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诞生与欧美图书馆的关系誊中国电力教育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诞生与欧美图书馆的关系林明武摘要:中国近代的图书馆是在西方图书馆的思想基础上和中国古代藏书楼保留藏书的物质基础上萌生和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图书馆,既是对古代藏书楼和近代图书馆的肯定和继承,也是对古代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的否定和发展.记忆并回顾图书馆的发展史,就是要正确地认识图书馆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并了解不同时期的图书馆发展的内涵实质和图书馆各个时期的对外所彰显的职能,以及功能的异同.关键词:古代藏书楼;近代图书馆;社会教育;比较作者简介:林明武(1951,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学与
2、西方关系.(湖北武汉 450079)一.中国图书馆的发展史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列强入侵,把他们的资本主义思想带进了中国.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出现了所谓“西学东渐“. 受“东渐“思想的影响,使得近代西方先进的图书馆思想和建立办图书馆的模式,以及图书馆的理论和方法,也开始在中国国内传播开来.这就为中国的近代图书馆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也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建立提供了学习的方法和模样.我国有识之士和知识界的人士,宣传着西方的图书馆,倡导改建各省原有的“藏书楼 “(我国古代的图书馆)之设施,并设为省立图书馆.他们中有着早期的提倡西学的士大夫代表人物,如:林则徐,魏源等.林则徐,魏源自编自
3、译了有详细介绍西方图书馆内容的四洲志和海国图志),这些在国内广为流传.其后有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如:郭松焘,梁启超,郑观应等人 .梁启超 1896 年就在(时务报上撰文称道:“泰西教育人才之道计有三事:日学校,日新闻馆,日书籍馆.“这三事之中的“书籍馆“ 就是指的图书馆.其后不久 “图书馆“一词,也是通过时务报)由日本文翻译进入到中国来的.当时的学者罗振玉在(京师创建图书馆私议)中大声疾呼,要求学习西方方法,尽快建立开设中国的图书馆.这样就在以中国古代“藏书楼“(有的为“ 藏书阁 “)保留下来的大量典籍作为藏书的重要物质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大批中国的图书馆,萌生了中国最初的图书馆事业.现在,我国被
4、学界公认为,中国最早的,具有近代图书馆意义的公共图书馆是浙江绍兴的“古越藏书楼“. 古越藏书楼是绍兴的一位名叫徐树兰的乡绅,在考察了西方图书馆的思想,方法和职能的基础上,于 1902 年开始建立,1903 年开馆并对外开放.古越藏书楼虽然名称上还保留着“藏书楼“, 但它对社会公众开放的特征是很明显的,已经具备了公共图书馆的形态.随后,1904 年,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了湖南图书馆,它是中国第一所官办的公共图书馆.其后一批较为正式的省立公共图书馆也相继建立起来,公共图书馆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908 年,清朝政府颁布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这就使得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有法可依.1909 年,京
5、师图书馆,也就圈是今天我们的“国家图书馆 “的前身,也建馆并于 1910 年建成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完成了从封建社会的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过渡的艰难历程.民国时期,教育部设立社会教育司,掌管学校图书馆,通俗图书馆及巡回文库等事项,对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改进与发展不遗余力.1919 年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勃然兴起,人民的求知欲望普遍高涨由于受当时社会潮流所激励,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机构场所,担负着输进知识,广博见闻,学习研究,推动社会进步的重担.中国的公共图书馆理论的奠基人是一批留学英国,美国的青年学子,他们在归国之前,世界公共图书馆理论正处在“社会教育“ 阶段 .在当
6、时中国社会教育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他们很自然地更看重的是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如归国学子:沈祖荣,戴志骞,李小缘,杜定友,刘国钧等人物,则是直接借鉴西方图书馆的模式,发起并推动了以学习西方为主要内容的新图书馆运动.他们大力宣扬西方图书馆的人文思想,倡导其办图书馆的方法,大大地推进了新式图书馆的发展.1917 年后,在沈祖荣等学成归来的图书馆学家的大力倡导之下,以效仿欧美图书馆精神来改革和发展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运动,便在全国开展起来而把退还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的图书馆建设之中,更是把新图书馆这一运动推到了高潮阶段.1928 年,在全国教育会议大会上,通过了请当时的大学院(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 通令
7、各个学校设立图书馆,并且每年从全校经费中提取百分之五以上作为购买图书的费用.有了这些经费作为保障,新图书馆的运动已取得了显着的成效.1929 年,中华图书馆协会在致全国各图书馆书中,提到关于图书馆采访与流通等注意事项,也特别提示图书馆图书收藏的范围:“ 图书馆图书搜集不外两途:一日国故之保存 ,一日新知之扩充,而其目的则为流通.同人等对于国故之保存,认为各大图书馆应注意搜集有清一代官书及满,蒙,回,藏文字书籍;复应搜集金石拓片,遇必要时得设立金石部以资保存 ;各省立及各地方图书馆应尽力收藏乡贤着作,兼应刊行掌故丛书及乡贤遗着;图书而外,亦得斟酌各地情形添设历史博物部对于新知之扩充,认为各馆应注
8、意搜集关于实业,自然科学,中国电力教育窖佛学,军事及革命史实之书籍.“中华图书馆协会作为权威性的图书馆团体,对全国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建设性建议是具有很重要的指导和导向意义的.在当时中华图书馆协会的指导下,各级图书馆都能在古籍,包括地方文献上努力搜集.自晚清以来的中国,正处在向着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机制被遭到破坏的时期,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这些建设性的指导建议,就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图书馆而得以保存,流传.当时图书馆在这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二,近代新式图书馆与旧式藏书楼的本质区别中国近代的图书馆是在西方图书馆的思想基础上和在中国古代藏书楼保留藏
9、书的物质基础上萌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同是藏书机构,但是,新式的藏书楼与旧式藏书楼相比较,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有三个质的变化:第一,中国旧式的藏书楼是封闭的,而新式的图书馆则是开放的.中国的那些传统藏书楼的运作理念,可以用“集藏“二字高度概括它.其主要目的只是把散布在社会的中国传统典籍聚集到一处的一种保藏,使之流传有绪而已.也就是说,图书一旦进入到这楼阁里,就很少有人能够阅读和利用了.旧式的官楼,私楼的图书只能为皇帝,官僚,士人等极少数的人所见,所用.私藏则只是为楼主所拥有和利用,藏书楼所带来的效益最主要的是保存了文献.而近代的新式图书馆则不同,新式图书馆的办馆思想是敞开着的,开放着的.在收藏的
10、图书内容方面,无论是中西内容和中外古今都涉及,而且图书馆的大门是向全社会开放的,人人都可以去那里借阅和读书.新式图书馆成为了社会公共的藏书,也成为了公共读书,学习的场所.新式近代图书馆有益于社会各界人士,惠及四面八方的人们.因此,可以说,新式图书馆与旧藏书楼在建馆的思想基础和方式方法上是有着根本区别的.第二,近代图书馆特别注重的是发挥所藏书籍的教育和为读者服务的职能.新式图书馆不仅只收藏书籍,而且更注重于收藏书籍的使用.新式的图书馆从诞生伊始就是把学习西方图书馆的先进思想和方法,教育人,提高人的道德,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素质作为首位的,是把为社会服务放在其工作的首要位置.新式图书馆的职能由旧式
11、藏书楼的藏,扩大到除了藏之外的文化教育,传递知识和信息,为大众服务等诸多方面.新式图书馆的藏书越来越全面地体现出它的开放性服务的宗旨.所以,可以说,新式图书馆与旧式藏书楼两者在职能和理念上,是有很大的质的区别的.第三,旧式的藏书楼,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管理下,虽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方法.但是,它们是落后的,不便于图书的借阅开放,也不便于读者们方便地使用.而新式的图书馆,则全面地学习和借鉴了西方图书馆的收集,整理,推介图书等科学的方式方法.这就在管理上由传统的落后的方法走向了科学的2008 年 6 月上总第 114 期先进的方法.使用西方图书馆科学的对图书进行分类和编目的方法,编制,使用卡片目录,图
12、书馆按照管理上的需要设立采,编,阅等机构,实现了科学的管理,科学的办图书馆,科学的为读者服务.在近代中国图书馆诞生之前,以及近代图书馆的初期发展阶段,关于西方图书馆的办馆思想和工作方法的宣传,是借助于当时的一些报纸和其它刊物来进行讲述的.而到了二十世纪的前十年以后,中国的近代图书馆越办越多,这就需要一个由图书馆业界自己来宣传,研究和探讨图书馆学的理论,业务,技法,以及记录图书馆发展情况的阵地了.由此,近代中国图书馆的馆刊应运而生.中国图书馆馆刊对于中国的图书馆学,以及其它社会科学的科研,教学,图书馆史,期刊史,文化史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个很丰富的资料宝库.三,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新中国建
13、立以后,中国的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但是,在那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年月里,中国当时与国外文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交往是缺失的.这就使得中国的图书馆学界不仅很难了解到反法西斯世界大战胜利之后西方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为读者服务理念的新内涵,而且,在中国甚至没有环境宣传和讲解公共图书馆的创始人爱德华兹的图书馆精神理念.譬如:在 1951 年,杜定友发表了 新图书馆手册,提及“图书馆为人民服务 ,对于读者,不分阶级,一视同仁“的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结果招来了严厉的批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那些制约公共图书馆理念更新的思想束缚已经不再存在.随着
14、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一大批有着出色的设施和先进的硬件的图书馆出现在中国各地.但是,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和服务理念的落后,仍然在制约着中国公共图书馆向先进的方向发展.一些违背了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和服务理念的思路,已经成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常见的做法.我国图书馆界还须解放思想,在借鉴历史的同时还要把握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与时俱进,使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在改革中不断丰富自身内涵,矫正服务理念,为社会更好地服务.参考文献:1武汉大学历史系组历史词典K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2本书编委会开放的藏书楼开放的图书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3中华图书馆协会中华图书馆协会致全国各图书馆书J.中华图书馆学会报,I929,(3)4文化院图书馆研究班第一期学员社会主义图书馆概念M文化学院,19605北平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刊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