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46.50KB ,
资源ID:17228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722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选择与适应——旅游英译中杂合现象解读.doc)为本站会员(无敌)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选择与适应——旅游英译中杂合现象解读.doc

1、选择与适应旅游英译中杂合现象解读 刘娣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旅游英语成为各国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基础, 对旅游英语中的翻译策略进行解读与剖析, 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社会维、读者维、目的维的基础上, 采用“杂合”的策略, 这种“杂合”是文化、语言等方面的“杂合”, 是集中于文化维、语言维和交际维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结果。关键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 旅游英语翻译; 杂合; 作者简介:刘娣 (1987-) , 女, 汉族,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旅游翻译涉及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 对由文化语境、旅

2、游文本等所共同呈现的翻译生态环境, 做出适应性选择, 引进“杂合”的概念, 重新解读旅游英语翻译策略。一、翻译选择适应论与翻译中的“杂合”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活动中, 译者对译文的“多维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程度越高, 译文的质量也就越高, 才能使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交流达到平衡, 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翻译中的“杂合”既有原语的文化异质性成分, 又有大量的译入语的文化成分, 两者有机融合在译文中, 表现多种语言文化特色。二、旅游英译中的“翻译生态环境”旅游翻译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译者的多维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诸多因素的集合。方梦之将旅游翻译生态

3、环境定义为“影响翻译主体生存与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旅游翻译生态环境中, 各个主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其译者能与其他主体多维互动和平等对话, 主要体现在译者多维地适应旅游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 这样译作才能成为质量高的译文。三、旅游英译中的“杂合”体现旅游英译中, 译者多维性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并做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结合“三维”转换的翻译法来解读旅游英语翻译的策略, 其表现为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杂合”。(一) 旅游英译中语言维的“杂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式及篇章内容上的差异, 从而需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下例子从语言维的角度解读旅游翻译策略。(译文引自蔡世刚的

4、三峡旅游英语) 在上述的翻译中, 对大多数地名的翻译, 采用直译来宣扬中国传统的文化, 不少景点名、历史典故的翻译, 采用了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式, 保留了旅游文化的原汁原味。又如, 译者将主观性修饰语“无尽的乡土气息如清泉般滋润你的心田, 叩开你的心扉”译成“only at here”, 对语言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的生态语境, 让译文具有明显的归化特征。旅游英译中, 在语言层面的转换上采用“杂合”策略, 是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目的维、社会维和读者维而做出的选择。(二) 旅游英译中文化维的“杂合”在旅游文化的翻译中, 存在一些文化空缺词和文化负载词, 译者应选择合适的翻

5、译策略, 避免造成误译、用词不当等问题。“三游洞”的翻译采用了音译加注释, 为了让目的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 但忽略了其文化内涵。历史记载, 白居易、白行与元稹结伴到西陵山一游, 发现此洞, 故得名“三游洞”。这三人之行, 称为“前三游”;随后, 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如果将“三游洞”译为“Three Visitors Cave”, 则更好地传递了原语的文化信息。又如, “哭嫁”是表达难舍亲人的离别情绪, “跳丧舞”是为悼念亡人而请人为其歌舞。它们不存在于英美文化中, 译者采用了异化保留了原文风俗习惯的内容, 但为了提高读者的文化认知又将“哭嫁”做了归化处理。因此, 译者既要适应翻

6、译的语境意图, 也要适应文化蕴意, 才能使译文更具可读性。(三) 旅游英译中的交际维的“杂合”旅游英译中, 除了传递原文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外, 需考虑到旅游文本中的交际意图。“天坑地缝风景区”的翻译视为语言层面的转换, 却无法展现天坑地缝风景区的奇特及内涵, 为了实现交际意图, 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式, 译为“a wonder of Karst landscapes”, 这种异化的处理方法保证译文的接受性, 表达了符合原文交际意图的信息。又如“乐平里”的翻译, 采用音译加注译的方式, 让外国游客了解到乐平里的内在蕴意, 顺利实现交际目的。因此, 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考虑到交际双方的语言特征、文化背景、交际意图, 采用“杂合”翻译策略, 运用文化维、语言维和交际维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参考文献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 2011, (1) :1-5. 3蔡世文.三峡旅游英语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