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ZIP , 页数:0 ,大小:2.67MB ,
资源ID:180571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8057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课件+试题)(打包9套)新人教版必修4.zip)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课件+试题)(打包9套)新人教版必修4.zip

1、111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秦曲(q) 赦免(sh)汤镬(hu) 列观(gun)B.倨傲(j) 盆缶(fu)不肖(xio) 渑池(din)C.睥睨(n) 披靡(m)毋宁(w) 不怿(y)D.避匿(n) 燕国(yn)攻讦(ji) 稔知(rn)解析:A 项,“观”应读“gun”;B 项,“渑”应读“min”;D 项,“燕”应读“yn”。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请”有不同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璧有瑕,请指示王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A./ B./C./ D./解析:

2、为“请允许我”,为“请你(您)”。答 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全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组是( )而相如廷叱之 卒廷见相如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宁许以负秦曲 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秦御史前书曰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秦王恐其破璧且庸人尚羞之A. B.C. D.解析:其中两句中的加点字不是词类活用,其余见本课“知识梳理”部分。答案:C4.下面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而君幸于赵王 君何以知燕王 拜送书于庭 何以知之 使不辱于诸侯我为赵将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A./B./C./D. /解析:是判断句,为被动句,为宾语前置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答案:A二、阅读鉴赏(一)阅读

3、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58题。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

4、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2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 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 ,宁许以负秦曲。”王曰:“ 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5.下列语 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徒:白白地。B.君不如 肉袒伏斧质请罪 伏:趴伏。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许:赞许。D.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完:使完好。

5、解析:C 项,“许”,答应,许可。答案:C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赵国得到楚和氏璧时,秦昭王遗书欲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给还是不给,这是摆在赵国面前的两难问题。B.秦派使者送信,按照外交礼节,赵应派使者回复,但满朝文武,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出使秦国的人,这是蔺相如出场的背景。C.缪贤在赵国确实没有可出使秦国的合适人选时推荐了蔺相如,可见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致使国力弱小。D.蔺相如认为,秦强赵弱,国家实力的差距决定了和氏璧不得不给。在决定给秦国和氏璧后,他又许下诺言:完璧归赵。解析:C 项,“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致使国力弱小”在原文中没有依据。答案:C7.把文中画横

6、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尝有罪,窃计欲亡 走燕。(2)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3)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解析:这三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窃”,谦辞,私自、私下;“亡走燕”是省略句,即“亡于赵,走于燕”;“以为”,认为;“奈何”,怎么办。参考答案:(1)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从赵国逃跑,投奔到燕国。(2)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慧和谋略,应该是可以出使的。(3)赵王说:“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912题。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而虏三将,斩首

7、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

8、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秦王使王龁代陵将,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

9、,是足以死。”遂自杀。(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改)8.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3B.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C.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D.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解析:解答此题,先根据上下文把握大意,然后根据文意断开。这段文字的意思是秦昭王免除了白起的爵位,并让白起离开咸阳,又和群臣讨论认为白起不服,于是赐剑让白起自

10、杀。答案:C9.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白起为武安君”和“迁之阴密”的“迁”在文中均为“授官”的意思,但“左迁”是贬官。B.“昭王三十四年”,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中的王 公年次纪年,此外还有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C.“武安君为三公”的“三公”指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这是秦代最显贵的官职。D.“免武安君为士伍”的“士伍”即“士卒”,“伍”,是我国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一“伍”。解析:A 项,理解错误。“迁之阴密”的“迁”不是“授官”,而是“迁移”“转移”的意思。答案:A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王四十八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

11、苏代凭借巧妙的外交辞令说服了秦国丞相应侯,暂时解除了韩、赵两国灭亡的危机。B.秦王派王龁统率部队攻打邯郸没能攻下来,打算让武安君赴任,武安君不肯;于是再派应侯去请他,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不肯赴任。C.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刻画了白起杰出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揭示了 其嗜杀成性的性格缺陷,体现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D.居功自恃,不能正确处理与应侯的矛盾,不能顺从秦昭王的意愿是导致白起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文本流露出 作者对白起悲剧结局的深沉慨叹和惋惜之情。解析:B 项,理解错误。秦王派应侯去 请武安君在王龁率军攻打邯郸之前。答案:B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

12、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2)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与用法。“今”,如果;“秦王王”的第二个“王”字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统一天下;“则”,那么;“为”,成为;“且”,而且;“日至”的“日”名词做状语,每天;“彼”,哪些 。参考答案:(1)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统一天下,那么武安君位居三公是定而无疑的,您能屈居他的下位吗?(2)邯郸委实不易攻下。而且诸侯国的救兵天天都有到达的,他们对秦国的怨恨已积存很久了。参考译 文:白起,是郿县人。他善于用兵。秦国把郢都设为南郡。白起被封为武安君。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进

13、攻魏,俘获了三个将领,斩敌十三万人。与赵国将领贾偃交战,把赵国两万多降兵扔在了黄河里。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韩、赵两国十分害怕,就派苏代到秦国,献上丰厚的礼物劝说丞相应侯说:“武安君擒杀赵括了吗?”应侯回答说:“是。”“赵国灭亡,秦王就要统一天下了,武安君当封为三公。武安君为秦国攻占夺取的城邑有七十多座,南边平定了楚国的鄢、郢及汉中地区,北边俘获了赵括的军队,即使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召公和吕望的功劳也超不过这些了。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统一天下,那么武安君位居三公是定而无疑的,您能屈居他的下位吗?即使不甘心屈居下位,可已成事实也就不得不屈从了。所以不如趁着韩国、赵国惊恐之机让它

14、们割让土地,不要再让武安君建立功劳了。”听了苏代这番话应侯便向秦王进言道:“秦国士兵太劳累了,请您应允韩国、赵国割地讲和,暂且让士兵们休整一下。”秦王听从了应侯的意见,割取了韩国的垣雍和赵国的六座城邑便讲和了。武安君听说这些情况后,从此与应侯有了矛盾。九月,秦国再次派出部队,命令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邯郸。当时武安君有病,不能出征。武安君病好了,秦王打算派武安君代替王陵统率部队。武安君进言道:“邯郸委实不易攻下。再说诸侯国的救兵天天都有到达的,他们对秦国的怨恨已积存很久了。现在秦国虽然消灭了长平的赵军,可是秦军死亡的士兵也超过了一半,国内兵力空虚。远行千里越过河山去争夺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应战,

15、诸侯军在城外攻击,打败秦军是必定无疑的。这个仗不能打。”秦王亲自下令,武安君不肯赴任;于是就派应侯去请他,但武安君始终推辞不肯赴任,于是称病不起。4秦王只好改派王龁代替王陵统率部队,没能攻下来。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领数十万士兵攻击秦军,秦军损失、伤亡很多。武安君有了话说:“秦王不听我的意见,现在怎么样了!”秦王听到后,怒火中烧,强令武安君赴任,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于是秦王就免去武安君的官爵,降为士兵,让他离开咸阳迁到阴密。武安君已经上路,走出咸阳西门十里路,到了杜邮。秦昭王与应侯以及群僚议论说:“令白起迁出咸阳,他流露的样子还不满意,不服气,有怨言。”秦王就派遣使者赐给他一把剑,令他自

16、杀。武安君拿着剑就要抹脖子时,仰天长叹道:“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这个结果?”过了好一会儿,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士兵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随即自杀。三、语言运用12.读下面的 图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的内容。要求:语言表达鲜明、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解析:从画面内容看,是一个母亲停下手中的编织活给孩子读故事,孩子用手托着下巴,在认真地听。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写听故事的感受,也可以从母亲的角度写读故事的情形。注意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答案示例:您读出的故事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带着我去蓝天翱翔,让我感受到阳光给我的温暖;

17、您甜美的声音犹如阵阵春风,拂过万水千山,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谢谢您,妈妈!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字。儒家幸福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论述当中,其特点一是 ,二是社会幸福重于个人幸福。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他的学生颜回,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这种幸福观极为赞许。但是,这种幸福观错在 ,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道家幸福观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等都持淡泊态度,注重人之本性的内心的幸福,对于儒家幸福观 。 解析:解答此题

18、,应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处,要与特点二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形成对应;第处,是结合颜回清苦的生活与快乐的提炼;第处,是对道家幸福观与儒家幸福观的关联的理解。参考答案:精神快乐重于物质享受 把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对立起来 是一种补充112 苏武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旄节(mo) 窥观(ku)旃毛(dn) 啮雪(ni)B.喟然(ku) 羝羊(d)纺缴(zhu) 典当(dng)C.廪食(ln) 秩訾(c)扶辇(nin) 斧钺(yu)D.煴火(yn) 穷厄()诡言(gu) 自刎(wn)解析:A 项,“旃”应读“zhn”;B 项,“当”应

19、读“dng”;C 项,“訾”应读“z”。答案:D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币:财物。B.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拟:打算。C.律 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胁:威胁。D.子为父死,无所恨 恨:遗憾。解析:B 项,“拟”,比划。答案:B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食”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绝不饮食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廪食不至 给其衣食A.与相同,与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解析:“食”:给他吃的。“食”:吃。“食”:粮食。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58 题。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

20、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

21、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台阶。B.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 亡:死亡。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一向。D.加以老母系保宫 系:拘押。解析:B 项,“亡”,逃跑。答

22、案:B25.下列对本文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至匈奴且投降匈奴的李陵在“武使匈奴”的第二年之所以“不敢求武”,今天看来,是因为李陵“愧见武”。B.李陵说降,先言苏武家人的不幸,以绝其归汉之思;后言自身异志的前因后果,欲将心比心,希望以情动之。C.从苏武对李陵劝降的答语可以看出,苏武拒降忠汉的原因,一是知恩图报,二是忠君传统。D.节选的文字对比展现了苏武的忠君与李陵的叛国。今天看来,苏武的报恩、忠君未免狭隘,但这正是古代仁人志士爱国的基础也是途径。解析:A 项,“先至匈奴且投降匈奴的李陵”说法错误,原文是“武使匈奴,明年,陵降”。答案:A6.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23、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2)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解析:第(1)句注意“亡”是通假字,“信义安所见乎”是反问句。第(2)句注意“降”“毕”“效”等词的含义。参考答案:(1)你终究不能回到汉朝,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2)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912 题。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

24、,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

25、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节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7.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B.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C.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D.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解析:这段文字说苏武在匈奴有一子叫通国,希望通过使者用赎金赎回。结合前后文,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可断 开。答案:B8.下列对

26、文中有关词语相关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典属国,秦汉时官职名,意思是负责属国的官员,秩二千石,负责少数民族事务。B.食邑 ,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 ,但不包括土地上的百姓在内。C.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D.神爵,是汉宣帝的第四个年号,这里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解析:B 项,“食邑”,包括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答案:B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 但是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 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

27、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3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上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解析:A 项,“苏武被捕”有误,原文是“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没有说苏武被捕,只是免官。答案:A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2)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解析:

28、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句式。“素”,一向;“旧”,老交情;“数为燕王所讼”,屡次被燕王谈论到(燕王因苏武功高官小多次上书)。“股肱”,此处指辅臣;“法”,模仿;“署”,写下。参考答案:(1)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多次上书,苏武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2)皇帝思念那些曾经辅佐自己的人,于是让人在麒麟阁模仿这些人的形体、容貌给他们画像,并题写上他们的官爵姓名。参考译文:苏武归汉第二年,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上官安的谋反,被处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

29、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让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汉廷后,只 做典属国,而大将军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却被提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同谋的人,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多次上书,苏武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过 了几年,昭帝死了。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参与了谋立宣帝的计划,赐封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过了很久,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宣帝召来苏武在宦者令的衙

30、门听候宣召,多次进见,又做了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 入朝 ,尊称他 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和过去的邻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了,皇帝很怜悯他,问左右的人:“苏武在匈奴很久,有儿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希望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 、丝绸赎回儿子。”皇帝答应了。后来通国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

31、又让苏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苏武活到八十多岁,汉宣帝神爵二年病亡。甘露三年,单于才来汉朝拜。皇帝思念那些曾经辅佐自己的人,于是让人在麒麟阁模仿这些人的形体、容貌给他们画像,并题写上他们的官 爵姓名。三、语言表达11.(2015浙江高考)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 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 25 字)(1)陈璋,字 。说明: (2)孙冠群,字 。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题干中已有说明,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作答此题时,需要了解名的意思,“璋”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像

32、半个圭。“王”字旁的字一般都与“ 玉”相关,所以在回答的时候要按照这个思路来。 “冠群”,顾名思义,是出类拔萃,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比如“谦之”就是要达到出类拔萃的一种相关的途径。意思对即可。答案示例:(1)玉成 “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2)谦之 “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12.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4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

33、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 。 解析:抓住表格的具体内容,根据提示填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方法。第处要抓住“非常希望”和“希望”两栏所占的比例明显超过 70%回答。第处要注意右边这张表格的 D 项“以上都是”分析。第处要关注左边表格的 A、B 两栏。参考答案: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单项选择)(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谁?(多项选择)学生 市民 学生 市民A.非常希望 19.08% 1

34、1.90% A.家庭 20.23% 22.62%B.希望 68.79% 59.52% B.学校 9.83% 15.48%C.不希望 5.20% 5.95% C.社会 8.67% 13.10%D.无所谓 6.93% 22.63% D.以上都是 65.32% 58.33%113 张衡传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辟邪/开辟 叨扰/絮叨 奔赴/精思傅会B.篆文/编撰 骸骨/惊骇 连累/累召不应C.磅秤/磅礴 积攒/攒动 脉动/一脉相承D.蹊跷/蹊径 绮丽/倚伏 便利 /大腹便便解析:A 项,b/p,to/do,f /f;B 项,zhun/zhun,hi/hi

35、,li/li;C 项,bn/png,zn/cun,mi/mi;D 项,q/x,q/y,bin/pin。答案:D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 属文:写文章。B.精思傅会 傅会:文章的经营构思。C.其牙机巧制 牙机:枢纽和机件。D.称为政理 政理:政治管理。解析:D 项,“政理”是“政治清明”的意思。答案:D3.对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解析:“因”,于是;

36、“因”,用,凭借。“乃”,才;“乃”,于是。答案:D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衡下车,治威严。B.举孝廉不行。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解析:D 项,文中“不轨”指“违反法律或搞叛乱活动”,与现代汉语相同。答案:D5.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验之以事,合契若神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解析:A、B、C 三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D 项是宾语前置句。答案:D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69 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

37、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2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

38、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天下承平日久 承:连续。B.所居之官辄积

39、年不徙 辄:总是。C.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发:打开。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阴:暗地里。解析:C 项,“发”应为“拨动”。答案:C7.下列语句全属于表现张衡“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遂通五经,贯六艺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验之以事 ,合契若神A. B.C. D.解析:表现张衡勤奋好学,表现张衡的文学才能,表现张衡的政治才能。应排除这三项,故答案选 B 项。答案:B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记先叙其才,“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

40、。“通五经,贯六艺”是其才能的集中体现。B.在叙其才后紧接着叙其德。“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脱俗的品格,“不行”“不就”“不应”表现他不慕荣利的德行。C.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这段文字生动形象,文采斐然。D.“阴知奸党名姓”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的政绩,寥寥几笔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的廉吏形象。解析:C 项,“文字生动形象,文采斐然”说法错误,应为“精简平实”。答案:C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2)验之以事,合 契若神。自书典所记,

41、未之有也。解析:这两个语句各有特点。第(1)句是无标志被动句,第(2)句前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后句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注意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参考答案:(1)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 ;三公官署屡次召请他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2)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这样的仪器。(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013 题。3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解褐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武帝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

42、帝崩不施行。历位为娄县令,谒者仆射。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杼,每行,使人于内转之。昇明中,齐高帝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之有也。时有北人索驭马粦者亦云能造指南车,高帝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而焚之。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 ,三改不成。永明中,竟陵王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与周庙不异。文惠太子在东宫,见冲之历法,启武帝施行。文惠寻薨又寝。转长水校尉,领本职。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欲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 竟不行。冲之解钟律博塞 ,当时独绝,莫能对者。以

43、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于乐游苑造水碓磨,武帝亲自临视。又特善算。永元二年卒,年七十二。子暅之。暅之字景烁,少传家业,究极精微,亦有巧思。入神之妙,般、倕 无以过也。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尝行遇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父所改何承天历时尚未行,梁天监 初,暅之更修之,于是始行焉。位至太舟卿。注:欹器:古代的一种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君主可置于座右以为戒。博塞:博戏,下棋一类的游戏。般、倕:般,鲁班;倕,传说为舜时的七匠。天监:南朝梁武帝的年号。前文的“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号;“昇明”,是宋顺帝的年号;“永明

44、”,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元”,是南朝齐东昏侯的年号。10.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尝行遇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B.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尝行遇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C.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尝行遇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D.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尝行遇 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解析: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当他思考到深入之处时,雷霆之声也难以入耳。曾经在走路时遇到仆射徐勉,头竟撞到了徐勉身上,徐勉呼叫他才觉察到。”可据此断开。答案:D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即太学,古

45、代中央政府设立的国家级学校。“直省”,在中上班。B.“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任为官。“褐”,粗布或粗布衣服,指代百姓服装。C.“公府”,同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的“公府”,相当于后来的“郡府”“县府”。D.“谒者”,古代官职名,春秋战国时是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后代沿用此称。解析:C 项,“公府”,古代官署名。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办公场所,属中央一级的机构,不是“郡府”“县府”。答案: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冲之是南朝人,经历过宋、齐等几代,他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制定更加精密的历法,改造指南车,造水碓磨、千里船等。B.祖冲之制定的历法

46、虽然比前人的更加精密,但因为武帝去世而未能施行,后来他的儿子重新修订之后才得以施行。C.因为古代传下来的指南车部件不全,无法正常运行,祖冲之加以改造之后,旋转更加灵活,在指示方向上却非常准确。D.祖冲之不但在器物制造上精思巧妙,在音乐和棋类上也天下无双,同时在屯田种植、为官治军上也有突出的才能。解析:祖冲之在屯田种植上只是提出了一些想法,没有施行;说“为官治军上也有突出 的才能”,文中没有说明。答案:D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帝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2)建武中,明帝欲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4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

47、重点是文言实词和句式。“朝士善历者”,定语后置句;“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定语后置句。参考答案:(1)孝武帝让朝廷上擅长历法的人诘难他,但难不倒他。适逢武帝去世没能施行。(2)建武年间,齐明帝想派祖冲之巡视四方,创建可以利于百姓的大业,适逢连续有战事,事情最终也没有做成。参考译文: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县人。祖冲之喜欢考查古事,有技巧灵思,(南朝)宋孝武帝让他到华林苑太学里当值,赏赐给他宅院车马服饰。任职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当初元嘉年间,朝廷使用何承天所制定的历法,比古代的十一家还严密。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严密,于是重新制定了新的历 法,上奏章加以说明。孝武帝让朝廷上擅长历法的人诘难他,

48、但难不倒他。适逢武帝去世没能施行。后任职做娄县令,又做谒者仆射。当初,宋武帝平定关中,得到姚兴所制造的指南车,有外形而没有里面的机关,每当运行的时候,派人在里面转动它。昇明年间,齐高帝辅政,让祖冲之仿照古代的原样加以修理。祖冲之重新制作成铜机关的车,尽管可随意旋转,但指示方向却非常准确,自汉末的马钧以来没有这样的东西。当时有个叫索驭马粦的北方人也说能够造指南车,南朝的齐高帝让他和祖冲之各自制造,并让他们在乐游苑一同考校试验,两人所制造的指南车却有很大差别,于是毁掉并烧了索驭马粦制的车。晋代的杜预心思灵巧,制造欹器,多次改动都没有做成。永明年间,竟陵王子良喜欢古代的东西,祖冲之制造欹器献给他,和

49、宗庙里摆放的没有区别。文惠太子在东宫时,见到祖冲之所制的历法,启禀武帝施行。因为文惠太子不久去世而搁置了。后来又转为长水校尉,并兼任原来的职务。祖冲之制定了安边论,想要建立屯田制度,扩大农业种植。建武年间,齐明帝想派祖冲之巡视四方,创建可以利于百姓的大业,适逢连续有战事,事情最终也没有做成。祖冲之精通音律棋类等,当时独一无二,没有谁能够成为他的对手。因为诸葛亮造有木牛流马,于是制造一种器物,不用凭借风和水,装置上机关自行运转,不费人力。又制造了千里船,在新亭江上试验,每天行走百余里。又在乐游苑造水碓磨,武帝曾亲自前往观看。又特别善于计算。永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其子名暅之。暅之字景烁,少小

50、时习学家传的学业,深入研究得十分精细,也有灵巧的心思。技艺达到神妙的境地,就是古代传说中的鲁班和倕这样的巧匠也难以超过他。当他思考到深入之处时,雷霆之声也难以入耳。曾经在走路时遇到仆射徐勉,头竟撞到了徐勉身上,徐勉呼叫他才觉察到。他的父亲所改定的何承天的历法当时尚未施行,梁武帝天监初年,暅之又重新加以修订,在这时才开始施行。职位至太舟卿。三、语言表达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 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 连贯。所谓“情绪污染” ,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防止“精神污染”, ,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

51、质的分泌, ,加速老化。其次, 。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制怒”,要“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 而不怒”。 解析:可从语段内部的联系及横线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由下文“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可知,第处应从保持良好心情的角度组织答案;第处根据前面心情愉悦的表述,应从反面论述,故应从使人抑郁寡欢的角度组织答案;第处由下文“制怒”等内容可知,此处应从克制与忍让等方面组织答案。参考答案: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情 使人抑郁寡欢 要善于克制与忍让15.以“后世仁人志士”开头,将下列几句话重组为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不朽诗篇。“求索”精神源于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精神。解析:解答此题,可先仔细研究题目提供的四句话,从中选出一句作为长单句的“主体”(比如选第句),然后将其余各句内容作为此“主体”的“枝叶”(指句子的定语、状语或补语)补充进去,此时可对字词做适当的删减。参考答案: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求索”精神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不朽诗篇离骚中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