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516 学年度 15 级高一年级下学期段考试题地 理第卷 单选题(共 35 题,70 分)下图为我国五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不计人口的机械增长) ,读图回答 12 题。1根据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A北京年净增加人口最多B宁夏人口死亡率最高C上海人口死亡率比北京高D宁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2.从图中可以看出A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模式B北京的人口自然增长模 式属于“低低低”模式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呈正相关D.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 )A出生率决定 B死亡率决定 C人口总量决
2、定 D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4我国“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大批国内外游客来到桂林旅游,这种现象属于( )A省际人口迁移 B国际人口迁移 C国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5.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 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 B. C. D.读“某国 1940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完成 68 题。6图示时间段内,该国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A1940 年 B1970 年C1985 年 D2010 年7缓
3、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鼓励生育 B提前退休 C提倡早婚 D鼓励外迁8该国最可能位于( )A欧洲 B亚洲C非洲 D南美洲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A、B、C 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 910 题。 - 2 -9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 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10下列叙述不属于功能区 C 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的是( )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C位于城市
4、河流的下游方向,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图 2 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 1112 题。1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122000 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13已经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有( )大城市人口减少 大城市经济水平下降 乡村环境优美、生活闲适 汽车普及、高速公路网发达A B C D右图表示我国某城
5、市 2008 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 1415 题。142008 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15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改善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下图“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 ,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完成以下 1617 题。16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 3 -的是(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B乙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
6、区移动17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城市提供大量农产品B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过快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读图 7“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 ,回答 1819 题。18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19该地区的农业类型属于( )A混合农业 B地中海式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水稻种植业近几年,山东、河北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为京津地区提供大量蔬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21影
7、响山东、 河北大力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 C 气候条件好 D土壤肥沃2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23在现代农业中,提高农业产出最重要的手段是( )A.加大劳动力的投入 B.加大科技的投入C.扩大消费市场 D.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者。完成 2425 题。24.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 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8、25.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 S 洲。- 4 -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 2628 题。26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27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 S 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 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 D.方 便产品运输28据材料
9、推测,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原料生产环节 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 D销售环节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 2007 年3 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 25 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据此完成 2930 题。29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30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 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 年 3
10、月 11 日 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 3132 题。 3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3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33.下列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是( )A电子装配厂 B高级服装厂 C啤酒厂 D甘蔗制糖厂读我国区 域图(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34M
11、地区吸引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A劳力充足 B原料丰富C生产协作好 D昼夜温差大35大型纺织集团在该地区建立“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主要原因是( )A可形成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B土地资源丰 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C优惠政策多,基础设施完善D产业基础雄厚,人才技术优势突出- 5 -第卷 综合题(共 3 题,30 分)36根据下列 A、B 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完成下列问题。(10 分)(1)儿童占有较高百分比的是 国,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 ,从经济发展程度上看该国属于 (类型) 国家。(3 分)(2)B 国 60 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约 20,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有
12、 特点。从经济发展程度上看 该国属于 (类型)国家。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4 分)(3)针对以上人口问 题,两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 国 ; B 国 。(2 分)(4)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是因为不同历史阶段 发展水平差异不同。(1 分)37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1950 年至 2000 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4 分)(2)图示区域的城市中,级别最高的城市是 。(1 分)(3)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出两点即可)、 。(2 分)(4)图乙中
13、的两线中,线反映 G 城人口变化的特点,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G 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原因是 、 。(3 分)38.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0 分)材料一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材料二 右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原图。- 6 -(1)材料一中“大河”两岸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 分)(2)图中城市周围 A B C D 四个区位安排花卉业、果园、乳牛业、粮食或经济作物的生产,应如何布局?(4 分)(3)该地区应该大力推广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分)(4)该地区 90 年代初期曾大规模栽桑养蚕,后因国际市场价格大跌,而
14、银杏叶提取物价格看好,农民就毁桑发展银杏采叶圃。然而 5 年后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需求量锐减,农民又开始刨银杏树。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区位因素是 。 (2 分)1516 学年度 15 级高一年级下学期段考 地理 参考答案15:CBDDA 610:CAAAD 1115:DACDC 1620:BBBAB2125:BCBCB 2630:ADCDB 3135:BCABA36 (10 分)(1)A 人口迅速增长 发展中国家(3 分)(2)人口老龄化 发达 劳 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 老龄人口多,社会经济负担沉重(4 分)(3)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1 分) 鼓励生育或移民( 1 分)(4)社会生产力(1
15、 分)37(10 分)(1)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2)G(3)城市环境污染 城市交通拥堵 城市“热岛”效应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4)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或交通拥堵) 地价上涨38 (10 分)(1)A(2 分)(2)A:乳牛业 B:花卉业 C:粮食或经济作物 D:果园(4 分) (3)立体农业 地形 (2 分)(4)市场(2 分)- 1 -桂林十八中 15-16 学年度下学期 15 级高一期中考试试卷化 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第I卷 (选择题 共 54 分)1、选择题(本题包括 18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6、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据报载我国最近合成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 (铪), 它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A、41 B、72 C、113 D、185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酒精;食盐;石墨;甲烷;红糖;一氧化碳;水;石灰石;食用油;醋酸A、 B、 C、 D、3、某烷烃含 200 个氢原子,则该烃的分子式是A、C 97H200 B、C 98H200 C、C 99H200 D、C 100H2004、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戊烷的分子式 C 5H8 B、质量数为 37 的氯原子 17 37ClC、乙烯的结构简式 C 2H4 D、Cl 的结构示意图5、下
17、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断裂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则是放热反应B、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是放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D、 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和化学键的变化6、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B、卤素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 渐增强 D、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7、对于反应 ,下列为 4 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中,表明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A、 v(NH3) = 0.2 mol/(Ls) B、 v(O2) = 1.4 mol/(Lmin) C、 v(H2O) = 0.2
18、5 mol/(Ls) D、 v(NO) = 9 mol/(Lmin)8、某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H2X,则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应是A、H 2XO3 B、H 2XO4 C、H 3XO4 D、HXO 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10、下列关于甲烷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微溶于水,其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B、甲烷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取代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发生氧化反应 D、甲烷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ON226454-
19、2 -1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 D2O 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 8 B、热稳定性: HCl H 2S PH 3C、酸性强弱:H 2SiO3 H 2CO3 HNO 3 D、碱性强弱:KOH NaOH Mg(OH) 212、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他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13、 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D、在苯中滴入溴水, 溴水褪色 14、现在实验室中需要少量的一氯乙烷,下列制取方法中所得产物含量最高的是A、乙烷与氯气
20、光照反应 B、乙烯与氯气加成反应C、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反应 D、乙烯与氢气、氯气混和气体反应 15、一定条件下,体积为 10 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 1molY 进行反应:2X(g) + Y(g) Z(g),经60 s 达到平衡,生成 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 30s 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 反应进行 80s 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C、 前 60 s,以 X 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05mol/(Ls)D、 反应进行 80s 时,X 物质的量浓度为 0.04mol/L16、对相同状况下的 12C18O 和 14N2两种气体,下列
21、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分子 数相等,则体积相等C、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17、X、Y、Z、W 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X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Z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Z X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 Y D、Y 与 Z 能形成共价化合物18、将 1molCH4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定四种有机物的物质 的量相等,则产生 HCl 的物质的量是A、0.5
22、mol B、2 mol C、2.5 mol D、4mol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46 分)二 、填空题(共40分) 19、(共 6 分,每空 1 分) 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同素异形体 , 同分异构体 。 金刚石与“足球烯”( C 60 ); D 与 T ; 16O、 17O 和 18O ;1 2 4 211 10 11 12 11 12 13 819 19 20 C 20 16 17 18A、 B、 C、 D、- 3 - 氧气 (O 2)与臭氧( O3); CH 4和 CH3CH2CH3 ; 乙醇(CH 3CH2OH)和甲醚(CH 3OCH3); 和 ;
23、尿素【CO(NH 2)2】和 氰酸铵(NH 4CNO) H 2O2、KCl、Na 2SO4、Na 2O2、NH 3、O 2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既有极性键又有非 极性键的是 。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物质的电子式是 ,请用电子式表示只含极性键的物质的形成过程: 。20、 (共 10 分)现有三种常见元素的性质或结构如下表:X 与 Al 同周期,金属性最强Y 与 Al 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 3 倍Z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为黄绿色有毒气体W 单质紫黑色,遇淀粉溶液显蓝色 X 元素的名称是 ; Y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请写出 Al 与 X 元素最高
24、价氧化物所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判断非金属性 Z Y(填“”或“” ) ,请用离子方 程式进行说明: 。21、 (共10分) 下列反应能设计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 ;A、Zn CuSO 4 ZnSO 4 Cu B、KOH + HCl = KCl + H 2O 若 将 中 的 反 应 设 计 成 原 电 池 , 请 在 方 框 中 画 出 该 原 电 池 的装 置 图 , 写 出 电 极 材 料 和 电 解 质 溶 液 , 并 标 出 电 子 的 流 动 方 向 。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发生 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 日常生活中的手电筒干电池通常是锌锰电池,其构造示意图如下:
25、据图回答: 作正极的是 ; 负极的电极反应是 ; 许多国家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其主要原因是 。22、 (共 12 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 (a、b 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CH33CH3碳棒MnO2 糊NH4Cl 糊锌筒NaHCO3 饱和溶液 A Na2SiO3 溶液浓硫酸 ab- 4 - 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已知酸性:亚硫酸 碳酸) 实验步骤:连接仪器、 、加药品后,打开 a 关闭 b,然后滴入浓 硫酸,加热;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 A 中的试剂是 ; 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 ; 验证 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在操作后打
26、开 b,关闭 a ; H 2S 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 ; BaCl 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中相应位置。滴加的溶液 氯 水 氨 水沉淀的化学式写出其中 SO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三、计算题(共 8 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3、某种烃 A 的蒸气折合成标况下的密度是 3.214g/L,已知该烃中的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51,求: 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 确定该烃的分子式; 如果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有 4 种,请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铜 片BaCl2 溶液 H2S 溶液 NaOH 溶液- 5 -桂林十八中 15-16 学年度
27、下学期 15 级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答 案 A D C D C B A B A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 案 C A D B C D B B C19、 ; KCl ; H 2O2 (每空 1 分)20、钠 (1 分) ; (1 分) ;第五周期第A 族 (2 分) ;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2 分) (2 分) Cl 2 + H2S = S + 2H+2 Cl 或 Cl 2 + S2 = S + 2 Cl (2 分)21、 A ; 还原 C
28、u 2+ + 2e = Cu 碳棒 Zn2e = Zn2+ 废电池对环境会造成污染22、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1 分)Cu + 2H2SO4(浓)CuSO4 + SO2 + 2H 2O (2 分)酸性的 KMnO4溶液 (1 分)A 中 KMnO4溶液没有完全褪色,盛有 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2 分) 2H 2S + SO2 = 3S+ 2H 2O(2 分)滴加的溶液 氯 水 氨 水沉淀的化学式 BaSO4(1 分) BaSO3( 1 分) Ba2+ + SO2 + Cl2 + 2H2O BaSO 4 + 4H + + 2Cl (2 分)23、 72 (3 分) C 5H12
29、 (3 分) (2 分) Na+ O O 2 Na+ N + 3H CuSO4 溶液Zn Cu(Ag、Pt 或石墨等)e e- 1 -桂林十八中 2015 -2016 学年度 15 级高一年级下学期段考试题历 史第卷 (选择题 共 60 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后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 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 “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 ,掌管物价的“贾师” ,维持秩序的“司虣” ,管理度量衡的“质人” 。西周的这套做法( )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强化
30、政治等级制度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 、 “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 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 主导地位 3据王祯农书记载, 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 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 。这一农具是( )A灌溉工具 B除草工具 C播种工具 D耕土工具4.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更名
31、天下田为王田”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5.均田制是中国古代比较有特色的土地制度,关于均田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均田制实际上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B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着大量荒地C均田制非常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和私有制存在是其破坏的根源6下列图片内容反映出我国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集体劳动 D手工业与商业相结合7.“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开始
32、于(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 C隋、唐 时 期 D宋、元时期8明初建立了鱼鳞册和黄册的登记制度。鱼鳞册主要登记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及其四至疆界,黄册登记每户人口的具体情况。该制度旨在( )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 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C巩固大土地所有制 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9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10.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 2 -宝翁”的描述,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农民好逸恶劳,弃
33、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返农11.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C商业 活动不局限在“ 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12、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贩卖斗彩和五彩瓷 B玉米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13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自元代流传下的一首民谣,表达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杰出贡献在于( )A. 丝纺织业 B. 棉纺织业C. 麻纺织业 D. 毛纺织业14 齐民要术序中说道:“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
34、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 ”这段材料所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皆本C海禁 D闭关锁国 15.下列哪一现象不是宋代城市发展的表现 A坊和市的界限已经被打破 B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C类似后世汇票飞钱出现 D市内店铺林立 16.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 ;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上述资料反映的 现象是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明中后期纺织业普遍使用了机器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明朝中后期资
35、本主义工业的繁荣17设想你生活在 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的中国,欲投资新式企业,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下列行业中,你最有可能投资于( )A采矿业 B冶金业 C机器制造业 D棉纺织业18.“上 海轮船招商局创设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创办( ) 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使中国走 上了富强之路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19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由表格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A中国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
36、代经济结构变动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 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3 -20.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说洋务运动:(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 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A政治体制 B军事技术 C生产技术 D思想文化21中国近代史上“实业救国”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 )A实业救国实质上是走资本主义老路 B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C社会性质所决定 D科技水平滞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2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 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
37、,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 年 1 月 25 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C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D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2315 世纪早期, “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 1 至 2 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 1014 克,在威尼斯达 1418 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 2030 克。 ”这反映出( )A欧洲
38、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需要香料 B解决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因素C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 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东西方之间贸易24 “1520 年 11 月 28 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 3 个月 20 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 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25.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
39、对应的是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掠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C早期殖民掠夺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掠夺资本输出26.下列航海家中到过亚洲的是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A、 B、 C、 D、27.20 世纪 90 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时局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 人。 ”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么该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基本特点是 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趋势正在发展,且将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B、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 多极世界
40、C、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 区域集团化开始呈现多极化发展趋D、众多“巨人”的 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 最终形成 2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开始进入欧洲市场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 210 吨增加到 7 000 吨之多。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A. 引发了殖民扩张 B.引起了价格革命C. 引起了商业革命 D.促进了工业革命发生- 4 -29.“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 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41、”材料认为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原因是A.非洲黑人奴隶的反抗和斗争 B.英国对非洲殖民政策的停止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 D.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30.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 C种族之间通婚 D战争难民涌入 第卷 材料解析题(31 题 22 分,32 题 18 分,满分 40 分)31. (22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材料二 (战国后,成都平原) “水旱从人,
42、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也”。材料三 除文化上的 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 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 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
43、日 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五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还建立了书院。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蜀守冰”是哪一历史人物?“此渠 ”是什么渠?(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此渠”有什么历 史 作用?(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44、。(8分)(4)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草市和市的区别,分析草市出现的意义(6分)32.(本小题满分 18 分) 。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发展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5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 1/3 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 世纪上半叶的曼切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 17
45、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 年 4605 起,1842 年达到 31309 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时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三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四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
46、安了。1827 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6 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6 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6 分)- 6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答案1-5CDCDC 6-10BBADB 11-15CDBAC 16-20CDAAB 21-25CBBBB 26-30BACDA31、(1)李冰
47、都江堰 (4分)(2)引水灌溉、防洪,促进农业发展。(4分)(3)表现:城市商业网点的分布已经打破“坊”和“市”的界限;纸币“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发达;商品交换的品种增加,许多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8分,l点2分)(4)“市”设于城中,“草市”形成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市”为政府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4分)方便百姓日常生活,带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交流。(2分)32 题(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 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6 分,答出三点即可) (2)社会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 (6 分,每点 2分) )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 ,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