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二化学试题(B)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2请将第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请上交答题卡和第卷答题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N-14 S -32 Si -28 Na-23 Al-27第卷 选择题(共 48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B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C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D焓变是指 1
2、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2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OH )=10 12 mol/L,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 )AHCl BNaOH CNH 4Cl DH 2SO4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的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C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其被腐蚀D轮船外壳在海水中锈蚀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吸氧腐蚀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 K 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 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K 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 值可能不变 D平衡移动,K 值一定变化5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60时,
3、NaCl 溶液的 pH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4(提示:请将第卷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17 (6 分)甲醇是人们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已知: 2H 2(g)O 2(g) 2H 2O(l) H 1571.8 kJmol 1 ; CH 3OH(g)1/2O 2(g)CO 2(g)2H 2(g) H 2192.9 kJmol 1(1)甲醇蒸气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则H 2_。 (填字母表达式)(3)H 2(g)的燃烧热为 。18(10 分)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的合成和应用仍是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化学方程式为 N2(g)+3H 2(g
4、) 2NH3(g) H0 (1)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V 正) (填“增大” 、 “减小” 或“不变” ) ,化学平衡 (正向或逆向)移动。(2)温度为 T时,将 5a mol H2和 2a mol N2放入 0.5L 密闭容器中,10 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 N2的转化率为 50%,则以 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一定条件下,下列叙述可以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正 (N 2)= 逆 (NH 3) B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C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4)右图表示合成氨反应在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 与反应过程时间 t 的关系图由图判断,NH
5、3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图中 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加了催化剂 B扩大容器的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 19 (12 分)I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 1 所示: 5(1)若以 A 点表示在 25时水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升高到 100时,水的电 离平衡状态到达 B 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是 _ _。(2)将 pH=8 的 Ba(OH)2溶液与 pH=5 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 25的恒温,致使混合溶液的 pH=7,则 Ba(OH)2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II物质 AD 为 CH3COOH、NaOH、HCl、NH 3H2O 中的各一种,常温下将各物质的溶液从1 mL 稀释到 10
6、00mL,pH 的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 pH 的变化关系,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 ,C 。(2)写出 A 与 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将含等物质的量 B 和 D 的两溶液充分混合后,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3COO 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CH 3COOH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 )c(OH )c(CH 3COO)b0.1 mol / L 的 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 c(OH)减小c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常温下,pH2 的 CH3
7、COOH 溶液与 pH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 7 20 (12 分)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是电化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 (1)如左下图 1 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 12 g,导线中通过_ _mol 电子。(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 CuCl2溶液换为 NH4Cl 溶液,石墨电极反应式_,这是由于 NH4Cl 溶液显_(填“酸性” “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此性的原因_。6图 1 图 2(3)如右上图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
8、石墨相连成 n 型,则乙装置中石 墨(1)为_极(填正、负、阴、阳),乙装置中与铜线相连石墨(2)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_ 。21 (12 分)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铁)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 22H2O )的流程如下。已知常温下,Cu 2 、Fe 3 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 pH 见下表:金属离子 Fe3+ Cu2+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 pH 1.9 4.7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 pH 3.2 6.7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 I 中加入试剂 X 可以调节溶液 pH,从而除去 Fe3 且不引入杂质。试剂 X 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填
9、代号) 。aCuO bNaOH cCu d Cu(OH) 2调节溶液 pH 时,理论上可选择 pH 最大范围是_。(2)由溶液制备 CuCl22H 2O 的操作依次为:边滴加浓盐酸边加热浓缩、_(填操作名称) 、过滤、洗涤干燥。(3)室温下,将 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浓度均为 0.1 mol/L 的 MgCl2和 CuCl2混合溶液中,先生成的沉淀是 。(室温时 KSPMg(OH) 2=1.810 11 , K SPCu(OH) 2=2.210 20 )(4)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 CuCl22H2O 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发生反应) 。实验如下:a准确称取 CuCl22H2O 样品 mg 于
10、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足量的碘化钾,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混合液配成 250 mL 待测溶液。(已知:2Cu 2+4I-=2CuI+I2)b移取 25.00 mL 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指示剂,用 c molL1 Na2S2O3标准7液滴定至终点,重复 2 次,测得消耗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为 V mL。(已知:I 2+2S2O32 =2I +S4O62 )实验中使用的指示剂名称为_,达到滴定终点时的溶液颜色变化为。该样品中 CuCl22H2O 的质量分数为_ (用含 m、c、V 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高二化学试题(B)参考答案 20161第卷 选择题(共 48 分)
11、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C 3C 4D 5B 6C 7B 8D 9B 10C 11A 12C 13B14C 15B 16A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17 (6 分) (1) CH 3OH(g)3/2O 2(g)CO 2(g)2H 2O(l) H7647 kJmol 1 (2 分)(2)H 2 E 1E 2 (2 分) 。 (3) 2859 kJmol 1 。 (2 分)18 (10 分) (1)增大(1 分) ;逆向(1 分) (2)0.6a mol/(Lmin) 或 a mol/(Lmin) (2 分) ; (2 分)58a(3
12、)C (2 分) (4)t 2t 3 (1 分) ; C (1 分)19 (12 分) I (1) 110 12 (2 分) (2)101(2 分) (1)NaOH(1 分) ; HCl (1 分) (2) NH 3H2O + H+H 2O+ NH4+ (2 分) (3) c(Na+) c(CH3COO ) c(OH ) c(H+) (2 分) (4)b (2 分) 20 (12 分) I (1)Fe+Cu 2+Fe 2+Cu(2 分) ; 0.2(2 分)(2)2H +2e H 2(2 分) ; 酸性(1 分) ; NH 4+ + H2O NH3H2O + H+(2 分)(3)阴(1 分)
13、; 2Cl -2e Cl 2 (2 分)21 (12 分) (1) ad (2 分) 3.2 PH 4.7(2 分)(2)冷却结晶(2 分)(3)Cu(OH) 2 (2 分)(4) 淀粉溶液 (1 分) ;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1 分) (2 分)3710%cVm8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1高二历史试题(B)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14、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仁”字在尚书中开始出现。到了春秋时代,这个字的使用率比较高,其基本意义都是爱人。孔子继承了仁的本意,并将它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仁”的思想出现于上古时期 B儒学的创立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结果C孔子之前,中国没有人本思想 D “仁”的思想被当时社会普遍接受 2有人在评价诸子百家某一学派时说:“事事那样想得开那样机智和通透,几乎可以通向宇宙笼罩四极,那种极度的出世,也真的有些可怕。我们感觉不到感情也许它是更内在的、变形的?”这里评价的学派应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3中
15、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解释“王”这个字的写法:王这个字,三横中间一线,就是通天地之人。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中间是万物人民,这一竖把三者接通起来就是王了。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4唐朝武则天崇佛,唐武宗灭佛,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独尊儒术。这四个实例从本质上说明了( )A思想服务于政治的需要 B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C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D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5李贽被称为明代“文艺复兴”的领路人,其思想主张是( )挑战正统权威 反对神权统治 提倡个性解放 批判君主专制A B C D6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
16、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呼!”这一思想的最大特点是( 2)A否定程朱理学 B强调经世致用 C主张君主立宪 D批判君主专制7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 “开物成务” 之义” 。材料表明中国传统科技的突出特点是( )A重人伦,轻自然 B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验性C重视科学实验 D注重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探索8如果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奖励和弘扬的话,那么,此次屠呦呦的获奖,则是对中医这一国粹的认定和传承。下列对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黄帝内经开始系统论述了中医“四诊法” B华佗发明了 “麻沸散” ,被后人称为“医圣”
17、C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D 本草纲目代表了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9下图是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幅康熙书法作品,从书法形体上看,它应属于( )A隶 书 B楷 书 C行书 D草书10右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 。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 ”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 B山水画 C宫廷画 D文人画11 “宁穿破,不穿错” 、戏曲中的人物,都有固定的扮相。穿什么服装,都是根据人物的年3龄、身分、性格、地位、文武官职而定的。该穿蟒的不能穿官衣,该穿素的不能穿花的。这体现了戏剧的表演特性是( )A综
18、合性 B写意性 C程式性 D 虚拟性 12古代希腊文明萌芽了早期人文主义精神。下列言论体现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是( )知识即美德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非工具A B C D13右图中的椅中圣母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圣母形象的顶峰。该画的人文主义特点主要表现在 ( )A画风规模宏大雄浑壮伟 B充满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C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温情 D作品体现了圣母的神圣、庄严、神秘141521 年,德国某地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的主要寓意是( )A倡导宗教宽容 B推销“赎罪券”
19、 C抨击罗马教会 D反对宗教改革15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上述言论应出自A 九十五条论纲 B 论法的精神 C 社会契约论D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 “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 ”这场运动是指( )A 希腊先哲人文主义精神的觉醒 B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C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D 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17下列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成果说法正确的是( )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欧洲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伽利略被誉为
20、“近代科学之父”启蒙思想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进化论有力冲击了“神创说” A B C D18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材料中将取代“蒸汽大王”的应是( )4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核能19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与其风格特点一致的作家是( )A雪莱 B拜伦 C列夫托尔斯泰 D贝克特20近现代艺术史上对某一美术流派的风格描述如下:“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绘
21、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A.坐在椅子上的女人B.日出印象 C最后的晚餐 D圣母像21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 。材料评述的进步思想是( )A经世致用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托古改制22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 “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 ,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 ,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果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
22、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A是否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23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甲午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当时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命运,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 。甲午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进步思想的主流是 ( )A中体西用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与科学24学者季羡林认为,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这里“心的部分”是指( )A外国先进的科技 B外国的思想文化C外国的政治
23、制度 D外国的生活方式25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思想作出的最后一个版本的修正。下列关于新三民主义5的认识正确的是( )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 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A B C D26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指出:“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 。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这段论述出自A 新民主主义论 B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 论十大关系 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271976 年,针对当时存在的是否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的问
24、题,邓小平指出:“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 ,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 , 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 “这种说法”之所以错误,是因为A没有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区分开来B没有把毛泽东思想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区分开来C没有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区分开来D没有把毛泽东与党的其他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区分开来281978 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不少报纸全文转载。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 “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 ;“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
25、了定论” 。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29近年来,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迅速崛起。2016 年初,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右图)及其团队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研究,获得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项成果还入选 2015 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且位居榜首。在量子世界里,人类最早的突破是在(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30郭沫若鉴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而断定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而高二适则举出种种可靠事实,认为兰亭序的确出于王羲之手笔。当
26、时毛泽6东主席支持打这场官司,认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主席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 D “为人民服务”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3 个小题,31 题 12 分,32 题 12 分,33 题 16 分,共 40 分)31 (12 分)下列材料均摘编自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实亦可称为开天辟地旋乾转坤一伟人。因以前教育,都限制在政治圈中。以后教育,乃脱离政治圈转入社会而自为发展。孔子的学生,有父子同来受教的,有贵族,有平民。有的很穷,有的很阔。亦有
27、些不是好出身,不务好行业,但经孔子教育,都变为学成行尊,出类拔萃,显于当时,传于后世的一批人物。(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实亦可称为开天辟地旋乾转坤一伟人” 。 (4 分) 材料二 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授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新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太学生考试的主要内容。 (4 分)材料三 宋代特矫唐弊,公私教育皆特盛。当时所谓书院,亦渐由私立变为公立。宋初有四大书院,皆不
28、由政府创建,其后乃如僧寺,亦受政府赐额。书院又称精舍,精舍之名,其先起于东汉儒家之私门授徒。其后僧侣所居亦称精舍,最后理学家讲学又用此名。(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的主要教育成就?理学于宋代兴起,指出其主要派别。 (4 分)732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级高名望的人物之一,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希腊蕞富有智慧的人,对此他解释道,神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而不是自以为是。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 、 “智慧”的化身。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三(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格拉底哪一著名哲学追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 、 智慧
29、的化身” 。 (4 分)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 ) ,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2)材料二主要表明路德的什么思想?它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什么联系?(4 分)材料三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
30、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8的理解。 (4 分)33 (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第一位驻英法的公使(18761878 年)郭嵩焘是另一位提倡渐进式改革的人,他对西方的直接观察使他公开承认,西方国家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二千多年 的历史、优秀的政治体制和道德学说。他在谴责自强运动局限性的同时,赞扬日本派学生赴英国学习法律和经济学,并敦促李鸿章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度、 法学和经济学。郭主张,这些知识,而不是军事,才是一个良好政府
31、和繁荣国家的基石。他的呼吁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因为李鸿章认为自己已被委以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别无选择,只能加强军事方面的现代化。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指出郭嵩焘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突破?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不接受郭嵩建议的主要原因。 (6 分)材料二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摘编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1915 年)(2)材料二中作者
32、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主要原因。 (6 分)材料三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9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1875 年)(3)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认识(4 分)高二历史试题(B)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5 BCBAC 610 DBDCD 1115 CAC
33、CB 1620 DBCCB 2125 CCBBD 2630 CABDA二、非选择题(3 个小题,26 题 12 分,27 题 12 分,28 题 16 分,共 40 分)31. (12 分) (1)使教育脱离政治圈转入社会而自为发展。 (兴办私学或创立民办教育)有教无类(扩大的教育对象的范围,或推进教育公平)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答出任何两点即可) (4 分)(2)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配合行使);儒家经典(4 分)(3)官办教育和民办教育都有较大发展(公私教育皆特盛) ;派别:程朱理学和心学。 (4 分)32 (12 分) (1 认识人自己;苏格拉底开创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
34、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4 分)(2)因信称义(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 分)(3)破: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立: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制度蓝图。 (4 分)33 (16 分)(1)突破:认识到了自强运动局限性,认为应进一步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度、法学和经济学。 (2 分)原因:李鸿章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强调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李鸿章自身思想认识的局限,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等。 (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4 分)(2)科学与人权并重(2 分) ;原因:辛亥革命
35、后,资产阶级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进行思想革命;西10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学习外国的经验,认为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言之成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 分) 。 (6 分)(3)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过程(日本则是全面学习西方) 。这一观点有道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不同结局说明了这一点。 (4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4 分)135N高二地理试题(B)本试卷分第 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00分。第 I卷(选择题,60 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 4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36、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 12 题。1左上图甲国的首都在右上图中甘德机场的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2左上图中甲国的首都距右上图中甘德机场的距离最接近 A4500 千米 B450 千米 C3000 千米 D2500 千米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34 题。3图示区域中的陡崖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A280 米 B430 米 C560 米 D650 米4若对该河流域进行开发治理,合理措施有 A在 R和 T之间河段西侧的坡地修建梯田 B在 R处建大坝,修水库 2C可建自流水渠(虚线)从 R处引水到甲村 D在乙
37、村西北山坡上种植亚热带水果读我国某地 1990年与 2010年土地利用比较图(两图比例尺均为 1:2000000) ,完成57 题。5与 1990年相比,2010 年图示区域A植物蒸腾量增加 B昼夜温差变小 C降水一定增多 D城市热岛效应增强6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右上图中甲区域(虚线圈内)可能A改种水稻,以增加粮食供给 B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C发展乳畜业,提供乳、肉、禽、蛋 D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立体农业7对图示城市郊区农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压缩城市用地,扩大林地 B大力发展游牧业,提高畜产品质量C湿地排水,发展粮食种植 D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2015年 12月 22日,南京出现“粉
38、色雾霾” ,南京大学大气系教授刘红年解释,雾霾只有灰白褐三种颜色,这种玫红色的情况应该是傍晚的霞光与雾霾结合的结果,不是什么特殊污染物造成的。据此回答以下 89 题。8可以有效减轻南京市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是 A加强环境监测 B实施人工降雨 C居民减少外出 D减少废气排放9及时监测雾霾天气影响范围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左下图)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问题的措施图”(右下图),完成 1011 题。10右上图中的草方格沙障 A改变气候类型 B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3C吸烟滞尘,美化环境 D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1
39、1左上图中的甲处能够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强 B温差大 C土壤肥沃 D有灌溉水源读“亚寒带针叶林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 ,完成 1213 题。12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亚寒带针叶林系统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多 B枯枝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C生物种类繁多 D系统整体的物质流动量大13全球的亚寒带针叶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A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B大洋洲 C非洲大陆 D南美洲铝土矿是几内亚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约 2.5吨铝土矿生产 1吨氧化铝,氧化铝可直接通过电解法冶炼金属铝。读几内亚所在区域图和科纳克里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 1415 题。14若几内亚想保持炼铝厂一年内的稳定
40、生产,可以A大力建设水电站 B配套建设火电站C加强交通建设 D大力开发铝土矿15大力发展铝土矿深加工,对几内亚的积极影响是A增加了铝土矿出口的收入 B生态破坏和污染更加严重C扩大就业和增加外汇收入 D氧化铝国际市场风险增加右图是露天采矿留下的矿坑。读图完成1617 题。16对这种采矿方式的描述,不对的是 A破坏原有植被和地貌结构 B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会造成大气和水污染 D有利于地下水循环内 亚几417治理矿坑最好的措施是 A坑坡上植树种草 B废渣、废土填埋后复垦还绿C坑内放水进行水产养殖 D禁止人畜进入,让植被自然恢复读我国局部地区的水系示意图,完成 1820 题。18关于泾河水文特征
41、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泾河流量小,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河流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因为所处纬度高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与季风影响有关 D河流含沙量小,是因为天然草场植被保护良好19 诗经有“泾以渭浊” ,故人们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 。而现在人们发现,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渭水比泾水清。其自然原因可能是A泾水流域植被破坏严重 B泾水流域落差小,冲刷力小C渭河地势平坦,泥沙沉积的多 D渭河水量小,携带的泥沙少20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建设的三门峡水库大坝,对渭河造成巨大的影响。下列关于对渭河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大大减少了渭河流域的水旱灾害 B渭河水位抬升,流速减缓C泥沙淤积减少,利于
42、通航 D流速加快,自净能力增强乐清市,是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地级温州市代管。读“1978 年和 2010年乐清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完成2122 题。21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B该市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C在 2010年该市 GDP中,第二产业产值最多D该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22乐清市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可能为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的发展C资源开发、重工业的发展 D对外开放、外资企业的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 2324 题。23南
43、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的有利条件有5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利用京杭大运河,节省投资调水之前沿线河湖治污已初见成效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中,可调长江水的水质最好A B C D24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B可提高社会对运河沿岸地区环境保护情况的关注C可改善黄河以北的大运河航运条件D可缓解甲地的用水紧张新疆在承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将努力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目前,新疆出口的家具主要销往中亚,并在中亚建家具加工厂和物流中心。据材料回答 2526 题。25新疆家具企业在中亚建加工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技术26在中亚建家具
44、加工厂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是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科技水平 A B C D读中国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7658E,7351S)的主楼图。完成 2728 题27泰山站主楼建筑呈碟形结构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减少风阻,防狂风侵袭 B防积雪融水进入C防强紫外线辐射 D防大风积雪掩埋28主楼顶部的中国国旗经常飘向 A北方 B南方C西北 D东南读“俄罗斯某种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 ,完成 2930 题。29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气候类型 B地形C降水量 D土壤30图中 M工业区名称是 A圣彼得堡工业区B莫斯科工业区 C乌拉尔工业区D新西伯
45、利亚工业区M6读印度农作物和工业区分布图,读图完成 3132 题。棉 花茶 叶 乙甲 丁丙31印度农作物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密切。代表水稻分布的图例是 A B C D32印度甲、乙、丙、丁四个工业区中都有纺织工业,以麻纺织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右图为白令海峡附近区域简图,图中油田所临海域结冰期长,石油要通过管道输送到 N地不冻港向外运输。读图完成 3334 题。33图中 M地属于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加拿大C美国 D墨西哥34与油田所临海域相比,N 处沿岸不结冰的原因是 纬度较低 地热资源丰富 沿岸暖流流经 山脉对北方冷空气有阻挡作用A B C D鱼粉是用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
46、、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读南美洲甲国简图,完成 3536题。35沿海的 L城是世界著名的“不雨城” 。但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如春,主要是因为 A纬度低、海拔高B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C受秘鲁寒流的影响7D常年受西风的影响36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原因是 A生产原料丰富 B加工技术先进 C劳动力廉价 D海洋运输便利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以及对应区域的景观和气候资料” ,完成 3738 题。37布里斯班 12月份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寒流减湿 B背风坡气流下沉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风从海洋吹向陆地38有关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从甲处河流调水到乙处,解决 东部缺水
47、问题 B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比 东北部更为发达C铁路只分布在沿海,方便大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交往 D图中山脉以西为其主要水稻种植业区珍珠贝生活在水质清洁、透明度不低于 2米、水温在 1530 度之间的水域,所育珍珠生长快,图中甲国因盛产天然海水珍珠而久负盛名。20 世纪 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曾是甲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读某区域图,完成 3940 题。39甲国盛产天然海水珍珠的有利条件有甲国的纬度低,相邻海域水温高 沿岸无大河注入,水质好 沿岸海水深度浅 邻海峡,交通极为便利A B C D40甲国采珠业迅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市需求量锐减 B养殖技术迅速发展甲 波 湾 斯
48、2555 0 60(m)沙漠8C海水温度迅速上升 D石油开采和运输的影响第 卷(非选择题,40 分)注意事项:本卷包括第 4144 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材料一:东北地区10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材料二:东北平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1)分析地10积温高于地的原因。 (2 分)(2)据材料一,说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图中阴影区域的自然原因。 (4 分)(3)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东北大豆产区近年来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推广,试分析材料二中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4 分)942阅读
49、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湖南省属于长江中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省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著称,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引发了水土流失、酸雨等环境问题。下图为湖南省简 图。(1)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湖南省建设有色金属基地的有利条件。 (2 分)(2)湖南省要促进有色金属基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4 分)(3)简述建设水电站对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4 分)43读下图,结合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材料一:下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周边区域图10(1)指出人类对图中河流 ab
50、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并说明理由。(3 分)(2)广西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试说明广西电力开发与输出对当地的影响。(4 分) (3)为加快广西经济发展,国家提出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试简述北部湾经济区建成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有利条件。(3 分)44 (10 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正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简称 “一带一路”) 建设。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1)根据图示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 分)11(2)简述鹿特丹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 分)(3)肯尼亚鲜花出口非洲第一,
51、世界第三,其首都内罗毕被称为阳光下的花城。试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近些年来肯尼亚鲜花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 分)(4)简述中亚地区出现荒漠化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 (3 分)高二地理试题(B)参考答案卷 选择题(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C D D C D D C B D B A B C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C C B C A C B B A A C B C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A D C
52、B C A D B C D卷 非选择题(40 分)41 (10 分) (1)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 ;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侧,受冬季风影响小 ,所以地10积温高于地。 (2 分)(2)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平坦开阔 ;夏季热量丰富,雨热同期 ;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 (4 分)(3)缓和饲料、肥料、燃料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 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答出 2点即可得 4分)42 (10 分) (1)钨、锑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资源种类多,组合条件好;水
53、能资源丰富,能提供廉价水电; (任答两点资源方面的有利条件 2分, “四字答案”不给分) (2)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开采率;对矿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和水土流失;与发达区域合作,发挥自己优势; (任答 4点 4分)(3)建 设 的 水 库 能 农 业 生 产 提 供 灌 溉 水 源 ; 减 少 旱 涝 灾 害 , 改 善 农 业 生 态 环 境 ; 库 区 发 展水 产 养 殖 , 有 利 于 调 整 农 业 结 构 ; 能 为 农 业 生 产 提 供 廉 价 的 水 电 ; ( 任 答 2点 4分 )43(10 分)(1)
54、利用水能资源发电(建水电站),(1 分)该河段水量大,(1 分)落差大,(1 分)水能丰富。 (其他答案合理、利用方式与理由对应正确也可得分)12(2)有利影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 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1 分)增加就业;(1 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1 分)(答出其中 3点得 3分)不利影响: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1 分)(3)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与东南亚(东盟)的结合部;(1 分)海陆交通便利;(1 分)国家政策支持。(1 分)44 (10 分)(1)特点:中间高、 四周低(1 分) 判断依据:河流呈放射状分布(1 分)(2)气候特征:全年温和多雨。 (1 分)成因:西风从大西洋带来大量水汽,降水丰富,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2 分)(3)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便于鲜花出口;国际市场对鲜花需求的增加;有大量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国家政策的支持(任答 2点得 2分)(4)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导致破坏植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