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7 ,大小:79.50KB ,
资源ID:178340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7834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法律与道德的共同地方.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法律与道德的共同地方.doc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法律与道德的共同地方 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公共生活的相关概念1.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的生活。(1)空间: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2)特征:血缘和亲缘关系;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法律保护个人的隐私,法律保护每个人的私人生活。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公民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要求支配的私有空间日益扩大。私人意识的发展有助于人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作为个体存在物的人的客观要求。 然而,人是社会的人,

2、人的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公共生活。2.公共生活:人们在共同拥有的公共空间中必然与他人和社会发生联系的,超越血缘和亲缘关系的生活;需要对自己有所约束的,应融入、关爱、尊重社会、集体、他人的生活。(1)空间:共同拥有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中的行为要求不损害他人利益和帮助有困难的人。其间人与人是平等的(它不是家庭空间也不是权力空间,无等级差别、无贵贱差别、无高低差别)(2)特征:超越血缘和亲缘关系的生活;需要对自己有所约束的生活;应融入、关爱、尊重社会、集体、他人的生活。因为群体生活中的每个人的性格、旨趣、思想、利益都不同,但他们又不得不在一起生活,这就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则,即公共生活与

3、社会交往的规则不是建立在亲情或友情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理性信念的基础之上。这种规则要求有序、合法、公开、公正,体现了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的客观要求。(二)公共生活的起源与发展公共生活随社会生产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人是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而生活的,自人类社会产生,便以集体的力量抗衡大自然。在那个时候,人一旦脱离社会,便必然成为自然力攻击的对象,无法生存。1.原始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群居生活(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是同一的) ;2.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冲破了以血缘为纽带的状况,奴隶主联合起来成为奴隶主阶级,建立奴隶制国家,有了商品交换等等,公共生活得以扩展。3.现代大工业的发展

4、,把公共生活扩展到极致,特别是网络,把整个地球缩小为一个“村落”使得公共生活无处不在。应当说明一点的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缺少公共生活,更突出的现象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1.社会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1)生活内容的复杂性;( 2)交往人员的多元性,朋友遍天下;( 3)公共生活空间的广阔、扩展性,除了家庭生活就是公共生活。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熟悉的人、陌生的人、各种各样的人,思想、行为都比以前丰富和复杂。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人的生活内容本身就非常丰富;直接的、间接的方式,真实世界的、虚拟世界的。如在我国的恋爱方式的变迁,由媒妁之

5、言到自由婚恋,到征婚广告,到网恋等。二、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从公共生活的特点可见,公共生活容易走向无序状态。无序的社会必然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然而,人必须过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就必须遵守公共秩序。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来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人的存在既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 。 “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 ”人必须从他所处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出发,去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做一个有社会公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走向成功的人。维

6、护公共秩序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恩格斯说过,社会公德是人们用来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列宁也认为,所谓社会公德,就是“公共生活规则” 。在列宁看来,这种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千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要求。恩格斯和列宁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公德的社会价值指明了方向。(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血液的流通、呼吸的延续,人身上的每一块肌肉就不会有生命。社会的集体也是这样,每一个专业都不能独自存在。公共事务,社会公德,是社会的血液和呼吸。-余秋雨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

7、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抓好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

8、。 一是自然秩序,即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维持、保证自然秩序就是根据自然规律制定的环境保护类道德、法律。遵守自然秩序,就是发现规律、服从规律、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谁想征服规律,违背规律办事,就只能破坏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法无天,无一不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 二是社会秩序,即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问题。维持、保证社会秩序人们的行为是否正确,要有统一的行为标准: 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就是人人学会遵守社会公德; 最低的行为标准就是法律,是法治文化中的契约精神; 其上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这种遵守公共约定的自觉中,人人追求创新,力争上游。(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

9、展的必要前提经济社会中的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必须是有序的。例如,在生产环节和商品流通环节中,生产者、经营者不讲公德与法律,生产、销售低质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仅影响其他厂家的生产,还影响市民的生活 。社会不可能发展生产力,不可能有物质、精神财富的积累,经济社会就不可能健康发展。(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当代,人们期望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舒适,相反,如果大多数公民都没有社会公德,人们天天听到骂自己的话,而自己生活的环境又臭气熏天,天天上街都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心情一定不是非常愉悦,同时也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命安全,会影响国家的声誉。(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

10、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国民的公共行为文明,无疑会提高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相反在公共生活中,较多的人,不遵守社会公德,不遵守法律,造成社会秩序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这个国家的公民的素质不高,这样的人,既不关心他人,也不关心国家,这样的人哪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中国公民国外形象的提高有赖于国内素质的总体提高,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急不得。日本和韩国当初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但外国出现过,不等于我们也要重复。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但家丑遮不住,外丑更可恶,把人丢到国外,更应当加以制止。应当通过舆论引导、出国教育和纪律约束等途径来改善我们那些负面的形象。三、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要大力倡导

11、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这是关于社会公德基本内涵的准确概括。(一)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德的基础性内容,它集中反映着公民的文明教养程度;礼貌则是行为文明在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形式。1.必要性( 1)提高道德素质,从最基本的做起,才能实现自我修养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的要求。进而彰显一个民族的素质。( 2)自尊的需要,对别人礼貌,别人对你同样会礼貌,否则别人不会尊重你。自尊,从尊重别人那里得到。( 3)培养优雅的气质审美的需要,大学生,应是文化人,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其形象应当是良好的、美的。( 4)建立良好的

12、人际关系缺少公德:明显地妨碍了别人,这种妨碍会引起某个社会环境中众多他人不舒服。这样,人际关系好不到哪里去。( 5)自我评价与对别人的评价的标准。( 6)价值实现的途径。例老板看上一博士生:老板请博和老板的同事吃饭,一阵后,博离席,久不归,老板寻找,见到后,博告之用餐毕,老板认为其不懂礼貌,离席没有一个招呼,于是不用。 (担心无团队精神) 。2.行为方式文明礼貌关系到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社交活动,饮食方式,接待客人,访问亲友,席间谈话,礼让妇女等等。概括地说,文明礼貌就是注重个人形象,讲求必要礼节。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在人际交往中,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

13、约;( 2)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 3)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等。 从传统上讲就是,从礼:温、良、恭、俭、让,行为注意社会、别人的感受。 “己所不欲,无施于人”比如,在较为正式的场合,大声喧哗等等都是有违社会公德的,又如对病人、残疾人、儿童、老人的帮助和礼让。(二)助人为乐、平等待人助人为乐是指公民在关心、爱护人的方面所应当表现出的文明水平,集中体现为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通俗地说,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1.必要性( 1)张扬人性的优秀的一面,倡导人道主义,倡导助人为乐的精神,这是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一个标志,当然

14、也是衡量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的标志。人人都会遇到困难,人人都需要帮助,包括国家、集体、自己、别人。对别人冷漠的人,对自己也是无助之人。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差异,其实只有一点点。但这一点点,恰恰是人的善良本性。比如,一个人见到一个小孩子马上要掉到井里边去了,就立即会冲过去救助,不是为了博取感谢和名声,而是出于本能,叫做恻隐之心。与恻隐之心同样的,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之为人的本能。这是善的火神,只要悉心守护,一定会越烧越旺,在道义的实践当中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并且使天地间回荡起浩然之气。( 2)发扬民主的要求;( 3)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相互服务的经

15、济。2、行为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维护。( 2)公民之间要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 3)对那些遭到不幸和困难的人,要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给予同情、支持和帮助;对一切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实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对一切自然灾害,对遭受灾难的别国、别地区的人民,给予道义支持与可能的物质支援等等。(三)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共财产不可侵犯” , “公民必须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 。1.必要性( 1)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也是义务。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公物是家中的财产,是大家共有的生活资源。不爱护就是自毁生存之地,自毁

16、家园。这应该不是一个正常人之举。()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劳动。公物,为大家的劳动成果,是生命之创造。()保障民众生活条件,促进社会进步。公物是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的积累,是文明的成果。没有尊重劳动的观念,就难有物质的累积,就难有社会的进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2.行为方式( 1)要以主人的态度对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重社会的共同劳动成果;( 2)就是要正确使用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消防等公用设施,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就是要反对损坏公物、化公为私。( 3)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爱护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

17、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四)保护环境1.必要性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平衡推进社会和谐,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增强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1)环境是生命的摇篮。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为人类的生存,自己的健康,为子孙后代的尽责。(

18、2)不保护环境,就必然遭到自然法则的惩罚。2.行为方式( 1)要强化生态观念,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存环境,即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2)要爱护花草树木、野生动物、人文景观;节煤、节电、节水;防治废渣、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就是要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五)遵纪守法公民自觉遵守纪律,遵纪守法,具体来讲,就是要增强法制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学法、知法、用法,执行法规、法令和各项行政规章。1.必要性()遵纪守法,是宪法规定,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是生活、生命的保障。如不遵守交通规则,必出事。例“一米线”内有公德2.行为方式( 1)要遵守

19、市民守则、乡规民约、厂规校纪和有关制度;( 2)要见义勇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里还要强调,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必然促进遵守社会公德。从根本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就包括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道德氛围,使“守法”成为实践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四、维护

20、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一)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的形成与发展1.原始社会主要是图腾崇拜、禁忌、风俗等形式作为公共生活空间中必须遵守的生活规则。2.进入阶级社会后,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有了一定的发展,除已得到社会成员认可的民间风俗、礼仪、宗教规范、戒律等继续发挥作用以外,出现了以成文法的形式发挥作用的法律。3.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这里的道德规范主要是社会公德。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它们有着一致的目标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二)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包括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其中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三

21、)维护公共秩序的有关法律1.治安管理处罚法;2.游行示威法;3.道路交通安全法;4.环境保护法;5.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二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自己工作岗位的爱,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敬,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从业者应该自觉遵守的道德要求。个人的发展和完善不能仅停

22、留在愿望和决心上,而应付诸于行动,没有行动,一切都会流于空谈。因此,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应当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这是对每个从业者的要求。(二)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既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职业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现象,一些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的缺失,扰乱了市场秩序,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也败坏了一些企业的名声。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业

23、领域的诚信道德建设非常必要。(三)办事公道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全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办事公道,就是做事讲原则,无论对人对己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不挟私欲,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来处事待人。(四)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各行业都要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如果每一个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都自觉遵循服务群众的要求,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又都是服务对象的良好秩序与和谐状态。(五)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

24、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二、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一)劳动法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3)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劳动者的权利:(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休息休假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

25、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8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劳动者的义务:( 1)完成劳动任务 (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2依法处理职业活动中的纠纷( 1)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 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 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依法具有终局法律效力裁决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 申诉 控告 仲裁 诉讼

26、(二)就业促进法(三)劳动合同法(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清楚自身专业所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实践中成才的准备。(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1.造成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是多方面的:(1)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2)就业机制有待完善。(3)就业观念有待更新。(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1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发展从 1977 年恢复高考到 1990 年期间, “统招统分”的计划分配制度。1993 年 2 月 13 日,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2如

27、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2)服务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3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 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案例:走偏门的海归硕士生白手起家今年 30 岁的闫立文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民主街一户普通市民家庭。父母虽然都是机关干部,但爷爷闫天喜却曾是远近闻名的厨师,尤其是“闫天喜饺子”曾被河南省评为著名小吃,就连他家祖宅“闫天喜饺子馆”也被南阳市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闫立文从小就爱跟着爷爷“混吃混喝” 。爷爷除掌管饺子馆以外,还常被有

28、红、白喜事的人家请去掌勺。闫立文上中、小学时,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小立文就像跟屁虫一样跟在爷爷。2003 年 9 月,闫立文被请去参加在河南开封举办的“菊花会”期间的膳食安排,这次他又挣了品菜费近 10 万元。自然,他又为开封市的招商引资工作立了大功,还被开封市聘为“荣誉市民”。闫立文一年的收入到底有多少,他本人不肯讲。但南阳市税务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仅 2003 税后收入,当在 30 万元以上。(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大学生在对待职业的问题上,除了要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外,还应当具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准备和抱负。课堂活动:内容:公司招聘方要组织招聘一名专业技术人

29、员和一名市场营销人员。 时间:20 分钟地点:招聘会会场身份:应聘者、招聘者任务:(1)招聘方如何组织语言考察前来应聘的应聘者;( 2)应聘者如何应对招聘方的提问;组织形式:根据学生意愿将班级成员分为两大组,一大组成员为招聘方,另一大组为应聘方;再根据班级人数将每一大组分为若干小组分别组成一个招聘现场进行活动。课后作业:每个同学根据自己充当的角色不同写一份活动总结。第三节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吸引着人们不断进行深入的探索。(一)爱情的本质1爱情的含义: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

30、相互倾羡,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2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1)性爱爱情以性欲为自然基础,但是决不能把爱情等同于性欲。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 “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就只在我身上生活着,我也就只在对方身上生活着;双方在这个充实的统一体里才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双方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种同一里” 。在这里,黑格尔所强调的正是爱情的高尚性和男女双方感情的忠贞和同一。( 2)理想共同

31、理想就是爱情发生的精神基础。共同理想是维系爱情的纽带,特别是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对爱情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刻,是产生爱情的根基,又是维系爱情的力量源泉。男女双方理想一致,志趣相投,个性相谐,人格相照,便使爱情得以发生和发展,构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充实的统一体。建立在这种共同理想基础上的爱情,能够促进人们热爱生活,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朝气、幸福和力量。一对恋人的理想越是一致,越是崇高,他们的爱情就越丰富,得到的愉快和喜悦就越多,从而就会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 3)责任爱情是两性之间的一种祟高感情,双方都自觉而无私地为对方承担起责任和义务。3爱情的本质特征:首先,爱情

32、是以男女平等、双方互爱为基础的。其次,爱情是两性之间的相互爱慕之情,包含有崇高的精神内容。 第三,爱情是持久的、炽热的男女之间的特殊感情,经得起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隔离,经得起种种考验。第四,爱情是两性结合的纽带,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合乎道德的,也是需要双方互为对方无私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过程综上所述,爱情就是男女之间基于一定客观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爱慕、并渴望与对方结为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理解和把握爱情的真谛或本质,要考虑到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考虑到一定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二)恋爱中的道德规范讨论:你能接受婚前财产公正吗?1尊重人格平等;

33、2.自觉承担责任; 3.文明相亲相爱;(三)大学生恋爱的误区1.不能误把友情当爱情爱情里一个人加一个人只等于一个世界!淡淡的牵挂是友情深深的思念是爱情。2.不能错置爱情的位置爱情至上有些同学把爱情放在人生第一位,把爱和被爱视为人生目标,认为“没有爱情,活着有啥意思” ,成天沉湎于爱情之中,一旦失去爱就悲观厌世。过分追求爱情,必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在人生中,事业高于爱情,爱情服从于事业。培根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 ,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3.不能片面的或功利化的对待恋爱有些同学谈

34、恋爱不是为了寻觅知音,或认为恋爱时机已经成熟,而纯粹是从众的结果,看到别人出双入对,心理难以保持平衡,于是随大流。这种盲目的、缺乏自主性的恋爱,其成功的可能性是可想而知的。4.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重在“体验” 、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这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实用主义恋爱宗旨,本着这一思想他们都以“顺其自然”的态度,采取一种追求“曾经拥有”的爱情观,开始自己在校园里的爱情生活。5.正确处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不少大学生认为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重在潇洒“爱”一回,把恋爱看成是积累经验的过程,随便谈谈,不考虑将来结婚, ;恋爱的目的、归宿是结婚,这是正确恋爱观的特征之一。这种把恋爱与婚姻

35、分开,谈恋爱却不意识到是在选择终身伴侣的行为是把真诚的感情当儿戏。6.反对“ 虚恋”新时代的感情 网恋,网恋到底能不能成功呢?据调查,有31%的男生认为可以,只有 16%的女生持相同观点,可见支持者很少!这就要求我们对网恋进行一次深入的思考了。据 新快报报道,河北曾经发生了一次网恋悲剧,故事的女主人公把她网恋的男人给杀了,又引发了人们对网恋的深思,象牙塔里的青少年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面对这新时代的爱情,你应该怎么做呢?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关键看你怎么去认识这个问题,怎么去对待这个问题! 如果网恋发生在你身上你该怎么做呢?提出几点建议:1、不要太急于早早见面,要学会克制自己;2、不管现在

36、是不是在一起,如果双方在将来不可能在一起,还是早早挥剑斩情丝的好,免得伤人误己;3、不要欺骗,在网络中展现尽可能完整的自我;4、多进行心的交流,而不要总停留在表层的问候上;5、多探讨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不要过多的停留在虚拟的网络上,比如两个人的性格是否合的来,看待一些问题的观点是否相近等。要把网络当作感情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情存在的基础。(四)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男女平等:是我国的重要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夫妻和睦:夫妻是家庭的主要成员,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勤俭持家:勤俭是家庭兴旺的保证,也是社会富足的保证。邻里团结:要以礼

37、相待,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宽以待人,团结友爱。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一)婚姻法1.婚姻法及其调整对象是指调整婚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3.我国 婚姻法的主要内容( 1)结婚的必备条件 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必须达到法定年龄(男 22 周岁,女 20 周岁) 。 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2)无效婚姻 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年龄的。4离婚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

38、行为。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保障离婚自由。二是反对轻率离婚。调解无效,可以离婚的情形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5、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赔偿的情形: 重婚的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实施家庭暴力的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二)继承法法律范畴中的集成专指财产继承,即自然人死亡后,按照法定程序,把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在继承关系中,遗留财产的死者成为被继承人。接收财产的人称为继承人,继承人依法取

39、得被继承人的遗产的权利称为继承权。第四节 个人品格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一)个人品德的含义个人品格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二)个人品德的特点其一,实践性。个人品德不是个人的某种先天禀赋,而是个人在实践中通过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化锤炼而成的一种特殊品性;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意识现象,而是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方式。其二,综合性。个人品德不是某种道德要素的表现,而是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不是个别的具体行为,而是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其三,稳

40、定性。个人品德不是偶然的、短暂的道德行为现象,而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的稳定倾向。(三)个人品德的作用其一,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只有内化为个人品德,才能成为现实的规范力量。同时,个人品德提升的过程也是能动地作用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过程,他能够为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发展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其二,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个人在行为过程中整合行为动机、确定行为目标、自觉调控行为过程等都是个人品德功能和作用的体现。其三,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作为劳动主体的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个人品德是决定人的综合素

41、质的核心要素。二、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课堂活动:导游带团情境设计情景设计:不良店家欲以回扣相诱,要求导游带团到店里消费。 角色安排:1.导游 1 人;2.店主 1 人;3.游客 2 人,为夫妻关系,夫较理性,妻较动心。学生讨论:如何在诱惑与诚信中选择?师生总结:道德修养贵在自觉(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成为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体现在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上,体现在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上。(二 ) 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其一,

42、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客服。其三,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 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其五,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三)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视频:2012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道

43、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人们联系社会实践在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因此,道德修养要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与人们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与人们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不参加社会实践,不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不可能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一是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正确地看待社会,二是要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发明创造等社会实践,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境界,为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创造条件。三、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一)讲法律思考和处理涉及法律的社会问题,要以法律为准绳。某

44、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都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二)讲证据思考和处理涉及法律的社会问题,要以证据为依据,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查清案件事实,二是正确适用法律。只有掌握充分的证据,才能认清案件事实。首先,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即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其次,证据要具有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既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最后证据要具有关联性,即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三)讲程序思考和处理涉及法律的社会问题,要从法律程序出发。程序问题在法律领域

45、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程序是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法律通过规定明确的程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程序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以及如何做这些事情才是符合法律的。(四)讲法理思考和处理涉及法律的社会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法律思维的任务不仅是获得处理法律问题的结论,而且要为法律结论提供充分的法律论证与法律理由。其一,理由必须是公开的,不能是秘密的;其二,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其三,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就此而论,与其说法律思维的首要任务是寻求解决问题的结论,不如说是寻求据此作出结论的法律理由那些认同法律并依赖于法律的人们能够接受的理由。课后思考题:

46、材料分析:1.一个生意人因恪守诚信而亏本了;他的邻居却因制假贩假拥有了灯红酒绿的生活;2.一个学习刻苦、追求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成绩只在中上;另一个大学生凭着临时突击、甚至舞弊却拿了奖学金。问:面对德福矛盾的情景,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每位同学在对上述材料讨论的基础上,自拟题目,课后写篇短文。(字数、文体不限)论道德和法律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论道德和法律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摘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道德和法律也在公共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通过本论文,能够清楚的了解道德和法律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 道德、法律、作用、个人发展、社会、经济道德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一、道德的基本含义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