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5-2016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理科)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卷、第卷和答题卡,共 3 页。满分 70 分,考试用时 4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 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第卷一、选择题(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 无法
2、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 1,由此可见,尽 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回答 12 题。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多年平均降水总量C多年平均蒸发量 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江河水 湖泊淡水 冰川 浅层地下淡水A B C D在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内、外力同时起作用,而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它们的作用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 34 题。3.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云南石林的形成 B.黄河三角洲的形成
3、C.张家界雅丹地貌形成 D.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4.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B.长江三峡是冰川侵蚀形成的C.内蒙古高原上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积地貌5. 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26.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高山地区 下图为影视剧太阳的后裔取景地(希腊)位置示意图和该地拍摄场景示意图,读图回答 78 题。7、关于拍摄场景地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风蚀作用
4、B.海浪侵蚀 C.冰川作用 D.流水侵蚀8.关于希腊的自然带叙述正确的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读“粤、苏、贵、桂四省区 2010 年和 2050 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 911 题。9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寿命的延长 B人口出生率的降低C省际人口的迁移 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10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城镇 农村 经济发达省份 经济欠 发达省份A B C D11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单独两孩”的生育政策,这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可暂时缓解老龄化 B造成性别比失调C社会养老负担
5、进一步加重 D人均 GDP 快速增长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 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 1213 题。312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13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 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如图是“某地从市中心到郊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1415题。14该城市 2008 年与 2015 年地价变化反映了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中心城区范
6、围扩大 城市规模扩大A B C D15在 2015 年的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蔬菜种植基地 高新技术开发区 大学城 美术馆A B C D16、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C.城市地域规模 D.城市经济增长速度17、如果一个城市的等级越高,则它A.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也越大 B.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少C.提供职能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D.提供职能种类越少,服务范围也越小18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
7、境的相互联系19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长江三角洲是“鱼米之乡”,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 导因素是A气候 B土壤 C交通 D科技20.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和“乳畜带”,影响 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好 B.政策措施 C.市场需要 D.土壤肥力高 下图某国的某类生产厂的分布图,读图回答 2122 题。421该工业的布局属于A资源指向型 B市场 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22该工业最有可能是A飞机制造工业 B钢铁工业 C瓶装饮料工业 D高档时装工业23.读下图,计划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建设火电厂、化工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判断下面工厂排序与图相符的是A自来水厂、化工厂、
8、普通服装厂、火电厂 B火电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 C化工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火电厂D火电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24.电子装配厂的主导区位因素 是A原料导向型 B技术导向型C劳动力导向型 D市场导向型25宝钢与鞍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A信息通达性越来越重要 B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C个人偏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很强 D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第卷二、综合题(2 小题,共 20 分)26、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每空 2 分,计 10 分)5(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 C 。(2)在地貌上 B 表现为 ,其成因是 。(3)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
9、石油一般储存在 A、B 两处的 处。27. 读“季风水田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 2 分,计 10 分)(1)图例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乙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气候区。 (3)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其中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是_、_(填字母)。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 D D B A B B C C D A D B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C B A A A A C B C D C D26、 (1)背斜 断层 (2
10、)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3) A 27、大牧场放牧业 季风水田农业 季风 A E1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52016 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理科化学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分第卷、第卷和答题卡,共 3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8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第卷 选择
11、题(共 44 分)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原子形成 1mol HH 键要吸收热量B. 所有燃烧都是放热反应C. 在稀溶液中,1mol 酸与 1mol 碱反应生成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D. 凡经加热发生的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2. 如图,小烧杯放在一块沾有水的玻璃片上,加入 NH4Cl 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 Ba(OH)28H2O,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由此可推断( )A. 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B.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Ba(OH)
12、 2 BaCl22NH 3H2O HMgAl B氢化物稳定性:HF H 2 O NH 3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酸性强弱:HIO 4 HBrO 4 HClO 412. 短周期元素 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为A 族元素,X 与 Z 同主族,3 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Y 元素位于第 2 周期BY、Z 均能与 X 形成不只一种化合物CX 是A 族元素D氢化物的稳定性:H nZH nX13. 下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 a 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是次外层电子数目的一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 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13、化物的酸性比 b 弱B元素 a 的原子半径比 d 的大C元素 a 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D元素 a 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14. C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镁反应,干冰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 CO2气体,这两个变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作用分别是( )A. 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 B.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C. 化学键,化学键 D.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15. 下列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HCl 比 H 2 S 稳定 HClO 4 酸性比 H 2 SO 4 强 Cl 2 能与 H 2 S 反应生成 S Cl 原子最外层有7 个电子,S 原子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Cl
14、 2 与 Fe 反应生成 FeCl 3 ,S 与 Fe 反应生成 FeS 盐酸是强酸,而氢硫酸是弱酸A B C D16.已知 An+、B (n+1)+ 、C n、D (n+1) 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A、B、C、D 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DBA B、ABCD C、DCAB D、ABDC17、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 ,与白磷分子相似。气态时,已知断裂 1mol NN 键吸收 167kJ 热量,断裂 1mol NN 键吸收 942kJ 热量,则( )AN 4与 N2互称为同位素 BN 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N 4化学性质比 N2稳
15、定 D1mol N 4气体转化为 N2时要放出 882kJ 能量18、已知葡萄糖 (C 6H12O6) 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CO2和 H2O,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一吸热反应B该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是一个放热反应D该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19、已知 12g 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 EkJ 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da b c3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C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20、同温同压下,2H 2(g)O 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H 2O(g) H 1
16、;2H 2(g)O 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同温同压下,2H 2(g)O 2(g) 2H2O(g) H 1;2H 2(g)O 2(g) 2H2O(l) H 2,则H 1和 H 2的关系是AH 1H 2CH 1=H 2 D无法判断2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SO 2O 2 2SO3 H= 196.6KJmol1V2O5500BC(s)O 2(g) CO2 (g) H=393.5KJmol 1C2H 2(g)O 2(g) 2H2O(l) H= 571kJDH 2(g) O2(g) H2O(l) H= 285.8KJmol11222、2C(s)O 2(g)=2CO(g) H221
17、.0 kJ/mol,这个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A2 g 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 221.0 kJ 的热量B2 mol 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吸收 221.0 kJ 的热量C2 mol 固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2 mol 一氧化碳气体时放出 221.0 kJ 的热量D12 g 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 221.0 kJ 的热量第卷 选择题(共 56 分)二、填空题:23. (8 分) (1)下列各组物质:O 2 和 O3; 12C、 13C 、 14C ; H2O、D 2O 、T 2O ;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用序号填空,下同)(2)关于物质K 2O ;CO 2
18、;NH 4Cl; H2O2; Na2O2; NaOH,请回答下列问题:仅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仅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仅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24. (18 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 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族周期 A A A A A A A 0二 三 四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具体元素符号,下同)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 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 ;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用电子
19、式表示元素与形成的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该化合物属于 (填“共价”或“离子” )化合物。4(5)元素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该化合物是由 (填“极性”或“非极性” )键形成的。25. ( 8 分)2011 年 9 月 29 日我国成功发 射的“天宫一号”飞行器的外壳覆盖了一种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氮化硅,该陶瓷材料可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如下反应制得:SiO2C N 2 Si3N4CO 高温该反应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其还原产物是_。(2)该反应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热 H_0(填“” 、 “”或“”)。三、
20、实验题:26. (16 分) 50 mL 0.50 molL1 盐酸与 5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3)理论上稀的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 57.3 kJ 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5)实验中改用 60 mL 0.50 molL1 盐酸与 50
21、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填“ 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27. (6 分)与“实验操作”相对应的“实验现象”的字母代号填入答案栏中实验操作 答案 实验现象(1)将浓硫酸滴在小木条上 A产生白烟(2)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 棒靠近 B溶液褪色(3)在盛有 KI 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水 C溶液呈红色(4)在盛有 FeC13溶液的试管中滴入 2 滴 KSCN
22、溶液 D产生棕红色气体(5)铜丝放到浓硝酸中 E变黑色(6)铜丝放入热的浓硫酸溶液中,将生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F产生蓝色物质5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4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B B B D D B C A B B D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B C B C D D C D B D C二、填空题23、 (8 分)(1) ; (2);24、 (18 分)(1)Ar (2)HClO 4 ;K O H(3)Al ; Al2O32OH 2AlO2 H 2O(4)Na S Na Na+ S 2-Na ; 离子(5)H N H
23、 ; 极性H25、 (8 分)(1)C ;Si 3N4(2)放热 ; 26、 (16 分)(1)环形玻璃搅拌棒(2)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3)HCl(aq)NaOH(aq) NaCl(aq)H 2O(l) H=57.3kJ/mol或 H+(aq)+OH(aq) H2O(l) H=57.3kJ/mol(4)偏小(5)不相等;相等;中和热是酸碱中和生成 1molH2O 时放出的热量,与反应物实际用量无关27、 (6 分)(1)E;(2)A;(3)F;(4)C;(5)D;(6)B: : : : : : 1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文科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
24、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 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94 年 12 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 161 个中 子,质量数为 272,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A111 B272 C161 D4332下列微粒
25、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含 11 个质子、12 个中子、10 个电子的粒子B含 18 个质子、22 个中子、18 个电子的粒子C含 17 个质子、18 个中子、17 个电子的粒子D含 17 个质子、20 个中子、18 个电子的粒子3下列微粒中,最外层与最里层的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是( )AS BMg CCl DBe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N、O、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5元素的下列性质不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原子量 B化合价 C原
26、子半径 D元素的性质6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单质碘 B氯化钠 C水 D氢气7下列分子中含有 3个原子核和 10 个电子的是( )ANH 3 BSO 3 CHF DH 2O8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9氮的固定是指( )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B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D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10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H 2 BNH 3 CO 2 DNO11常温下,能溶于浓 HNO3的单质是( ) AAl BFe CAg DAu12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2A加酚酞试液 B与铜片作用
27、C加 BaCl2溶液和硝酸 D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13浓硫酸在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时,既表现强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 )A赤热的碳 B氢硫酸 C氢氧化钠 D铜(加热)14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 Cu(NO3)2 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ACu Cu(NO 3)2 BCu Cu(NO3)2 CCu CuO Cu(NO3)2 DCu CuCl2 Cu(NO3)2 15目前使用最多的气体石化燃料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CO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需要看反应物和生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
28、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 化,而且都表现为热量变化17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 B比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 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正极18下列能构成原电池的一组装置是( )A B C D19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 20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前途看,对 能源利用最好的办法是( )A大力勘探和开采石油 B多利用天然气少使用石油C因为煤的储量比石油丰富,应多使用煤作能源D大力发展核能、氢能并充分利用太阳能第卷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21元素周期表分为 个横行,即 个周期,
29、周期表中有 个纵行,共 个族。22原电池是一种 转化 的装置。一般来说,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 极;活动性较差的金属或到电的非金属是 极。浓 HNO3稀 HNO3Cl2AgNO3 溶液O2(空气)稀 HNO3Fe Cu Fe Cu Fe Cu Cu Cu HCl 乙醇 H2SO4 H2SO4 323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24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_(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_ _三、简答题(共 6 分) 25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 H 2O Cl 2 (4 分)26用电子式表示 NaCl 的形
30、成过程: (2 分)答案:1-20ADACA CDACB CDDCC BDCBD21.7,7,18,1622.化学能,电能,负,正23.吸收热量,放出热量24.(1)脱水性(2)吸水性25. H:O:H :Cl :Cl:26 H.+H. H:HNa.+.Cl: Na +:Cl:-. . . . . . . . . .1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5-2016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学科(文科)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分第卷第卷和答题卡,共 3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8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
31、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 带。第卷一、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有到东方去寻找黄金 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流传A B C D2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加强 欧洲与美洲开始有了联系 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化 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A B C
32、D320 世纪初,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A汽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4 大国崛起在谈到英国时,一再提到英国崛起中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核心竞争力”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B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英国成为海上强国 D英国对欧洲大陆实行均势外交政策5垄断组织(大企业)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B生产力的高度发展C资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资本主义的日益腐朽 6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史 实 推 论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18世纪的 70%下降到 1841 年的 2
33、0%。 工业革 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2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3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Al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是在A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 B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C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D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28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材料中的“发明”是指A蒸汽机 B
34、发电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919 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A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 B出现了喧杂、拥挤、快节奏的城市C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D要禁止污水排放保护坏境10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下列因素中,起积极作用的是资产阶级政府的鼓励扶持 民族实业家的主观努力 帝国主义侵华产生客观积极因素 人民群众反帝斗争和封建政府真心实意地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A B C D11 “一双皮鞋美国货,二块洋钿买来个;三日穿过贼贼破,四穿凉棚洞眼多;五(嗯)看罪过勿罪过,六(落)去
35、还要重买过;七(切)记勿买外国货,八(百)样东西拆烂屙;九(究)竟要买啥个货,十(实)实在在中国货。 ”这首宁波话数字民谣直接反映出美国商品价廉物美 外国商品充斥宁波市场 宁波民众提倡国货 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A B C D12胡适说:“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称其为“英雄”的主要依据是A为挽救民族危机放弃仕途 B提出“实业救国”兴办实业C提出“教育救国”大搞教育 D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319 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其主要目的是A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C调整经济政策以救
36、亡图存 D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14下列企业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天津机器制造局 D汉阳铁厂15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顽固势力的阻挠破坏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C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D洋务企业内部管理不善16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在广东、福建建立了四大经济特区,其特殊性表现在A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自主 D具有特别的国家行政权力17下列组图反映了新中国农业生产发生的两次重大变化。这两次变化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度 给予农民分配自主权调整了农业经营方式 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A B C D18盐城某
37、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对我国“一五”计划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他们搜集到的下列史实与研究主题相符的是 建成了长春第一制造厂 建立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 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A B C D319 “又出新车了!” “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 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超过 10 款的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北京现代桑塔纳等多款新车上线。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
3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211952 年底,中共中央就认为:个体农民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只有允许这种竞争,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农业经济发展起来。中共对此进行大规模实践开始于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C成立高级生产合作社 D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22陈云说:“中央人民政府在 1953 年 12 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然
39、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 1954 年 9 月 15 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上述措施A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B使经济建设转为以轻工业为主C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D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23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 “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期曾在我国广为流行。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A20 世纪 20 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B20 世纪 40 年代初,因为苏联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C20 世纪 50 年代,因为中国全面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D20 世纪 90
40、 年代,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24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普及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包括A垃圾信息充斥 B网络犯罪出现 C网络世界诱惑青少年 D严重污染环境25 “人肉搜索”在 2008 中国网事中绝对是一个热词。在汶川地震中,人肉搜索帮助许多人找到了亲人;但是也发生了某大学学生因被怀疑谩骂周恩来而遭人肉搜索,最后只好弃学躲起来的事件。这些情况表明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A B C D26近现代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民国初年女性婚
41、恋观新变化的是A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B “一工二干三军人,宁死不跟老农民”C “只要成份好,其他不计较” D “夫妇有义则合,无情即离” 27从“老爷” “大人”到“同志” “先生”的称谓变化主要反映了A资本主义经济代替封建经济形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侵略428 “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中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句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着装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这些变化主要说明了和平年代军队的地位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与世界接轨,融入国际潮流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服装业的发展A B C
42、 D29孔子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所损伤是为不孝。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 ,再到中华民国时期的“剪发易服”法令的出台,以及“保辫会”的出现,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下面对“辫发之争”说法正确的是A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B昭示国人的文明程度C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 D体现历史的不断进步30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有这样的字样:“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从广告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有: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广 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 中国近代航
43、运业发展受西方影响 A B C D第卷二、材料解析题(3 小题,共 40 分)31 (18 分)从 15 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
44、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5、。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 , (6 分)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4 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6分)32 (14 分)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黄河岸边柳树荫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啥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当乡里人家赶着5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46、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已经响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近代前夜的中国与世界学习材料材料二 1864 年,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 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英两国经济方式的差异。 (2 分)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 (2)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主张。 (2 分)简述该主张给中国社会带
47、来的影响。 (4 分)(3) “南方谈 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4 分)33 (8 分)交通工具的变化,是国人对历史变迁的一种记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880 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 。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 ;火车飞行, “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 ;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 ”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
48、理,遂搁置修路倡议。材料二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现代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4 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4 分)6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5-2016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学科(文科)试卷一、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C 2 B 3 D 4 B5 B. 6C 7
49、 D. 8 “A. 9C. 10 C 11B 12B 13 D. 14 D15 C 16 A17 C18 C19 D20A、21D 22 D 23C 24 D 25 C. 26 D27 B28 A. 29 A.30 B 第卷二、材料解析题(3 小题,共 40 分)26. (15 分)从 15 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
50、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
51、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 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 ,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5 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4 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6分)31. (18分)(1)内在动力:建立高效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科技的进步。 (6 分,任答
52、3 点 ,每点 2 分)影响:打破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 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技术革新建立在生产经验基础上。 (2 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科学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或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缩短) 。 (2 分)(3)条件: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技术手段;对外侵略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6 分)27.(15 分)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阅读7材
53、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黄河岸边柳树荫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啥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 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 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已经响彻天地驶 入了全新的时代!近代前夜的中国与世界学习材料材料二 1864 年,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
54、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1)据材料一指出中英两国经济方式的差异。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 分)(2)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主张。 (2 分)简述该主张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4 分)(3) “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4 分)32(14 分)(1)差异:中国:小农经济(农业为主) ,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工业为主) 。 (2 分)变化:耕与织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出其中 2 点给 2 分)(2)主张:
55、中国的制度比西方先进;学习西方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2 分)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创办近代工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 (1 点 2 分,2 点即可得4 分) (3)改革: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分)开放: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迭起,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成为重点;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 分)28.交通工具的变化,是国人对历史变迁的一种记忆
5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880 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 。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 ;火车飞行, “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 ;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 ”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材料二: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现代化进程。(2)结合材料二,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33 (1)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 (4分)(2)影响:便利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 分。答出其中 2 点8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