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临川十中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 B、化合物、电解质 C、溶液、胶体 D、溶液、分散系2、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属于纳米级(1100nm)的是( )A、Fe(OH) 3胶体 B、Fe(OH) 3沉淀 C、FeCl 3溶液 D、油水混合物3、有些食物相生相克。如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 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 价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该反应中维
2、生素 C 作催化 剂B、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C、砒霜是砷的氧化物有剧毒,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 价的砷D、上述反应中维生素 C 作氧化剂 4、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 )Al Al 2O3 Al(OH) 3 NaHCO 3A、 B、 C、 D、 5、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H 2O 含有的分子数是 NAB、常温常压下,N A个 CO2占有的体积为 22.4LC、1.06 克 Na2CO3含有 Na+数为 0.02NAD、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 的 MgCl2溶液中,含有 C
3、l 个数为 NA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 +Cu 2+AgB、大理石溶解于硝酸:CaCO 3+2H+Ca 2+CO2 +H 2OC、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AlO 2-+CO2+2H2OAl(OH) 3+HCO 3-D、Fe 与稀 HNO3反应:Fe+2H +=Fe2+H27、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u 2+、Na +、SO 42 、NO 3 B、K +、Na +、HCO 3 、NO 3C、OH 、HCO 3 、Ba 2+、Na + D、H +、Fe 2+、NO 3 、Cl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4、)A、硬铝 B、黄铜 C、钢 D、金箔9、钯(Pd)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4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和 互为同位素 B、钯是第五周期元素Pd102463C、Pd 2 核外有 48 个电子 D、 的原子核内有 62 个中子Pd1086210、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B、定容后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C、烧杯中的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将溶液移到容量瓶中D、容量瓶洗涤后仍有少量残留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沸点:CH 4NH3H2O B、得电子能力:CNOC、酸性:H 2SO4HClO4H3PO4 D、碱性:NaOHMg(OH) 2
5、Al(OH)312、水热法制备 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3+2S2O32 +O2+XOH Fe 3O4+S4O62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纳米 Fe3O4分散在水中没有丁达尔现象B、将纳米 Fe3O4分散在水中,Fe 3O4不能透过滤纸C、反应中每生成 1mol Fe3O4转移 4mol 电子D、反应物 OH 前系数 X213、下列各组物质中,因反应条件或用量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C 与 O2 Na 与 O2 Fe 与 Cl2 AlCl 3溶液与氨水CO 2与 NaOH 溶液 Cu 与硝酸 NaAlO 2溶液与盐 酸A、除外 B、除 外 C、除外 D、除外
6、1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用作食品防腐剂 B、明矾用于水的净化C、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时,使用带橡皮塞的磨口瓶D、在常温下用铝制贮罐贮运浓硫酸15、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2A、单质 氧化物 酸或碱 盐 2O OH2 HCL)( NaOA、Si B、Na C、Al D、Fe16、某电解质溶液中有有 Na+、Mg 2+、Cl 、SO 42 ,且 Na+、Mg 2+、Cl 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4mol/L、0.4mol/L,则 SO4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 B、0.2mol/L C、0.3mol/L D、0.4mol/L二、非选择题(
7、每空 2 分)17、A、B、C、D 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 Ba2 、Ag +、Na +、Cu 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 NO3 、SO 42 、Cl 、CO 32 的某一种(1)若将四种盐分别溶于中水中,只有 C 盐溶液显蓝色。(2)若向四种溶液中分别加盐酸,B 盐溶液中沉淀生成,D 盐溶液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根据以上事实,可推断:(1)A、B、C、D 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C、D、(2)分别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D_D 与盐酸:_18、1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为短周期元素,其单质为淡黄色固体,据表回答有关问题: (1)的元素符号_,画出其原子结
8、构示意图_(2)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_,在周期表中在同一 列,称为_元素,的金属性_的金属性(填、) 。(3)元素的_性依次减弱(填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氧化物是_氧化物(填酸性、碱性或两性) ,写出其与的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9、 (10 分)用脱脂棉包住 0.2g 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几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1)由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两条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 第二:_ 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验证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操作是_现象是_为了验证第二条结论,
9、将管口 B 浸入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20、 (1)H 2O2水溶液给称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对下列AC 涉及 H2O2的反应,填写下列空白:A、H 2O2Cl 2HCl+O 2 B、H 2O22I 2H I 22H 2OMnO 2C、2H 2O2 2H2OO 2 D、CaO+H 2OCa(OH) 2H 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下同)H 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H 2O2仅体现还原性的是HO 2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的是(2)已知 CuO 具有氧化性,能够与 NH3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和 H2O,请写出在加热条件下 CuO 与 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0、3)在一定条件下, RO3n 与 Cl2反应如下:RO3n +Cl2+2OHRO 42 +2Cl+H2O由以上反应可知上述过程中 RO3n 被_(填“氧化”或“还原” ) ,RO 3n 元素 R的化合价是_ 3临川十中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1)A、_ B、_C、_ D、_(2)A+D_D 与盐酸_18、(1)_ _(2)_、_、_(3)_、_、_19、(1)_ _(2)_20、(1)_ _
11、_ _(2)_(3)_ _座位号姓名:_班级:_考号:_4临川十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 A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一、 选择题1、B 2、C 3、A 4、C 5、D 6、A 7、A 8、B 9、D 10、D 11、C 12、C 13、A 14、C 15、B 16、B二、 非选择题17.(共 12 分)(1)2Mg+CO 2 2MgO+C (2)4Mg+2NO 2 4MgO+N2 (3)NaOH 溶液 吸收 NO2避免污染环境 收集 N2 badc(每空 2 分)18. (共 12 分) (1)D、E (2)FeCl 3; 2Fe 3+Fe3Fe 2+ ,防止 Fe
12、2+被氧化用试管取少量 C 溶液,滴加 KSCN 溶液,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或硝酸) ,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 Fe2+存在(或其他合理答案) ;(3) Al 3+ +3OH Al (OH) 3 AlO 2-+H+H2O= Al(OH)3。 (每空 2 分)19.(10 分)(1) Na Fe(OH)3 Cl2 磁性氧化铁(每空 1 分)(2)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 H2(以下每空 2 分)(3) 2Fe2+ + Cl2 = 2Fe3+ + 2 Cl-(4)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终变为红褐色20.(8 分) (每空 2 分)(1) 2I
13、+Cl2=I2+2Cl (2) x1.5n (3) xn (4) 1.5nmol 20.(8 分) (每空 2 分)21.(10 分) (每空 2 分)(1)2 molL 1 ,(2) H 2, 2Fe 3+Fe = 3Fe2+,(3) FeSO 4 ,5 molL11临川十中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先秦时期,引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变化的根本 原因是(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国家走向统一 .分封制的崩溃2.
14、公元 619 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抑制土地兼并.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百姓赋税过重3.据荀子王制记载,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这事也。 ”这里的“工师”是( ).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4.“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政府的大力推广 .棉
15、纺织技术的改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棉花成为经济作物5.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6.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 ”其依据是( ).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夜市 .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7.以下观点中不符合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
16、的经济政策的有(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 . . 8.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 1800 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按照这一观点,18 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长安 .北京 .上海 .广州9.近日,广东省在阳江海域从“南海一号”宋代商船中打捞出珍宝 8 万余件。从“海南一号”打捞起来的
17、各种瓷器,其中不可能有( )青瓷 白瓷 彩瓷 青花瓷. . . . 10.七绝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诗:“七涉沧溟若等闲,闭关修炼可成仙?当年外族惊梦客,不走河边走海边。 ”对诗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在政府的政治意志下, “七涉沧溟”浩浩荡荡,蔚为壮观.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闭关政策的经济根源.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挑衅使明朝统治者惊魂不定,只开放广州与外国通商.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加强 了与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11.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
18、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对诗文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这些现象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 外贸繁荣受到中外商人欢迎苏杭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 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 . . 12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这表明洋务运动( ).没有实现富国强兵 .局限于创办军事工业.深受顽固势力阻挠 .向西方学习毫无价值13.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 )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 . .14.辛亥革命
19、后兴起了“国货运动” 。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 。 “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 ,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15.1934 年 6 月荣宗敬在一封信上说:“弟经营纺织业三十余年,困难未有甚于今日者。外厂竞争,农村破产,纱销呆滞,而所担负之统税、利息两项,年在千万以上。现状如斯,何能持久?”你从中能得到的信息符合史实的有( )外国资本操控市场国民政府征收重税农村手工业纷纷破产民族工业空前艰难. . . . 16.
20、“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文中所言“之压迫榨取”主要是指( ).外国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地主 .民族资本主义217.鸦片战争后,有英国商人在考察中国市场后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商品需求量极大,遂运大量钢琴、吃饭用的刀叉至上海等商埠,结果却是产品滞销,着实做了一次赔本买卖。对此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 ).英国商人利用了不平等条约 ,企图倾销商品.英国商人缺少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中国民族工业对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18.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
21、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 ).工业化的实现 .发展资本主义.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 .实现民主政治19.为庆祝建国 60 周年,腾讯网发起大国脚印网友票选 60 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 评选活动。其中,1953 年当选的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理由应包括(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有力配合三大改造的进行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 . . 20.北京晚报1958 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 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 “复刊”
22、时间相符的是(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和平统一” .“反贪污、反浪费” “改革开放”.“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拨乱反正” .“向雷锋同志学习” “实现四个现代化”21.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由此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心( ).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从国营企业转移到私营企业.从重工业转移到轻工业 .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22.“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历史事件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邓小平南方谈话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罗斯福新政. . .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
23、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迅速发展,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城市改革大力推进,中国成为工业化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4.1980 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俺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25.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给企业更多的自主
24、权 .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取消行政指令性经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4 分,第 29 题 10 分,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 ,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 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
25、稠密状况的报告,与 500 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若易以其它法律和制度,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即财富喷头长的限度) ,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776 年)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物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乾隆帝复英王乔治三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4 分)(2)你认为材料二中亚当斯密关于中国“停滞性”的结论是否属实?
26、亚当斯密是如何分析中国长期停滞的原因的?(4 分)(3)如果你 同意上题中“停滞性 ”的结论,请再分析造成停滞的另外两个原因。如果不同意,请写出两点理由。 (4 分)(4)根据材料三,从乾隆帝复英王的信中,能看出当时中国怎样的情形?(2 分)27.晚清时期,国门渐开。虽然清政府抱残守缺,但是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仍然不可抗拒的发3生着变革。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强烈要求觐见清帝,但不行跪拜之礼,清廷坚决不允。经过长期交涉,中外双方达成妥协,清廷同意外国公使可不行跪拜之礼,外国公使觐见他国君主,惯例是三鞠躬。 “此次在中国请觐,改为五鞠躬,以昭格外敬诚” 。王开玺试论中国跪拜礼仪
27、的废除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材料三: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甲午战争后,洋货倾销,大量资源流向国外。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 “设厂自救” 。在此压力之下,20 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
28、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 。制定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外礼仪之争反映了双方什么样的观念或心态?我方的妥协有无积极意义?为什么?(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 (4 分)(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开始为经济立法的。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4 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海防纂要材料二: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
29、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张季子九录实业录材料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消化吸收创新,向内地转移 ,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闵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外发展上的主张有何不同?(3 分)(2
30、)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看似相同,但有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3 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4 分)(4)早在 20 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但却难以实现,而在 20 世纪末却喜获成功,造成这两种命运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4 分)29.2013 年 11 月 9 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将在本次会议上稳步推向前进。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20 世纪 50 年代初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 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
31、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 年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使中国迈出工业化第一步,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材料二:有专家指出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突破了一个“瓶颈期”,中国开始踩着历史的节奏,追赶世界经济潮流,每一步都没有落空,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1)材料一中的“经济建设”主要是指什么?并分析这一时期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5 分)4装订线班级:姓名:考号: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 30 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的节奏” “追赶世界潮流”的。试就 20 世纪 7
32、0 年代末以来中国发展所占的“天时”因素举两例说明。 (5 分)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4 分,第 29 题 10 分)26、 (1)(2)(3)(4)27、 (1)(2)(3)28、 (1)(2)(3)(4)29、 (1)班级:姓名:考号:5(2)6高一期中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33、)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C B B C B C D C C C A A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A C B D C A C A D B A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4 分,第 29 题 10 分)26.(1) 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2)属实或不属实。法律和制度阻碍了发展。(3)同意者讲原因:重农轻商,闭关锁国,轻视技术等。
34、不同意者举理 由: 中国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等。(4)中国富有,夜郎自大的虚骄心理,闭关锁国。27.(1)清政府: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列强:轻视中国的主权,希望进一步控制中国。有积极意义。有助于破除传统思想和打破旧的礼仪制度的束缚,有助于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形成。(2)创办近代工业,引进西方生产方式和技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创办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翻译西方书籍,冲击了旧思想,为新思想的引进和传播创造了条件。(3)背景: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中国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破坏;国内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清
35、政府为偿还赔款扩大税源。 (任答 3 点即可)意义:突破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有利于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 (任答其中两点即可)28.(1)材料一主张闭关锁国。材料二主张在维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2)材料二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三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4)20 世纪初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发展艰难;20 世纪末在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浦
36、东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可靠的精神财富和支柱。29.(1) “经济建设实践”:“一五”计划。原因:经济上,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政治上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提高了人民 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重大外交成就。(2) “追赶世界潮流”: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 年,中共十四大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 ;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例:两极格局走向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等。- 1
37、- 临川十中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地理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22 小题2 分,共 44 分)1图中各数码所表示的山脉名称正确的一组是( )A祁连山 太行山昆仑山 南岭 武夷山 巫山 B巫山 昆仑山 太行山 祁连山 南岭 武夷山 C武夷山 昆仑山 巫山 南岭 太行山 祁连山 D太行山 巫山 武夷山 昆仑山 祁连山 南岭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气候资源表” ,完成 23 题。1 月均温 12C 35 月降水量 460 mm7 月均温 28C 68 月降水量 440 mm10C 积温7 400C 911 月降水量520 mm年降水量 1 580 mm
38、122 月降水量160 mm2.该地有可能是( )A.长春 B.北京 C. 福州 D. 青岛3.下列关于该地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气候特征是温和湿润 B.全年多雨,季节变化小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地河流补给最主要的类型是雨水补给右图是沿 90E 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45 题: 4. 与 P 地形区相比,Q 地( )A. 降水较少,年均温较低 B. 降水较少,年均温较高C. 降水较多,年均温较高 D. 降水较多,年均温较低5. 形成 P、Q 两地形区年均温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P 地距海较 Q 地近 P 地纬度较 Q 地高 Q 地北部山地可阻挡南下冷空气 Q 地海拔较
39、 P 地低A. B. C. D. 读右图,回答 67 题6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湖泊水 B雨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7这种河流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A西南地区 B东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读我国部分地区10积温等值线略图(单位:),完成 810 题。8等值线 L1、L2 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 )A4 000、3 000 B6 000、7 000C6 000、3 000 D4 000、7 0009影响 L1 处农作物成熟的主要限制 性因素是( )A水源 B热量 C光照 D地形10图中等值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是( )A纬度位置和地形特征 B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C人类活动气候
40、类型 D海陆位置和地形特征读“西电东送示意图” ,回答 1112 题:11下列有关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A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B南线输出的是地势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的水电C北线输出区的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一D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12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 )黄河 渭河 秦岭 太行山A B C D右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 1314 题:1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1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冀渝鄂赣闽新藏晋 甘
41、青 湘 赣桂 粤- 2 -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 境下图左是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地为一河心沙洲,图右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情况,读图,回答 1516 题。15结合材料分析,该河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16对于该河的叙 述,正确的是( )A. 若 P 河道为该河的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B. 若该河的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C. 若该河段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则 Q 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张某承包了 O.5 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
42、如下图,当地 1 月平均气温 3。完成 1718 题。17.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 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18.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面积近 240 平方千米,由火山喷发、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的达里诺尔湖,位于我国某省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右图是该湖及周 边的水系图,据此回答 1920 题。19.达里诺尔湖位于( )A.辽宁 省北部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太行山20.以 下 描 述 完 全 符 合 该 湖 泊 所 处 的 地 理 环 境 的 是 ( )A.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是淡水湖
43、B.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是咸水 湖C.地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和大理岩,是淡水湖D.地表多盐碱低洼地,是华北平原面积较大的淡水湖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 2122 题。2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2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第 II 卷 综合题(共56 分)23.读我国东南局部地- 3 -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4 分)(1)M、N 是武
44、夷山甲、乙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高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甲坡的是_曲线。夏季甲、乙两坡面海拔 400m800m 处气温较低的是_,简述该坡面气温低的原因。 (4 分)(2)简述赣江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鄱阳湖产生的不利影响。 (6 分)(3)分析台湾西部布袋盐场晒盐的有利区位因素。 (4 分)24.下图为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结合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3 分)(1) 甲图中 A、B 两地纬度相近,冬季气温较高的是哪一处?分析其原因。 (5 分)(2) 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乙区域 C、D 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8分)(3) E湖泊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45、“鱼米之乡”之一,简述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 分)(4) E 湖泊近百年来面积不断在缩小,分析其缩小的原因。 (4 分)25.读“黄河水系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19 分):(1)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想一想, “天上(发源地) ”和“海”分别是指 山 海(2 分)(2) 将图中的序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面空格:(2 分)支流名称: 水电站名称: (3)黄河入海水量的 70%以上来自兰州以上的河段,分析黄河干流从到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6 分)(4) 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请简述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
46、 (6 分)(5)某同学认为图示地区的甲河段有凌汛现象,你认为可信吗?请说明判断理由。(3 分)临川十中 2015-2016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答题卷一、选择题(44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二、综合题(56 分)23.(1) (4 分) (2) (6 分)不利影响:I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装订- 4 -(3) (4 分)24.(1) (5 分) (2) (8 分)(3) (6 分)(4) (4 分)25(1) (2 分) 山 海(2) (2 分) (3) (6 分)
47、(4) (6 分)(5) (3 分)地理参考答案题号 答案1 D2 C3 D4 B5 C6 C7 D8 C9 C10 A11 A12 D13 D14 D15 D16 B17 B18 A19 B20 A21 A22 D- 5 -23.(14 分)(1)N;乙;乙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故气温较甲坡低。 (4 分) (2)水土流失导致河湖淤塞,调蓄功能减弱;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6 分) (3)台湾西部有平坦开阔的海滩;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有利于海水蒸发。 (4 分)24 (23 分)(1)A A 处位于
48、四川盆地,北边有秦岭、大巴山等山脉阻挡冬季风,使其势力减弱(2 分) ;而 B 处北边多为平原,对冬季风阻挡不明显(2 分) 。(2)优势:耕地面积广阔;土壤(黑土)肥沃;雨热同期。 (6 分)制约因素:低温(热量条件较差)(2 分)(3)自然条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配合好(2 分) ;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 分) ;河湖密布,水源面积广,便于灌溉和发展淡水养殖(2 分) ; (4)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泥沙在湖泊中淤积;围湖造田。(2)25 (19 分)(1)巴颜 喀拉山,渤海。2 分 (2) 泾河 三门峡 2 分 (3) 自然原因:主要流经干旱区、半干旱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 分);支流汇入少(2 分)人为原因: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2 分(4)位于半 湿润,半干旱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少 2 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2 分;污染浪费严重 2 分。(5)不可信。(1 分)该河段虽然有结冰但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不具备形成凌汛的条件。(2 分)(只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