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2.67KB ,
资源ID:1652090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65209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毕业生调查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中的作用.docx)为本站会员(拉拉链)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毕业生调查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中的作用.docx

1、毕业生调查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中的作用 摘 要 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飞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本研究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价值取向和评价方法的梳理,认为应该整合各个评价主体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率和职场表现以及毕业生长期的社会影响力等因素,通过科学方法统整为严密的评价体系。实证调查发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和职场表现均比较满意,同时也指出了实践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人才质量 价值取向 毕业生调查 反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75 On the Rol

2、e of Graduates Survey in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Feedback PAN Ji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cal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university community increasingly high degre

3、e of concern, this study on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value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in order,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various evaluation should be subject to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atisfaction, employment rate of graduates and graduates in the workplace performance and long-t

4、erm factors such as social influence, through scientific methods integration of rigorous evaluation system. Empirical survey found that graduates and employers on their own competency and workplace are relatively satisfi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graduates, but also pointed out the existence of aspe

5、cts of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and other issues. Key words talents quality; value; Graduate Survey; feedback mechanism 1 研究背景 2013年开始,教育部要求重点大学对社会公布就业质量报告,要求各高校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相关信息,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2 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 “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宏观上取决于高等教育质量基本的价值取

6、向,具体的评价体系受到评价者需求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不同的评价主体需求各异,自然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从建国早期的培养革命者的政治本位取向,改革开放后转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本位取向,进入新世纪以后开始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过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所指出的: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更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众化阶段的高等

7、教育质量的内涵进行论述。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应该兼顾学术性、社会需要、受教育者意愿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谢维和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取向:一个是根据高等教育本身的学术规范和基本价值来建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标准;另一个取向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强调高等教育的质量应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接受客户的要求的质量标准。 由此可见,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该兼顾国家对高等教育政策目标、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社会人才需求和受教育者的意愿。 我国社会发展重心的变革是高等教育人才质量标准变迁的根本原因,从向经济建设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对大学生的数量、

8、质量和层次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得到彻底释放,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部分地区甚至进步到普及性阶段这彻底改变了高等教育质量观。 3 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内容 彭建章等在分析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背景下,提出建立以就业和社会适应性为视角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估机制。周芳从社会评价的主体、评价方法及评价内容等方面去构建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立体交叉的评价体系。 通过毕业生就业以及职业发展情况来评估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业质量一定程度反应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评价学校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

9、是否合理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用人单位是高校培养的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职业能力甚至道德品质最主要的评价者。因此,用人单位的评价集中在社会需求、毕业生的职业表现、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特点和相关的教学内容等。同时用人单位作为未来的买主,明确决定着高等教育最终的规模和产品的数量。 毕业生一方面了解学校具体的教学内容、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方式,另一方面对社会需求和自己的职业表现有直接的感受。所以毕业生对学校具体的人才培养最具有发言权,能够提供直接的改进建议。从毕业生的角度获取包括学生满意度、平均工资水平、职位晋升和职业能力与市场匹配度等评价信息,进而总结出对学校办学的综合评价。 因此,通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

10、跟踪调查,可以建立长期的反馈和评价机制。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情况,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需求及其对毕业生的评价等等对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招生规模等进行调整和完善,提升本校的教育质量,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毕业生调查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60年代被大多数高校应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专门的调查服务机构。美国的毕业生调查一般会涉及毕业生的满意度、收入、职业发展以及参与的公民活动等。通过调查所得数据来评价高校的教育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否有帮助,接受该大学的教育是否值得。 4 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实证分析 上海

11、财经大学从2014年10月中旬到2014年12月上旬通过网络调查、现场问卷和座谈等形式开展毕业生和雇主调查。调查内容为毕业校友的职业现状、能力素质评价(自评和雇主评价)以及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等。共收集到毕业校友问卷1120份(有效问卷1114份)、用人单位主管问卷451份(有效问卷393份),走访35家用人单位,与72位公司主管及53位校友进行了座谈交流。 数据显示,被调查校友没有换过工作的比例为70.26%,换过一次工作的为16.17%,换过两次工作的为7.91%,换过3次工作的为4.04%,换过3次以上的为1.62%。被调查校友对职业满意度评价较高,所有评价指标“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

12、的比例合计基本达到70%以上。如果从评分来看(满分为5分),对行业的满意度最高,达到4.02分以上;企业发展前景、职业价值观、职业规划目标和职业兴趣的得分均在3.75以上;工作环境、发挥能力特长、企业文化、职业平衡、单位管理水平、培训进修和晋升机会在3.50以上;薪酬满意度最低,为3.42分。 被调查者对自身职业素质的评价较高,大部分指标选择“比较好”和“非常好”的超过80%。用5分制来看,除“职业忠诚度”以外的其他评价指标均超过4分。职场适应能力、执行力、诚信和抗压能力得分均在4.20及以上;敬业精神、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工作激情和社会责任感的得分介于4.04.2之间。 被调查校友对各种教育

13、和培养方式的评价中,有效性评价最高的是企业实习(4.19分),图书馆资源的评价也在4.0分。国际化交流、学生活动实践、志愿者和公益活动的评分在3.75以上;社会调查、课堂教学、讲座、各类比赛、科研活动、文体活动和就业指导的有效性评分在3.50以上;勤工助学的有效性得分较低。 数据显示,用人单位主管对我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很高,“职业素养”所有评价指标“比较好”和“非常好”合计超过90%,用5分制来计算,大部分的评价指标得分在4.20以上。其中“诚信”得分最高(4.41分),执行力、职场适应能力、敬业精神得分均在4.30以上;沟通表达、工作激情、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和抗压能力在4.20-4.30之

14、间;职业忠诚度得分最后。 5 对策和建议 第一,被调查者(包括校友和雇主)均对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给予了正面评价,对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评价尤其突出。被调查者认为学校课程设置合理,专业课设计内容广,除本专业课程外,金融、数学、统计等课程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使他们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能积极正面地寻找解决方法,不断收获和成长。第二,被调查者指出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首先是专业性很强,人文类知识和氛围较为缺乏,影响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其次是职业方向性很强,学习和实践比较功利,过分看重实习和考证,不注重公益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再次,一些学生并不真正清楚自己适合的领域和方向,只是追随大

15、众的偏好,一股脑扎堆金融领域,就业范围不广,求职面不宽等等。第三,在跟踪调查的开展中我们发现了这项工作自身存在的不足。首先是跟踪调查工作应该由招生、教务、就业和具体院系等多部门联合行动,而非某一个部门独立完成,这样才能使调查成果对教育培养的促进效果最大化。其次是要充分运用现代的调查手段和方法,设置网络调查系统,通过微博、 、朋友圈等邀请合适对象来调查,能够大大提升问卷的回收率。再次研究中发现,各高校自行开展了不少有价值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评价实证研究,但评价指标体系各异,没有发现认可度较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也造成了各高校之间的评价缺乏可比较性。 高校自行开展的评价,有利于高校发现自身在人才培

16、养中的特点和问题,但把各个高校(尤其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定位相近的高校)放置在统一的评价体系和同一评价活动中,才能找出高校之间的差异,在比较和竞争中进步。在本研究过程中,未见有主管部门或研究机构进行过此类活动。只要存在大学,存在人才培养活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就应该受到重视和持续开展,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思考和实证分析具有长期的研究价值。 本论文为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部分成果 注释 董泽芳,黄建雄.60年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回顾与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1.50(3):132-14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房剑森.中国高等教育:政策与实践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彭建章,李兰涛,宣兆卫,申珍珍.以就业和社会适应性为视角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调查研究J.大学生就业,2012(22):30-36. 周芳.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10(7):9-12. 王辉,张小诗,刘海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1(11):38-40.第 9 页 共 9 页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