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嘉陵江的孩子教案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嘉陵江的孩子。2、能够体会到歌曲抒发的感情,体会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感受到歌曲中嘉陵江的魅力。2、体会到歌曲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1、图片音乐导入。介绍嘉陵江,吸引注意。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中的景色是什么吗?出示嘉陵江的图片。生:江水。师:对,是江水。那大家知道这条江的名字叫什么吗?师:这里的景色其实是嘉陵江的景色。嘉陵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全长 1120 公里左
2、右,干流流域面积 3.92 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 16 万平方千米,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汉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名称就叫嘉陵江的孩子。2、朗诵歌词,树立感情基调。师:下面老师来为大家读一读这首歌的歌词,大家注意听,想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朗读歌词,配乐。老师读完了,大家听出来老师读的时候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呢?生:自豪、欢快、热爱家乡。师:下面大家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出这样的感情。播放配乐。边读边跟老师一起打拍子。大家读得真好,想不想再来认真听听这首歌呢?播放歌曲。3、学习歌曲。师:下面老师来教大家唱这首歌,我们先来看到第一句,一句一句教唱。下面大家一起来
3、唱一遍,唱得好的话我们就开始男女生比赛了!合唱、独唱、轮唱依次进行,确保学生演唱熟练。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好听的歌曲嘉陵江的孩子,体会了歌曲自豪地情感。大家热爱自己的家乡吗?今天晚上回家别忘了向爸爸妈妈介绍嘉陵江的孩子们哦。走街街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走街街。2、在综合创编活动中,节奏感得到强化,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教学重、难点:1、在理解歌曲背景的前提下,演唱好歌曲。2、了解重庆人文特色。教学方法:传授法、练习法、欣赏法。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练声。二、新课教学。1、节奏导入。今天我们一起
4、迎来了新的朋友,我们一起来欢迎他们吧?我们怎么欢迎呢?一起吹奏小喇叭欢迎吧。2、唱一唱节奏。同学们的欢迎可真棒呀,但是我们的新朋友还没有出来,我们一起用唱的方式来试试好吗?哇,原来是重庆沙坪坝的同学们。3、学唱新歌。(1)初听。师:你们知道重庆有哪些出名的特色吗?生:山、吊脚楼、火锅、麻辣烫。师:没错,今天我们就随着重庆沙坪坝的伙伴们一起去重庆走一次街街吧。重庆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呢?师:他们正在唱歌呢,这首歌曲名字就叫走街街。师:来,我们随他们走一走,看看有哪些好玩的。(2)复听。师:知道“走街街”是什么意思吗?生:逛街。师:没错,这是重庆方言,请你们打开书本,我们边看歌词,边来听。(3)有节奏
5、地念歌词。(4)轻唱歌词。(5)难点解决。(6)连唱歌曲。(7)律动。师:同学们,我们拍手为歌曲伴奏好不好?一起边唱边拍手伴奏。三、拓展。大家试着用重庆方言唱一唱好不好?师范唱,学生聆听。大家一起唱。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呢?四、总结。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感受了重庆儿童走街街的热情,我们一起带着同样的热情唱着歌儿谢谢他们吧。同学们今天的表现也很好,老师谢谢大家。希望同学们回家别忘了和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学到的重庆方言哦。苏木地伟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应,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彝族民歌的美丽与奇妙。2、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
6、乐的感受。3、能用自然的声音整齐演唱歌曲,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2、学唱歌曲并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啊?生:维吾尔族、藏族、达斡尔族师:大家的记忆力可真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彝族的歌曲,它的名字叫苏木地伟。师:彝族,原称“夷族”,其名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根据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历史巨著记载,彝族历史源远流长,自称为尼,古代汉语“夷”发音为尼,故汉文记载多称“夷族”。1956 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谓时,由于“夷族”之称带有贬义(华夷相对),毛泽东主席倡议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
7、(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故把“夷族”改为“彝族”。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其余散居于中国其他省份及中国境外。总人口约 900 多万,在中国有户籍登记的有 871 万 4393 人(2010 年),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还有近百万。彝族支系族群繁多,有诺苏、聂苏、纳苏、乃苏、聂租、罗婺、阿西泼、撒尼等、尼颇自称,但并非皆为民族意义上的自称,如罗婺、撒尼、阿哲是部系名称,诺苏、聂苏、纳苏、乃苏等。各地彝族方言间有些无法进行直接沟通,但相同词汇超过 60%,语法结构相同,经短期熟悉能对话,彝语属东亚语系中的藏缅语
8、族,分为六大方言。师:说到彝族语言,大家来猜一猜,“苏木地伟”是什么意思啊?生:尊贵的客人。师:大家真聪明,我们就来听一听热情的彝族朋友为我们唱的歌吧!二、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师:谁来回答一下,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悲伤的,还是热情的?生:热情的。3、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歌的歌词。师:会读了歌词,老师要考验一下你们的协调能力,要给歌词加上有节奏的拍手,下面让我们用手来给歌词加上伴奏。加入拍手。4、跟唱歌曲。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彝族朋友好高兴啊,我们跟着彝族朋友的歌声来唱一遍好不好?5、弹琴学唱。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跟琴来学习
9、一下这首歌曲吧!6、师:跟琴唱得不错啊!那咱提高一下难度了,分组来唱。7、师:跟着老师的琴可以唱得很好,那跟着伴奏可不可以唱得更好听呢?来试试吧!这次咱们不分组了,一起唱。三、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苏木地伟这首歌曲,感受到了彝族朋友的热情,回家我们别忘了把这句彝族话说过爸爸妈妈听哦。我多想看看教案教学内容分析:我多想看看是一首具有蒙古族风格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曲调,表现了草原牧民的孩子对首都北京的热爱、向往和思念之情。歌曲旋律优美,婉转悠扬,具有一般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和特点,同时,歌曲结构规整,乐句整齐,段落短小,具有蒙古族民歌短调的写作风格。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感
10、受与表现蒙古族音乐的美,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2、通过完整充分地聆听音乐,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针对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通过聆听、对比、讨论、视唱、演唱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并将蒙古族民歌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渗透到音乐实践中去,从而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3、培养学生用自然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力度、速度、音色、气息等音乐要素对于表现音乐的作用,尝试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演唱方法。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参与演唱歌曲。2、准确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截取音乐片段、录制音乐伴奏、编
11、配伴奏、练习弹唱。教学过程:一、听辨导入,感受蒙古族的音乐风格。1、师: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现在,就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们听一听,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个民族的?2、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人片段。3、生:内蒙古地区、蒙古族。4、提问: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师:刚刚我们听到的那段音乐婉转悠扬,这也是大多数蒙古族民歌所具有的特点。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蒙古族音乐的特点。二、编配合唱,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风格。1、视唱曲谱。(1)出示曲谱,学生观察曲谱,分析曲谱。节奏的特点?有几句话?每句话几小节?有几个音组?(2)演唱曲谱。教师演唱,学生心里跟唱。学
12、生轻声演唱。讨论:用悠长的气息,连贯的声音。完整演唱。2、视唱歌曲旋律。(1)教师用琴弹旋律,嘴唱新的旋律,学生感受。(2)学生第二次听,感受第五六句话不是弹唱同时开始的。(3)出示歌曲曲谱师生配合,老师唱歌曲主旋律学生用长音伴唱。(4)观察歌曲曲谱,复习歌曲中的节奏。(5)老师范唱曲谱,学生打拍心里跟唱。(6)学生打拍唱曲谱。3、学生分声部合唱曲谱。三、学习歌曲,指导学生正确演唱。师:我们曾经看到过很多秀丽的景色,可是有一种景色虽然称不上秀美,却是无比的壮观!那就是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每天,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刻,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激动不已!有一个生活在
13、草原上的孩子,从来没有走出过草原,他非常渴望能够观看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于是,他用歌声表达出了内心的情感,你们听!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2、提问:歌曲中哪句歌词更能表达出这个蒙古族的孩子恳切、渴望的心情?3、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我多想看看。4、轻声演唱歌词。5、出声演唱歌词。6、纠正问题。7、完整演唱歌曲。四、歌曲处理,深入挖掘歌曲内涵。1、师生讨论歌曲处理的方法并尝试演唱。注意声音、气息、力度、速度、一字多音、装饰音等问题。2、观看影片,挖掘音乐情感。3、完整表现歌曲。五、拓展延伸,简单了解蒙古民歌。师: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它的民歌体裁有长调、短调之分。1、讲解长调。师:长调民歌
14、流行于草原牧区,其特点是节奏自由舒缓,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字少腔长、声音嘹亮悠长,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播放长调歌曲赞歌。2、讲解短调。师: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地区,其特点是篇幅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播放短调歌曲嘎达梅林。3、提问:歌曲我多想看看是按照长调还是短调的风格写成的?生:短调。4、总结蒙古族的音乐风格特点。师:蒙古族的音乐风格特点是旋律优美、气息宽阔、感情深沉、草原气息浓厚,音乐中时时透射出蒙古人开阔的胸襟。六、课堂小结。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感受和学习了蒙古族风格的音乐和歌曲,通过这节课,我相信大家对蒙古族音乐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
15、在今后,同学们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和途径去走进蒙古,了解他们的音乐文化。美丽的鸟巢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美丽的鸟巢,感受和体验北京体育馆的伟大,培养热爱北京的感情。2、学唱歌曲,并能够创编同歌曲风格相关的舞蹈动作。教学重、难点:1、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正确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演唱时要正确唱出。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 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在哪里举行的吗?生:北京。师:同学们真聪明,那大家知道具体的举办场地吗?生:鸟巢。师:没错。鸟巢呢,其实就是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 2
16、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 21 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 91000 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体育场由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刚等设计,由北京城建集团负责施工。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鸟巢的歌曲,叫做美丽的鸟巢。二、学唱歌曲。1、听赏歌曲美丽的鸟巢。师:歌词里提到了哪些事物?它给你的感觉是怎样
17、的?2、二次听赏歌曲。提问学生歌曲是用什么情绪演唱的?生:抒情、亲切地。3、朗读歌词。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学生模仿读。然后引导学生用歌曲音乐节奏朗读歌词。4、师弹琴范唱歌曲,提示学生注意听。说说你学会了哪一句?哪一句你认为最难唱?讨论分析容易唱错的乐句。5、学生跟琴声学唱歌曲,反复几次,教师及时纠正错误。6、师:小朋友们觉得这首音乐表现了歌唱者怎么样的感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唱,用怎么样的声音去唱?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说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抒情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7、音乐接龙游戏,巩固学习。小组开火车,一人接一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纠正。三、合作探究、表现歌曲。
18、师:同学们,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你们认为哪些动作更加适合这首歌曲?通过讨论,全体同学为歌曲创编动作来表达歌曲。播放音乐请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表演,其他同学一起演唱并表演创编的动作。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鸟巢这首歌曲,与它的距离更近了一步,不再止步于在电视里观看它。它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以它为荣。北京童谣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北京童谣,让学生体会歌曲赞美、热情的音乐情绪,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试着用声音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并进行表演。教学重、难点:1、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绪变化。2、哼唱旋律片
19、段,感受京歌韵味。教学方法:听唱法、视唱法、赏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背唱童谣吗?师:我们来分享一下,你背诵过的童谣好吗?师:大家背唱的童谣都很有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名叫北京童谣的歌曲。二、学习歌曲。1、初次聆听北京童谣。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的?学生回答:热情地、赞美地。2、再次聆听。聆听歌曲北京童谣。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生:两部分。请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提问:你是怎么分的?3、歌词学习。(1)全体学生按照节奏读第一段歌词。教师出示节奏谱。教师提示: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口读节拍,手指着节奏,让学生反复地练习。(2)巩固第一段完整的歌词,学生按
20、照节奏齐读歌词。(3)请一位同学按照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其他学生心里和他一起默读。4、北京童谣歌曲学习。(1)学生演唱歌谱。(2)再次巩固歌谱。(3)学生加词演唱歌曲旋律。教师要求:教师弹琴,指导学生的气息连贯。(4)学生跟随北京童谣伴奏演唱旋律片段。教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激发学生从歌词和旋律感受京歌的韵味。三、集体创编歌舞表演(北京童谣舞蹈表演)。学生分组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教学要求:学生设计的动作要与音乐的旋律基本一致。四、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北京儿童对北京满满的爱意,家乡的童谣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快乐和开心,还有无限的乡思。最后,让我们用欢快的歌声结束这节
21、课的学习。牧歌教案教材分析:无伴奏合唱牧歌是一首由上句和下句构成的长调民歌,其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作者瞿希贤根据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成无伴奏合唱曲,使优美的民歌形象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不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为充实,意境得到升华。由于这首无伴奏合唱较原民歌更加丰富、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并成为无伴奏合唱的珍品。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2、牧歌的欣赏,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3、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
22、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生:56 个。师: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自由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播放歌曲天堂。师:有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可眼见为实,还是让我们去看看吧。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牧歌,大家来感受一下蒙古族民歌的魅力。二、欣赏歌曲牧歌。要求会哼唱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美。1、老师唱原民歌,并出示歌谱和歌词。2、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能感受出它的速度和旋律吗?生:曲调悠长、速度慢、抒情、宽广的旋律。3、一起跟着老师轻轻
23、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用“M”唱。4、我们再来念念歌词怎么样?5、比较两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啊?师:对啊,同学们非常聪明,这两句的歌词与旋律是相互对应的,第一句:蓝天白云音很高,第二句:绿草羊群音也随着歌词变得比较低平。上句:蓝天白云音高。下句:绿草羊群音平。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6、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唱唱歌曲吧。7、欣赏无伴奏合唱的牧歌。(1)请你闭上眼睛听,思考什么是无伴奏合唱?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师:那你们能听出哪几个声部呀?生:女高、女低
24、、男高、男低。师: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2)你们更喜欢哪一首牧歌呢?为什么?生:无伴奏合唱的牧歌,因为它更能显出草原的宽广、音色空旷优美。(3)老师请你们亲自感受一下四个声部的和声美。唱歌曲的第一句歌词。大家跟我一起唱好吗?(4)师:咦!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师:引子意境宽广、辽阔,音乐慢慢地响起来就好像从远景拉到了近景。尾声慢慢弱下来,而且有一种没有结束的感觉,给人无尽的遐想。(5)师:通过歌曲的欣赏,你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民
25、族?生:幸福、自由的民族。师:那你喜欢这个民族吗?让我们一起再次来感受一下这种美丽宽广、幸福自由的感觉。复听歌曲。三、舞蹈片段欣赏牧歌。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体会歌曲的意境美。师: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还特地去收集了有关这首牧歌的舞蹈请大家欣赏。师:你们还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小结: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舞姿,使牧歌更加光彩照人。四、小创作。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情感。师:同学们,看你们这么喜欢这首歌曲,我有个提议,为牧歌尽上自己的力,选择其中的一项任务完成。1、编一段歌词或编一段舞蹈律动。2、写几句赞美的语言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情。3、画一幅美图。在创作
26、过程中,老师不停地放牧歌音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牧歌,感受到了蒙古族民歌的魅力。了解了无伴奏合唱,大家也在自己创编的作品中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和自豪感,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草原牧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鉴赏草原牧歌,使学生对蒙古族马头琴乐器有所了解。2、通过鉴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形式要素。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体会乐曲意境。2、了解马头琴的音乐特点。3、通过鉴赏作品
27、草原牧歌,分析、探究音乐形式要素的艺术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在网上搜索到的有关内蒙古的资料,初步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二、创作背景:草原上的人们电影梗概。草原上的人们是根据玛拉沁夫同名小说改编。50 年代初期,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将草原建设得更加美好而辛勤劳动着。女共青团员、互助组长萨仁格娃,曾连续两年获得劳动模范称号。她与另一个互助组长、打猎能手桑布真诚相爱。当草原上的广大牧民忙着发展生产的时候,暗藏的特务宝鲁企图挑动萨仁格娃的父亲白依热退出互助组,以达到拆散互助组的目的,遭到斥责。在一次暴风雪中,宝鲁割断牲畜栏杆的绳子,打开马圈和羊圈,放
28、跑了牲畜。萨仁格娃为救牲畜骑着马从崖上摔了下来,幸亏桑布赶来相救。由于牧民们团结一致,将放出的牲畜都及时赶回,未能给互助组造成很大的损失。风暴季节已过,在萨仁格娃为受伤的牲畜防疫注射时,宝鲁乘人不备,把毒药投进井里,毒死了萨仁格娃小组里的二十多只羊,并妄图以羊群中毒的事情嫁祸于萨仁格娃。萨仁格娃为互助组失去那么多羊而伤心,情绪有些波动。她在区长阿木古郎的教育和帮助下,认识到不能只想个人的荣誉,要为大家着想,为内蒙古大草原和祖国的建设着想。不久,宝鲁在特务吕绶卿的指使下,想趁那达慕大会开幕时,放火破坏草原的建设。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开幕了。会上有各种活动:物资交易、评选模范、赛马、射箭等,热闹非
29、凡。在评选模范的会上,有人对萨仁格娃领导的互助组死羊之事,表示不满。萨仁格娃认为组里羊死了,自己是有责任的,一定要把这件事搞清楚。会后,萨仁格娃牵着马在河边溜达时,看到宝鲁鬼鬼祟祟的,身上还带着枪,便奋不顾身地骑马追去。她赶到山坡,已看不见宝鲁的踪影,却发现牧场燃起了大火。萨仁格娃断定这火是宝鲁放的,就拍马冲过浓烟烈火去抓宝鲁。这时,盟长亲自带领群众救火,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把火扑灭了。在萨仁格娃、桑布的帮助下,公安人员将宝鲁、吕绶卿等一小撮潜伏特务一网打尽。当大家知道萨仁格娃小组的死羊是特务投毒所致时,对于勇敢的萨仁格娃更加敬佩了。在庆功会上,盟长称赞萨仁格娃不仅是劳动上的模范,而且在防风暴、
30、防火灾、与特务作斗争上,也表现出奋不顾身的勇敢,为草原上的人们立了一大功。这首乐曲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主题曲。三、欣赏乐曲草原牧歌。1、观看作品录像,思考。(1)、演奏音乐主题的乐器是什么?生:马头琴。(2)、音乐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听后分组讨论交流。2、简介马头琴。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3、整体欣赏。4、创编活动。学生模仿骑马动作、模仿马蹄声,教师教授蒙古族舞
31、蹈马步动律。师:蒙古族人民以马为伴,每天都过着游牧生活,你能模仿一下骑马的动作并配合上声音吗?师:你们看,这个动作像什么?生:雄鹰。对,像雄鹰展翅,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呢?师:雄鹰是草原人民最崇敬的生灵,草原人民常把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称为“草原上的雄鹰”。播放草原牧歌乐曲,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做简单律动。四、作者简介。瞿希贤,(19192008)女作曲家。上海人。中国音协第四届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顾问、中国音协儿童音乐学会名誉会长。自幼爱好音乐。1944 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48 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毕业后曾任北平艺专音乐理论系讲师。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
32、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勤奋多产,题材宽文,风格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五、小结。今天,通过草原牧歌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作用。同时感受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了萨仁格娃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高尚情操。相信在她的感染下,我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赛马教案教学内容:1、聆听:赛马(二胡独奏曲)。2、扩展与活动。教学目标: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3、能用打
33、击乐器简单的表现乐曲。教材分析:1、二胡,民族拉弦乐器的代表乐器,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2、赛马,黄海怀创作于 1959 年,1964 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的新作品。结构是常见的带再现的单三部。它以二胡这种简单的民族乐器,使用多种演奏技巧,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听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住,同时也表达了内蒙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此曲中,黄海怀将一个整段的乐曲用拨弦技巧奏出,使该曲风格
34、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成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教学难点和重点: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课前准备:课件、串铃、二胡。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学习情境。1、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图上认识蒙古族及其生活的地方。师:你们知道内蒙古在我们祖国的什么位置吗?它在我国的东北部,1947 年 5 月 1 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我国建立的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人口约 2260 万,提起蒙古,你首先想到了什么?(草原)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我国最大的草原,占地约 110 多万平方千米。3、师:你对内蒙古有多少了解?二、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1、现在,我们
35、就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那达慕”大会上正在进行什么比赛项目。知道是哪一项比赛吗?(赛马)2、让我们再听一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从音乐中我们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3、作曲家黄海怀带给我们的赛马。4、你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简介二胡。我国民族乐器拉弦乐器中的代表乐器,它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代表作有:二泉映月、良宵、喜送公粮三、细听乐曲,为赛马分段。现在,我们再来听这首好听地二胡独奏曲赛马,边听边想,它描绘了几个场景。1、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节
36、奏。根据同学们描绘的场景,我们把乐曲分成了 3 部分。首先来听第一部分:(1)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2)跟着音乐用“en”哼唱一遍这个主题,感受节奏紧密的地方用了几分音符?(3)请孩子们用铃鼓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坚定有力的强音拍铃鼓表现,急促的16 分音符摇铃鼓表现。2、细听第二部分,把握音乐的变化。师:比赛场面真是紧张、热烈,瞧!赛马比赛开始了。(1)现在我们来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二),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2)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要求:听时,请孩子们在心中哼唱,旋律(二)出现了几次?第二次出现时,增加了哪
37、种节奏?(第三次时教师提示)听,什么声音?(马蹄声)师: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请孩子们仔细看。这种方法叫拨奏,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3)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随音乐律动。(讨论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想想比赛到了什么环节?(紧张的时刻)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学生可以在旋律(二)第一次出现时比较抒情,请孩子们拉心中的二胡,有感情地唱 la;第二次出现时节奏变密
38、集了,大家用骑马动作愉快地来表现;第三次出现时,仍然有感情地唱 la,并用扣掌心来模仿马蹄声。师:旋律(二)出现第一次,表现了赛马场上内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充满必胜信心的精神风貌;第二次、第三次通过二胡的不同演奏方法,刻画了马蹄急驰、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激烈场面。3、细听第三部分旋律,体会“冲刺”。(1)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第一段)哪一部分情绪更激烈?(第三部分)为什么?(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2)认真体验这种情绪,请孩子们跟着音乐在心中哼唱一遍。(3)既然它和第一部分相似,请孩子们用打击乐表现。4、乐
39、曲小结。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起再听一次乐曲,想一想乐曲的结构。师: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情绪都比较激烈,第三部分更为激烈,是全曲的高潮。第二部分的情绪比较欢快、热烈。四、扩展活动,学生表演节目。1、欣赏了这么优美、欢快的音乐,我们仿佛来到了在美丽的蒙古草原,来到了“那达慕”盛会上,此时此刻老师忍不住想要为蒙古朋友献上一支蒙古舞了你还学过或知道哪些蒙古舞蹈的动作?(笑肩、硬肩、耸肩、挤奶、骑马、扬鞭)2、你不想给蒙古朋友留下你多才多艺的一面吗?(个人表现)五、小结。师: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蒙古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对!56 个民族 56 支花,
40、更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等待着我们继承和发扬,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音乐小天使都能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和提琴教案教学目标:1、能富有感情地演唱我和提琴这首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意境。2、通过创编歌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加深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歌曲的情感。2、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候。二、新课教授。1、学唱歌曲我和提琴曲调。(1)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找出基本重复的乐句。(2)根据 3/4 拍的含义,启发学生讲 3/8 拍的含义。设问:3/4 拍与 3/8 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
41、?从分析对比中理解 3/8 拍。2、音乐知识:3/8 拍。(1)拍号的含义:每小节几拍?以几分音符为一拍。(2)复习 2/4、4/4、3/4 拍的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3)从 3/4 引入 3/8 拍。同样是三拍子,但由于单位时值(以几分音符为一拍)不同,产生不同拍号的三拍子。(4)学习 3/8 指挥图式,并用指挥图式自学曲调的第一、三、五乐句。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起拍及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5)流畅地唱好曲调,强弱节奏要鲜明,分句要清楚,用色块表示乐句的基本重复。3、学唱歌曲。(1)再听范唱,第二次时学生轻声跟唱。(2)填上歌词。4、表演歌曲。有感情地歌唱。请少数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
42、奏,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即兴伴舞。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和提琴这首歌,感受到了主人公对提琴的热爱。这首歌是一首挪威民歌,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挪威民歌的魅力。夜曲教案教材分析:夜曲是俄罗斯民歌,采用二段体创作,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些。此曲作为学生了解异域风情、其它民族文化有很好的奠基作用,是继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之后的又一首优美的异域歌曲。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感受夜曲旋律的优美,能有感情地演唱此歌曲,能根据旋律及歌词把握夜曲的主题,继续复习巩固“鱼咬尾”这一音乐创作技巧。让学生能够借此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培养学生对世界民族精髓的热爱。教学目标:1、能力与评价: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鱼咬尾”这一音乐创
43、作技巧,能有感情地演唱此歌曲,能根据旋律及歌词把握夜曲的主题,并尝试将音乐与美术结合体会音乐意境的方法,鼓励学生自创音乐器材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2、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3、态度情感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借此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世界民族精髓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夜曲,能进一步熟悉“鱼咬尾”这个知识点。2、学生对夜曲主题的把握、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夜曲、混合拍子的运用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生共同
44、做游戏词语接龙、节奏接龙、旋律接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导入新课。夜曲中也有这样的“接龙”,即鱼咬尾,请同学听老师将旋律演奏两遍并指出来。二、新授。1、老师换用不同的乐器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口琴等演奏旋律,前两遍请学生自学,随琴轻声哼唱旋律,可用鼻音或“啦”音模唱。后两遍可以轻声填词,教师及时纠正音准及音高。2、学生分组讨论。(1)歌曲夜曲的上下两行旋律有何关系?(2)如何指挥 4/4、5/4 拍子?试着指挥夜曲。(3)结合课本插图,想想夜曲的歌词所蕴含的情绪是怎样的?(4)夜曲体现了什么样的主题?同桌互相说一说。(5)歌曲夜曲的旋律线是怎样的,请用手画出来。教师巡回指
45、导。3、课堂交流。三、课堂巩固。在老师的伴奏下,朗诵记忆歌词,体会翻译之词的韵律美,要渗透自己的情感。分组竞唱夜曲,比一比哪组更优秀。通过声音响亮与否、有无正确的表达情感、歌词是否记忆准确等来评价。抽学生登台有感情地唱夜曲。教师及时评价。四、延展。听一听如歌的行板,比较其与夜曲的不同。前者是源泉,是母本,后者是改进,是创造。由此得出:优秀的作品来源于民间,优秀的作品都根植于“人民大众”这块土壤。所以我们要多多汲取民间艺术的精华。而此曲是邻邦俄罗斯的民歌,故也要多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艺术精华。五、尝试体验。1、教师口琴演奏夜曲。2、教师用口哨吹出夜曲并让学生模仿。3、再次播放夜曲,学生试着用一幅画
46、来展现夜曲内容,体会其意境。六、课堂总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俄罗斯民歌夜曲,同学们都能有感情地演唱它。而且知道民间大众的艺术是创作的第一源泉。也明白了世界民族文化都有其精髓值得我们去发掘吸收。地球,你好吗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地球,你好吗,感受歌曲情绪。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2、学会用深情、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地球,你好吗。教学重、难点:1、能体会歌曲表达的感情。2、唱好弱起小节,进行对比范唱,从听辨入手,教会学生唱准。教具准备:课题、图片、课件。教学过程:、发声及节奏练习。1、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旋律,教师导入。师:谁来说一说,听了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生:忧伤。师:说得很对!这首歌
47、曲的忧伤的感受。2、发声训练,跟老师用“啦”模唱旋律。师:来,让我们一起用“啦”演唱旋律,表达我们难过的心情。生随老师模仿唱。3、节奏及律动练习。师:我们还可以用动作来表达我们的感受。播放地球,你好吗音乐,生随老师一起做拍手、摇头、跺脚等动作。随音乐边做动作边用“啦”模唱。二、聆听、感受。1、安静地聆听歌曲范唱。师:这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地球,你好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吧!2、播放歌曲,生随音乐表演。师:这么好听的歌曲,我发现刚才有好多同学都好像没听够,那好,这次咱们边听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动作来表达你听到这首歌的感受好吗?看谁表演得最感人、最陶醉。3、再次聆听,感受歌曲节拍。师:你们表
48、演得真棒!这次我们再来听一遍,咱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受这首歌曲的节拍好吗?三、学唱歌曲。1、听音乐,谈发现。师:下面,请你们仔细听音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共有几个乐句?2、朗读歌词。师范读歌词,生接龙朗读歌词。3、认识学习弱起节奏。师:弱起小节是指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的歌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师:听一听老师读弱起部分。师:谁还能用其它的肢体语言来表示一下弱起呢?先蹲再起、跺脚等。学生读词。5、演唱歌曲。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老师来弹奏旋律,你们填歌词。6、生有感情地演唱。四、表现歌曲。1、生完整地演
49、唱歌曲。2、表演唱。师: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演唱感染了老师,快让我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用跑跳步练习表演,弱起节奏处用先蹲后起或跺脚等动作。师生共同表演唱。分组表演唱,共同评价。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你好吗,又一次感受到了地球母亲的呼救,作为地球母亲哺育的孩子,保护母亲我们责无旁贷。今天我们还接触到了弱起小节,感受到了它的作用。地球乡音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合唱的学习,体验对地球母亲的热爱。2、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3、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全曲。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自然、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地球乡音。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地球母亲迫在眉睫。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入教室,要求跟着歌曲的节拍。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练声。1、生唱“啦”。师:刚才我们都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