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313KB ,
资源ID:180953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8095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地震灾害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地震灾害学案 湘教版选修5.doc

1、1地震灾害【考点精讲】1. 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1)四个地震多发区:思考: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地震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华北地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2)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联系密切 2. 我国地震灾情特点 (1)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2)灾情变化趋势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原因: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能力提高、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

2、伤亡减少。(3)地震灾情隐患严重 我国地震震源浅,烈度较高。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他省区均遭受过6级以上地震的袭击。中国地震烈度区划表明,地震烈度级及以上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2;位于这个烈度区域内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6,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占702;从受地震威胁的人口来看,在广阔的高烈度区生活的人口已接近9亿。可见地震灾情隐患的严重程度。思考: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地区外,大部分

3、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区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对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典例精析】例题 读“中国地震局发布的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完成(1)(3)题。(1)此次地震的烈度大致( )A. 以汶川为中心呈同心圆状递减 B. 从汶川北川一线向两侧递减C. 由汶川向西南的衰减缓于向东北 D. 重庆、西安两地未受地震的破坏(2)汶川地震发生后,出现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 )A

4、. 突发性 B. 周期性 C. 群发性 D. 多因性(3)汶川抗震救灾中,政府部门利用遥感技术( )A. 为救援车辆定位、导航 B. 提供灾区实时地理图片C. 对救灾物品进行跟踪管理 D. 确定人口伤亡数量思路导航:第(1)题,以汶川为中心存在东北-西南方向的大断层,诱发了地震,该线烈度大于两侧。由汶川向西南方向,等震线密度大,变化大。第(2)题,自然灾害往往由一种主要灾害诱发其他灾害,即自然灾害具有群发性特点。第(3)题,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拍摄地面影像图片。答案:(1)B (2)C (3)B随堂练习:2012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举行“512

5、”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追思大会。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0级特大地震,这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4年后的今天,在曾遭重创的中国土地上,奇迹一个个被创造,生命洗礼,锦绣再现。结合材料完成(1)(3)题。 (1)造成该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3A. 此地多火山而引起地震 B. 平原地区,地壳较薄 C. 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而形成构造地震 D. 不合理的采矿和工程建设 (2)此次地震对当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之无关的原因是( ) A. 某些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B. 正值当地河流洪水期,引发洪水灾害 C. 当地人口密度较大 D. 当地

6、居民防震知识缺乏 (3)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 A. 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 崇明岛的形成 C. 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 约旦地沟的形成 思路导航:第(1)题,四川汶川县地处西南地壳活跃区,是由印度洋板块强烈地向北俯冲而形成。第(2)题,此次地震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与当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差及当地人们的抗震、防震意识较差及密集的人口有关,而与当地的降水无关。第(3)题,云南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崇明岛是流水携带泥沙沉积而成;大堡礁是由珊瑚虫的钙质硬壳经长期胶结而成;约旦地沟处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答案:(1)C (2)B (3)D 【总结提升】 释疑解惑震级与烈度的关系(1)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烈度越大。(3)烈度不仅和震级有关,还和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及地面建筑物等因素有关。具体如图所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