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成才之路】2016 年秋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25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 1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6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 。这里“新敌人”指的是 ( )导 学 号 89910827A美国 B德国C苏联 D日本解析: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之间的战时盟友关系逐渐失去了共同的基础,转而由于战后利益的分配以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成为竞争的对手。答案:C2(2016九江高一检测)美苏由战时盟友变
2、为战后对手的根本原因是( )导 学 号 89910828A国家利益冲突 B社会制度不同C战后分赃不均 D领土争端频发解析:任何国家对外关系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故选 A 项。B、C、D 三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答案:A3(2016遵义高一期末)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导 学 号 89910829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解析:材料中的“极权政体”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自由国家”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两者的主要
3、区别是社会制度的性质。答案:D4(2016江苏学业水平模拟)以下海报是荷兰政府于 1949 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 ( )导 学 号 89910830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2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D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解析:本题考查对马歇尔计划的理解。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国家的经济援助,因此,从图片中的“你便没有面包可吃,而你的孩子也会挨饿”可知,B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上的“冷战”政策,A、C 两项是“马歇尔计划”的意图,但题干没有反映;D 项题干没有反映。答案:B5(2016日照高一期末)以下是美国和捷克
4、斯洛伐克分别于 1947 年和 1949 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反映了双方的分歧(注:图 1 人物身上的文字是 Europe,绳子上写着 MarshallPlan;图 2 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产生分歧的原因有 ( )导 学 号 89910831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 对计划内容的理解不同 两大阵营的对峙 东西欧国家发展需求不同A BC D解析:捷克斯洛伐克是二战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与美国、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不同的阵营,图 1 侧重于强调拯救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图 2 侧重于强调美国救助的主要是法国、德国等资本主
5、义国家而不是所有欧洲国家,因此正确,答案为 A 项。答案:A6(2016济宁高一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 1949 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导 学 号 89910832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为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 1947 年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入党情报局,排除 A 项;北约组织为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 1955 年成立华约组织,排除 C 项;针对美国3支
6、持下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支持成立民主德国,排除 D 项;马歇尔计划为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 1949 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彼此的经济联系,排斥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因此选B 项。答案:B7杜鲁门主义提出之后,美苏两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开展“冷战”对抗。下列国家中最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的是 ( )导 学 号 89910833A德国 B朝鲜C古巴 D越南解析:二战结束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由于不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1949 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分别成立了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西德和东德,德国被一分为二。195
7、0 年朝鲜战争爆发;1961 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从时间上看,德国最早,故答案为 A 项。答案:A8(2016大同高一检测)有人把苏联的一次行动称为“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了一只刺猬” 。下列图片反映了此“行动”的是 ( )导 学 号 89910834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 。从材料看,苏联的行动造成美苏关系紧张,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处于核战争一触即发的状态,故 D 项正确。答案:D9(2016合肥高一期末)对右图漫画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 )导 学 号 89910835A “冷战”遏制,剑拔弩张B美苏争霸,殃及池鱼C兄弟阋墙,外御其侮D唇亡齿寒,卫国保家解析:漫画信
8、息揭露了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意图颠覆新中国人民政权。针对美国的侵略企图,当时我国政府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朝鲜战争属于热战,不是美苏争霸的表现。答案:D410(2016浙江六校高一联考)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 18 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 )导 学 号 89910836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由材料“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
9、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 18 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卷入这场战争” “冷战背景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朝鲜战争。B、C 两项并非实际战争。越南战争并没有签署停战协议,D 项错误。答案:A11(2015吉林高一模拟)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美国“冷战”政策基本特征的是( )导 学 号 89910837A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计划B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支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D发动越南战争解析: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被称为“冷战” 。越南战争是热战的一部分。答案:D12(2016龙岩高一检测)学习了两极世界的形成
10、之后,就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某同学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导 学 号 89910838A导致了德国与朝鲜的分裂B导致美苏一直断绝关系C导致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D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根据史实可知,A、C、D 三项都是两极格局的影响。两极格局下,美苏处于“冷战”中,但二者并未断绝关系,时而也有领导人互访,故 B 项说法不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6 分,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 学 号 899108395材料一 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
11、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1947 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马歇尔 1947 年 6 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1)材料一中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解析:第(1)问注意回忆教材中杜鲁门主义的
12、含义。第(2)问要明确经济援助的目的是为了政治上的控制,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答案:(1)意味着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他国的内政。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2)观点:不是。原因:马歇尔声称“我们的任务是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表明该计划实际上是以较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阵脚,以“复兴”欧洲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14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导 学 号 89910840材料一材料二 赫鲁晓夫曾经形象地说,美国插在欧洲的那只脚有一个发痛的水泡西柏林,随便什么时候都可踩一下这只脚被踩痛的美国
13、人则叫嚣,如果苏联改变西柏林的6现状,美国将不惜与苏联进行一场核战争。赫鲁晓夫“和蔼可亲”地对美国大使说,毁灭美国只需要 6 颗核弹;对美国人来说,如果发生战争,肯尼迪将是美国的最后一位总统。请回答:(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根据图片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回答, “冷战”时期,苏美之间如此紧张,战争经常一触即发,但为什么终究没有发生世界性的“热战”?答案:(1)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世界动荡不安。(2)“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特别是核武器的发展使美苏两国及其所属的北约与华约军事力量旗鼓相当,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形成一种“恐怖均势”
14、,担心核战争会使人类自身遭到毁灭,这也起到了抑制战争的作用。1【成才之路】2016 年秋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20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 1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6苏州学业水平检测)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导 学 号 89910642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很多D第一届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图中的数字可以得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实际上执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答案:A2(2016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叙述,确切的是 ( )导 学 号 899106431949 年 9 月在北平召开 讨论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问题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A BC D解析: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排除,答案选 C 项。2答案:C3(2016济宁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1949 年中国人
16、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创举。这主要是指人民政协 ( )导 学 号 89910644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始终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以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 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政协的认识。人民政协在 19491954 年代行人大的职能,之后变成统一战线组织,因此不正确,与史实不符,故 D 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4(2016湘潭高一联考)1949 年 9 月 30 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大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17、 ( )导 学 号 89910645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解析:“人民大宪章”指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制定其他各项法律法规的依据。 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答案:B5(2016衡水高一检测)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 ”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导 学 号 899106
18、46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解析:与西方政党政治的相互打压相比,我国的政党政治是“大合唱” ,表明我国政党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故选 C 项。答案:C61953 年 12 月,新中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在天津选民投票日,恰逢女青年蒋宝珍要举行婚礼,她为了参加选举,把婚礼推迟了两个小时。她说:“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她所说的后一件喜事是指投票选举 ( )导 学 号 899106473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C人大代表 D政协委员解析:由材料中“1953 年” “
19、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 ,可以看出是选举“人大代表” ,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故选 C 项。答案:C7(2016信阳高一期末)为了制定 1954 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 1 亿 5 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 138 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 1954 年宪法( )导 学 号 89910648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解析:由 1954 年宪法的制定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 “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 “意见共138 万条”等信息
20、,可以看出 1954 年宪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答案:C8(2016云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1954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从这届会议开始政协性质有了变化。 “政协性质有了变化”的原因在于 ( )导 学 号 89910649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解析: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排除 A、B 两项;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全国人大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结束,成为参政议政的政治
21、协商机构,故其性质发生了变化,C 项符合题意;D 项与题干无关。答案:C9(2016扬州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将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导 学 号 89910650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C注重行政区划管理4D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有归顺、平定之意的归绥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把有开导、教化之意的迪化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反映了新中国实行各民族平等的民族政策,故选 B 项。答案:B10(2016四川学业水平测试)新中国处理民族
22、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导 学 号 89910651A民族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C共同发展 D团结互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A 项是处理民族关系的目的,C、D 两项是发展民族关系的政策。答案:B11(2016江苏学业水平模拟)海南省的行政区划中包括 4 个黎族自治县和 2 个苗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导 学 号 89910652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解析:由“黎族自治县” “苗族自治县”等信息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121
23、965 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对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 ( )导 学 号 89910653A实现了自治区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B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C促进了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D实现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要侧重的是“民主”意义。B 项错在“先例” ;C 项是经济意义;D 项是政治意义。A 项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看体现的是民主意义。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6 分,共 52 分)5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 学 号 89910654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
24、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把普选由个别逐步椎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 年 9 月 7 日)材料二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未能实现普选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
25、了什么变化。(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我国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认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把普选由个别逐步推广到全国”可归纳原因。第(2)问结合材料二即可归纳出答案。第(3)问结合所学归纳,要求符合史实即可。答案:(1)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土地改革没有完成,人民进步的程度(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尚不足。(2)成为统一战线组织。(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历史形成的,它是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的,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它也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4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我党为此做出了成功
26、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导 学 号 89910655材料一 1951 年 3 月 4 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试行条例(草案)。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西北局民族事务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条例(草案)征询意见的调查提纲。这是建国后我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举措之一同年 8 月 9 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8 月 22 日,举行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决议 。就在这次会议上,宣布正式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任是包尔汉沙赫德拉,副主任是高锦纯、我、安尼
27、瓦尔加库林党中央关于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指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我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材料二 民族的区域自治是毛主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请回答:(1)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
28、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2)从材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成员上看,这一制度有何特点?(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在我国发挥了怎样的重大历史作用?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之一,不可能规定具体实施的详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制定,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详细办法,使制度的实施有章可循,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的细则。(2)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的领袖人物起着关键的领导作用,他们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保障少数民族实现真
29、正当家作主的权利。(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使他们能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既保证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又保证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充分发挥各民族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1【成才之路】2016 年秋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21 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 1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6深圳高一检测)“文革”时期, “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 “大鸣”“大放” “大辩论” “大串联” ,
30、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导 学 号 89910667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民主的含义被歪曲,A 项正确。其余选项说法错误。答案:A2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疯狂迫害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和人格,但不起任何作用。材料反映的最准确信息是 ( )导 学 号 89910668经济文化发展停滞 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人权遭到严重践踏A BC D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文化发展停
31、滞,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选 B 项。答案:B3 “谁反对毛主席就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砸烂公检法” ,这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导 学 号 89910669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材料中“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反映了民主法制遭破坏, “砸烂公检法”反映出法制机构受到摧残。答案:D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决策是2( )导 学 号 89910670A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B主张加强地方政权的建设
32、,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C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D主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解析: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只有 A 项。答案:A5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 )导 学 号 89910671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A BC 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答案:D6(2016洛阳高一统测)1981 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
33、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 )导 学 号 89910672A人民民主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C国民平等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原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是法制。答案:B7(2016唐山高一联考)下表是历届全国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一届全国人大 19541958 年二届全国人大 19591963 年三届全国人大 19641975 年四届全国人大 19751977 年五届全国人大 19781982 年5 4 1 1 5以下各项是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导 学 号 89
34、910673A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第二届全国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C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D第五届全国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关键信息为三届、四届全国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少,其历史背景为“左”倾错误的干扰。答案:C8(2016广州执信中学高一期末)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反映了新中国 ( )导 学 号 89910674A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不断完善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断发展D基层民
35、主制度不断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建构原则,是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完善,故选 B 项。材料说的是我国的政党制度,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9据近期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显示,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 3.1 万人,他们对分管的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这说明我国各民主党派 ( )导 学 号 89910675A行使国家立法权和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B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方针政策的制定C享有行政管理权和人事任免权D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
36、,与共产党共同执政解析:民主党派是我国的参政党,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参政议政,但他们不是执政党,也不享有立法权和人事任免权。答案:B10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说明 ( )导 学 号 89910676A我国五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4D1954 年宪法确认民族聚居地区都可实行民族
37、区域自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1947 年;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只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 A、B、D 三项有误。答案:C111979 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 81 ,这一比例在 2010 年春修改为 11 。这表明 ( )导 学 号 89910677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 1979 年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解析:解题关键在于 1979 年和 2010 年的城乡比例的变化。正确答案
38、是 B 项。A、C、D 三项说法错误。解题技巧:B、D 两项是对立观点,一般是二者选其一。答案:B12(2016衡水高一检测)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 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这表明村民选举 ( )导 学 号 89910678A开辟了直接选拔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使农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数据“参选率都在 90%以上” ,由此判断村民选举体现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广泛性,故选 B 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6 分,
39、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 学 号 89910679材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民主太少,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材料二 1980 年 8 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说:“只有认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5材料三 邓小平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40、举两例“过去我们都不足”的表现并简述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表现。(2)根据材料二回答“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和法制建设敲响了怎样的警钟。(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解析:第(1)问中的表现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发展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文化大革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历史教训。第(3)问要从前提和保障两方面来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答案:(1)表现:如“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公民人身遭到迫害;司法部门纷纷陷入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等。发展表现:平反“文化大革命”时
41、期的冤假错案;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2)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和法制教育。(3)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14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导 学 号 89910680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
42、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以上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 “中国模式”作6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正如青年评论家俞可平所说,
43、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 “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 年 2 月 7 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而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 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答案:(1)中共领导下
44、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创新: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扩大基层民主。(3)认识:新中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1【成才之路】2016 年秋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22 课 祖国统一大业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 1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
45、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6吉林高一检测)从 1979 年开始,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发展, “重大发展”的含义是 ( )导 学 号 89910691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B不再提统一台湾的问题C呼吁尽快实现统一D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解析:1979 年之前,我国对台湾的政策是武力统一;之后则立足于和平统一,但也不排除使用武力,故选 D 项。答案:D2(2016聊城高一期末)“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 ”由此可见,“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 (
46、 )导 学 号 89910692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 D国际问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可以直接推断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而提出的。答案:B3(2016铜陵高一检测)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 ,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 ”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 ( )导 学 号 89910693A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B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C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D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解析:材料信息“一国两制” “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 ,由此判断, “香港的独特性
47、”是指香港保持既有的社会制度不变,故应选 D 项。答案:D4(2016广西学业水平测试)根据“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国首先成功解决了( )导 学 号 899106942A南海诸岛问题 B香港问题C台湾问题 D澳门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1997 年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答案:B5(2016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一联考)1990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 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 )导 学 号 89910695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 社会主义A BC D解析:本题考查“
48、一国两制”的有关特点。根据所学,项正确,第项社会主义说法错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答案:B6(2016山西重点中学高一联考)1984 年通过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 “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 。据此,下面表述合理的是 ( )导 学 号 89910696A 声明为英国干涉香港事务埋下了伏笔B香港可根据需要开展独立外交活动C香港获得了独立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利D香港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解析:从材料可知,香港可独自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经
49、济、文化关系并订立协议,这表明香港有高度自治权,但与英国干涉香港事务没有必然联系,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具有外交和国防权,故 B、C 两项说法错误。故本题应选D 项。答案:D37(2016济南高一调研)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 。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导 学 号 89910697A国家统一样本 B社会制度示范C文明交流枢纽 D经济发展标本解析:A、C、D 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构想的精髓在于香港实行资本主义
50、制度,而大陆作为国家主体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故不能说香港是社会制度示范,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B82016 年 12 月 20 日是澳门回归十七周年,十七年来澳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事实强有力地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下面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导 学 号 89910698A接纳了葡萄牙“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对“一国两制”概念的理解。邓小平指出,所谓“一国两制 ,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
51、、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因此,应选 D 项。答案:D9(2016广东江门高一检测)1962 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表达了作者 ( )导 学 号 89910699A悲愤、思乡、爱国的情感B盼望实行“一国两制”C希望国民党早日反攻大陆4D渴望早日武力统一中国解析:从“痛哭” “望我故乡” “永不能忘”可以看出诗人悲愤、思乡和爱国的情感,故 A 项正确;“一国两制”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 项排除;诗中体现的是希望回到祖国怀抱,不是
52、要反攻大陆,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国家武力统一的问题,故 D 项排除。答案:A10(2016扬州高一期末)“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 ”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两度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 )导 学 号 89910700A和平统一祖国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 “一国两制”原则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解析:1990 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同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
53、协会。1992 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 。答案:B11(2016绍兴高一调研)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有“一国两制” ,也有“九二共识”。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有 ( )导 学 号 89910701均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基础 均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发展为法律文件 均以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A BC D解析:历史上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现实中两岸还未实现统一, “一国两制”和“九二共识”都尊重这一历史和现实,故正确;“九二共识”是两岸民间组织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故错误;它们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利益,故正确;
54、它们提出的一个中国的原则已经在两岸达成共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故正确,C 项符合题意。答案:C12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 、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中“异”的本质内涵是 ( )导 学 号 89910702A不同的民族性格 B不同的社会制度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解析:海峡两岸人民都属于中华民族,排除 A 项;材料说“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5共同认知” ,这说明“同”指的是“一国” , “异”指的是“两制” ,故 B 项正确;虽然海峡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习惯不同,
55、但这并不是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主要差异,排除 C、D两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6 分,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 导 学 号 89910703材料一 1941 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开始了 3 年零 8 个月的日占期。1942 年 10 月中英谈判中,国民政府要求终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收回新界,遭到英方拒绝。在 1943 年 11 月开罗会议上,丘吉尔公开反对在亚洲及中国实行大西洋宪章 ,并声称要让英国国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他说:“我们也有我们的传统我就要坚持这些传统和维护大英帝国。 ”材料二 1997 年 6 月 30 日 23 时 59 分
56、,英国国旗在英国国歌乐曲中缓缓降落。7 月 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瞬间,这是永载史册的时刻。请回答:(1)材料一中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结果如何?丘吉尔所谓的“传统”的真实含义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针是什么?(3)从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不同结果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或结论?答案:(1)要求:二战期间,国民政府要求收回“新界” ,但不是全部香港地区。结果:由于英方拒绝而失败。含义:丘吉尔所谓的“传统” ,不过是侵略扩张和炮舰政策。(2)问题:中国政府通过谈判收回了香港地区的
57、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方针: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3)国民政府软弱无能,无法收回香港“新界”地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力强盛了,中国人民的夙愿才得以实现;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其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也必然加快完成祖国统一的进程。14祖国统一大势所趋,这是两岸十几亿人民的共同心声。阅读下列材料:导 学 号 899107046材料一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
58、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反分裂国家法材料三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主持高雄港两岸海运直航仪式时表示,两岸“三通”启动象征两岸和解,不是走对立冲突的路,希望两岸能够共谋和平繁荣。马英九在致辞时说,两岸直航代表的意义就是两岸不再对立,以谈判取代对立、以和解取代冲突。请回答:(1)依
59、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制定了什么基本方针?这一方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3)根据材料三回答,两岸最终实现“三通”是在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答案:(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2)基本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 。主要目的: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3)2008 年。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