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9.76KB ,
资源ID:1821741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82174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行业危机与个人抉择.docx)为本站会员(拉拉链)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行业危机与个人抉择.docx

1、行业危机与个人抉择 在新一轮的媒介融合改革中,晚报都市报比党报面临的转型压力更加明显。一方面,晚报都市报没有党报的政策红利,且主要面向青年读者群,更容易由于网络普及率提高而流失读者;另一方面,晚报都市报记者规模相对较大,在减少版面的同时要压缩人员规模,因此裁员压力更大。本文以青年记者杂志的“晚报都市报青年记者从业调查”结果为基础,探讨晚报都市报青年记者的职业特点并提出建议。 晚报都市报青年记者的职业特点 (一)择业动机:兴趣导向为主,社会担当弱化 年轻一代的晚报都市报记者择业的首要动机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喜欢写作或编辑”,其次是对社会生活的体察和认识,而“探究真相、维护公平正义”排在了第三位。跟

2、老一辈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业期待相比,新一代青年记者的择业动机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导向,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则相对弱化。 (二)从业现状:收入较低、工作时间长、压力较大 1.收入较低。调查显示,晚报都市报青年记者的年收入在10万以下的近80%,说明他们的收入普遍不高。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青年记者入职时间不长,资历尚浅、职位不高;另一方面,主要原因是晚报都市报普遍面临利润下滑压力,薪资标准很难保证。此外,这些年轻记者大多生活在传媒市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消费水平和生活成本较高,年收入不足10万元则有一定的生活压力。 2.工作时间长。由调查可知,晚报都市报青年记者每周的工作时间多为每周4156小

3、时,工作日平均每天在811小时之间,这就意味着加班是常态。 3.压力较大。调查发现,大部分青年记者(80%以上)都面临着工作压力。排在晚报都市报青年记者工作压力来源前三位的分别是“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完不成任务”。排在第四位的原因是“身体状况差”,这与工作时间长、休息不足等原因是相关的。 (三)注重自我实现,对行业未来持审慎乐观态度 1.调查显示,晚报都市报青年记者最希望“自己的稿件获得读者和同行的肯定”(占56.29%),看重报道的社会影响,看重自己的专业能力是否得到认可,其背后的动因是他们渴望建立个体自信、建立职业荣誉感。 2.有42.03%的青年记者认为,目前威胁都市报发展的最突

4、出问题是“深度不如专业媒体,速度不如新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下,纸媒不得不更加注重时效性,以至于记者往往处于“备战”和“写稿”的紧张焦虑状态,缺乏足够从容的工作节奏;另外,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上的新闻生产对专业主义的追求并不高,一些传统媒体为了追求速度而忽略质量,直接或间接地弱化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对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发展部主任栾轶玫曾分析媒体人心态的两个变化:一是职业荣誉感被职业倦怠感吞噬,成名的路径也不再依赖传统媒介,二是媒体人从崇尚“新闻专业主义”到“专业性失联”。 晚报都市报青年记者中,认为自己与其他行业相比最大优势是“社会地位高”的不到4%。这一调查结果与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舆

5、论研究所和全国记协曾对新闻工作者进行的大型抽样调查结果有明显的不同。上世纪90年代末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度较高,认为记者的社会地位仅次于医生,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赋予新闻记者更高的职业使命和社会地位。纵向上看,跟过去对比,传统纸媒的媒体影响力在降低,记者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横向上看,与党报记者对比,晚报都市报记者的工作强度更大,岗位不如党报记者安稳,也没有什么行政资源,因此,他们对社会地位的自我评价可能会更低一些。 3.对于晚报都市报的未来,持比较乐观态度的青年记者占了71.65%,持悲观态度的占了约20%。有72.15%的人表示“不打算离开”或“暂时不打算离开”所在媒体。这表明,大部分

6、青年记者对晚报都市报转型成功抱有期待,仍然愿意留在晚报都市报工作。尽管青年记者对行业现状存在不满或忧虑,但多数人仍然保持较高的职业忠诚度。 建议 针对晚报都市报青年记者的职业状况,笔者建议做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创造开放包容的组织氛围 针对新生代记者的特点,晚报都市报的管理文化需要进一步去科层化、官僚化和行政化,逐步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活力。一方面,创造更加包容、平等和开放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制定更加人性化、更科学的考核和管理制度,努力激发青年记者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职业的激情。 (二)提供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 报社应该提供更多职业培训的机会,比如培养青年记者的新媒体思维和新媒体技能。报社内部还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或“项目孵化”的方式鼓励青年记者进行自我学习、知识分享和内部创业,帮助青年记者更快、更好地成长。 (三)积极调整状态克服职业倦怠 除了媒体组织的努力外,青年记者自身也需要积极调整状态,主动拓展知识面、强化专业技能,保持对职业的热情和兴趣。南方周末记者鞠靖曾介绍说,他也曾有过对职业的厌倦感,一方面南方周末容忍了他的倦怠期,给他时间去适应;另一方面,他自己也积极调整,拓宽专注面,给自己新的刺激,发现一些新东西,又能重拾兴趣,找回状态。比如社会新闻做久了,可以尝试做经济报道、文化报道、环境报道等。个人的坚持和机构的支持是保持良好职业状态的内因和外因。第 4 页 共 4 页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