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137.50KB ,
资源ID:18951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895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民工的贡献与分享:差距到底多大?兼评严于龙、李小云的文章.doc)为本站会员(cjc2202537)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民工的贡献与分享:差距到底多大?兼评严于龙、李小云的文章.doc

1、农民工的贡献与分享:差距到底多大?兼评严于龙、李小云的文章/.paper.edu农民工的贡献与分享:差距到底多大?*兼评严于龙、李小云的文章胡伟清 1,2 张宗益 2 张国俊 11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系(400050)2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400044)Email(winninghuvip.sina4)内容提要: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从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比例之间,到底存在多大的差距?本文对农民工进行了新的界定,并利用 1989-2006年间的统计数据对此进行了测算,发现农民工的分享只占其贡献的不到六成,而相比之下,城镇职工的分享比例要高出三成。对农民工的“歧视”来源于多个方面,工资歧视只是

2、其中的一种。要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必须从多个方面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关键词:农民工;贡献率;分享比例中图分类号:F304.6, F323.6, 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How Much the Gap between the Contribution and Share Exists?:An Analysis of the Farmer-turned Workers and a Review to Yans PaperWinning Hu1,2 Zhang Zong-yi1 Zhang Guo-jun2(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

3、inistration,CQU,Chongqing 400030;2.Economics Department,CQUST,Chongqing 400050)Abstract:How much does the gap between the farmer-turned workers contribution in Chinaseconomic growth and the share gained by FtWs exist? We measured the gap based on the newdefinition of FtWs and the statistical data fr

4、om 1989 to 2006, and concluded that FtWs only shareless than 60% of the contribution relative to the urban workers nearly 90% sharing.Key Words: farmer-turned workers(FtWs); rate of contribution; share of fruitsJEL Classification:C310, D390, J330一、引言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造就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农民工” 。农民工已成为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5、1。农民和农民工,可以说一直以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远远大于其所分享的经济增长的成果。这不仅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看如此,即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也是如此。改革开放前,中国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让农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分享了很小的成果2;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特别是在“农民工”出现之后。原来,农民还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土地上,虽然贡献与分享之间存在差距,但从相对比例来看,并不很大。农民工进城后,其生产能力得到极大的释放,虽然农民工的收入,相对于其在农村来说,增加了较大的幅度,但相对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说,其比例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降低,

6、这就是社会上比较一致的看法: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但从经济增长的成果中所分享的比例小3。那么,到底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而所分享的成果又有多小?这需要从定量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此前,对农民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与成果分享进行比较定量分析的文献中,仅有严于龙、李小云的文章(以下简称“严文” )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该文存在一些不妥之处。本文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相应的地方对“严*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重庆科技学院创新团队基金(200613)的资助,特此致谢。“农民工”一词,最早出现在 1984 年中国社科院的社会学通讯杂志,参见参考文献1,第 6 页。我们认为,农民和农民工状况的

7、真正改善,是在“胡温新政”之后。中央近几年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所采取的措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仅列几项足以说明问题:减免直至全部取消几千年后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农村医保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免费实行农村义务制教育,保护农民工的种种措施。据四川省民工救助中心和广东省发改委、劳动厅等部门在 2004 年 8月对广州市的联合调查,很多外企中农民工的工资仍停留在 20世纪 90 年代的工资水平。 (参见孙霄翀、宋逢明:“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经济增长路径及模拟” , 管理世界2007 年第 4 期,第 10 页)1文”进行了评述。二、如何衡量农民工的贡献?如何衡量农民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我们

8、认为,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农民工的界定;第二,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测量;第三,如何测量农民工的贡献。(一)农民工的界定农民工的范围,已有许多文献对此作出了界定。这些界定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农民工是从农村进入城市、但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这样的界定并没有抓住农民工的本质特征,且难以找到相应的统计数据。本文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农民工的界定问题。从本质上讲,农民工是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农民。或者说,农民工本质上就是脱离了传统农业的农民,因此,是身份为“第一产业”但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农民工的这一“特殊身份” ,为我们的研究也提供了便利。在中国统计年鉴中 ,有“就业人员”和“职工”

9、的区别。根据其对统计指标的解释,就业人员包括了“所有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而职工不包括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等。而恰恰在这几个方面聚集了大量的农民工。因此,可以说,农民工不属于“职工” ,但属于“就业人员” 。我们用“就业人员”减去“职工” ,得到农民工的数值。由于统计年鉴中没有按产业统计的“职工”和“就业人员”数,而是按照行业统计的,因此,我们要进行一定的转化。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根据有关研究,农民工在制造、建筑、社会服务、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五个行业就业的比例最大,达到了农民工人数的 75%1,因此,我们先以这五个行业为参照系,用

10、这些行业的“就业人数”减去“职工数” ,得到这些行业的“农民工”数量。第二步,将计算得到的数值除以 75%,得到“农民工”数,即表 1 中的“农民工数 1”。第三步,将其中 2001-2003年的数据与参考文献3中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农民工数 2”大约为“农民工数 1”的 78%,因此,我们按此比例全部调整,得到农民工数(即表 1 中的“农民工数 2”) 。下面用于统计分析的,是表 1中的“农民工数 2” 。表 1:“农民工”数量估算 单位:万人年 度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农民工数 1 6166 6222 6385 68

11、85 6507 8562 9351 9836 10325农民工数 2 4809 4853 4980 5370 5075 6678 7293 7672 8053年 度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农民工数 1 10837 11358 11784 12419 13384 14663农民工数 2 8452 8859 9191 9639 10450 11360 11823 12578 13356(二)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人力资本的测量从人力资本理论来看,收入与人力资本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虽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教育、培训

12、、保健、工作变换与迁移等相关4,但由于农民工在培训、保健、工作变化与迁移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不完备,因此,本文仅用“受教育年限现有文献的农民工统计数值大都只能回溯到 2001 年,因为从那时候国家有关部门才对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当然,这样的测量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在减去后的数值中,还包括了一些城镇就业人口。之所以要对“农民工”加引号,是因为表 1 只是估算得出的数量,并不一定等于实际数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增加年度数据,提高统计分析的可靠性。因为仅仅用 5-6 年的数据,是很难说明统计分析的可靠性的。参考文献3中的统计数据是:2001 年农民工 7379万人,2002 年 8120万人,2003

13、年 8960 万人,2004 年 9353万人,2005 年 10038万人,其中未包括“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数量。而本文包括“举家外出”的数量,2004 年举家外出的有 2470万人1,2005 年 2540万人3。再根据 2005 年举家外出人数比 2004 年的增加率为 2.83%,每年以 3%的速度递增,可回推 2001-2003 年的“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数分别约为:2260、2330、2400 万人。于是,得到 2001-2005 年的农民工数为 9639、10450、11360、11823、12578 万人。2/.paper.edu(EDUY) ”一项指标来衡量人力资本。也就是说,用农民工的受教育年限来乘以农民工的数量,得到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总量。同理,用城镇职工的受教育年限来乘以城镇职工的数量,得到城镇职工的人力资本总量。中国统计年鉴上有按地区调查的受教育人口数。我们以京、津、沪三地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城市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用全国其他地区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见表 2:表 2:2004 年全国各地受教育人口数(抽样比为 0.966) 单位: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