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滁州市第一中学 2017 届高三 11 月测考卷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在 2002 年 9 月,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被物理学家评选为最美丽的实验。以下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探究过程”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 发现问题: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B. 提出假设:伽利略认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他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C. 实验验证:在验证自己猜想的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不能精确测量快速下落物体所需的时间,所以他设想通过斜面落体来“冲淡重力”D. 合理外推:伽利略将他在斜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做了合理的
2、外推,从而确定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都相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假定大的石块下落速度为 8,小石块下落速度为 4,把它们捆在一起,大石块会被小石块拖着而减慢,所以速度会小于 8,但两石块捆在一起会更重,下落速度应当等于 8,这样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伽利略认为,重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所以运用归谬推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错误论断,故 A 正确;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为“冲淡”重力,伽利略设计用斜面来研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
3、情况;故 C 正确;伽利略将他在斜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做了合理的外推,从而确定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都相同,故 D 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对于著名物理学家、经典实验和重要学说要记牢,还要学习他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2. 如图,将两个相同的木块 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弹簧连接, a 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 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细绳有拉力。 a 所受摩擦力 Ffa等于零, b所受摩擦力 Ffb不等于零,现将细绳剪断的瞬间( )A. Ffb大小不变 B. Ffb变为零C. Ffa仍等于零
4、D. Ffa方向向右【答案】A【解析】AB:细绳剪断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b 受力情况不变。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CD:细绳剪断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a 水平方向受弹簧向右的拉力,有向右运动或向右运动的趋势,则 a 所受摩擦力 Ffa不等于零,且方向向左。故 CD 两项错误。点睛: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轻绳弹力可以突变,摩擦力可以突变。3. 如图所示,物块 A 和滑环 B 用绕过光滑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滑环 B 套在与竖直方向成 37的粗细均匀的固定杆上,连接滑环 B 的绳与杆垂直并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滑环 B 恰好不能下滑,滑环和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0.4,设滑环和杆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
5、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 A 和滑环 B 的质量之比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对 A 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T=m Ag对 B 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m Bgcos=f; m Ag=N+mBgsin;f=N;得: ,故选 C.4. 如图所示,a 是地球赤道上的一点,某时刻在 a 的正上方有三颗卫星 b、c、d,他们的圆轨道与赤道平面共面,各卫星的运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顺时针方向,图(甲)中已标出).其中 d 是地球同步卫星.从该时刻起,经过一段时间 t(在 t 时间内,b 卫星还没有运行完一周),各卫星相对 a 的位置最接近实际的是下图中的( )A. B.
6、C. D. 【答案】C【解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T=2 ,轨道半径 r 越大,周期 T 越大,则角速度越小,所以经过相同的时间,三个卫星中,b 转过的角度最大,c 次之,d 最小,d 为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 a 保持相对静止故 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5. 质量相等的 A、 B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 A 球的动量是7kgm/s, B 球的动量是 5kgm/s,当 A 球追上 B 球发生碰撞,则碰撞后 A、 B 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A. pA6kgm/s, pB6kgm/s B. pA3kgm/s, pB9kgm/sC. pA2kg
7、m/s, pB14kgm/s D. pA4kgm/s, pB17kgm/s【答案】A【解析】以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甲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两个物体的质量均为 m,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 ; 系统的总动量:P=7kgm/s+5kg m/s=12kgm/s; A 项中碰后甲乙两球动量为:6 kgm/s,6 kg m/s,系统总动量 P=6+6=12kgm/s,系统的动量守恒,总动能: ,系统动能减小,是可能的,故 A 正确;B 项中碰后甲乙两球动量为:3kgm/s,9 kgm/s,系统的总动量 P=3+9=12kg m/s,动量守恒总动能:,系统动能增加,是不可能的,故 B 错误; C 项
8、中碰后甲乙两球动量为:-2kgm/s,14 kgm/s,系统的总动量 P=-2+14=12kgm/s,动量守恒总动能:,系统动能增加,是不可能的,故 C 错误;D 项碰后甲乙两球动量为:-4kgm/s,17 kgm/s,系统的总动量 P=-4+17=13kgm/s,动量不守恒,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对于碰撞过程要遵守三大规律:1、是动量守恒定律;2、总动能不增加;3、符合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6. 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沿竖直面内半径为 R 的圆弧轨道下滑,滑到最低点时的瞬时速度为v,若小物块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是 ,则当小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A. B. C. D. 【答案】D【解
9、析】物块滑到轨道最低点时,由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提供物块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到 ,则当小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D 正确7. 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 的汽车,车厢中有一质量为 m 的人正用恒力 F 向前推车厢,在车以加速度 a 向前加速行驶距离 L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车的推力 F 做的功为 FLB. 人对车做的功为 maLC. 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F+ma)LD. 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 ma【答案】AC【解析】A:人对车的推力 F,在力 F 方向上车行驶了 L,则推力 F 做的功为 FL;故 A 正确。B: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10、车对人的力向左,大小为 ma,则人对车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大小为 ma,方向向右;车向左运动了 L,故人对车做的功为maL。故 B 错误;竖直方向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 mg,则车对人的作用力 ,故 D 错误。C:人在水平方向受到 F 的反作用力和车对人向左的摩擦力,则 , 则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F+ma)L,故 C 正确。点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指物体对另一物体所有力的合力。8. 如图所示,两个竖直圆弧轨道固定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半径 R 相同,左侧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右侧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且均可视为光滑。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 A 和 B 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
11、 hA 和 h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使小球 A 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B. 若使小球 B 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C. 适当调整 hB,可使 B 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D. 适当调整 hA,可使 A 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答案】AC【解析】小球 A 恰好能到 A 轨道的最高点时,由 ,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A-2R)= mvA2,解得 ,故 A 正确;小球恰好能到 B 轨道的最高点时,临界速度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B-2R)=0,若使小球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B
12、小球 hB2R 的任意高度释放都可以,故 B 错误;小球恰好能到 B 轨道的最高点时,临界速度为零,适当调整 hB,B 可以落在轨道右端口处故 C 正确小球 A 恰好能到 A 轨道的最高点时,由 , ;小球 A 从最高点飞出后下落 R 高度时,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得:水平位移的最小值为 ,小球落在轨道右端口外侧故 D 错误故选 AC.点睛:本题是向心力、机械能守恒定律、平抛运动的综合,A 轨道与轻绳系的球模型相似,B 轨道与轻杆固定的球模型相似,要注意临界条件的不同9. 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套在杆上的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 h=0.1m 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
13、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到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 h 并作出滑块的 Ekh 图象,其中高度从 0.2m 上升到 0.35m 范围内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取 g=10m/s2,由图象可知( )A. 小滑块的质量为 0.2kgB. 轻弹簧原长为 0.2mC. 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 0.32JD. 小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最小为 0.38J【答案】ABD【解析】A、在从 0.2m 上升到 0.35m 范围内, ,图线的斜率绝对值为:,所以: ,A 正确;B、在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滑块所受的合外力,由于高度从 0.2m 上升到 0.35m 范围内图象为直线,
14、其余部分为曲线,说明滑块从 0.2m 上升到 0.35m 范围内所受作用力为恒力,所以从 ,滑块与弹簧分离,弹簧的原长的 0.2m,B 正确;C、根据能的转化与守恒可知,当滑块上升至最大高度时,增加的重力势能即为弹簧最大弹性势能,所以 ,C 错误;D、由图可知,当 时的动能最大;在滑块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因此动能最大时,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最小,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可知, ,D正确;故选 ABD。10.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端,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的小球,小球被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 A 挡住,此时弹簧恰好为自然长
15、度。现使挡板 A 以恒定加速度 a(agsin)匀加速沿斜面向下运动(斜面足够长)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则( ) A. 小球开始运动时挡板 A 对小球提供的弹力为B. 小球从开始运动到与档板分离弹簧的伸长量为C. 小球与档板分离后能回到出发点D. 小球与档板分离后不能回到出发点【答案】ABD【解析】A:挡板 A 以恒定加速度 a(agsin)匀加速沿斜面向下运动,小球在与档板分离前也以恒定加速度 a(agsin)匀加速沿斜面向下运动。小球开始运动时,弹簧弹力为零,设挡板 A 对小球提供的弹力为 N,则 解得:。故 A 项正确。B:小球到与档板分离时,档板对小球的弹力为零,设弹簧此时的
16、伸长量为 x,则解得: 。故 B 项正确。CD:小球从开始运动到与档板分离过程中受的档板弹力对小球做负功,小球和弹簧组成和系统机械能减小,则小球与档板分离后不能回到出发点。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二、实验题11.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 50Hz(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打点计时器接直流电源输出端C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D在增加小车质量的同时,增大木板的倾角(2)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 O、A、B、C、D、E 六个点,每两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如图 2 所示,各点到
17、 O 点的距离分别为OA=1.31cm、OB=4.24cm、OC=8.79cm、OD=14.86cm、OE=22.75cm,则打 D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m/s 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 C (2). 0.698 (3). 1.62【解析】 (1)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 A 错误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输出端,故 B 错误实验前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故 C 正确平衡摩擦力只需要平衡一次,改变质量时,不需要改变木板的倾角,故 D 错误故选 C(2)打 D 点时小车的速度根据作差法可知,加速度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
18、的注意事项,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12. 某同学用如图( a)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小球从 A 运动到 B 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让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从 A 位置摆到 B 位置,悬点 O 正下方 P 点处水平放置炽热的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被烧断,小球向前飞出做平抛运动。在地面上铺放白纸,上面覆盖着复写纸,当小球落在复写纸上时,会在下面白纸上留下痕迹。用重锤线确定出 A、 B 点的投影点N、 M。重复实验 10 次(小球每一次都从同一点由静止释放),球的落点痕迹如图( b)所示,图中米尺水平放置,零刻度线与 M 点对齐,量出 M、 C
19、之间的距离 x,再用米尺量出 AN 的高度h1、 BM 的高度 h2,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小球的质量为 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根据图( b)可以确定小球平抛时的水平射程为_cm;(2)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出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 v0 = _;(3)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出小球从 A 到 B 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EP = _,动能的增加量 Ek = _。【答案】 (1). 65.0cm (2). (3). (4).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刻度尺的读数原则,可知其读数为:64.565.2cm(2)物体从 B 点平抛,所以有:x=v0t解得:(3)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重力做功
20、:Ep=mgh=mg(h 1-h2)动能增量为: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三、计算题13. 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 A 和 B 相距 x, A 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 v0、加速度大小为 2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 B 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 A 车的初速度 v0满足什么条件。【答案】 v0 【解析】试题分析:要使两车不相撞,临界情况是在速度相等时恰好不相撞,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求出 v0应满足的条件解: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 v02at=at,解得 t= 此时 A 车的位移 x1=v0t =B 车的位移 x2= = x1=x2+x解
21、得 故 v0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答:A 车的初速度 0满足的条件 【点评】本题是追及问题,在速度相等前,两者的距离越来越小,若未撞上,则速度相等后,两者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只能在速度相等之时或相等之前相撞14. 皮球从某高度落到水平地板上,每弹跳一次上升的高度总等于前一次的 0.64 倍,且每次球与地板接触的时间相等。若空气阻力不计,与地板碰撞时,皮球重力可忽略。(1)求相邻两次球与地板碰撞的平均冲力大小之比是多少?(2)若用手拍这个球,使其保持在 0.8 m 的高度上下跳动,则每次应给球施加的冲量为多少?(已知球的质量 m0.5 kg, g 取 10 m/s2)【答案】(1)54 (2)1.5
22、 Ns 方向竖直向下【解析】本题考查冲量、动量定理、以及运动学公式。(1) , 每弹跳一次上升的高度总等于前一次的 0.64 倍,则碰撞后的速度是碰撞前的0.8 倍。设皮球所处的初始高度为 H,与地板第一次碰撞前瞬时速度大小为 ,第一次碰撞后瞬时速度大小(亦为第二次碰撞前瞬时速度大小) 和第二次碰撞后瞬时速度大小。设两次碰撞中地板对球的平均冲力分别为 F1、 F2,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 则(2)欲使球跳起 0.8 m,应使球由静止下落的高度为 ,球由高 1.25 m 从静止落到高 0.8 m 处的速度 解得 , ,则应在 0.8 m 处(此时速度为零)给球的冲量为 ,方向竖直向
23、下。15. 如图所示,一个带圆弧轨道的平台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光滑圆弧 MN 的半径为 R=3.2m,水平部分 NP 长 L=3.5m,物体 B 静止在足够长的平板小车 C 上,B 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的左端紧贴平台的右端。从 M 点由静止释放的物体 A 滑至轨道最右端 P 点后再滑上小车,物体 A 滑上小车后若与物体 B 相碰必粘在一起,它们间无竖直作用力。 A 与平台水平轨道和小车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0.4,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 物体 A、 B 和小车 C 的质量均为 1kg,取 g=10m/s2。求(1)物体 A 进入 N 点前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物体 A
24、 在 NP 上运动的时间?(3)物体 A 最终离小车左端的距离为多少?【答案】(1)物体 A 进入 N 点前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2)物体 A 在 NP 上运动的时间为(3)物体 A 最终离小车左端的距离为【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 A 由 M 到 N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 AgR=mAvN2在 N 点,由牛顿定律得 F N-mAg=mA联立解得 FN=3mAg=30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体 A 进入轨道前瞬间对轨道压力大小为:F N=3m Ag=30N(2)物体 A 在平台上运动过程中m Ag=mAaL=vNt-at2代入数据解得 t=0.5s t=3.5s(不合题意,舍去) (3)物体 A 刚滑上小车时速度 v 1= vN-at=6m/s(mA+ mC)v2= mAv1小车最终速度 v 2=3m/s此过程中 A 相对小车的位移为 L1,则解得:L 1物体 A 与小车匀速运动直到 A 碰到物体 B,A,B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动量守恒:(mA+ mB)v3= mAv2此后 A,B 组成的系统与小车发生相互作用,动量守恒,且达到共同速度 v4(mA+ mB)v3+mCv2=“ (m“A+mB+mC) v4此过程中 A 相对小车的位移大小为 L2,则解得:L 2物体 A 最终离小车左端的距离为 x=L1-L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