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1.41MB ,
资源ID:164157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6415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kuailexingkong)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

1、1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读图甲和图乙,完成第 12题。图甲 R 河流某处河谷横剖面示意图图乙 R 河流纵剖面与河谷形态示意图1.图甲中,河谷初期为“U”型,后来底部呈“V”型。形成该河谷形态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2.图乙中,E、F 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A. B. C. D.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知,图 1中河谷为“U”型谷与“V”型谷的组合,“U”型谷形成较早,“V”型谷形成较晚,“U”型谷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V”型谷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第 2题,读图可知

2、,E 为河流中游河水下切形成的倾斜的河流阶地,F 为河口附近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河口三角洲。答案 1.C 2.D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第 34题。3.图中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A.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C.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D.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4.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挪威峡湾 B.庐山C.崇明岛 D.长江三峡解析 第 3题,根据图中三地与河流的关系,可判断出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形成洪积 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为河漫滩平原;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为三角洲。第 4题,崇明岛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3、的;而挪威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庐山属于断块山;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答案 3.D 4.C读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完成第 56题。25.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最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 )A. B.C. D.6.上题中的这两个村落可能发展为城镇,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解析 第 5题,和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第 6题,交通便利是两个村落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主要因素。答案 5.D 6.D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 ,乙图是 ,二者都是河流 地貌。 (2)若甲、乙两

4、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 则甲在 处分布,乙在 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 AB 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 砾石 粉砂B.粉砂 黏土 砾石C.砾石 粉砂 黏土D.砾石 黏土 粉砂(4)根据图甲判断,沿 CD 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解析 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洪积 冲积平原,乙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 GF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F 位于山口前,可能会形成洪积冲积平原;E 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

5、三角洲。第(3)题,甲图中由 A到 B地势趋于平坦,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由景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洪(冲)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 B图符合。答案 (1)洪积 冲积平原 三角洲 堆积(2)F E(3)C(4)B3能力素养拓展读地貌模式图,完成第 12题。1.由图可知 ( )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解析 第 1题,图中显示扇形地中下部为绿洲分布区,说明

6、其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第 2题,冲积扇是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后沉积形成的。答案 1.C 2.B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34题。3.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C. D.4.形成该河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冰川侵蚀D.冰川堆积解析 第 3题,河谷的形成过程是河水先向下侵蚀,形成“V”型河谷;然后河水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拓宽,河流更为弯曲;最后河谷继续变宽,形成槽型谷。第 4题,河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答案 3.C 4.A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

7、了金刚石。读图,完成第 56题。45.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6.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 B.C. D.解析 第 5题,甲地处于河流弯曲处的凸岸,流速较慢,流水沉积作用显著。第 6题,金刚石堆积物是由流水搬运而来的,故金刚石矿一定位于甲地上游,排除 A、D 两项;金刚石是在岩浆岩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答案 5.B 6.B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聚落景观图。读图,完成第 78题。7.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 )聚落规模大 聚落规模小 呈团块状分布 呈带状沿河分布A. B. C. D.8.该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C.长

8、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解析 第 7题,据图可知,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且呈带状沿河分布。第 8题,结合上题可判断,该聚落可能位于我国南方河流冲积平原地区。答案 7.D 8.C9.(研究性学习)“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结合某同学搜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原因。5(2)指出图乙中村落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意义。(3)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的不利影响。解析 第(1)题,聚落遗址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原因可从凸岸和凹岸部位流水的侵蚀或堆积作用分析。第(2)题,村落沿河分布,原因可从生活取水、农业生产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建设成本、线路选择、自然灾害等角度归纳。答案 (1)位于河流的凸岸处。由于水力的惯性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流的凹岸,使其不断被侵蚀,而凸岸一侧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地势平坦,适宜居住。(2)沿河谷分布。河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利于生产、生活取水;交通运输便捷。(3)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或喀斯特地貌发育),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