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44KB ,
资源ID:171914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7191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文学翻译unit 2《翻译方法:规划与异化》.doc)为本站会员(cjc2202537)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文学翻译unit 2《翻译方法:规划与异化》.doc

1、1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翻翻 译方法译方法Lecture 2 :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1. 归化和异化之源归化和异化之源翻译界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与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之争,可谓由来已久。而归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与异化(foreignizing translation)之争 ,则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归化和异化可看成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译与意译。 如果说直译和意译是语言层次的讨论,那么,归化和异化则是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

2、面。也就是说,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靶心是意义和形式的得失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之争的靶心则是处在意义和形式得失旋涡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随着文化日益成为翻译的重心,归化异化孰优孰劣的争论声也越来越大。1997年英国出版的翻译研究词典(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认为归化和异化的说法直接来源于德国早期思想家斯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1813 年6月24日在柏林皇家科学院所作的题为论翻译的方法(On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on)的演讲. 斯莱尔马赫说: “翻译只有两种方法,不是译者不打扰读者

3、,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就是译者尽量不打扰作者,让作者靠拢读者。” 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文努蒂(Venuti) 便是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历史等因素,于 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The 2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术语提出。在上一个世纪,有围绕鲁迅的“硬译” 而展开的洋化与归化之争。在此以前,严复、林纾、梁启超等人的翻译,均可视为归化的翻译。“鲁迅的 硬译 及他的翻译思想是出于他反对封建主义,改造国民性的理念。但鲁迅的意图招致了误读,硬译 的倡议最终淹没在归化论的喧嚣声中。后来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化境 说可以说都是归化论的延

4、伸。可见,归化/异化的讨论往往都是归化论占上风,虽说大家都赞成要保留洋味。”(葛校琴, 2002:33)泱泱中华是文化大国。数千年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的中华文明有着独特的魅力,从古至今不仅使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也无时无刻不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中国古典作品的对外翻译中,处理好异化归化之间的矛盾有着特殊的意义。2. 归化和异化之义归化和异化之义归 化根据文努蒂的理论,翻译研究词典将归化定义为: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transparent, fluent style)的风格,最大限度淡化原文陌生感(strangeness )的翻译策略。奈达是归化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最贴近的自然对等” 理论把译文读

5、者置于首位。他认为译文读者从译文中所获得的感受应该尽可能接近于原文读者从原文中获得的感受。因此,译者有责任帮译文读者将一些有可能难于理解的信息“改头换面 ”,从而使译文的阅读与理解轻松自如。3奈达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一:生态文化;二:语言文化;三:宗教文化;四:物质文化;五:社会文化。下面我们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英译中选取一些宗教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的例子作一分析。1)宗教文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曹雪芹)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Yang Xianyi)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Hawkes)“天” 在中

6、国古代哲学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天”与“ 人”的关系则是异常敏感的。皇帝自称“天子” ,要稳固统治必须 “顺天应民”;揭竿而起的造反者号称要“替天行道” 。“天”似乎是一切规律、法则的总称。仅仅把它理解成佛教的影响似乎有些太过笼统。对于这样一个虚无飘渺不可捉摸的概念,外国读者如何才能理解并接受呢?好在西方也有类似的哲学思想,因此杨宪益和霍克斯分别使用“上天”和“上帝”这两个概念替换了 “天”。原则上说,杨译是异化,霍译属于归化。2)物质文化一部红楼梦就如同一部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其间物质文化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无疑,中国文化中独特的物质文化给古籍英译带来很大的障碍。红楼梦中服饰、医药

7、、礼仪、建筑、文学、饮食、民俗等等无一不包,翻译时一旦处理不好就会蕴意尽失。曹氏在描写贾家无尽风光之后的败落时写道:陋室空堂,当年4笏满床。(曹雪芹)“陋室” “空堂”哪个文化中都有,不足以构成理解障碍,难就难在什么叫“当年笏满床” ,这个 “笏”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呢?中国古代礼仪规定,官员百姓不得直视君王,因此官员上朝面君时往往带上一块用竹、玉或象牙做成的细长的板子,可以在上面记事。(“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笏,笏板,做官的,象牙的,带弯的,见皇帝,床不是睡觉的床,古代的床就是摆东西的架子,这个大富贵之家,他们做官那个笏板下了朝来都摆在那儿,都摆满了。)杨宪益翻译如下:Mean huts an

8、d empty halls,Where emblems of nobility once hung. (Yang) 在杨的笔下,笏不是笏,而是显示高官厚禄的“徽章” 。读者便不必去无谓地猜测自己文化中没有的物质,而抓住这一特定的物质所揭示的寓意,这不是事半功倍吗?霍克斯对本句的处理同样也可圈可点:Mean hovels and abandoned halls,Where courtiers once paid daily calls. (Hawkes)为了显示贾家的位高权重,霍克斯既没有把“笏板” 直译,也没有象杨一样转成 “族徽”,而是从其他官员日日拜访贾家来间接告诉读者,贾家非同一般。真是

9、神来之笔。3)社会文化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异常丰富,尤其是小人物口中的俗语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俗语说得好:“杀人不过头点地。 ”(意思是目的达到了 ,就不要再继5续下去了,有点类似于不要得陇望蜀的意味,用以比喻做人或者做事情要留有余地,不要太过分,以免殃及无辜或给他人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不幸,那样对自己也未必有太多的好处。)Remember the proverb “A murder can only lose his head.”(Yang)“You know what the proverb says:He who checks a moments rage.Shall calm and care

10、free end his days. ”(Hawkes)杨宪益在处理本句时使用了直译法,和霍克斯使用归化译法相比,虽然也可以将汉语中的慷慨表现出来,但明显不如后者生动形象。归化翻译的正确恰当应用使本句让译文读者更加易于接受了。异 化毫无疑问,异化决不是简单的直译。因为异化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语言的层面,而上升到了文化、诗学、以及政治的层次。文努蒂对异化的定义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根据他的定义 ,翻译研究词典把异化定义为 :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同样,我们从红楼梦中选出一些例子予以说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11、。(曹:)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kan,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两个注解.紧随其后:1. 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62. 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Yang)再看下一种: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And suffered a tithe m

12、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Hawkes)林黛玉的聪明和美貌在比干和西施的映衬下呼之欲出。两位大师均采用了异化翻译,前者还附加了两个注解来确保英语读者准确理解原作者的意图。3. 归化和异化之争归化和异化之争归化异化各占半壁江山,各领风骚。究竟孰优孰劣?持归化论者认为归化翻译的长处在于:一,不会将源语文化的体系强加给目的语读者;二,不会因为文化冲突带来误解;三,不会对读者的智力水平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尽量将原语文化接近目的语读者的世界。而持异化论者认为异化的优点在于:一,有必要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而且这也往往是读者的初衷,同时也是翻译

13、的目的。二,在目的语文化中移植进原语文化会丰富后者的表达方式。三,译者应该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足以理解异国文化的独特之处。74.归化和异化之和归化和异化之和在中国古籍的翻译中归化异化又应如何把握呢?请再看例子: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曹:156)“Truly, 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Yang:155)“I know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Hawkes:231)杨宪

14、益采用的是异化的方法,保留了原语中的“风云” 、“祸福”等形象,而霍克斯采用归化译法,两者的意义都没有太多缺失,唯一不同的是前者似乎从形象上更胜一筹,而后者则照顾了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可谓各有短长。又如:至于才子佳人等书(曹:5)As for books of the beauty-and-talented type(Yang:4)And the “boudoir romance”(Hawkes:49)两位翻译大家在处理“才子佳人” 这一中国味道十足的形象时,杨先生使用了异化译法,尽可能保留原文文化特色;而霍克斯则使用归化译法,读者一眼看去便像西方罗曼史中的英雄美人,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能不接受吗?不难看出,归化异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古籍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把握的还有以下几个变数:翻译目的、8目标读者群、交际功能等等。归化异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矛盾的统一,而非绝对的对立。它们所映射的“不仅仅是语言或语言中所含文化的单纯转化问题”。(葛校琴:2003,5)因此,非此即彼的争论显得多少有些乏味。而与此同时,古籍的魅力绝非仅仅限于语言。其丰富的哲学、社会学内涵更是弥足珍贵。无论对一种的接受还是对另一种的排斥,都必须将它置于特定的背景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谨慎而为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