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35.01KB ,
资源ID:1977291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97729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年环境教育:艺术、科学与生态批评.doc)为本站会员(USER)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年环境教育:艺术、科学与生态批评.doc

1、环境教育:艺术、科学与生态批评摘要作为最具跨学科性质的主题教育之一,环境教育将艺术与科学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自由教育形式,同时,它也是一种道德职责,兼具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视野。它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习惯改良、学习内容更新和伦理观重构。我们要在不断追求科技发展的同时,提倡对传统品德的回归,将自己从坏的习惯中解放出来,改变自己,乃至重新界定人类的价值体系。关键词环境教育;生态批评;伦理批评;跨学科研究中图分类号I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20)05-0206-03作者简介美詹姆斯恩格尔(James Engell),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萨诸塞波

2、士顿剑桥02138;陈靓,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副教授,上海202033。对人类和整个地球来说,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毋须赘言,它兼具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同时也必须有科学、社会和人文视野。在具体内容上,环境教育将技术开发及应用等科学知识与道德实践、伦理习惯和养成相结合,坚守谦逊、勇气、克制、智慧、胆识和耐力等道德规范,秉承客观公正的精神,在统观全球的视野下,在具体领域积极实践。它要从新的方式审视我们对物质不断增长的占有欲,并研究如何取得更好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教育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托马斯贝里(Thomas Berry)称之为“生态纪”。在这个时期,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控制着生态

3、系统,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以及需要重新定位的价值观。一些人怀疑环境教育会有什么成效,认为只有经济压力和市场力量才会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还有一些人说只有灾难才会让人类改变习惯。这样说只会把我们等同于动物,依靠饥饿、干渴等本能来生存,而我们是有理智和责任感的生灵,就像乔纳森斯威夫 特(Jonathan Swift)说的那样,我们至少拥有“理性的能力”(capax rationis)。1可以说,我们所经历的自然灾难,更多地是因为我们对环境的无知和忽视。导致灾难的因素是潜在的:它们在缓慢增长,悄无声息,同时也不可逆转。在某种意义上,这就为悲剧搭建好了平台,而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再做任何防范就已

4、经太晚。更糟糕的是,当更加吸引眼球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比如经济不景气、国内外的恐怖活动或医疗问题等,我们的注意力就立刻会被转移。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每天对待自然界的方式会缓慢地改变我们未来的经济、恐怖主义、战争、社会保障、移民及就业这些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不可或缺的事物。从本质上来说,这不是一个科学或公共政策问题,而是一份道德职责。精神、风俗、习惯、文化等元素均带有道德色彩,都是人性和文学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如何践行对环境的关爱和职责,不仅关乎公共政策,也关乎个人动因。它涉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受益于我们对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中获取的技术方式和物质资源。在环境问题上,要做出成效,需要特定领域的专业

5、知识,同时具有跨学科的关联意识,后者更为关键。不需要政治中的党派区分“保守派”和“自由派”都可以在环境问题上找到共识。两党制最糟糕的缺点在于把行为选择确定为非此即彼。一些政客说,要应对气候变化,或者通过市场激励体制,或者通过法律规定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比孩子还幼稚的非此即彼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必须要多管齐下,通过法律、市场、税收、自由资本和激励体制等综合因素发挥作用。环境教育涉及到每一个领域,它必须是跨学科的探讨:我们需要了解自然、人类社会、人口统计、经济学、公共政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价值等元素,以便明了我们该如何应对、该制定什么政策以及获得什么样的目标。在环境教育和实践中,科学、人文和社

6、会科学必须通力合作。科学帮助我们了解自然和物质世界,明确它的发展、细节和趋势。但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史蒂文威恩伯格(Steven Weinberg)所言,科学不会也无法告诉我们什么是值得珍惜的。2这个问题只有人文领域的知识,如道德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才能帮助我们去做决定。此外,只有社会科学才会帮助我们在群体的层面中以经济的、制度化的方式来落实这些价值观。3普卢塔克,约公元46-约120,希腊传记作家、哲学家,著有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蒙田,米歇尔(埃康)德(1533-1592),法国散文作家,被认为是现代散文创始人,著有随笔集。环境教育可能是最具跨学科性质的主题教育,它将艺术与科学重新

7、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自由教育形式。比如,达尔文希望他可以多读一些诗歌和文学作品,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华尔华兹的诗歌中找到了治愈抑郁症的良方。同样,人文学者也需要更熟悉科学领域的知识。环境问题无法依靠某一个学科解决,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依赖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来应对环境危机。如果一颗小行星正在朝地球飞速驶来,并很可能在40年内撞击地球,将海平面提高6-16英寸,地球上1/4的生物因此灭亡,引发瘟疫和疾病,淹没一些国家和岛屿,并带来飓风、海啸和数以百万人的死亡,每一个政府都会不顾一切地研究如何去摧毁小行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行星,因此也还没有出现这么大规模的 国际合作。但是,这个灾难的场景中,除

8、了小行星之外的所有情节都有可能出现,它们只不过发生的速度缓慢,比较隐蔽罢了,而起因就是我们对碳的燃烧。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这个方面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就环境政策而言,美国在十几年来没有对全球的环境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熟悉地球的气候,我们就需要了解大气化学、古气候学、海洋学、统计学、数学模型、计算机运算、生物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例如,美国能否主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么多年来,很多美国人都知道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也在税收上鼓励购买混合能源车,建立风能和太阳能系统。很多能源企业也明了这一道理,并享受类似的鼓励政策。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整体上减少了吗?没有。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激励举措、法律约束和教育活动,局面会有所改观吗?也不会。因此,人文主义者必须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 在这里,我们需要三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习惯改良、学习内容更新和伦理观重构。如果没有这三个元素,我们就没有办法来应对在这个生态时代未来的种种生态问题。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