH2CH2OOCCH32H 2O(2 分)25 (10 分,各 2 分)(1)饱和碳酸钠溶液 (2)防止倒吸 (3)试管 B 口用了橡皮塞(4)冷凝、回流 出口1漯河高中 20152016 学年(下)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35、分钟。第卷(共60分)一、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共60分)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B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制度确立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成套铁农具推动了农业精耕细作2.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标志
36、着灌溉技术的成熟C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3.秦汉时期的封建政权总是通过户籍管理、法律等行政手段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同时推行重农抑末、劝课农桑政策又限制其他生产门路。秦汉政权的政策主要目的是:A运用经济手段来管理农民 B使农民完全失去自由C禁止农民从事其他生产 D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描述 16 世纪的历史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材料中“心满意足的注视着过去”的根本含义是:A坚持君主专制 B固守农耕经济 C 虚骄自大、闭目塞听 D 实行闭关锁国5.北宋时期“主户” (有田
37、产的人)占民户总数的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客戶或佃户(租种别人土地为生的农民) 。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土地政策调整 D中央集权的加强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为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这里所说的“主因”,主要是指宋朝的:A商品经济发展不足打破封建专制统治 B商品经济仍然从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C农耕经济制约社会改革与科技进步 D宋朝的科技发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 27明朝末年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 ,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 、
38、 “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A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C土地高度集中无业游民增多 D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8.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在重要后果是: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消费品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A英国商业出现了亚洲东印度公司和北美伦敦公司B引发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英国资本主义农场、牧场兴起C扩大了原始资本积累,封建主地位下降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急剧扩大。9英国 18 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 19 世纪初以后死亡
39、率显著上升。1831 年1841 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6 上升到 27.2,利物浦由 21 上升到34,8。这主要是因为:A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B人口膨胀食物短缺C城市环境日益恶化 D医疗技术水平有所下降10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 ”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C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 D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11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
40、结构变化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和“影响 20 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经济分别是:A.、 B.、 C.、 D.、12.读下表,表中年代 I 到年代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3A甲午战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 B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D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3右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的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A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 美德经济已经超越了英国C.资本输出成为对外侵略主要方式 D. 新科技成果得到充分运用14.下面是 1929 年至 1932 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
41、: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提高 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C政府发展经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15.1930 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苏维埃地区米价一元一斗,国统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原因是: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C根据地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土地革命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416. 下表是英、法、美、德四国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由此可以推知,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42、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比例 78% 74% 72%A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衰落 B东西方国家差距逐步缩小C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工业化兴起发展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7.下图反映的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出现图中 C 点到 D 点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苏联背信弃义撕毁经济合作协议B一五计划成就显著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18.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 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1
43、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忆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了3626 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和 150%。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B农村生产技术的伟大变革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 D农民获得了所承包土地的所有权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经历了 1980 年1991 年的复兴和起步时期,1992 至 1999 年的扩容和成长时期,2000 年至今的规范和发展时期。这种发展:A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完全同步 B适应了经济体制改
44、革需要C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步调一致 D旨在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2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然而在 1992 年,广东人仍然担心来自北京的黄灯和红灯,他们亟想看到绿灯信号。1992 年广东看到的第一个绿灯信号是:5A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C “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221979 年 7 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80 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等。这些文件的发布:A主要是为了发展
45、市场经济 B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C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 D增强了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23 “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 。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 。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A物质生活近代化 B交通工具近代化C城市生活近代化 D工业发展近代化24.申报1907 年 9 月:“在他处则欲俭尚易,在沪上则欲俭尚难。沪上各业中于勤俭二字全无体会,不独
46、上等者不能俭,即降而于车夫亦且不知俭;商人讲究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相互攀比,斗富争雄。”材料最能说明:A商人追求奢华目的是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B西学东渐影响下人们经济观发生变化 C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发生巨变 D沪上不知勤俭说明社会财富有了极度增加25.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B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 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D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26.1928 年 9 月
47、,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认为, “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 ,建造现实的工厂。他认为苏联应当:A继续大力实施新经济政策 B注重发展商品、货币、市场关系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优先发展建筑原料产业2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6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 集体农庄违背了生产力水平 B. 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C.全国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化 D.农庄农
48、民没有土地所有权28.下面是为 1928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变化情况表。其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苏联:A.新经济政策有其自身优势 B.新的经济体制具有优越性C“一五”计划顺利完成任务 D.计划经济优于欧洲市场经济29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 1987 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 1989 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 ”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
49、0.罗斯福新政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捍卫了资本主义民主制,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了全面干预 B采取的措施得当、行之有效C克服了经济危机,维护了民主制度 D生产关系调整可继续容纳生产力31.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 “各种经济形态大致上分成三个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和两者的混合形态混合经济。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体完全属于两种极端之一。世界各国大多实行混合经济制度。 ”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早将市场和计划两者“混合”的是: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32.下图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
50、展示意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7A第 l 阶段“黄金时代” ,原因是开始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第 2 阶段“衰退期” ,根本原因是美苏争霸耗费了国力C第 3 阶段“调整复苏期” ,根本原因是政府推行第三产业和“新经济”D第 4 阶段“高度繁荣期” ,表现为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低通货膨胀和经济高速增长331948 年,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值的比重为 546,英、法、日、联邦德国则占 196,到 1970 年,美国比重为 378,其他四国则为 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各国工业生产总值发展不平衡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D 、美、日工业生产二
51、战后持续发展34.2015 年 7 月 25 日“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上黄益平教授指出 20 世纪初的时候,美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才真正确定了美元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货币地位。这反映了货币国际化形成:A由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决定 B货币国际化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C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 D由国际经济秩序的机构决定35.下面为 19481970 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长率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马歇尔计划实行 B欧共体的建立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36.1960 年,美国的罗伯特特里芬指出, “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
52、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8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具有必然性 B主张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金本位制C认为国际汇率应当实行浮动制 D美国在全球化中居于主导地位37.1997 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急需国际社会援助。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8541 亿元。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急需向国际社会寻求援助;中国、韩国分别急需向下列那一机构提出贷款?
53、 A、 B、 C、 D、38.1987 年,英、法、意等 12 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 。该文件的签署: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39.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完整的工业品全生命周期的全球流通路线()如图2 所示。该图所揭示的经济现象 :A.表明发达国家非法转移环境成本 B. 是由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引起的C.表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水平持续提高 D.促进了发展
54、中国家经济增长940.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造成全球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 B造成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C造成全球经济利益失衡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第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12+16+12=40 分)41 (12 分)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
55、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一一(宋)陆游杂赋材料二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 (下)材料三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
56、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四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
57、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市场国家公共领域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宋代市场的特点(2 分) 。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2 分)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10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 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市场又是怎样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3 分) 42.(16 分)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改造了整个世界面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不断进步,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58、给世界人民以深刻教训和启迪。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70 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 20 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
59、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材料三 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注:从 18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 20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材料四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 1500 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
60、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1)依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流通方面的积极作用。 (4 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2 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4 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6 分)43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材料 19501980 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年份 中国总人口 (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所占百分比 世界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平均百分 比1950 55196 112 2881960
61、 66207 197 3391970 82992 174 3751980 98705 194 382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上表反映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史实说明。20152016 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40 DCDBC CBCCB BCACD CDAAB CDACC BABDD BDBBC ADBBC41 (1)宋代: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草市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2 分)明代:商人数量增加;市场商品种类繁多;长途贩运发达。 (任答 2 点即 2分)(2)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
62、2 分) 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 分) (3)主要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2 分)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 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分)42.【答案】(1)积极作用: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重大进展;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 分)(2)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2 分)(3)趋势: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起飞阶段,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从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逐步提
63、升。(2 分)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对煤、石油等能源的无限制开采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质量逐步提升。(2 分)(4)积极性: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3 分)消极性:加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分化;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3 分)43.答案示例 1趋势:19501980 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总体不断提高, (2 分)19601970 年发生逆转。 (2 分)理由:(提高因素)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最终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国策;计划经济的执行;工业化进程加速;“三线”建设的
64、促进;(逆转因素)经济上“左”倾错误;文革初期的严重冲击;国际环境的影响;20 世纪 60 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政策。 (任答 4 点,每点 2 分,8 分)答案示例 2趋势:19501980 年世界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平均水平不断提高。4 分理由: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发达经济体和苏联早已实现工业化;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普遍开启本国工业化;现代化模式多样化;美苏冷战下的相对和平稳定局面;科技革命推动;二战后机制化、制度化的国际经济体系影响;区域集团化的发12展。 (任答 4 点,每点 2 分,8 分)答案示例 3趋势:19501980 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 分)理由:中国工业化起点低;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政府控制严密、计划性强;忽略市场导向;错误经济政策影响;政局不稳定因素;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大陆乡村都市化模式的缺陷。(任答 4 点,每点 2 分,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