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珠星璧月彩云中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基础知识训练(18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龙蛇:指墓碑上的文字苒苒物华休 物华:美丽的景物B蛩吟罢一觉才宁贴 蛩:指蟋蟀可堪回首 可堪:可以值得C透内阁香风阵阵 内阁:闺阁人问我顽童记者 记者:写通讯的专职人员D万里归船弄长笛 归船:归家的船李杜诗篇万口传 李杜:李商隐和杜牧解析:选 A B 项,可堪:不可堪,不能忍受。C 项,记者:记着。D 项,李杜:李白和杜甫。2下面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 B看名王宵猎C樯橹灰飞烟灭 D赢得仓皇北顾解析:选
2、 A A 项,名词作动词,手摇羽扇,头戴纶巾。B 项,名词作状语,在夜晚。C 项,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D 项,名词作状语,向北。3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晶环入面糊盆(比喻)红杏枝头春意闹(通感)B争辜负了锦堂风月(借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对偶)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列锦)朱弦已为佳人绝(夸张)D自别后遥山隐隐(叠词)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反问)解析:选 C C 项, “夸张”应为“用典”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以及屈原的离骚 。B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借用
3、廉颇的典故,抒写了作者虽有远大抱负,却不得朝廷重用的内心苦闷。C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这两句含蓄曲折地道出了全篇的主旨: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D 正宫醉太平中,正宫,宫调之一。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醉太平,正宫的一个常用曲调。解析:选 C “含蓄曲折地道出”错,应是“开门见山,直接道出”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之战周瑜火烧曹军,不费吹灰之力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颂刘裕领兵北伐时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
4、 ” 。(3)陆游书愤中描绘早年投身军伍、驰骋疆场抗金的诗句是“ , ”。答案:(1)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2)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二、阅读能力训练(59 分)(一)课内阅读(17 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67 题。(9 分)八声甘州柳 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6请简要分析“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一句的作用。(5 分)答: 参考答
5、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片写思乡之情难以抑制,却苦于无人理解,无处诉说。面前的滚滚江水不懂游子之心,无情地东流不息。于是,游子的目光随着东流之水,由近及远,转向自己家乡的方向,遂自然地引出下片的抒情。这里借助景物描写,主要传达出词人强烈的思乡之情。7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4 分)答: 参考答案: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89 题。(8 分)登 快 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
6、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8分析这首诗颈联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4 分)答: 参考答案:巧用典故,用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和阮籍青白眼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远大抱负无法实现、博大的胸怀无人理解的苦闷。9分析“倚晚晴”三字在结构上的作用。(4 分)答: 参考答案: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渲染,下文所见正是“倚晚晴”的进一步展开。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二)拓展阅读(42 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 1011 题。(11 分)微雨登城二首(其一)刘 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
7、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望海楼晚景(其二)苏 轼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10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5 分)答: 参考答案: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 ,为描写雷电蓄势。11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6 分)答: 参考答案: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相配,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
8、壮美景观, “横风吹雨” “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 1213 题。(11 分)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 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 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 ,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 。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 ,又有“杜鹃啼血”的典
9、故。12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5 分)答: 参考答案: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生灵涂炭、朝廷腐败,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地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13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6 分)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喜欢辛词的写法。辛词写“山深闻鹧鸪” ,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示例二)喜欢陆词的写法。陆词将“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
10、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 1415 题。(11 分)越调天净沙 秋白 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越调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4请分别说出“轻烟老树寒鸦”的“寒”字、 “枯藤老树昏鸦”的“昏”字的妙处。(5 分)答: 参考答案:“轻烟老树寒鸦”的“寒”字,突出了深秋的特点,渲染了冷寂的气氛,表达了惆怅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的“昏”字,点明了时间日渐黄昏,与“夕阳西下”相呼应,引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愁。15请简要分析这两首元曲的不同之处。(6 分)答: 参
11、考答案:秋表达了孤寂惆怅之情,这种惆怅失落之情在后来似乎得到了些许安慰;而秋思主要表达了羁旅之愁。从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看, 秋比较含蓄蕴藉,而秋思则有直抒胸臆的内容。秋的写景顺序为由远及近,而秋思的写景顺序是由近及远。秋思的意境比秋更为凄清阔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9 分)诗歌写作“无中生有” ,化不在场语言为在场语言;诗歌阅读“有中生无” ,化在场语言为不在场语言。 “无”不是“没有” ,而是潜藏的“有”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可见, “有” “无”同出而异名,并非对立。在场语言呈现于文字,不
12、在场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或文字之外。站在作者的立场,不在场语言是经验的一部分,他所面对的言欲尽却言不尽的困难通过不在场语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依赖在场语言的创设来伸展不在场语言。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在场语言好比琴弦,不在场语言就是在恰当的指法下弹奏出来飘浮于琴弦周遭的余音,它们互相衬托,互相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诗歌中的在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字词,只要有不在场语言,它就和世界有了联系,它就不可能单独地被释义。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互动,生成了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对话,它以“至言
13、无言”的方式为诗歌命名。海德格尔对器皿的特征有非常精彩的描述:“虚空乃是器皿的有容纳作用的东西。壶的虚空,壶的这种虚无,乃是壶作为有所容纳的器皿之所是。 ”空,构成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它接受着人们倾进去的东西,又为它的倾听者无私地奉献它的倾出。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的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诗歌在场语言占有的总是有限的时空,诗歌唯一能同时空抗衡的是空白,它是通过无言言说,展示了生命在时空中不受限制的恒久的运动。空白拒绝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说。诗在有文字处,诗之妙在无文字处。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变动不居的道理,认为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
14、。万象皆从空中来又向空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也是中国诗歌真正的诗底。西方油画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仍是视觉目睹的实;而中国画家用心之所在,正在空白,空白使得画面上的一花一鸟、一树一木、一山一石都被缥缈的灵气环绕。即使是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空白作为中国诗歌的深层结构,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的功能。 “空故纳万境” ,如果进入诗歌的对象世界密不透风,就不可能“纳万境” 。正是空白,留存了诗歌的气韵。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并存,并且互相转化,同时空白倾出万境。以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而鲜活的世界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说,空
15、白是安顿人类心愿之乡的精神空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那空白处仿佛便是诗歌远望的故乡。诗歌空白结构的存在表明了诗歌文“意”的不可穷尽,任何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摘编自何志汉语古典诗歌的在场语言与不在场语言 ,有删改)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诗歌的写作和阅读,均涉及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在场语言为“有” ,不在场语言为“无” , “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潜伏着的,是隐藏在在场语言字里行间或之外的内容。B就诗人来说,不在场语言就是他想要表达而写下的诗句不能表达出的、通过在场语言的构建来延展的那一部分。C就读者来说,他必须努力突破在场
16、语言的限制,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倾听那些飘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D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构成动态关系,它们相互依靠,互相衬托,相互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解析:选 C C 项,偷换概念。 “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倾听那些飘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错误,原文有“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 , “其”指“在场语言” 。1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是由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相互运动形成的。不在场语言的存在使在场语言的被单独释义成为不可能,并使之和世界有了联系。B空,容纳和保持着万
17、物一切皆流的本性,所以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在于空;就像器皿一样,诗歌的真义在于空白,所以,诗的深层结构是空白结构。C诗之妙在于不在场语言,在于空白,它突破了在场语言的时空限制,以无言的方式展示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生命的恒久运动。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读,永远不能领略其精妙。D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这是中国人探索世界得到的观点,这种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艺术创作,诗歌、绘画皆是如此。解析:选 B B 项,强加因果。 “就像器皿一样,诗歌的真义在于空白,所以,诗的深层结构是空白结构”错误,原文有“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的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 ,二者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18、。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西方油画是写实的,它不留空白,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而油画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都是实实在在的,就跟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一样。B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足见中国人对空白理解之深刻。中国画家的用心之处在空白,空白让画面上的万物被缥缈的灵气环绕,中国诗亦然。C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的诗歌之空白,空白倾出万境,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超于现实之外的精神空间,那里安顿着人类的心愿。D汉语诗歌的文“意”是不可穷尽的,对诗歌的每一次释义,都只是对诗歌文本的一次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19、对于同一首诗,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解析:选 D D 项,说法绝对。 “对诗歌的每一次释义,都只是对诗歌文本的一次解读”错误,原文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 ,说明这是一种推断,而选项去掉了“可能” ,就变成了一种肯定的结论。三、表达能力训练(13 分)19下列选项填入语段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文人通过读山品水,领悟世事的兴衰变迁,寻觅精神家园,在盈然中找到自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以“_” ,抒发挣脱尘世牢笼、回归田园的自然真淳,临山看到山气与飞鸟,悠悠道出“_” ;王维在山涧、在松林、在摇曳的篁竹声里,寻觅自己灵魂的皈依,展现了自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0、”的平和。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解析:选 B 由“抒发挣脱尘世牢笼、回归田园的自然真淳”可推知第一空应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由“悠悠道出”可知,道出的是感悟,所以第二空应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写景的句子,与语境不符。20下面两副对联描写的名人各是谁?如果请你将其中一位推荐给其他读者,你会选谁?为什么?请写明推荐理由。要求:符合人物的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不超过 60
21、字。(4 分)人物一: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人物二: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答: 参考答案:(人物一)白居易。(理由)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一生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疾苦,达则兼济天下,穷亦不改其志。他的精神引导着我们向上。(人物二)陶渊明。(理由)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陶渊明坚守节操,淡泊宁静,洁身自好,是后人学习的楷模。21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6 分)答: 参考答案:高三语文复习
22、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专题复习,依次复习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鉴赏、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等四个专题;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进行各专题的二次强化。四、写作能力训练(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几年前,一支由 7 名队员组成的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7 名队员中,有两个人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对于登山,他充其量只是个业余爱好者,何况已 50 多岁。另一个是比王石小 10 岁的队友,身体素质和状态都特别好。人们纷纷预测,这名队员应该能第一个登顶。整个登山过程中,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员身兼数职,他要接受记者采
23、访,每天还要抽空上网,关注网友发的帖子,回复人们的关心和祝福。他还要全程拍摄登山过程,并把一些相关图片,按时发给家乡的电视台。王石则表现得极为低调,事先约定不接受记者采访,不面对摄像机,专心登山。在海拔 8 000 米营地宿营时,风景异常绚丽,队友们都兴奋异常,纷纷跑出去欣赏美景,只有王石不为所动。到达海拔 8 300 米的高度时,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友不得不放弃登顶,此时,他的体力已消耗殆尽。最终,只有 4 人成功登顶,其中包括王石。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或感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根据材料可知最具实力的队员没有登上顶峰,而不被看好的王石竟一举登顶,这样的结局大大出乎人们意料。而这二者也正好形成对比,可以通过由果溯因的方法推导出形成这样结局的原因,王石之所以成功,关键是心中只有一个目标登上山顶,这样立意即为:看准目标,专心致志。当然如果从肯定那个队友的角度来看,他身兼数职,为团队服务,也是好的,这个角度可以立意为:勇于承担。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那个队友虽然没有登上山顶,但他拍摄了图片,接受了采访,欣赏了美景,从此角度可立意为:有失亦必有得。不过从材料整体来看,前两种立意,尤其是第一种更为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