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ZIP , 页数:0 ,大小:1.30MB ,
资源ID:199507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9950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为本站会员(kuailexingkong)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

1、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 2015 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时间:60 分钟相对原子质量:Cu:64一、单选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三分,共 48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强氧化性的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永久褪色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时能形成酸雨 D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2、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对燃煤进行脱硫;对含 SO2、NO 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

2、的氮的氧化物;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A B C 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O 2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作漂白剂B可通过加热氯化铵固体使其分解的办法来制备氨气C浓硝酸中的 HNO3见光会分解,故要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DFe 在 Cl2中燃烧生成 FeC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 Fe 也显3 价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B.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而锌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氢气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烧碱溶液反应D.在常温下,浓硫酸不与铜反应,是因为铜被钝化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3、)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 Cu2+ + H2 BSO 2通人 BaCl2溶液中:Ba 2+ + SO2 + H2O = BaSO3 +2H +C硫酸铵溶液与 Ba(OH) 2溶液反应:Ba 2+ SO42 一 = BaSO4DFeCl 2溶液与 C12反应:2Fe 2+ C12 = 2Fe3+ + 2C1 一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 A 口进气来干燥 NH3B.从 B 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 CO2C.瓶中盛满水,从 B 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 NO2D.瓶中盛满水,A 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 B 口进气,用排水法测

4、量生成 H2的体积7、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 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 )。2A利用 SO2的水溶性,将 SO2直接通入水中 B利用 SO2的氧化性,将 SO2直接通入水中C利用 SO2的氧化性,使其与 O2反应而转化为 SO3,再与水反应D利用 SO2的还原性,使其与 O2反应而转化为 SO3,再与水反应8、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Cl2和 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SO 2和 Na2SO3溶液都能使溴水褪色9、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

5、酸无氧化性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10、 “绿色化学”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来设计化学反应线路。下列各反应路线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制 CuSO4:Cu+2H 2SO4(浓) CuSO4+SO2+2H 2OB制 CuSO4:2Cu+O 2 2CuO; CuO+ H 2SO4= CuSO4+ H2O C制 Cu(NO3)2:Cu+4HNO 4(浓)= Cu(NO 3)2+2NO2+2H 2OD制 Cu(NO3)2:3Cu+8HNO 4(浓)= 3C

6、u(NO 3)2+2NO+4H 2O11、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ASO 2、O 2、N 2 BHCl、Cl 2、CO 2 CCH 4、H 2、CO DSO 2、Cl 2、O 212、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空气在雷电作用下所产生 NO BNO 和 O2生成 NO2C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 NO2 DNH 4Cl 与 Ca(OH)2反应生成 NH313、下列无色透明溶液,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 +、Na +、HCO 3、OH BCl 、MnO 4、K +、Na +CSO 42、K +、Cl 、NO 3 DH +、NO 3、CO 32、Fe 2

7、+14、下列检验离子的方法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检验 SO :加入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24B检验 Cl :加入 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C检验 Na :将干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火焰呈浅紫色D检验 NH :滴入浓 NaOH 溶液后,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气体发现变蓝 415、对于反应 3Cl2 + 6KOH(浓)= 5KCl +KClO 3 + 3H2O,说法正确的是( )ACl 2是氧化剂,KOH 是还原剂B有 3molCl2参加反应,就有 6NA个电子转移C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是 1:13D被还原的氯原子

8、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是 5:116、某单质跟浓硝酸反应时,每 0.5mol 单质反应就能将 1mol 硝酸还原为 NO2,则单质被氧化后化合价为( )A+1 价 B+2 价 C+3 价 D+4 价二、填空题(共计 52 分)17(16 分)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1)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请你举出两种含硅元素的材料名称_、_。(2)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或者浓硝酸的原因: 。(3)氯气用于漂白时,实际上起漂白作用的物质不是 Cl2而是它和水反应生成的_(写化学式)。(4)我们可以用浓氨水来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已知放

9、生强烈反应 2NH3+ 3Cl2=N2 + 6HCl用此方法检查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方程式解释原因 。(5)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而尾气中却含有 NO,请用方程式解释原因 。(6)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然而总是有一部分不法商贩却在背道而驰。如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SO2的 性18、 (10 分)右图 1 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1)写出 A 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收集氨气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 。(3) 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 NH3的是( )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

10、纸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蘸有浓 H2SO4的玻璃棒靠近 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4)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气,按图 2 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让少许水进入烧瓶即可引发喷泉实验,这是利用了氨气 的性质。(5)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 3 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 。 A.CaCO3粉末和浓盐酸 B.NaHCO 3溶液与稀 NaOH 溶液C.HCl 和 AgNO3溶液 D.HCl 和无色酚酞溶液419、(16 分)A、B、C、D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

11、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 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一定条件下 B 可以转化为 C,则 BC 的化学方程式为 。(2) 若 A 是一种活泼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 C 的名称为 ,C 可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 CO2再转换成 O2,以供呼吸之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原理 。(3)若 A 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是红棕色气体。回答:A 为 (填写化学式)。写出 C 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 。D 可以与铜反应转化为 B,则 D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当有 0.1molB 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 ,消耗铜的质量为 。20、 (

12、10 分)为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中的仪器(含所盛物质)组装成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KMnO 4能吸收 SO2) (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导管口的三处连接应该是 接 , 接 , 接 。(2)试管 B,C 中各有什么现象,才能表示已检验出二氧化碳?B 中 ,C 中 。(3)试管 E 的作用是 (4)写出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6化学试题答案选择题(每个三分)1-5 A C C C D 6-10 D D C C B11-16 填空题(每个空 2 分)17(16 分) 、(1) 玻璃 水泥 陶瓷 光导纤维 等(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钝化或表面

13、被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3)HClO (4)产生白烟 ,NH 3+HCl=NH4Cl (5)N 2+O2=2NO (6)漂白性18:(10 分)(1)2NH 4Cl+Ca(OH)2 CaCl2+2NH3+2H 2O(2)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3)C (4)极易溶于水 (5)A19(16 分):(1)2SO 2+O2 2SO3(2)过氧化钠 2Na 2O2+2CO2=2Na2CO3+O2(3)NH 3 3NO2+H2O=2HNO3+NO3Cu+8H +2NO3-=3Cu2+2NO+4H 2O0.3NA 9.6g20(10 分)、 (1)接,接,接;(2)品红不褪色 澄石灰水

14、变浑浊(3)防倒吸(或为安全瓶装置)(4)C+2H 2SO4(浓) CO2+2SO 2+2H 2O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 2015 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2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 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

15、的发展3某摄制组拍摄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剧中人物身着棉衣,此部电视剧反映的史实最早出现于( )A汉朝 B隋唐时期 C秦朝 D明朝后期4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 “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织造技术。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5.一代代的徽商在几百年的商品经营中,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响当当的“老字号”招牌,如谢正安创办“谢裕大” ,其制作的“黄山毛峰”誉满天下;胡云龙创办“祁红”茶号;吴鲁衡创办的“吴鲁衡罗

16、经店” ;胡椿创办的“胡玉美”等。材料反映我国古代徽商( )A重视文化教育 B重视经营之道 C重视品牌塑造 D打造百年老店6、某地农民在每月特定的日子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 )A、夜市 B、草市 C、 都会 D、会馆7.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 ;“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 (林居漫录 )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2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8.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 ”主要是

17、由于 (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使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 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 ”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10、 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 18 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

18、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开展C工厂的出现 D海外市场的扩大11、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其“拯救”的表现是( )A. 实行闭关锁国 B. 开展洋务运动 C. 倡导使用国货 D.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2.某高校毕业生展出了一组图片(下图) 。你认为适合研究主题应该是( )男耕女织 江南制造总局 汉阳钢铁厂 1872 年继昌隆缫丝厂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C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13、19 世纪 80 年代

19、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 )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314、1912-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 470 多家,新增资本达到 1.3 亿元,相当于辛亥命前 50 年的投资总额。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15、1900 年,蔡元培写了一则征婚启事:“1.女子须不缠足者;4.男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 ”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新习俗有(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提倡天

20、足,反对缠足A. B. C. D.16、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 ”这说明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将外商基本排挤出中国市场 D.中国真正走上“自强”之路17、阅读“1935 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工厂检查所调查的全国工业分布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省市 上海 南京 青岛 北平 天津 汉口 山西 陕西 云南工厂数(个)5418 25 321 31 92 69 27 2 16省市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东 河北 湖南 江西

21、河南 威海卫工厂数(个)206 53 42 37 28 39 3 24 2A我国近代工业地区分布渐趋平衡 B沿海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较快C官僚资本主义的急剧膨胀 D近代工业进入严重衰退期18、民国三十一年设厂数为 1138 家(其中民营 1077 家) ,民国三十三年只有 549 家(其中民营 533 家) ,民国三十四年,民营设厂数只有 68 家。重庆民国三十二年 871 家工厂中,停产者达 270 余家,衡阳有民营机器业 90 家,已停工者达 20 家,占 22。上述数据说明( )A.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遭受严重挫折B.西部和南部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心C.实业救国思潮的涌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4

22、D.官僚资本是当时民族经济发展的最大敌人19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1894 年估计约 1 亿多美元,到 1914 年时已增至 9.6 亿多美元 “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 (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20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麦登

23、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口须运往外国市场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 ”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21. 读下列广告:“女学士周 XX,现年 28 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 8 年 1 月止,某男士如有与 XX 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 6 时,为会谈期。 ”对此材料评论正确的有( )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主张婚姻自由 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 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 体现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

24、中国社会的影响A. B. C. D. 22.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 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A. B. C. D. 23、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

25、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5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24、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这说明 ( )A. 火车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 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5、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 4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美国人强烈反战,制造假结果逃避兵役 B美

26、国人懒于运动,身体条件差C经济萧条导致营养不良 D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缺乏爱国心26、时代周刊把赫鲁晓夫作为封面人物,标题为苏联的新方向 。其中的新包括( )开始对斯大林体制进行改革 把农业放在首位突破了斯大林体制,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导致了苏联的解体A、 B、 C、 D、27、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 )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28、新政期间,罗斯福进行了四次有名的“炉边谈话” ,其中第三次他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

27、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罗斯福整顿全国金融 复兴全国工业 他鼓励企业主使用“蓝鹰”标记 鼓励士兵搞夜战A B C D29.对于中国 4 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 1 个百分点。46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 ) A推行“以工代赈” ,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30、小说静静的顿河

28、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 。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征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取消自由贸易 D强制劳动制度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城市化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材料一:18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的人口统计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城镇人口由 1843 年的 2075 万人, 至 1893 年增至 2350 万人, 从占总人口的 1.1% 上升为 6.6%. 至 1949 年增至 5766 万人, 从占总人口

29、 5.1% 上升至 10.6%。从 “五口通商”始, 至甲午战争前, 全国通商口岸 34 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一一一皮麻生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材料三:1831 年至 1832 年,英国爆发霍乱,1848 年霍乱再次发生,死亡人数超过 7.2 万,新工业带来新的汚水,而城市却为工业利益集团所支配,这个集团既不懂得如何处理污水,在工厂中也不安装任何保护环境的设备,形成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里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方式。1848 年和 1878 年英国分别通过了公共卫生法和公共卫生条例; 工7人阶级也提出改善公共

30、卫生,消除环境污染等要求;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6 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9 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造成当时英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8 分)32、经济政策的制定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 “关津有过路

31、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 一一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 l9 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一一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四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8大地恢

32、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 15 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一一摘编自钱满素美国文明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西欧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9 分)(2)根据材料三、四,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4 分)(3)结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4 分) 9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5 DDDBC 6-10 BABCC 11-15 BBD

33、CC 16-20 BBACC 21-25 DCABC 25-30 BCCAA二、非选择题31、(1) 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2 分)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4 分)(2)原因:通商口岸的开放;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小农经济的破产,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9 分)(3)原因:工业利益集团追求利润,工业污水随意排放;环保意识薄弱、技术落后。 (4 分)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 (4 分)32、(1)中国:强化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成为近代中国

34、落伍的重要因素。 (6 分)西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促进西欧社会的进步。 (3 分)(2)调整: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4 分) (3)遵循经济规律;立足国际国内形势,适应时代需要,及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4 分)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 2015 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计 60 分)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2 题。1下列古诗与所对应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喀斯特地貌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山

35、地垂直地带性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江南的梅雨天气D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冬冷夏热,全年多雨2下列体现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喷出的尘埃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当地气温B我国东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内陆干旱C在热带草原中生活着善跑便于迁徙的长颈鹿、羚羊等动物D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上游森林的大量砍伐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 地区气候资料图” ,图中山地 M 一侧的山坡为西侧,据此回答 34 题。3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CM 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1 月份 M 地受来

36、自海洋气流的影响4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降水2010 年 4 月 24 日 19 时 09 分民勤县发生大风沙尘暴天气,最大风速达 18.4m/s(8 级),瞬间极大风速 28m/s(达 10 级),最小能见度 0 米,顿时伸手不见五指。历史上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也曾因为对草原过度开垦而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据此回答 56 题。5沙尘暴天气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6上述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深翻扩耕 B施用绿肥 C退耕还林还牧 D大力发展农业读下图,回答 78 题。27此图可以简单

37、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 。正确表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是( )A动物 绿色植物 氧气 二氧化碳B动物 绿色植物 二氧化碳 氧气C绿色植物 动物 二氧化碳 氧气D绿色植物 动物 氧气 二氧化碳8此图可以说明(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A B C D下表是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 910 题。城市 1 月 5 11平均气温() 7 月 29 271 月 47 75平均降水量(mm) 7 月 150 59.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38、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10城市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 1113 题。1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所处的温度带可能是(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亚寒带12导致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差异 B水分状况 C热量条件 D土壤差异13山地的垂直地域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 )A滨海地区的高山 B内陆地区的高山C低纬度地区的高山 D中纬度地区的高山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

39、图。读图回答问题。14.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15.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在 2009 年金融风暴中,冰岛总理说:“我们拥有绝佳的资源,大量的绿色能源,现在我们应该多多利用这些资源”他还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 。读图,完成31617 题。16.材料中冰岛总理提到的“大量的绿色能源”指的是(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潮汐能 D沼气能17.冰岛总理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的理由是( )A冰岛人口增长快,粮食短缺B冰岛沿海有渔场分

40、布C火山大量喷发,火山灰淹没大量农田D海平面上升,沿海耕地减少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 ,回答 1820 题。18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出现此旱彼涝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顺序 D用水季节变化19图中我国旱涝灾害都十分严重的地区,其共同的特点是( )人口密度小 经济落后 以平原地形为主 降水集中且变率大A BC D20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 )A加强监测预报 B改变水循环模式C疏散重灾区人口 D兴修水利工程图 1 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 ,图 2 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 。读图回答 2122 题。21图 1 中四个国家人口增

41、长特点与图 2 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4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 B C D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 13.7 亿人,当前我国面临人口的双重压力,人口问题日渐突出,我国人口专家翟振武教授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结合下图,回答 2324 题。23依据材料和图示分析我国面临的人口双重压力主要是指 ( )A婴幼儿人口比重过大和人口素质过低B人口数量过大和人口老龄化C劳动力人口比重过大和人口素质偏低D自然增长率过高和人口老龄化24翟振武教授

42、认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 ,图中可以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我国人口数量庞大B014 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1564 岁人口比重平稳上升D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及变化根据某国某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 2526 题。25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6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 20052010 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2728 题。52720052010 年( )A迁出人

43、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820052010 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 2000 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 20012050 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 2930 题。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万人/年) 数量中国 30.3 美国 110.0墨西哥 26.7 德国 21.1印度 22.2 加拿大 17.3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

44、.329.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30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6二、综合题:(三个大题,共计 40 分)31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1)把下列各自然带的代号填入图中 A、B、C、D 对应的位置上。 高山草甸带 高寒荒漠带 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A_;B_;C_;D_。 (8 分)(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地域分异规律。 (2 分)(3)南坡雪线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

45、坡低,其原因是什么?(4 分)32根据下表数据和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某年甲市与乙省人口增长指标(%)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甲市 0.015 5. 292乙省 0.564 0.562(1)甲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什么引起的?(2 分)7(2)乙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什么引起的?(2 分)(3)简述乙省人口迁移的方向。 (2 分)(4)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甲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利和弊两方面分析) (8 分)33读下表资料,回答问题。(12 分)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

46、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2005 年 A、B、C 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人口年龄构成出生率() 死亡率() 014岁(%)65 岁(%)城市人口比重(%)人口/每公顷耕地人均 GDP (美元)A 国 9 10 15 18 88 0.2 27 460B 国 25 8 36 4 28 3.3 2 800C 国 41 16 44 3 16 5.3 710(1)表列 A、B、C 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国,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这类人口问题一般出现在_(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6 分)(2)分析 C 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针对该国人口发展趋势,对该国的人口发展提出建议。(6 分)8期中试题答案1-10 CBCAB CADAD 11-20 CACAB BBADD 21-30 BCBDD DCBAC31(1) (2)垂直 (3)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32(1)人口迁入。(2)人口迁出。(3) 农村迁往城市。 (4) 有利:提供劳动力;引进人才;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不利: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33.答案 (1)A 老龄化 发达(2)特点:少年儿童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建议: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