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发展 吴洁 王旭程 温州商学院金融学院 摘 要: 我国银行的本业是存贷款业务, 储户存款、银行放贷、依靠存贷利差赚取收益。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 我国商业银行依靠存贷利差赚取收益的经营模式已经持续不下去, 急需开拓新的利润空间。历经十多年发展, 个人理财市场在供求市场的双重催化下蓬勃发展。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不成熟, 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各种问题。本文通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总结经验, 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转型发展提出合理对策,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个人理财业务的成功转型尽微薄之力。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问题、同质化现象逐一暴露, 阻碍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稳
2、定发展, 违背了个人理财“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业职能。当务之急, 是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转型探索, 以维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政府高度关注转型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转型已迫在眉睫。我国商业银行意识到前期模式的不足, 决定将发展重心转移到个人理财业务上, 以适应经济新形态, 增强自身竞争实力。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一) 理财产品短期化就目前发展情况看, 理财产品以短中期为主。2015 年底, 短中期封闭式理财产品占封闭式理财产品的 90%。发行理财产品是为了替代商业银行吸纳存款, 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的期限时会考虑季末冲存款, 理财产品的数量在季末到期前
3、会出现急剧攀升的现象。(二) 缺乏有效的发行动力在“资产荒”的背景下,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总量虽处于高位, 但呈逐渐减少趋势, 并不断连续下降。近日来, 中国股市行情惨淡, 央行不断发布降息降准消息, 固定收益类投资开始回暖, 资产收益减少, 导致理财产品收益率在下降。可以看出, 银行缺乏发行理财产品的有效动力, 滞缓不前。(三) “月末效应”将成历史2014 年四季度, 236 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不得将理财产品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安排在每月下旬”, 取消存贷比, 减轻银行月末冲存款压力。2015 年 8 月, 取消了存贷比考核指标, 导致商业银行的“月末效应”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 商业银
4、行的“月末效应”将有可能成为历史。(四) 封闭式理财产品是主流银监会积极实施政策引导, 推动封闭式预期收益率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转型, 使开放式产品增长迅速。但由于封闭式理财产品存在转型动力不足的问题, 加上其基数大和时间短, 导致开放式产品无法替代封闭式产品的地位, 我国银行的主流理财产品仍然是封闭式理财。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一) 理财产品刚性兑付问题严重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 商业银行仅依靠存款获得盈利显然是不够的。迫于形势压力, 理财产品存款化, 无形之中成为了揽储工具。理财产品萌芽之时, 以保本收益型为主, 银行在该产品到期之时必须偿还本金支付利息。投资者往往
5、容易将保本收益型理财产品与存款混淆, 银行必须像存款行为一样按照预期收益率向投资者支付。“刚性兑付”是指当理财产品可能无法按预期收益给付时, 作为发行方的商业银行自行承担资金损失, 给予理财产品持有人资金补偿, 以避免自身声誉受到影响。随着各类理财产品迅速崛起, “刚性兑付”现象已经渗透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基金等方面, 其影响不容忽视。这无疑增加了金融风险, 使风险和收益不平衡, 难以合理配置投资者的资产, 容易诱发金融危机。(二) 通道化盛行, 加大理财业务风险理财业务通道化, 简而言之就是商业银行与信托、基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将自己不能直接投资的融资标的设计成信托计划、资管产品, 由
6、银行购买, 实现间接向融资标的投资, 资产“虚化”将不能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商业银行为了规避监管, 腾出规模, 将一部分理财资金去掉直接投资转向通道化, 通过第三方将表内资产转移。在通道化盛行的形势下, 理财业务风险不容忽视。首先, 企业想要通过“通道”就要承担通道费, 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其次, 由于缺乏完善的风险识别系统和有效的应对措施, 加上与银行合作的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风险意识淡化, 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第三, 通道化是为了规避监管, 使得监管机构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三) 产品缺乏创新2004 年, 我国第一个理财产品出现, 与国外相比属于起步较晚。因此, 理财产品缺乏创新, 出现同质
7、化现象, 使得投资者缺乏一定的选择范围。目前, 我国理财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银行现阶段并不需要通过创新型的产品来赢得市场份额, 而是要靠大量发行理财产品, 用规模迅速占领市场。因此, 现阶段理财产品市场模仿风盛行, 只要有银行推出新产品, 其他银行就纷纷模仿, 将产品名字稍作改变便作为自己银行的理财产品推出, 以求规模取胜。目前, 从一些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来看, 既没有足够的亮点吸引人, 也没有真正做到实惠利民。虽然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种形式多样的理财产品, 但其实质上大同小异, 无非就是将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组合, 存在局限性, 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实际需求。(四) 风险隔离不彻底, 信息
8、披露不健全目前, 部分商业银行出现理财产品和自营产品交叉销售的情况, 甚至将自营业务和代客业务互为交易对手。这样一来, 混业经营使得风险隔离不彻底, 对理财业务未来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若发生金融风险, 将直接有损银行的利益。其次, 单个产品没有独立的核算账户。“资金池”的运作模式采用滚动发售的模式募集资金, 单个理财产品缺乏与之一一对应的资产组合, 无法实现独立的成本收益核算。由于缺乏对单个产品的独立核算, 各个产品之间的风险无法有效识别, 不能有效对单个产品的风险进行一对一的隔离监控。同时, 由于与个人理财业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颁布, 造成理财产品在实际运作下缺乏透明度。如理财
9、产品说明书风险提示不充分, 使得投资者混淆概念;商业银行为了自身利益, 在披露信息时披露对自己有利的或者不公开披露产品信息, 甚至披露不真实的信息。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 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使得投资者处于弱势地位, 无法在有利时机作出合理正确的选择。(五) 理财专员综合素质不高, 专业技能有待提升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属于专业性强、操作性复杂的综合业务, 对员工职业素养方面非常重视。个人理财业务相比银行其他的业务, 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银行理财专员不仅要学习好本岗位的工作, 还要具备发展的眼光, 精通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如证券、保险、房地产、法律和
10、投资等方面。理财专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才能够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 增强客户体验度, 推动我国理财产品的发展。由于我国发展理财业务较晚, 加上分业经营的模式下, 银行缺乏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理财专员。目前, 我国仅对个人理财业务上岗人员要求作了笼统的规定, 没有严格要求个人理财从业人员上岗所需的资质, 导致商业银行缺乏全面专业的理财专员。我国被列为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全国, 仅仅 20 万专业理财人员难以支撑庞大的理财市场。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的对策(一) 理财产品净值化目前, 理财产品存在存款化和刚性兑付严重的问题, 加上理财产品短期化与资产长期化长期
11、错配, 理财业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因此, 银行急需将理财产品净值化, 开拓新的可随时操作、浮动收益、信息公开的开放式理财产品, 将保本保收益型产品改造成净值型产品, 从根本上消除“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问题。净值型产品没有预期收益, 而由银行根据协议书, 在约定日期公布净值, 避免了预期收益率出现。由预期收益类产品向开放净值型产品的转变, 可以彻底消除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误解, 解决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难题。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取消非标资产投资和“预期收益率”, 实现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产品转型。在取消非标资产投资过程中, 可以先考虑对现有理财产品投资组合中的非标准化资产计提一定的风险
12、缓释准备金, 避免将风险简单转移给零售投资者。(二) 理财业务“去通道化”, 向实体经济转型“通道”就是由银行同时掌控产品设计和客户, 依托信托公司使银行产品符合监管要求, 信托公司就是借用的“通道”。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显示, 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大企业纷纷从实业中转移出来, 将资金投向理财产品, 再利用金融中介向不易获得贷款的企业进行放贷, 以此赚取利差收益。由于理财产品的资金无法运用到实体经济上, 企业融资所要历经的环节将增多, 低效率的融资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因此, 我国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制定好企业融资的市场规则, 使理财产品的资金直接运用到实体经济上, 与企业融资高效对接。理财业务“去通
13、道化”, 向实体经济转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银行理财业务, 但金融之水流向实体经济, 银行向真正的资产管理转型, 已是大势所趋。(三) 理财产品多样化设计2016 年 11 月开始,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步步高升, 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这与 MPA 年中考核和短期政策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尽管如此, 市场流动性依然处于收紧状态, 无法确定理财产品收益率能否保持上升趋势。银行为创新产品, 利用大数据分析为用户量身定制财富管理规划, 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大多理财产品有购买金额门槛, 银行开始试着推出一款为工薪阶层和白领们量身定做的理财产品, 让活期存款拿到定期利率。理财产品设计应顺应大趋势,
14、同时银行也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来创新理财产品, 如推出 P2P 产品, 对于稳健投资者来说, 这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四) 理财产品逐步走向透明化商业银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有损投资者的利益, 投资者对购买的理财产品的资金使用情况一无所知, 加大了客户的投资风险。因此, 强化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是规范理财市场的重要举措。国家特以银行业产品说明书描述规范进一步规范理财业务, 增加透明度。其国家标准要求产品说明书应清楚描述各项实质性要素, 如产品适合的客户群、风险评估、收益预期等 36 项, 便于投资者更好把握理财产品。随着估值技术的不断成熟、投资者风险判断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15、过去形态和风险模糊的银行产品通过“清晰透明、统一规范”的产品说明书呈现给投资者, 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健全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逐步走向透明化。(五) 加强理财专业团队建设当前, 在日益竞争和严峻的社会环境下, 要想在银行业站稳脚跟, 获得稳定的经营现金流, 发展好理财业务, 专业的理财团队必不可少。理财专业团队的成员不仅要精通银行相关知识, 还要具备相关金融领域专业知识。因此, 银行要对理财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 通过专业化培训, 学员能够掌握各种基本素质, 通过不断实战经验, 累积销售技巧, 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同时, 商业银行应强化理财从业人员资格认证, 建立完善全面的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体系, 使之与薪酬分配体系及任职资格评价体系结合在一起, 并在工资制度上给予相应的鼓励措施, 使理财业务岗位更具吸引力。理财专业团队的成员多是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中的佼佼者, 应充分发挥创新运营策略, 进行团队优势经验互补。金融服务平台对金融理财产品设计、风险管理与客户服务方面拥有极强的掌控能力, 加之其精准的市场拓展、业务经营能力, 在金融行业合规发展的浪潮中, 成为让投资者放心的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平台。理财专业团队注重客户体验, 把握客户心理, 满足客户需求, 结合平台实际, 在客户量身打造切实需要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