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云南省元江县民中 2018 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一)高三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一、单选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 42 分)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0.1 molL 1 NH4Cl 溶液中,NH 的数量为 0.1NAB 2.4 g Mg 与 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 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2NAD 0.1 mol H 2和 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 0.2NA2.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 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
2、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B 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 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C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D 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3.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可制备 1丁醇。为提纯含少量正丁醛杂质的 1丁醇,现设计如下路线:已知:正丁醛与饱和 NaHSO3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乙醚的沸点是 34 ,难溶于水,与1丁醇互溶;1丁醇的沸点是 118 。则操作 14 分别是( )A 萃取、过滤、蒸馏、蒸馏- 2 -B 过滤、分液、蒸馏、萃取C
3、 过滤、蒸馏、过滤、蒸馏D 过滤、分液、过滤、蒸馏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Fe FeCl2 Fe(OH)2B S SO3 H2SO4C CaCO 3 CaO CaSiO3D NH 3 NO HNO35.(2016江苏,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 2NO =Cu2 2NO 2H 2OB 向 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 3 Fe=2Fe 2C 向 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 3NH 3H2O=Al(OH)33NHD 向 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 2SiO32H =
4、H2SiO32Na 6.(2016江苏,12)制备(NH 4)2Fe(SO4)26H2O 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NOHBC 平面三角形 sp2sp64四面体(4270)/(N A 8a310-21)【解析】(1)F 原子的价电子为 2s22p5,所以其价电子排布图为。MgF 2和 CaF2都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熔点高低取决于晶格能的大小,一般来说离子的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的电荷越高,晶格能越大,所以MgF2的熔点高于 CaF2的原因是:CaF 2和 MgF2均为离子晶体,Mg 2+半径小于 Ca2+半径(离子的电荷都相同),MgF 2的晶格能大于 CaF2,故 MgF2熔点比
5、较高。(2)NH 4HF2是一种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内部存在 N 和 H 之间的共价键,同时存在一个 NH 的配位键。所以答案为 ABC。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因为 N 的 p 能级是半满的稳定结构,所以其第一电离能高于 O,因此第一电离能的顺序为:FNOH。(3)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水分子是折线形,两者都是极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形分子所以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N 2明显是非极性分子,选项 BC 正确。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碳酸根离子的中心 C 原子的价电子对为 3+(4+2-23)=3 对,所以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碳酸根离子一共
6、有 4 个原子,所以 m=4。中心 C 原子做 sp2杂化,剩余一个价电子;周围的 O 原子的 2p 能级上有两个单电子,其中一个单电子用来和中心 C 原子成 键,剩余的一个单电子用来形成大 键,所以三个氧原子一共提供 3个电子;最后加上两个单位负电荷所对应的电子;所以成大 键的电子一共为 6 个,即n=6。所以该大 键的表示为 。64根据图示的结构,第一个氮原子成键(H-N-N)的角度约为 120,所以第一个 N 的杂化应该是 sp2杂化。中间氮原子,因为要和两边氮原子成直线,且要形成双键和三键,所以中间氮原子为 sp 杂化。- 13 -(4)从图中得到氧原子填充在立方体晶胞分割出来的八个小
7、立方体的体心位置,这个晶胞的结构与 CaF2类似,所以氧原子填充四面体空隙。由晶胞图得到,两个氧原子之间的距离为晶胞边长的一半,所以晶胞边长为 2a nm,即2a10-7 cm,所以晶胞体积为(2a10 -7)3 = 8a310-21cm3。该晶胞中含有的 U 原子为 8 + 16 = 4 个;含有的 O 原子为 8 个,所以一个晶胞中有 4 个 UO2,其质量为 g。所12 4270AN以晶体的密度为(4270)/(N A 8a310-21)。36、【答案】 C18H12O4邻二甲苯 羧基氧化反应消去反应18【解析】试题分析:由合成路线可知,A 为邻二甲苯,A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B,B 发生
8、取代反应生成 C,由 C 生成 D 的条件及 D 的分子式、E 的结构可知,C 与试剂 a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D 为 、试剂 a 是甲醇;D 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 E,E 经碱性水解、酸化后生成 F,则 F 为 ;由信息可知,F 与碘反应生成 G,结合 M 的结构可知 G 为;由信息可知,G 与试剂 b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H, H 为 ,H 与自身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M。(1)M 是由 2 个 H 加成而得的,故其分子式是 C18H12O4,A 的化学名称是邻二甲苯。- 14 -(2)G 的结构简式是 ,F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3)由 A 生成 B 和由 G 生成 H 的反应类型分别是氧
9、化反应、消去反应。(4)由 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是。(5)E( ) 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苯的二元取代物;与 E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即碳碳双键和酯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说明分子中有醛基和酯基。若其中一个取代基为-CH 2CH=CH2(或-CH=CHCH 3、-C(CH 3)=CH2),则另一个取代基为-OCHO;若其中一个取代基为-CH=CH 2,则另一个取代基为-CH 2OCHO;若其中一个取代基为- CH3,则另一个取代基为-CH=CHOCHO(或-C(OCHO)=CH 2)。两个取代基在苯环上的排列方式有邻、间、对 3 种,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共有 18 种
10、。(6)以甲苯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首先甲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化苄,然后根据信息让溴化苄与甲醛反应生成苯乙烯,最后根据信息由苯乙烯合成产品。具体合成路线如下:。点睛:本题属于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的综合考查,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有机物结构的推断、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以及信息迁移能力等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机物的转化规律,能根据有机物分子组成的变化、官能团的变化以及反应条件判断有机反应的类型、推断未知有机物的结构,能根据已有知识结合新信息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能根据题中要求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1 -云南省元江县民中
11、2018 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七)高三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一、单选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 42 分) 1.下列有关焓变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 kJB 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C 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D 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通过实验直接测定2.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宫一号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分解为氢气和氧气B 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C 神舟九号中的氢氧燃料电池将电能转换为
12、化学能D 神舟九号升空时火箭发射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化学能3.(2016课标全国卷,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向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 减小B 将 CH3COONa 溶液从 20 升温至 30 ,溶液中 增大C 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 1D 向 AgCl、AgB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AgNO3,溶液中 不变4.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KW),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 -A 若 25110-7molL-1,所以 a110-14,故 A 错误; t2时, KW=110-12,中性溶液的 pH 应为 6,所得混合
13、溶液 pH=7,则溶液显示碱性,故B 错误;Na 2SO4溶液中 c(Na+)=2510-4molL-1=110-3molL-1,稀释 10 倍后, c(Na+)=110-4molL-1,此时溶液为中性, c(OH-)=110-7molL-1,所以 c(Na+) c(OH-)=10-4molL-110 -7molL-1=10001,故 C 正确;pH=11 的苛性钠溶液,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0.1molL-1,pH=1 的稀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 0.1molL-1,混合溶液的 pH=2,氢离子浓度为- 10 -0.01molL-1,则: =110-2molL-1,解得 V1V 2=911,故
14、D 错误。5.【答案】D【解析】A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确定气体摩尔体积,导致 5.6L 氧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所以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错误;B该装置是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向正极移动,错误;C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 O2+4e +4H+=2H2O,错误;D负极上燃料乙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CH3CH2OH4e +H2O=CH3COOH+4H+,正确6.【答案】A【解析】B惰性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没有化学键,错误; C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含多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中碳碳之间是非极性键,错误; D在离子
15、化合物中如 NaOH 也可能含有共价键,故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错误。7.【答案】B【解析】AFe 为负极,Pt 为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电子由铁极经导线向铂极迁移,电子不能通过溶液,错误;B右侧中铁离子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为 Fe3+e =Fe2+,溶液颜色变浅,正确;C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Fe3+e =Fe2+,错误;D转移 2mol 电子时,正极附近电解质溶液中大约有 2molCl 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铁极附近迁移(交换膜左侧溶液),Fe 3+变 Fe2+,阳离子数目没有改变,交换膜右侧溶液中离子约减少 2molCl ,错误8
16、.【答案】(1)xCOS(g)=xCO(g)+S x(s)H=0.5x(ba)kJ/mol;- 11 -(2)92kJ/mol; ;0.03mol/(Lmin);d;c;【解析】(1)xSO 2(g)+2xCO(g)2xCO 2(g)+S x(s)H=ax kJ/mol;2xCOS(g)+xSO 2(g)2xCO 2(g)+3S x(s)H=bx kJ/mol,由盖斯定律,0.5x()得:xCOS(g)=xCO(g)+S x(s)H=0.5x(ba)kJ/mol;(2)由图 1 知,氮气和氢气的能量大于氨气的能量,根据焓变等于反应物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键能之和,所以H=508600=92kJ/m
17、ol;N2(g)+3H 2(g) 2NH3(g),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图象分析 2L 的密闭容器中,v(N 2)=1/2v(NH 3)= =0.015mol/Lmin,v(NH 3)=0.03mol/(Lmin);从 11min 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 1L,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瞬间氮气物质的量不变,随平衡正向进行,氮气物质的量减小,则 n(N 2)的变化曲线 d 符合;图 3 表示平衡时氨气含量与氢气起始物质的量关系,曲线上各点都处于平衡状态,故a、b、c 都处于平衡状态,达平衡后,增大氢气用量,氮气的转化率增大,故 a、b、c 三点中,c 的氮气的转化率最高;由图 3
18、可知,氢气的起始物质的量相同时,温度 T1平衡后,氨气的含量更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温度 T1T 2,温度越高化学平衡越低,故 K1K 2;9.【答案】(1)NH 3+H2ONH3H2ONH4+OH ;- 12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生成氢氧化钙溶于水增大了 OH 离子浓度,氨水中的离子平衡向左移动,使氨气挥发出来;(2)4NH 3+5O2 4NO+6H2O;(3)混合液中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溶液达过饱和时会有 NaHCO3晶体析出;95.4%;(4)A;2NH 3+3O2 6e =N2+3H2O【解析】(1)氨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形成
19、铵根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NH3+H2ONH3H2ONH4+OH;向固体氧化钙中滴加浓氨水,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促进氨水中的离子平衡向左移动,使氨气挥发出来;(2)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4NH 3+5O2 4NO+6H2O;(3)因为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所以溶液达过饱和时会有 NaHCO3晶体析出;设 10.00g 样品中含碳酸钠为 xg,则Na2CO3+2HCl2NaCl+CO 2+H 2O106 258.5x 10.99所以 = ,解得 x=9.54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5.4%;(4)通入氨气的一极为负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由
20、电极 b 向电极 a 移动;- 13 -在 a 上发生的反应为负极反应,氨气被氧化生成氮气,电极方程式为2NH3+3O2 6e =N2+3H2O10.【答案】(1)+84.6 kJ/mol(2)MgO 若温度太高,MgCl 2转化为 MgOHCl 或 MgO2MgOHCl+Mg2MgO+MgCl 2+H2HCl,Cl 2(3)3mol(4)ClO+2e+H2O= Cl+2OH【解析】(1)Mg(s)+H 2(g)MgH 2(s) H1=74.5 kJmol 1Mg 2Ni(s)+2H2(g)Mg 2NiH4(s) H2=64.4 kJmol 1Mg2Ni(s)+2MgH2(s)2Mg(s)+M
21、g 2NiH4(s) H3由盖斯定律2得到 Mg2Ni(s)+2MgH2(s)2Mg(s)+Mg 2NiH4(s) H3=64.4 kJ/mol2(74.5 kJ/mol)=+84.6 kJ/mol;(2)分析图谱中温度不同的谱线结合 E 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MgO 中镁元素质量分数=100%=60%,判断 E 为氧化镁;“一段脱水”的目的是制备 MgCl22H2O,温度不高于180的目的是因为温度过高会生成 MgOHCl 或 MgO;生成的 MgOHCl 与阴极产生的 Mg 反应生成 MgO,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HCl+Mg=2MgO+MgCl2+H2;制备金属镁工
22、艺的关键流程分析,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加入后在反应过程中又重新生成的物质,分析可知是氯气和氯化氢;(3)储氢材料 Mg(AlH4)2在 110200的反应为:Mg(AlH 4)2=MgH2+2Al+3H2,反应中生成2molAl 转移电子 6mol,每生成 27gA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3mol;(4)“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装置图中微粒变化分析可知,ClO 在正极放电,生成- 14 -Cl ,结合碱性的介质,正极反应式:ClO +2e +H2O=Cl +2OH 。35、【答案】 3d64s2OMg、Si、SCaCl 2CaCl2属于离子晶体,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作用大,熔点高,AlC1 3属于
23、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弱 SO32-或 ClO3-咖啡因与水杨酸钠形成了氢键sp2和 sp34 个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6【解析】根据题目所述可知 X 为 O 元素,Y 是 Al 元素,Z 是 P 元素,W 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9 倍,则只能是 Ca 元素,所以 Q 为第四周期元素,其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中成对电子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且成对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即 Q 的价层电子排布为 3d64s2,所以 Q 为 26 号元素 Fe。(1) Fe 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64s2;答案:3d 64s2。(2)在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O 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
24、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同时还要考虑A 族的 3s2全满状态和A 族 3s23p3半满状态的稳定性,得出第一电离能介于 Al 和 P 之间的同周期元素有 MgSi 和 S 三种元素;答案:OMg、Si、S 。(3)由于 CaCl2是离子化合物,Ca 2+和 Cl之间的离子键作用力大,所以 CaCl2的熔点高,而AlCl3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小,所以熔点低;Z 的低价氯化物为 PCl3,其分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6,与它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 SO32或 ClO3;答案:CaCl 2CaCl2属于离子晶体,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作用大,熔点高,AlC1 3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弱。SO
25、 32-或 ClO3-。(4)水杨酸钠分子中有羟基,而咖啡因分子中有 N、O 两种吸引电子能力很强的元素,所以二种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使其溶解度增大;咖啡因分子中 N 原子有形成双键的 sp2杂化,也有形成单键的 sp3杂化;答案:咖啡因与水杨酸钠形成了氢键 sp2和 sp3。(5) 已知 CaO 晶体的密度为 3.25g/cm3,晶胞边长 481pm,则体积为(4.8110 -8)3=1.1110-22 cm3,所以晶胞的摩尔质量为 3.25g/cm31.1110-22 cm36.021023mol-1=218g/mol,即该晶胞中含有 4 个 CaO;属于面心立方结构,根据面心结构的特点可
26、推知,晶胞中距离 Ca2+最近的 O2-有 6 个,分别在 Ca2+的前后、上下、左右六个位置上。答案:4 个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6- 15 -36、【答案】 硝基苯羧基 CH3CHO 取代反应或脱水20(或)(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E 的名称为硝基苯,C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2)B 的结构简式是 CH3CHO,反应乙酸转化为乙酸酐,其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或脱水反应。(3)F 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该 F 的同分异构体含有酚羟基、醛基、CH 3CNH或酚羟基、醛基、NH 2CH2,符合题意的 F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20 种。(5)以溴苯为起
27、始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或- 16 -)(或)- 1 -云南省元江县民中 2018 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三)高三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一、单选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 42 分) 1.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 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 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 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2.现有含 NaCl、Na 2SO4和 NaNO3的混合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 Cl 和 NO 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如下:下列关于四种试
28、剂顺序正确的是( )A 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溶液B 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溶液C 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硝酸溶液、碳酸钠溶液D 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溶液3.在 t时,AgBr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 t时 AgCl 的 Ksp=410-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 t时,AgBr 的 Ksp为 4.910-13- 2 -B 在 AgBr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Br 固体,可使溶液由 c 点到 b 点C 图中 a 点对应的是 AgBr 的不饱和溶液D 在 t时,AgCl(s)+Br -(aq) AgBr(s)+
29、Cl-(aq)平衡常数 K816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 2O2吸收 CO2产生 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 ClO 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NH 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两个铜电极电解食盐水:2Cl 2H 2O 2OH H 2Cl 2B 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 3 Cu=Fe 2 Cu 2C Ca(HCO 3)2溶液中加入过量 KOH 溶液:Ca 2 HCO OH =CaCO3H 2OD AlCl 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Al 3 3H 2O Al(OH)33H 6
30、.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 Na2O2或 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 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Na 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1B Na 2O2分别与水及 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时,需要水和 CO2的质量相等C Na 2O2分别与水及 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 Na 2O2的漂白原理与 SO2的漂白原理相同7.有一块镁铝合金,其中镁与铝的质量比是 89。加入足量稀 H2SO4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 NaOH 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其
31、中正确的是( )- 3 -分卷 II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 43 分) 8.工业制备氯化铜时,将浓盐酸加热至 80 左右,慢慢加入粗 CuO 粉末(含杂质 Fe2O3、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得一强酸性的混合溶液,现欲从该混合溶液中制备纯净的 CuCl2溶液,采用以下步骤参考数据:pH9.6 时,Fe 2 完全水解成 Fe(OH)2;pH6.4 时,Cu 2 完全水解成 Cu(OH)2;pH3.7 时,Fe 3 完全水解成 Fe(OH)3。请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步,如果直接调整 pH9.6,不能将 Cu2 和 Fe2 分离除去,理由是:_。现有下列几种常用
32、的氧化剂,可用于氧化除去混合溶液中 Fe2 ,其中最好选:_(填序号)。KMnO 4 H 2O2 NaClO 浓 HNO3(2)除去溶液中 Fe3 的方法是调整溶液的 pH3.7,现有下列试剂均可以使强酸性溶液的 pH调整到 3.7,可选用的有_(填序号)。Cu(OH) 2 氨水 Cu 2(OH)2CO3 NaOH- 4 -(3)直接加热溶液,蒸干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氯化铜晶体(CuCl 22H2O)。9.工业上测量 SO2、N 2、O 2混合气体中 SO2含量的装置如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 I2发生的反应为(N 2、O 2不与 I2反应):SO2 I 2 2H 2O
33、 =H2SO4 2HI(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_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 SO2含量_(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代替(填写物质名称)。(4)若碘溶液体积为 VamL,浓度为 cmolL1 ,N 2与 O2的体积为 Vb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 Va、 cmolL1 、 Vb表示 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_。(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_(选填下列仪器的编号)。a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
34、孔塞10.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含 SiO2和 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5 -注:SiO 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_。(2)向“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 NaHCO3溶液,溶液的 pH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电解”是电解熔融 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_。(4)“电解”是电解 Na2CO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阴极产生的物质 A 的化学式为_。(5)铝粉在 1 000 时可与 N2反应制备 AlN。在铝粉中添加少量 NH4
35、Cl 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 AlN 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_。【化学选修 3】35开发新型储氢材料是氢能源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请回答以下问题:(1)Ti(BH4)3是一种储氢材料, 可由 TiCl4和 LiBH4反应制得。基态 Ti3+的电子排布式为_;LiBH 4中 Li、B、H 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另有一种含钛元素的新型材料,其理论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框内碳原子的杂化轨- 6 -道类型为_。(2)氨硼烷(NH 3BH3)是优良的储氢材料,少量氨硼烷可以由硼烷(B 2H6)和 NH3合成。NH 3BH3中是否存在配位键_(填“是”或“否”);与 NH3BH3互为等电
36、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B、C、N 与 O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氨硼烷在高温下释放氢后生成的立方氮化硼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硬度略小于金刚石。则立方氮化硼晶体可用作_(选填下列字母序号)。a切削工具 b钻探钻头 c导电材料 d耐磨材料(3)一种有储氢功能的铜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晶胞中 Cu 原子处于面心,Au 原子处于顶点位置,氢原子可进入到由 Cu 原子与 Au 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 Cu 原子与 Au 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 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为_;铜与其它许多金属及其化合物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_。
37、(4)金属氢化物也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储氢材料。某储氢材料是短周期金属元素 R 的氢化物。R 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所示:I1/KJmol-1 I2/KJmol-1 I3/KJmol-1 I4/KJmol-1 I5/KJmol-1738 1451 7733 10540 13630该金属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 7 -若氢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有 4 个 H 原子位于面上,其余 H 原子位于晶胞内),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 -3,则该晶胞的体积为_cm 3用含 、N A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选修 3-5】3由简单的烃可合成多种有机物已知:(1)A 的结构简式为_(2)
38、D 所含的官能团名称为_ ,BC 的反应类型_(3)已知 1molE 在一定条件下和 1mol H2反应成成 F,写出 EF 的化学方程式_(4)E 的顺式结构简式为_(5)关于 I 的说法正确的是_A.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能发生酯化反应C.核磁共振氢谱有 3 组吸收峰 D.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 8 -(6)写出 C 与 M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7)以 CH3CHO 为有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CH3CHOHCHOHCH2OH,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_- 9 -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 项,氢氟酸可以和
39、SiO2反应,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浓 HNO3有强氧化性,不能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B 项,汽油、煤油可使橡胶溶胀,不能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C 项,碱性溶液可与玻璃中的 SiO2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 Na2SiO3,故不能保存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D 项,氯水中的 HClO 和硝酸银溶液中的 AgNO3都易见光分解,应该用棕色瓶装。2.【答案】A【解析】如先加入 AgNO3,则会同时生成 Ag2SO4和 AgCl 沉淀,则应先加入过量的 BaCl2或Ba(NO3)2,生成 BaSO4沉淀,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AgNO3,使 Cl 全部转化为 AgCl 沉淀,在所得滤液中加
40、入过量的 Na2CO3,使溶液中的 Ag 、Ba 2 完全沉淀,最后所得溶液为 NaNO3和 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 HNO3,最后进行蒸发操作可得固体 NaNO3。3.【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 c 点的 c(Ag+)和 c(Br-)可得该温度下 AgBr 的 Ksp为 4.910-13,A 正确;在 AgBr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Br 固体后,c(Br -)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 +)减小,故 B错;在 a 点时 QcBLisp、sp 2、sp 3是 C2H6NOCBa b dCu3AuH8激发态- 12 -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的光的形式
41、释放能量 Mg【解析】(1)Ti 是第 22 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63d24s2,转化为Ti3+应该失去 3 个电子,离子的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63d1。Li 为金属一定是电负性较小,H 是非金属中电负性较小的元素,所以电负性顺序为:HBLi。虚线框中碳原子有形成单键(连接四个碳原子)、双键(连接三个碳原子)和三键(连接两个碳原子)的三种不同形态,所以杂化类型分别为 sp3杂化、sp 2杂化和 sp 杂化。可以参考下图: 。(2)NH 3中的 N 原子存在孤电子对,BH 3中的 B 原子有空轨道,所以存在如下的配位键:H3NBH 3。N
42、H 3BH3与 C2H6原子数相等,价电子数也相同,所以是等电子体。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应该是从左向右依次增大,但是 N 的 p 能级上有 3 个电子,是半满的稳定结构,所以 N 的第一电离能较大,得到第一电离能的顺序为:NOCB。立方氮化硼晶体具有很高的硬度(只是略小于金刚石),所以其可以用作切削工具、钻探探头、耐磨材料等,但是和金刚石一样,该晶体应该不导电,所以不能用作导电材料。答案为 abd。(3)氟化钙的晶胞结构为 ,白球为 Ca2+占据晶胞的顶点和面心,黑球为 F-占据晶胞的 8 个四面体空隙。所以储氢晶体的晶胞中 Au 位于晶胞的 8 个顶点为 8= 1 个;Cu 位于晶胞的 6
43、 个面心为 6 = 3 个;H 占据晶胞内部的 8 个四面体空隙,所以有 8 个,晶体化学式为 Cu3AuH8。- 13 -金属元素发生焰色反应的原理是:灼烧时,金属元素吸收能量,电子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的电子再回落到基态,即从高能量轨道回落到低能量轨道,对外释放能量,该能量以一定波长的光的形式对外放出,就产生的焰色反应的结果。(4)根据该金属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因为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说明金属元素的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元素为短周期元素,所以是 Mg(Be 只有 4 个电子,不存在 I5)。晶胞中 Mg 占据顶点和体心,所以有 8 + 11=2 个,H 原子有 4 个在面上,有两个在晶
44、胞内,所以 H 有 4 + 21 = 4 个,得到一个晶胞有 2 个 Mg 和 4 个 H,一个晶胞的质量为 g。所以晶胞的体积为 cm3。36、【答案】 CH2=CH2醛基取代/水解 CH3CH=CHCHO+H2 CH3CH=CHCH2OHB、D【解析】(1)A 是 M=28g/mol 的烃,所以分子式 C2H4,结构简式为 CH2=CH2。(2)根据图 CH2=CH2被氧化生成的 D,又根据信息D 所含的官能团名称为醛基,B 是 CH2=CH2和溴加成的产物,根据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知- 14 -BC 的反应类型为取代/水解。(3)已知 E 的结构为 CH3CH=CHCHO 在一定条件下和
45、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 3CH=CHCHO+H2CH3CH=CHCH2OH 。(4)E 的结构为 CH3CH=CHCHO,其顺式结构简式为 。(5)根据图推出 I 为苯甲酸,.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错;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故 B.正确;苯甲酸结构中有 4 种氢,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吸收峰,故 C 错;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故 D 对 。答案:B D。 - 1 -云南省元江县民中 2018 届高三复习检测卷(二)高三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一、单选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 42 分) 1.欲配制 10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46、)A 称量 10.6 g Na2CO3溶于 100 mL 水中B 称量 10.6 g Na2CO310H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 100 mLC 量取 20 mL 5.0 molL-1Na2CO3溶液用水稀释至 100 mLD 配制 8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则只需要称量 8.5 g Na2CO32.有 KOH 和 Ca(OH) 2的混合溶液, c(OH )=0.1 molL1 。取此溶液 500 mL,向其中通入 CO2,通入 CO2的体积( V)和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n)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V1)为112 mL(标准状况),则图中 V2、 V3的体积(
47、单位为 mL)分别是( )A 560、672B 1 008、1 120C 2 240、2 352D 392、5043.下图是关于蒸发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好铁圈,放上蒸发皿,再放酒精灯B 给蒸发皿内所盛液体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C 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使固体迸溅D 蒸发的过程中,用酒精灯一直加热到全部固体析出,没有水分4.下列溶液中,所给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含有大量 NO 的溶液:H 、Fe 2 、 、Cl B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 、Ca 2 、 、C 含有大量 Fe3 的溶液:Na 、Mg 2 、 、SCN
48、D 含有大量 Al3 的溶液:Na 、 、 、Cl 5.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 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H 2O,IO 3 I 2, Mn 2+,HNO 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 KI,得到 I2最多的是( )A H 2O2B C D HNO 2- 3 -6.某溶液可能含有 SO 、CO 、Cl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溶液的离子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加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 Ba(NO3)2溶液至无
49、沉淀时,再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 一定有 SO B 一定有 COC 不能确定 Cl 是否存在 D 不能确定 SO 是否存在7.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 CaCO3B 某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 SO42C 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 Cl-,先加稀盐酸除去 OH ,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 C1分卷 II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43 分) 8.实验室用 NaOH
50、固体配制 250 mL 1.0 molL-1的 NaOH 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时必须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 。(2)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固体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 30 mL 水洗涤烧杯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 NaOH 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 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4 -C.将已冷却的 NaOH 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250 mL 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
51、直到液面接近刻度 12 cm 处(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称量 NaOH 时,砝码错放在左盘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 C)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9.实验室里通常用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 4HCl(浓) MnCl2+ Cl2+ 2H 2O(1)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2)在该反应中,如有 1 mol Cl2生成,被氧化的 HCl 的物质的量是_,转移电子的数目是_。(3)某温度下,将 Cl2通入 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含有
52、 ClO-与 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的混合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4)报纸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 消毒液”(主要成分是 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试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是(用- 5 -离子方程式表示)_。10.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图:注:Al(OH) 3和 Cu(OH) 2受热易分解成对应的氧化物,且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 450 和 80 (1)写出渣料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固体混合物 A 的组成为 、 。(3)操作 A 的名称为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6
53、4%,理论上 5.0 kg 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 mol CuAlO2,至少需要 1.0 molL1 的 Al2(SO 4) 3溶液 L。(5)CuSO 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晶体,其基本操作是 、 、过滤、干燥。35、【化学选修 3】硒化锌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Se 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_。元素锌、硫和硒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填元素符号)。(2)Na2SeO3分子中 Se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H 2SeO4 的 酸性比 H2SeO3 强,原因是- 6 -_。(3)气态 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下列与 SeO3互为等电子体的有_(填序号)。A.CO
54、32- B.NO3- C.NCl3 D.SO32-(4)硒化锌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图中 X 和 Y 点所堆积的原子均为_(填元素符号);该晶胞中硒原子所处空隙类型为_(填“立方体”、“正四面体”或正八面体”);若该品晶胞密度为 g/cm 3,硒化锌的摩尔质量为 Mg/mol。用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晶胞参数 a 为_nm。【化学选修 5】有机物 N(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生产中用途广泛。以有机物 A 为原料合成 M 和 N 的路线如下所示:已知:I. - 7 -II. 请回答下列问题:(1)A 分子中共面的原子数最多为_个,-CN 的电子式为_。(2)的反应类型为_,
55、E 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G的结构简式为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 M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4)D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与钠反应放出 H2的共有_种,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1:1:2:6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5)结合信息,写出用 E 和乙醇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N 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_- 8 -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A 项,100 mL 为水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则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浓度,错误;B 项, n= = 0.1 mol,由 V=0.1 L、 c= 可知,碳酸钠溶液的浓度小于 0.1 m
56、ol L-1,错误;C 项,由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稀释后 c= =1 molL-1,正确;D 项,配制 8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需要 100 mL 容量瓶,碳酸钠的质量 m=cVM=0.1 L1.0 molL-1106 gmol-1=10.6 g,错误。2.【答案】B【解析】KOH 和 Ca(OH) 2的混合溶液, c(OH )=0.1molL 1 ,500 mL 溶液中 n(OH )=0.1 molL-10.5 L=0.05 mol。OA 段发生反应:Ca 2+2OH +CO2=CaCO3+H 2O,消耗 112 mL( =0.005 mol)CO2,所
57、以 n(Ca 2+)=0.005 mol,产生碳酸钙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0.005 mol,消耗了氢氧根0.01 mol,所以 KOH 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0.05 mol0.01 mol=0.04 mol。AB 段发生反应:OH +CO2= ,消耗 n(CO 2)=0.04 mol,标况下体积:22.4 Lmol-10.04 L=896 mL, V1为 112 mL,则 V2=112 mL+896 mL=1 008 mL;B最后段:CaCO 3+H2O+CO2=Ca2+ ,碳酸钙溶解,消耗二氧化碳体积和 OA 段相等,即 112 mL, V3的体积:1 008 mL+112 mL=1
58、120 mL,故选 B。3.【答案】C- 9 -【解析】 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放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好铁圈,再放蒸发皿,A 错误;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不用垫石棉网;蒸发时不能直接蒸干,应用余热使其蒸干,D错。4.【答案】D【解析】A 项中,由于 H 、 、Fe 2 能发生反应而不共存;B 项中,Ca 2 与 、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 项中,Fe 3 与 SCN 反应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D 项中,各离子间均不反应,能大量共存。5.【答案】B【解析】氧化 I 时,H 2O2H 2O 得到 2 个电子, I 2得到 5 个电子, Mn 2+得到5 个电子,HNO 2NO 得到 1
59、 个电子,I I 2,失去 1 个电子,但由于 也被还原为 I2,则得到 I2最多的是 ,故选 B。6.【答案】D【解析】 向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中继续滴加过量稀盐酸时,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 CO2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 和 CO ;加入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AgCl,但并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 Cl ,因为原溶液中已经加入了稀盐酸。7.【答案】C【解析】碳酸盐、碳酸氢盐等与盐酸反应均可生成无色气体,A 错误;硫酸钡、氯化银均为不溶于水和酸的白色沉淀,则某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 SO42 或 Ag+,B 错误;碱性溶液遇酚酞变红,则
60、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C 正确;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 Cl-,加稀盐酸除去 OH ,会引入氯离子,造成干扰,所以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 Cl-,应先加稀硝酸除去 OH ,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 C1 ,故 D 错误。8.【答案】(1)胶头滴管、250 mL 容量瓶(2)10.0 g- 10 -(3)BCAFED(4)BC【解析】(1)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配制 250 mL 1.0 molL-1的 NaOH 溶液
61、,应选择 250 mL 容量瓶,还缺少的仪器:胶头滴管、250 mL 容量瓶。(2)用 NaOH 固体配制 250 mL 1.0 molL-1的 NaOH 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 m=1.0 molL-10.25 L40 gmol-1=10.0 g。(3)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BCAFED。(4)称量 NaOH 10.0 g,用不到游码,所以砝码错放在左盘对称量结果无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变,溶液浓度不受影响, A 不选;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 C)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导致部
62、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 B 选;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 C 选;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 D 不选;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 E 不选。9.【答案】(1)(2)2 mol 2 NA或 1.2041024(3)4Cl 2+8NaOH=6NaCl+NaClO3+NaClO+4H2O(4)Cl -+ClO-+2H+=Cl2+H 2O【解析】(1) 中,HCl 作还原剂,失去电子,- 11 -MnO2作氧化剂,得到电子,单线桥法是由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
63、的元素的一种方法,该反应中 Mn 从+4 降低到+2,得到两个电子,答案为 。(2)4 mol HCl 参加反应,但是 Cl 元素化合价只有一半升高,也即 2 mol HCl 做还原剂,被氧化为 1 mol Cl2,转移 2 mol 电子,即 2NA或 1.2041024。(3)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失电子数等于得电子数及有化合价升高就有化合价降低的原理可知,Cl 元素的另一种产物为 NaCl,从而可写出:4Cl2+8NaOH=6NaCl+NaClO3+NaClO+4H2O。(4)Cl -有还原性、ClO -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产 Cl2:Cl -+ClO-+2H+=C
64、l2+H 2O。10.【答案】(1)CuO+H 2SO4CuSO4+H2O(2)Al(OH) 3CuO(3)过滤(4)50 25(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解析】(1)渣料中 CuO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2)未煮沸之前是 Cu(OH) 2和 Al(OH) 3,Al(OH) 3和 Cu(OH) 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 和 80 ,煮沸后 Cu(OH) 2分解产生氧化铜,可知 A 为 Al(OH) 3和 CuO。(3)操作 A 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4) m(Cu)=64%5.0 kg=3.2 kg=3 200 g,
65、 n(Cu)= mM=3 200 g64 gmol-1=50 mol,则理论上 5.0 kg 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 50 mol CuAlO2,由于在 CuAlO2中 Cu、Al 个数比为 11,- 12 -根据原子守恒可得: nAl2(SO 4) 3= n(Al)= n(Cu)=25 mol, n= =25 L。(5)由 CuSO4溶液获得 CuSO45H2O 晶体,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或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干燥等操作。33、【答案】 第四周期 IIB 族 Ssp3H2SeO4的非羟基氧比 H2SeO3多(或 H2SeO4中Se 的化合价更高)平面三角形 ABZn 正四面体【解
66、析】(1)Zn 锌的原子序数是 30,其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 IIB 族;Se 原子序数是 34,原子核外有 34 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4S24P6,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元素锌金属性较强,第一电离能较小,硫和硒为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硫的非金属性强于 Se,所以第一电离最大的是 S。(2) Na2SeO3分子中 Se 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6+2)/2=4,所以 Se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H 2SeO4的非羟基氧比 H2SeO3多(或 H2SeO4中 Se 的化合价更高),所以 H2
67、SeO4酸性比H2SeO3 强;答案:sp 3 . H2SeO4的非羟基氧比 H2SeO3多(或 H2SeO4中 Se 的化合价更高) 。(3)气态 SeO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3,Se 没有孤对电子,故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等电子体要求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所以与 SeO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由有 A.CO32-、B.NO 3-。答案:AB。(4)硒化锌的晶胞结构中原子个数比为 1;1,其中 Se 原子 4 个,若 X 和 Y 点所堆积的原子均为锌原子,则 8 +6 1/2=4,符合;则图中 X 和 Y 点所堆积的原子均为 Zn 原子,根据图中原子的位置可知,该晶胞中硒原子所处空
68、隙类型为正四面体;若该品晶胞密度为 g/cm 3,硒化锌的摩尔质量为 Mg/mol。用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根据 p=m/v=4M/(NA.V),则- 13 -V=4M/PnA,则晶胞的边长为 a 为 nm。36、【答案】 8 取代反应羧基和氯原子12【解析】根据有机物 D 的结构简式,可知 C 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3)-CH2-CN;有机物 B 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3)CH2Br;根据信息可知有机物 A 的结构简式为 CH3C(CH3)=CH2;根据信息可知有机物 D 与三氯化磷加热反应生成有机物 E,结构简式为 ,该有机物在氢氧化钠和乙醇的混合液中加热发生消去
69、反应,然后在酸化得到有机物 F,结构简式为 ;该有机物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 G,结构简式为。(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有机物 A 的结构简式为 CH3C(CH3)=CH2;分子中能够共面的原子分别是 C=C 两端各有 3 个,两个甲基上各有一个氢原子,共四个 C 原子和四个 H 原子共面,A- 14 -分子中共面的原子数最多为 8 个;碳氮间形成 3 对共用电子对,因此-CN 的电子式为 ;正确答案:8; 。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有机物 B 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3)CH2Br;该有机物与 HCN 反应生成有机物 C,结构简式为 CH3CH(CH3)-CH2-CN,所以该反
70、应为取代反应;有机物 E 结构简式为,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和氯原子;有机物 G,结构简式为;正确答案:取代反应;羧基和氯原子; 。(3)有机物 E 结构简式为 ,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有机物 M 为,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正确答案:;。(4)有机物 D 分子式为 C5H10O2,能够发生银镜反应,则含有醛基,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15 -含有羟基,则剩余 4 个碳原子有 4 种结构,分别为:C-C-C-C-CHO 、 、和 ;那么羟基的位置分别为有 4 种、3 种、4 种和 1 种,所以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 12 种;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1:1:2:6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为 ;正确答案:12;。(5)通过以上分析,有机物 E 的结构简式为 ,该有机物先和 HCN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然后再水解为二元羧酸 ;最后与乙醇发生酯化得到生成物 ;合成流程如下:;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