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0 ,大小:873KB ,
资源ID:184072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8407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研究.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研究.doc

1、 中图分类号:学科分类号:密级:公开论文编号:GG118222009120404013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研究作者姓名:王倩学科专业:社会保障指导教师:武普照教授培养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日中图分类号:学科分类号:密级:公开论文编号:GG118222009120404013硕士学位论文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研究作者姓名:王倩 申请学位级别:管理学硕士指导教师姓名:武普照学科专业:社会保障职 称:教 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学习时间:自 2009年9月 1日起至 2012年 7月1 日止论文提交日期: 2012年3月20日 论文答辩日期

2、:2012年5月15日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12年 6月 30日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in old-age security in the urban community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Candidate:Wang QianSupervisor:Prof. Wu Puzhao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 Jinan, ChinaSpons

3、or By: College of public ad ministration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财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同意山东财经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版),使用方

4、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摘要摘 要随着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迅速发展,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领域的作用日益显现。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是养老事业的一大创新,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作用,政府应从各个方面支持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参与养老

5、保障遇到一些理论、政策、运行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且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研究比较薄弱。本文试从六个部分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问题进行分析。全文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文章的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非营利组织的特征:组织用益权虚化,组织资源的自愿性、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标、组织产出的福利化。同时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参社区养老保障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政府失灵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合作主义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第三方管理理论等。第三章:主要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可行性,必要性

6、及模式安排进行分析。第四章: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第五章:根据国外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的现状及先进经验,得出相关启示,探讨我国非营利组织克服障碍、进一步发挥其在城市社区养老工作中作用的思路和具体对策。第六章:得出结论: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是养老保障的一种新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是可行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非营利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分别总结出不同的思路,探讨并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对策。主要由以下几点:政策和法律支持、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完善教育体制,加强社会工作等学科建设、加快配套制度的系统化建设、建立合理的政府监督与管理机制、开展公益

7、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关键词:养老保障非营利组织社区养老IAbstractAbstract With China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rapid development, it involved more and moreextensively in the areas.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the political, cultural andsoc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8、in thepension of urban communities is a major innovation of the pension undertakings, has aunique advantage and role of government from all aspects of support for non-profit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urban community care service. However, thedevelopment of China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9、its infancy, participate in old-agesecurity to encounter some aspects of theory, policy, operation mode, and domesticacademic research on these issues is relatively weak. This paper from the six parts of the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volved in urban community old-age security analysis. Full textstruc

10、ture and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Chapter I: Introduction portion of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ideas, methods and possible innovation and inadequate.Chapter II: the concep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define and analyze thecharacteristics o

11、f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s usufruct empty, the voluntarynature of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the organization is not-for-profit purposes andobjectives of the welfare of organizational outpu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non-profitorganizations participated the pension security of

12、the community. Government failuretheory, the theory of public governance, cooperation theory, welfare pluralism, third-partymanagement theory.Chapter III: The ma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volved in the feasibility, necessityand mode of urban community old-age security arrangements.Chapter IV: Ana

13、lysis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ensionsecurit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volved in urban communities.Chapter V: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and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volved in urban community endowment, drawn inspiration toex

14、plore China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overcome barriers to further play its role in thepension work in the urban communities of thinking and specific measures.II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hapter VI: conclude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urbancommunity care service is a new model for old-age

15、 security in Chinas development isfeasible, but there are a number of issues, from the level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social dimensions were summed up different ideas to explore and strengthen our non-profit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urban communities of old-age security countermeasur

16、es.Mainly by the following: policy and legal support, the state funds to support, improve theeducation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work and other disciplines, and the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s, the establishment of government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

17、sm, and to carry out public moral construction, tocreate a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Key words: Old-age securit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ommunity Aged CareIII目 录目录摘要 .IAbstrac .II目录 IV第一章导言 1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21.2国内外研究综述 .31.2.1西方非营利组织研究理论综述. 31.2.2我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现状. 41.2.3非营利组织参与我国社会保障

18、研究现状. 51.3研究内容与方法 .51.3.1基本思路与内容安排. 51.3.2研究方法. 61.4创新与不足 .61.4.1创新点. 61.4.2不足之处. 6第二章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理论基础 72.1非营利组织及其基本特征 .72.1.1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72.1.2非营利组织及其基本特征. 82.2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相关理论 .92.2.1政府失灵理论. 92.2.2合约失灵理论. 102.2.3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112.2.4第三方管理理论. 11第三章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模式安排 .133.1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

19、障的必要性 13IV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1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面临挑战. 133.1.2现有养老模式资金来源单一. 143.1.3现有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能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 153.1.4满足社区民众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163.1.5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使养老需求增加. 173.2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可行性 183.2.1符合我国“未富先老” 的国情. 183.2.2城市社区建设日趋成熟. 183.2.3有效降低养老成本,服务供给质量较高. 193.2.4资金来源广泛,养老政策实施具有较强持续性. 193.2.5广泛深入基层,贴近社区养老群众. 203.3非营利组

20、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模式安排 203.3.1实施的具体方案 203.3.2运作模式 24第四章非营利组织参与我国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284.1非营利组织参与我国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历史演变 284.2非营利组织参与我国城市社区养老保障取得的成效 284.2.1体现出一定的参与程度 284.2.2显现出独特的参与功能 304.2.3涌现出成功的参与实例 324.3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54.3.1对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宣传和认识不足 354.3.2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设施不够完善 364.3.3社区老年服务人员规模小,待遇低

21、384.3.4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服务定位不明确 384.3.5监督及评估机制不健全 39第五章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405.1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现状及经验 405.1.1英国模式. 405.1.2美国模式. 41V5.1.3日本模式. 425.2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工作的启示 435.2.1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养老中的功能和作用 435.2.2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445.2.3建立服务队伍,把社区服务作为促进就业的手段 445.2.4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的实施以法律为保障 445.2.5政府积极鼓励和推进非营利

22、组织参与养老保障 45第六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476.1研究结论 476.2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的具体思路 476.2.1非营利组织层面的视角思路 476.2.2社会层面的视角思路 496.3政策建议 506.3.1政策和法律支持 506.3.2国家财政资金支持 516.3.3完善教育体制,加强社会工作等学科建设 526.3.4建立合理的政府监督与管理机制 526.3.5开展公益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36.3.6加快配套制度的系统化建设 53结语 .54参考文献 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8致谢 .59VI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1

23、.1.1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作为资源主要集中的区域,通过其创造的聚集财富优势和规模效益优势,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城市也逐渐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地,其中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严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以来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 13.46个百分点;中国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了 13.26%,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了 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了1.91个百分点。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加剧的同时,适龄劳动力人数在相应减少,支撑我国经济保持 30年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失。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

24、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在过去的 30年里,我国依靠人口红利的优势,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劳动力供给充足、储蓄率高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一旦人口红利消失,人均薪资水平和劳动成本会成倍提高,我国吸引外资的优势将逐渐减弱,对各行业发展影响很大,且趋势难以在短期内被扭转。应对人口红利枯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完善我国的养老制度,但不局限于“政府买单” 。由于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不仅使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增加,加重了政府负担,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加重了部分人口自身及家庭生活的

25、困难,成为引发社会不安定的潜在因素。例如: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仅为23.5张,这样的数量显然难以满足需要。政府作为提供社会养老服务的主体,显现出来的局限性表明其已经难以独立应对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和养老问题的复杂化问题。私人养老机构的逐利行为会侵害老人利益,缺乏宏观效率。计划生育政策全面、深入的落实,使不少地方出现了“42 1”的家庭结构,一对夫妇要供养 4个老人。据中国国家 统计局 2005年所作的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数量正在逐年下降,1982年这个数字是4.41,到了2005年就变成了3.13。这样的家庭无论是目前的收入,还是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

26、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此外相关部门的统计也显示,目前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空巢家庭达到 70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传11.1研究背景与意义统的家庭养老保障也受到了威胁。这就需要寻求新的“助手” ,共同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养老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非营利组织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一股新兴力量,以其自身的显著优势,参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开拓了养老保障的崭新视野。非营利组织在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有巨大的潜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化管理模式逐步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 转变,非营 利组织必将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

27、城市社区养老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并且受到包括制度、环境、公众认可度及组织自身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加快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建设,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在城市社区养老等社会公益领域弥补政府不足,承担更多的职责;另一方面,要制定并完善非营利组织营造的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对其的支持和监督,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使其能够与政府保持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因此,对于非营利组织介入城市社区养老领域的相关研究,探讨其合理的介入模式,在当前就显得十分重要,研究成果对于缓解城市养老问题、理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

28、实意义。1.1.2研究意义1.现实意义在目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恰当地选择新型的养老方式,对促进我国城市与社会发展,解决城市老龄化问题以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能够更好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要。随着老年人群规模的增加,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社区的依附性也越来越强,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不仅能够贴近老年人的真实生活,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能够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认可度,增强归属感。提倡和完善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可以更好的应对老龄化趋势下的更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减缓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从而关系到

29、社会的稳定和社区发展。(2)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养老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中国的许多城市在此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养老方式,最终还是应该由实践来检验。本文旨在从现阶段政府在社区养老方面的不足2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找出问题所在,对中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选择提出一种新思路。2.理论意义:(1)非营利组织 研究源起于西方,与其相关的理论体系是在西方的社会体制背景下形成的。中国的社会体制与西方不同,对中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理论研究的发展,以及中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的创新。(2)非营利组织 又称“

30、 第三部门”,是独立于政府和企 业之外的,在社区养老领域发挥有独特的功能,但也有自身的弱势。非营利组织扶持和监管社区养老问题的研究将是一个重要课题。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西方非营利组织研究理论综述现代意义的社区研究开始于 20世纪初,城市社区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是由于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研究自一开始很快就进入了繁荣时期。其中,罗伯特帕克 (Rober.tE.Park)、威廉 怀特(WilliamFootWhyte)、林德夫妇(RobertS.Lynd andHelenMerrellLynd)等人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38年,沃思(LouisWirth提出了“社区消失

31、 ”的观 点)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一文中,并认为城市化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价值观差异增大,认同感被削弱,城市社区的存在基础被动摇甚至摧毁了。受“社区消失论” 的影响,其后社区研究 进入一段低落时期。20世纪 60年代,“ 社区存在 论” 兴起,其代表人物是路易斯 (OscarLew-is)和甘斯(HerbertGans),他们认为社区中的人 际关系依然存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只是使社会中的科层分化和价值观分化,但并没有导致城市社区的消亡。海克 (Hick, 2002)认为,在社会改革中,社区服务工作团结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消除了社会上存在的结构性障碍。通过不同的标准,学者们对社区服务工作

32、的类型作了不同的区分。例如,巴利(M.Bayley)将社区照顾(CommunityCare)分为“在社区内照 顾” (CareintheCommunity)和“由社区照 顾” (Cared by the Community)两种模式。莫若妮 (Moroney, 1998)对成人日间照顾(adult daily care)的研究表明,成人日间 照顾主要为身体、精神上受损的人提供一种安慰、支持和治疗的日间医疗照顾。富兰克林(Fradkin,1992)认为,社区服务能够让老人有机会同其他老人进行社会沟通,参与喜欢的活动,减少自己独处的时间,减轻疏离感。布鲁贝克夫妇(Brubaker& Brubake

33、r, 1992) 认为,在家庭中31.2国内外研究综述照顾老人会产生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于照顾者同老人和照顾者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家庭辅导或心理治疗服务(family counseling or psychother-apy)认为服务对象应是老人、家庭照顾者、或是二者,提供服务的场所可以是社区精神健康中心、成人日间照顾中心、长期照顾机构、或者私人机构等,通过对老人及其照顾者的家庭辅导或心理治疗减轻照顾者的负担。1.2.2我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现状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起步较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不成熟。90年代以来,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研究逐渐得到学者们的关注

34、。这些研究主要包括:社科院王颖等关于浙江萧山市社团的调研 (1990一1993年),中科院康晓光对于希望工程的研究(1997-1999年),清华大学王名对于社团改革的研究(1999-2001年) ,社科院朱传一对于非营利组织功能的研究,社科院杨团对于社区的研究(1999-2000年) ,日本学者冈室美惠子对于中国转型期民间组织的研究(2000年) ,李凡对于市民社会的研究(1999年),丁元竹对于志愿活动的研究(1999 年) ,以及其他的一些研究等。目前,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大致有如下四种方向:一是国际比较研究,在对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体系、成果以及运营管理模式介绍与引入的同时,研

35、究不同国家和地区非营利组织的不同特点,以及我国非营利组织相对于其他国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程度和特点;二是总体研究,把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和作用等问题;三是个案研究,研究非营利组织的特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个体入手;四是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研究,主要是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结构入手研究其如何建立良好的治理体制。这些研究呈现出如下的特点:(1)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研究己经形成一定的模式。著作主要是个案研究和翻译介绍来的,且组织管理方面的著作在不断增多;(2)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募捐活动、评估、法规和政策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3)行业协会、社区中介组织、社会福

36、利团体、及其他非营利组织越来越多的受到我国政府、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上述研究,为非营利组织在中国获得社会认同、建立理论基础、积累经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多是从宏观社会属性、行政管理的层次分析,或者过于微观的侧重于组织理论分析,而没有将其在某一具体领域诸如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详尽研究,而本文则试图进行此类分析。4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3非营利组织参与我国社会保障研究现状在我国,一些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的相关问题。教授杨团在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2000年)一文中对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研究,指出政府部门和非营利

37、组织应该共同参与社会保障的供给以满足公众的需要。教授风笑天在论第三部门与中国社会保障社会化模式的发展(2001年) 一文中指出非营利组织参与中国社会保障事业能够促进其社会化的进程。教授林闽钢在福利多元化视野中的非营利组织研究(2001年)一文中认为非营利组织在参与中国社会保障方面将发挥调适和支撑功能,是中国社会保障领域的生力军。教授郑功成在中国的贫困问题与 NGO扶贫的发展(2002年)一文中认为,政府应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可以在扶贫领域。教授王名在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发展研究报告 2003(2004年)一书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共同对人和社会提供充分的保障,单靠一方提供是不

38、可靠的。同时他还在关于中国NGO法律政策的若干问题(2003年)一文中指出政府不能过多干涉NGO(NPO)内部事务以免影响其独立性与自主性,但要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教授沈洁在福利非营利组织在社区福利供给中的作用以日本社区福利为例(2004年)一文中指出,中国在福利结构转换中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模式,就必须发展居民参与型的福利组织,且政府承担对其财政支援的责任。1.3研究内容与方法1.3.1基本思路与内容安排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导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介绍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特

39、征以及非营利组织介入城市社区养老领域的相关理论,包括政府失灵理论、合约失灵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第三方政府理论;第三部分先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领域的必要性: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面临挑战,现有养老模式资金来源单一,现有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能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满足社区民众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使养老需求增加。以及可行性因素:符合我国“ 未富先老 ”的国情,城市社区建 设日趋成熟,有效降低养老成本,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较高,资金来源广泛,养老政策实施具有较强持续性,广泛深入基层,贴近社区养老群众;并分析了参与的模式安排。第四部分介绍非营利51.4创新与不足组织参与我

40、国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历史演变,通过相关数据和成功案例鹤童福利院的发展分析了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分析了现阶段的不足。第五部分根据国外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现状及先进经验,得出相关启示。第六部分为结论及政策建议。探讨我国非营利组织克服障碍、进一步发挥其在城市社区养老工作作用中的思路和具体对策。1.3.2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数据库和大量书籍,查阅国内外有关理论的文献资料并对其中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及其他方面进行分析研究。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并分析了鹤童福利院的社区养成果为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奠定了实践基础,提高本文论证的科学

41、合理性。3.比较法。根据国内外非营利组织介入社会保障的实践分别进行研究并分析比较,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总结出适合我国社区养老的经验模式。1.4创新与不足1.4.1创新点第一,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成果,但具体到参与城市社区养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却缺乏系统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让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的创新,从微观和实务层面来发展并补充前人的研究。第二,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尝试构建非营利组织在城市社区养老领域的合理的发展政策。1.4.2不足之处由于笔者的研究水平有限,以及本文篇幅和写作

42、时间的限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问题可能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存有一定的认识不足,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将不断完善。6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理论基础2.1非营利组织及其基本特征2.1.1非营利组织的概念非营利组织类型多样,种类繁多。在一些场合,非营利组织、第三方政府,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社会中介、民间组织等概念常常相提并论,原因是很多人对他了解比较模糊,所以研究非营利组织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在“概念丛林” 中理清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与外延。目前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在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这是该域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来源于美国联邦税法,英文 The-Nonprof

43、itOrganization, 简称Npo,并没有通 过唯一一项或几 项标准定义,是由于其包含的组织类型差异较大。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目前权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根据法律上定义。根据美国税法501(c)(3)的规定,免税组织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从事慈善性、教育性、宗教性和科学性的事业是组织运作的目标;二是组织的净收入不得用于使私人受惠;三是组织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不能影响立法,也不能干预选举。第二种是根据组织的资金来源定义。组织一半以上的收入是来自于成员的会费和捐赠,而不是来自于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如果一个组织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市场价格的销售,就被归入营利部门,而如果一个组织的大部分收入来自

44、于政府,就被归为政府部门。第三种是根据组织的结构定义。这一定义由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的萨拉蒙 (LesterM.safamon)和安黑尔(Anheicr)提出的,主要是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方式的角度阐述。提出凡是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利润分配性、自治性、志愿性特征的组织都称为非营利组织。第四种是根据组织的特征定义。凡是符合以下五项标准的就为非营利组织:服务大众的宗旨、有不使任何个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自身具有合法的免税地位、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在中国,完全符合西方定义标准的非营利组织几乎不存在,但又确实存在一些从行为特征和运作原理上既

45、不属于政府机构,也不属于企业的社会组织,可以被认为是具有我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包括基金会)、社会中介、民办非企业单位、72.1非营利组织及其基本特征民间自下而上的草根组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应当更为宽泛。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概念,本文采用的观点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于政府之外,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导向,拥有独特的使命、文化、资源与行为模式,向社会提供公共事务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组织机构。2.1.2非营利组织及其基本特征虽然对于非营利组织概念的界定说法不一,但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及其它部门的实务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

46、对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达成了共识。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1)组织用益权虚化,指无人可以合法的主张组织资源的用益权,即没有人可以主张剩余占用权。营利组织的资源由出资者提供,其所有权属于出资者并且因此积累形成的新资产也归出资者支配。而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不属于任何个人或机构所有。机构或个人也不因出资而拥有组织的所有权。如果组织一旦进行解散、清算。那么清算后的财产也必须严格按照组织的规章制度处理,或者交由政府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继续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组织的管理者不能自由处理。但在运行过程中组织的产权不属于政府或其他任何组织机构。(2)组织资源的自愿性。组织资源的自愿性即指团体的成员(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

47、自愿性,特别是一些公益服务组织,其会员、成员从事服务时,通常是义务的、无偿的、自觉的。更强调组织运作主要依赖志愿性的或者无剩余占有权要求的资源,如会费、捐赠和政府补贴。组织资金提供者(会费、捐赠),其出资目的并不是期望得到投资回报,而是希望组织为整个社会或特定团体提供更多的商品或服务,他们不期望获取对非营利组织净资产分享的权利。(3)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标组织的设立和业务活动的目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这是非营利组织最本质的特征体现。对于营利性组织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最终获得最大收益,为投资者积累更大的资本和财富。营利性组织所有抉择的成功与否及业务活动的衡量标准最终都是受利润的多少决定,以利润最

48、大化为导向。追求货币化的利润并不是非营利组织活动的目标,即使有利润也不会在组织内部进行利润分配,而是作为实现组织宗旨的一种资源。8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事实上,在很多国家,从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是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个收入占总资金来源比例在美国是52,英国是48,意大利是53,也即意味着,非营利组织把多余的收入也用在完成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上,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4)组织产出福利化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自身活动的组织,他的用益权虚拟化,不以盈利为目标,所获的利润在不分配的基础上,扩大组织使命,以一定的组织价值观为导向,对志愿者的资源进行最大化的产出。其结

49、果不是用货币度量,而是效用化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2.2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相关理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不仅具有坚强的生命力,而且也是未来养老的新型模式的探索。出于研究的需要,主要论述了以下几种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2.2.1政府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又称政府失效理论(government Failure Theory)),由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德(Burton A. Weisbrod)于 1974 年最早提出的。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行为或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伯顿韦斯布罗德从需求供给的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政府与市场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存在的不足。在他看来,任何选民都有对公共物品或私人物品的需求,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都是满足个人需求的手段。市场失灵是显而易见的,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性是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这就使得不花钱的人也能享受到花钱的人买物品所得到的好处,同时还不受阻止。如果人们都希望别人出钱,自己无偿使用,免费“搭便车” ,长期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