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践行李保国精神 勇做新时代愚公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践行李保国精神勇做新时代愚公李保国同志,全国先进工作者、燕赵楷模、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心脏病突发于 XX 年 4 月 10 日凌晨 4 时不幸去世,年仅 58 岁。 “愿做太行山上的一棵树,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 。生前,李保国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 35年如一日,用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使荒山变绿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太行新愚公”的真正含义。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半个世纪前,这里曾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我党一大批高级将领曾在这里接受
2、洗礼。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荒山依旧,灾害频繁,贫穷挥之不去。如今的前南峪已发生沧桑巨变:板栗、核桃、油桃、树莓等 50 多个树种汇聚成蔚为大观的森林景象,林木覆盖率达到 90.7,成为公认的“太行明珠” “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村民年人均收入已突破 3 万元。 “这都是李教授 30 多年的心血啊!”村民们谈起李保国,感慨万千:“一个大学教授,来到我们这个小山村,住在这里,和村民一起干活儿,带领我们治山,教我们种果树,帮我们致富,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提出过特殊要求。这样的教授太少了!”我们不光要缅怀李保国教授,更要学习李保国教授的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一要学习李保国同志
3、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李保国同志之所以深受太行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共命运,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早日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他放弃安然享受的生活,长期安家偏远山区,立志改变贫困面貌,去做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中实现人生价值。二要学习李保国同志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也是李保国精神的精髓。他将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苦苦钻研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他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 200 天,有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以他的实际行动对艰苦奋斗作
4、了生动的诠释。三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求真务实、质朴亲民的作风品质,太行山区许多百姓都曾调侃, “他比我们农民还像农民” 。“稀疏的头发打着卷儿,皱巴巴的裤腿沾满泥土。 ”曾是媒体描绘李保国的一个标准画像。对于自己的“土” ,李教授曾有另一番解读:“跟农民说话就得通俗易懂,满嘴是术语,谁还听你的?”用农民的语言和他们交谈,传播新技术,是李保国帮助山区群众脱贫的一大心得。四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他把科研成果写在了太行山上,虽积劳成疾、多病缠身,却毫无怨言。他不计个人得失,但对群众却是有求必应,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被农民亲切地称为“科技财神”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胸怀群众、一心为民的宗旨观念,彰显了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当前,正值全国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际,我们要将李保国事迹作为生动的教材,学习他的忠诚品格、为民情怀、创新意识、务实作风和奉献精神,工作中争当新愚公,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勇气和锐气,以新时期的“愚公精神”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