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梁江古村传统建筑群的调查及研究初探 王韧博 北京建筑大学 摘 要: 通过对河北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大梁江进行调研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 对大梁江古村的历史变革、民居特色等方面的梳理, 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古村的特点以及内在的潜力提出保护和发展的可能性。关键词: 大梁江; 传统建筑群; 保护与发展; 再利用; 作者简介:王韧博 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Buildings of Ancient Village, DaliangjiangWang Renbo Abstract: Through
2、 the investigation of Daliangjiang (the fifth batch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in Hebei province) and the view of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articles illustrates its historical chang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dential areas and and other aspects, and Point out the main existin
3、g problems.The possibility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put forwar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vil age and its inherent potential.Keyword: Daliangjiang; Traditional Buildings; Protect and Development; Recycle; 1 研究背景大梁江古村, 坐落在河北省井陉县, 位于山西与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区, 南北长约 670 米, 东西长约 710 米
4、, 占地约 18.87 公顷。古村共有三条主街、五条巷子, 全部由青石板和卵石铺砌而成。村落形成于明初, 历史悠久, 人才辈出。由于地处深山, 交通不便, 使得该村免于连年的战乱, 加之在较早的时候就在村对面建造了新村, 古村也没有受到建设性破坏, 使得大梁江成为了井陉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村落之一, 有着河北的“乔家大院”之称。2 大梁江传统建筑群概况大梁江古村是晋冀太行山区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因地取材、沿山势发展的有机建筑群;同时也是利用“负阴抱阳”这一风水理念建村的代表, 是历史的见证。其中建筑群分为:宗教建筑类、民居建筑类、公共建筑类 (详见表 1、表2、表 3) 。其中的公共建筑
5、有两个戏台和“八庙一祠”, 其中的三神庙和马王庙毁于文革。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组团有“武举九院”, 其中部分院落由于年久失修损毁 (但在实际测绘中通过相关资料补测绘制, 详见图 1、图 2) 。2.1 宗教建筑类(1) 村阁、关帝庙和观音庙古村的入口非常特别, 是一个名为村阁的拱形洞口, 名为涵洞, 是村内三条主路的“发射源”, 所以就成了进入村内唯一入口, 重建于雍正七年。村阁上面是关帝庙和观音庙两座阴阳庙, 外侧供奉关帝, 庙修建于清雍正元年, 意为保佑村落和村民的平安;内侧供奉观音, 表明村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与村民的生活态度相契合。(2) 五道庙五道庙是所有庙宇中建造最早的一个, 建于元
6、末明初, 而且坐落在村落的核心位置, 是村民丧葬礼仪的中心。五道为天、地、神、人、鬼, 代表着轮回, 是村落地位最高的庙宇。(3) 龙王庙和娘娘庙龙王庙建于清朝, 由于北方在早年干旱缺水, 多数都有向龙王祈雨的活动, 大梁江也不例外。每次风雨不调时村民就会去庙里祈求龙王治水, 祈求风调雨顺。娘娘庙又称奶奶庙、子孙庙, 坐落在龙王庙的北侧, 建于清朝, 原碑毁于文革, 现存雍正五年的残碑。娘娘庙是村民祈求子孙平安、身体健康的祭祀场所。现在还一直流传着“开锁”这一习俗, 每逢阴历三月十八凌晨, 满十二周岁的孩子就在家人的陪同下来这里开锁、烧香, 表达了村民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4) 全神庙全神庙位
7、于村中戏台的对面, 古时候场戏之前, 要请各路神仙, 唱什么样的曲就请什么样的神, 所以取名全神庙。2.2 民居建筑类大梁江民居组团的代表就是武魁豪宅, 又名“武举九院”。梁家是该村最有名的大户, 梁家四代有功名, 三世出名医, 其宅院占地 60000 余平方米, 楼院九个, 房屋百余间, 俗称“一宅九院”。所有房屋呈“奎”字形, 依山就势, 结构严谨, 层楼叠院, 参差错落。院中有院, 院能通院;园内有楼, 楼能通院;楼顶倚楼, 楼能通楼。九个楼院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连通, 是北方罕见的四合院楼群, 被称为“深山里的大宅门”。2.3 公共建筑类村路内有两个戏台, 最核心的一个就是五道庙边上的古戏
8、台。晋剧起源于山西, 作为演出用的戏台在山西传统聚落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由于地处晋冀交界, 大梁江村也不例外。在过去, 演出就会伴随着祭祀活动, 所以在戏台周边就会建造庙宇。村中最大的戏台就修建在五道庙旁边, 正对全神庙, 处于村内最核心的位置, 同时也是村民活动的主要场地。戏台修建于乾隆二十年, 坐北朝南, 石砌底座, 青砖墙身, 上筑青瓦。在底座正中间有一个半人高、2 米多宽的券洞, 一方面用于满足防火要求,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达到扩音的效果。3 大梁江传统建筑群再利用研究3.1 保护性修缮大梁江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房屋破坏严重, 到处都是荒废破败的景象。这种现象不仅局限于普通民居, 就
9、连最大的建筑组团“九院宅”也没能幸免余难。这对于重点建筑的保护乃至全村的保护都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 再利用的首要目标是对全村进行修缮及保护性整治。3.2 各类别的建筑之间相互配合大梁江的优势在于标志性建筑类别和数量众多, 覆盖范围达到了整个村子。所以, 各建筑之间可以相互串联,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活灵活现地再现当年的繁荣景象, 可以把老村改造成一个“活”的博物馆。不仅作为新村的生活补充, 同时也可以成为整个市乃至整个省的教育基地, 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历史, 了解我们的先辈们是如何生活发展的, 使改造后的大梁江能在石木材料历史性建筑的更新以及文脉再现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表 1 宗教建筑存在的主
10、要问题 下载原表 表 2 民居建筑类 下载原表 表 3 公共建筑类 下载原表 图 1 武举大院测绘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下载原图图 2 武举大院部分房屋立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下载原图3.3 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井陉地区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 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性建筑。与大梁江同批记录在中国传统名村名录里的还有吕家村、于家村、小龙窝村、梁家村等村。这些村落倚靠太行山脉, 聚落特征都是依山就势, 是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依山建村聚落群。所以, 在对于该地区保护规划时不应只着眼于一个村子, 应该注重这一条线上遗产保护, 解除交通不便, 将这一系列村落串联起来, 形成一个新的旅游
11、线路。从“点、线、面”三方面着手, 充分挖掘各村落的特征和潜力, 用大环境带动大梁江村的发展。4 结语大梁江古村传统建筑群,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同时也各具特色。以大梁江为纽带, 串联起周边古村的协同发展是最好的发展趋势。将来的改造应该多注意整体性保护, 从宏观上考虑问题, 并非是只针对一个古村, 做到区域发展。现如今中国有无数个古村正在慢慢消失, 希望我们能利用好我们的优势, 大胆创新, 各各环节共同关注, 做出符合我们国情而且又能立足于未来的优秀设计, 挽救我们的古村落。图表来源:文中表格均由作者自制。参考文献1井陉县志 2日芦原信义.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4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