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D10582 水利电力部文件 关于颁发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的通知 (82)水电技字第23号 以一九六二年水电部颁水工混凝土试验方法为基础,补充修订的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编号为SD10582)已经审查通过,现予颁发,自一九八三年一月起实施。执行中有何意见与问题,可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直接联系。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八日 编写说明 自一九六二年水利电力部颁发水工混凝土试验方法(试行)以来,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十年来,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水工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果,国际上的混凝土试验技术和标准化工作也有较大的发展。一九七七年水利电力部组织成立
2、水工混凝土试验方法修订小组,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共同负责,并协同水电一局、五局、八局、东北勘测设计院、成都勘测设计院,天津勘测设计院、三三工程局,六一九部队,河北省大黑汀水库,广西大化水电工程指挥部,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市水利局等,共18个单位,对水工混凝土试验方法进行重新修订工作。 本规程是以一九六二年部颁试行的水工混凝土试验方法为基础,总结了国内多年来水工混凝土试验研究的成果,又吸取了国内外同类方法的部分长处,并通过一定的补充、验证而修订的。一九八年初提出水工混凝土试验方法送审稿及水工混凝土
3、试验方法编写说明。发至全国水利水电系统各单位征求意见。同年九月,水利部科技局、电力部科技委共同召开水工混凝土试验方法送审稿的审查会议,对该送审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定名为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一致同意经修改后报部审批。 新编的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包括水泥、混合材、骨料、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砂浆、水质分析、外加剂等八章。并列有三个附录,共121项。其中92项经长期实践证明,方法比较成熟可靠,正式列为部颁项目;另有17项,方法虽较成熟,但本部门使用经验不足,列为部颁试行项目,这些项目名称的右方以试行标注。还有12项(包括附录部分),从方法本身到使用实践,在本部门均不够成熟,但实际工作中还有需要,因此仍
4、列入本规程,但仅作参考。此类项目编号的左上方注有“*”号以示标记。 先后参加本规程修订工作的有: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关英俊、李金玉、沙慧文,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朱兴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郭飞骐,东北勘测设计院黄立中,天津勘测设计院王足献,水电八局高家训,水电一局王泽民、肖长玉,成都勘测设计院黎尚周,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方定正,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蔡正咏等同志。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本次修订工作只是基于目前的条件和水平进行的,今后还需要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为此,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并请函寄北京市木樨地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修订小组 1982年6月
5、第一章 水泥 第1.0.1条10180 水泥比重测定方法 (摘引自GB20863) 一、仪器设备 检定水泥比重用的比重瓶。容积为220250m3,带有长1820cm、直径约1cm的细颈。细颈上有刻度读数,精确至0.1cm3(见图1.0.1)。 测定比重时,须在相同温度下得到两次读数,因此须准备恒温水槽或其他保持恒温的盛水玻璃容器。恒温容器温度应能维持在0.5。 二、检定方法 1.将无水煤油注入比重瓶中至零点刻线(以弯月液面的下部为准)。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必须控制在比重瓶刻度时温度),恒温半小时,记下第一次读数。 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比重瓶。用滤纸将比重瓶内零点以上
6、的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净。 3.称取在1105温度下干燥1h的,并且是已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的水泥60g,称准至0.01g,用小匙装入比重瓶中。摇动比重瓶,排去其中的空气泡,再放入恒温水槽,在相同温度下恒温半小时。记下第二次读数。 图1.0.1 水泥比重瓶 (单位:mm) 三、试验结果处理 1.比重按(1.0.1)式计算: =PV(1.0.1) 式中 水泥的比重; P装入比重瓶的水泥重量,g; V被水泥所排出的液体体积,亦即将第二次读数减去第一次读数,cm3。 2.比重须以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计算精确至0.01。两次试验结果的差不得超过0.02。 第1.0.2条10280 水泥比表面积测
7、定方法 (摘引自GB20763) 一、定义与原理 1.水泥的比表面积。以1g水泥所含颗粒的表面积表示,其单位为cm2/g。 2.本方法主要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一定空隙和固定厚度的水泥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即根据测得的空气流速计算而得。 二、仪器设备 试验仪器采用透气仪:仪器的装置见图1.0.2-1、图1.0.2-2和图1.0.2-3。其构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图1.0.2-1 正面装置图 图1.0.2-2 背面装置图 图1.0.2-3 比表面积装置系统图 1圆筒;2气压计;3活塞;4负压调整器;5抽气球 (1)圆筒(图1.0.2-4):放置水泥粉末试样用,为一内
8、径25.10.1mm的钢质圆筒1,截面相当于5cm2。在圆筒内壁下部有一凸边,上面放有一穿孔圆板2,下面为螺旋底盖3,旋紧在圆筒底部,在穿孔板以下圆筒壁上装有一个通气管4。穿孔板为一钢质薄板,厚2mm,直径25.10.1mm,具有90个孔,孔径1.2mm,均匀分布在板面上。 (2)捣器(图1.0.2-5):为捣实圆筒内试料至一定体积时用。由圆柱捣体1,支持环2及把手3组成。 捣体中心有垂直于底面的通气道。捣体的大小应与圆筒内径相适应,可自由伸入,其与圆筒壁接触的空隙应为0.1mm。 支持环与捣器下平面之间的距离应当是:当捣体伸入圆筒内,当支持环与圆筒口相接触时,捣器底面至穿孔板之间的距离恰好为
9、150.5mm。 (3)气压计(图1.0.2-6):由内径5mm高250mm的玻璃管制成。气压计的一端是开口的,具有直径为28mm的整个扩大部分1,另一端连接负压调整器和圆筒,具有直径为26mm的两个扩大部分2。上面的扩大部分用以测定比表面积大的粉末,下面的扩大部分用来测定比表面积小的粉末。两个扩大部分上下的细颈上,均刻有标记(B、C、D),气压计中注入带颜色的水。 图1.0.2-4 圆筒 图1.0.2-5 捣器 (4)负压调整器(图1.0.2-7):为高310mm,直径38mm的玻璃容器1。容器内插入固定的排水管3,容器侧面带有一个三通管2,用以连接仪器其他各部分。容器内注入饱和的食盐水,食
10、盐水的量。必须使抽气时气压计中的水位能升至规定的高度A(见图1.0.2-6)。 图1.0.2-6 气压计 图1.0.2-7 负压调整器 除以上四部分外,还需备有抽气球、中性密度定性滤纸、精确至1的温度计、精确至0.5s的秒表。 三、仪器的校准 1.仪器漏气的检查。进行试验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漏气,检查的方法是,用胶皮塞塞紧圆筒口,抽气,关闭活塞,在5分钟内液面如未下降,就证明仪器未漏气。否则必须找出漏气处加以密封。 2.圆筒中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代替法测定料层体积。先在圆筒中穿孔板上填二片滤纸。然后在圆筒中注满水银,用薄玻璃板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g,重复几次测
11、定,使数值不变为止。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中加入适量的试样,再把取出的一片滤纸盖在上面,用捣器压实试料层,压到规定厚度,即支持环与圆筒边接触,再把水银装满圆筒压平,同样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测定,至水银重量不变为止,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cm3)按(1.0.2-1)式计算 VPPr=12水银(1.0.2-1) 式中 P1未装试料时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 P2装试料后,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g; r水银在试验温度下水银密度,g/cm3,见表1。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采取二次相差不超过0.02cm3的平均值,每隔一季度至半年应该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以避免由于圆筒磨损而造成的试验误差(使用滤纸改变时亦
12、应重新校正)。 3.仪器常数的测定。用已知比重、比表面积的标准试样,按下述“四”、“五”条规定的操作方法,分别测定空气流过水泥层而进入气压计上下两个扩大部分所需的时间,然后按下述“六”1条计算公式算出相应的仪器常数K上和K下。仪器常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该重新校正: (1)圆筒内试料层体积改变时; (2)应用滤纸的种类和质量改变时。 仪器常数,至少应采取三次试验的平均值,每次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别不得超过2%。 4.试验前,观察气压计中颜色水静止时的液面,是否保持与测定仪器常数时的液面一致(即图1.0.2-6标记E),否则须予以调整。 四、试样的制备 1.检验用的水泥试样,必须先在烘干箱中,以11
13、05干燥1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装入圆筒中的水泥的重量,应使捣器捣实后,恰能达到所规定的体积,其重量可按(1.0.2-2)式算出: P r Vm= ()1(1.0.2-2) 式中 P水泥称量,g; r水泥比重; V圆筒中试验用的试料层体积,亦即圆筒的有效体积,cm3。 m水泥层捣实后的空隙率,即圆筒中水泥空隙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水泥层空隙率规定采用m=0.480.02。 注:如果按上列公式算出的水泥重量,在圆筒的有效体积中容纳不下。或者经捣实后,未能充满圆筒的有效体积,则允许适当地变更空隙率以减少或增添水泥称量。 3.水泥装入圆筒内的方法如下:将穿孔圆板安装于圆筒内,上面铺
14、一张圆形滤纸。将称量好的水泥(精确至0.01g)放入圆筒内,在桌面上以水平方向轻轻摇动圆筒,使水泥层表面平坦,然后在水泥层上再铺一张圆形滤纸,以捣器均匀捣实试料至支持环紧紧的接触到圆筒边并旋转一周为止。然后将捣器抽出。 注:滤纸不得重复使用。 五、测定方法 将圆筒中称量的水泥捣实后,打开仪器阀门。用抽气球抽气,使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图1.0.2-6中刻度A处)。关闭阀门,当液面下降到B处时,开始计时,当液面徐徐下降到C处时,记下液面从B到C所需的时间,及试验时的温度。这样重复测定二次。 注:当液面从B到C所需时间小于35s时,就应采用下面的扩大部分,记录液面从C到D所需的时间。在计算时用下面扩
15、大部分的仪器常数K下下计算。 六、计算 1.按(1.0.2-3)式计算比表面积: SKrmmT=3211()(1.0.2-3) 式中 S水泥的比表面积,cm2/g; K仪器常数,根据已知比重,比表面积的标准试样,对两个扩大部分,分别进行测定,上面扩大部分的仪器常数为K上,下面扩大部分的常数为K下; r水泥的比重; m压实后水泥层的空隙率,mm321()可由表1.0.2-2查得; T气压计中液面经扩大部分从B(C)下降至C(D)所需时间,s; 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1见表1.0.2-1。 表1.0.2-1 不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和水银密度值 温度() 空气粘度(P) 1水银密度(g/cm3)
1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0.0001749 0.0001759 0.0001768 0.0001778 0.0001788 0.0001798 0.0001808 0.0001818 0.0001828 0.0001837 0.0001847 0.0001857 0.0001867 0.0001876 75.64 75.41 75.21 75.00 74.79 74.58 74.37 74.16 73.96 73.78 73.58 73.38 73.19 73.01 13.58 13.57 13.57 13.56 13.56 13.5
17、5 13.55 13.54 13.54 13.53 13.53 13.52 13.52 13.51 表1.0.2-2 水泥层空隙率数值 m mm321()m mm321()m mm321()m mm321()0.450 0.451 0.452 0.453 0.454 0.455 0.456 0.457 0.458 0.459 0.460 0.461 0.462 0.463 0.464 0.465 0.466 0.467 0.468 0.469 0.470 0.471 0.472 0.473 0.474 0.475 0.549 0.552 0.554 0.557 0.560 0.563 0.56
18、6 0.569 0.572 0.575 0.578 0.581 0.584 0.587 0.590 0.593 0.596 0.599 0.602 0.605 0.608 0.611 0.614 0.617 0.620 0.624 0.476 0.477 0.478 0.479 0.480 0.481 0.482 0.483 0.484 0.485 0.486 0.487 0.488 0.489 0.490 0.491 0.492 0.493 0.494 0.495 0.496 0.497 0.498 0.499 0.500 0.501 0.627 0.630 0.633 0.636 0.63
19、9 0.643 0.646 0.649 0.652 0.656 0.659 0.662 0.666 0.669 0.672 0.676 0.679 0.683 0.687 0.690 0.693 0.697 0.700 0.704 0.707 0.711 0.5020.5030.5040.5050.5060.5070.5080.5090.5100.5110.5120.5130.5140.5150.5160.5170.5180.5190.5200.5210.5220.5230.5240.5250.5260.5270.714 0.718 0.721 0.725 0.729 0.733 0.736
20、0.739 0.743 0.747 0.751 0.755 0.758 0.762 0.766 0.770 0.774 0.777 0.781 0.785 0.789 0.793 0.797 0.801 0.805 0.809 0.528 0.529 0.530 0.531 0.532 0.533 0.534 0.535 0.536 0.537 0.538 0.539 0.540 0.541 0.542 0.543 0.544 0.545 0.546 0.547 0.548 0.549 0.550 0.813 0.817 0.821 0.825 0.829 0.833 0.837 0.842
21、0.845 0.850 0.854 0.858 0.863 0.867 0.871 0.875 0.880 0.884 0.889 0.893 0.898 0.902 0.906 2.如果水泥比表面积试验中,采用的空隙率与测定仪器常数时所用标准试样的空隙率一致,而且温度相差在2范围内时,则计算公式可简化如下: SSTTsss=(1.0.2-4) 式中 Ss标准水泥样的比表面积,cm2/g; s标准水泥试样的比重; Ts标准水泥样测定时,气压计中液面由B(C)下降至C(D)所需的时间,s。 3.水泥比表面积由二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计算应精确至10cm2/g,10cm2/g以下的数值按四舍五入
22、计。每次试验结果与所得平均值的相差不得超过2%。否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以误差在2%以内的二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来确定。 第1.0.3条10380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摘引自GB134577) 本方法包括水筛法及干筛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品种水泥。 一、水筛法 1.仪器: (1)筛子:是采用方孔边长0.080mm的铜丝网筛布,筛框有效直径125mm、高80mm。筛布应紧绷在筛框上,接缝必须严密。 (2)筛坐:是用于支撑筛子,并能带动筛子转动,转速约50r/min。 (3)喷头:直径55mm,面上均匀分布90个孔,孔径0.5
23、0.7mm。安装高度以离筛布50mm为宜。 2.检验方法: (1)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 (2)称取试样50g,倒入筛内立即用洁净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再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用水压0.30.8kgf/cm2的喷头连续冲洗3min。 (3)筛毕取下,将筛余物冲到一边,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全部移至蒸发皿(或烘样盘)中。沉淀后,将水倾出、烘干、称重,称准至0.1g。以其克数乘2即为筛余百分数。 (4)筛子应保持洁净,定期检查校正,喷头应防止孔眼堵塞。 注:常用的筛子可浸于净水中保存,一般在使用2030次后就须用0.30.5N的乙酸或食醋进行清洗。 二、干筛法 1.筛子。
24、采用方孔边长0.080mm的铜丝网筛布。筛框有效直径150mm、高50mm,筛布应紧绷在筛框上,接缝必须严密,并附有筛盖。 2.检验方法。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试验前须烘干。称取烘干试样50g倒入筛内,用人工或机械筛动,但将近筛完时,必须一手执筛往复摇动,一手拍打。摇动速度每分钟约120次。其间,筛子应向一定方向旋转数次,使试样分散在筛布上,直至每分钟通过不超过0.05g时为止。称量筛余物,称准至0.1g,以其克数乘2即为筛余百分数。 筛子必须经常保持干燥、洁净,定期检查、校正。 三、试验结果处理 1.水筛法和干筛法均以一次检验测定值作为鉴定结果。 2.水筛法
25、和干筛法的鉴定结果如发生争议时,以水筛法为准。 第1.0.4条10480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摘引自GB134677)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一、仪器设备 1.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图1.0.4-1)。是由铁座1与可以自由滑动的金属圆棒2构成;松紧螺丝3用以调整金属棒的高低。金属棒上附有指针4,利用量程075mm的标尺5指示金属棒下降距离。 测定标准稠度时,棒下装一金属空心试锥,锥底直径40mm,高50mm。装净浆用的锥模,上口内径60mm,锥高75mm(图1.0.4-2)。
26、 图1.0.4-1 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 1铁座;2金属圆棒;3松紧螺丝;4指针;5标尺 图1.0.4-2 试锥和锥模(单位:mm) 测定凝结时间时,取下试锥,换上试针(图1.0.4-3)。试针直径1.10.04mm,长50mm,必须用硬钢丝制成,不得弯曲。装净浆用的圆模,上部内径65mm,下部内径75mm,高40mm(图1.0.4-4)。标准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滑动部分的总重量为3002g。 2.净浆搅拌机。是由搅拌翅和平底搅拌锅组成。搅拌翅转速每分钟90转,其形式和尺寸如图1.0.4-5所示。锅的内径130mm,深95mm,搅拌翅与锅壁锅底的间隙0.20.5mm。 3.人工拌和搅拌锅
27、用球形钵(图1.0.4-6),口径400mm,深100mm。拌和铲(图1.0.4-7)直径100mm,均由薄钢板制成。 图1.0.4-3 试针(单位:mm) 图1.0.4-4 圆模(单位:mm) 4.沸煮试饼用的沸煮箱,内设篦板,篦板与箱底受热部位的距离,不得小于20mm,箱壁最好装有阀门,用以均匀地补充水量(图1.0.4-8)。 二、试样及用水 1.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 2.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 三、温、湿度 试验室温度为1725,相对湿度大于50%。养护箱温度203,相对湿度大于90%。 水泥试样及拌和水温度应与室温相同。 四、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28、 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固定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前者为准。 图1.0.4-5 搅拌翅(单位:mm) 图1.0.4-6 球形钵(单位:mm) 图1.0.4-7 拌和铲(单位:mm) 2.试验前须检查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应运转正常。 3.水泥净浆可用机械拌和,也可用人工拌和。 拌和用具先用湿布擦过,将称好的400g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拌和水量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按经验找水;采用固定水量方法时用114mL。 机械拌和时,将锅放到搅拌机上,放下搅拌翅,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水量准确至0.5mL。从开动机器起
29、,拌和5min。 人工拌和时,用拌和铲在水泥上划一小坑,将拌和水一次倒入坑内,水量准确至0.5mL。用水泥将坑盖没,先轻轻拌和,然后在不同方向翻动挤压均匀拌和。从加水起拌和5min。 4.拌和完毕,立即将净浆一次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5.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2mm时拌和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P)。以水泥重量百分数计。 如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行试验,直至达到282mm时为止。 6.用固定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
30、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可按下面经验式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 P=33.4-0.185S (1.0.4) 注: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 五、凝结时间的测定 1.测定前,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并调整仪器使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 2.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四”3条的试验步骤制成水泥净浆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后刮平,然后放入养护箱内。 3.测定时,从养护箱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试针自由沉入净浆,观察指针读数。 图1.0.4-8 沸煮箱 1蓖板;2开关;3水位管 最初测定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
31、撞弯,但初凝时间仍必须以自由降落测得的结果为准。 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每次测定不得让试针落入原针孔内,每次测定完毕,须将圆模放回养护箱,并将试针擦净。 测定过程中,圆模应不受振动。 4.由加水时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0mm时,所需时间为初凝时间;至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时,所需时间为终凝时间。 六、安定性的检验 1.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四”3条的试验步骤制成的净浆中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呈球形,放在涂油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饼的中央抹动,做成直径7080mm,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
32、,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养护箱内,自成型时起,养护243h。 2.由玻璃板上取下试饼,置于沸煮箱内水中的篦板上,加热至沸,再连续沸煮4h。在整个沸煮过程中,使水面高出试饼30mm以上。煮毕将水放出,待箱内温度冷却至室温时,取出检查。 3.煮后试饼经肉眼观察未发现裂纹,用直尺检查没有弯曲,称为体积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第1.0.5条10580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摘引自GB17777)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以及粉煤灰水泥的抗折与抗压强度检验。凡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品种水泥经试验确定水灰比后,亦可适用。 一、仪器设备 1.胶砂搅拌机: (1)胶砂
33、搅拌机为双转叶片式,搅拌叶和搅拌锅(图1.0.5-1)作相反方向转动。锅的内径195mm,深度150mm。叶片和锅应由耐磨的金属材料制成。叶片轴心与锅中心的偏心距为锅内径的1/6。 图1.0.5-1 胶砂搅拌机 1搅拌叶;2搅拌锅(单位:mm) (2)叶片和锅底、锅壁的间隙均为1.50.5mm。 (3)搅拌锅的转速每分钟65转。搅拌叶的转速每分钟137转。 2.胶砂振动台; (1)胶砂振动台(图1.0.5-2)由装有两个对称偏重轮的0.25kW电动机产生振动,其频率为每分钟28003000次,台面放上空试模时中心振幅为0.850.05mm。振动部分(包括电动机、台面、卡具和拉杆)的总重量为32
34、0.5kg。 图1.0.5-2 胶砂振动台 1台面;2弹簧;3偏重轮;4电动机 (2)振动台台面面积约为360360mm。台面上装有卡具能把试模和下料漏斗紧紧夹住。振动台应固定于混凝土基座上。 (3)振动台装有制动器,能使电动机在停车后5s内停止转动。 3.试模及下料漏斗: (1)试模为可装卸的三联模(图1.0.5-3):由隔板、端板、底座组成,隔板和端板应有编号。组装后内壁各接触面应互相垂直,其有效尺寸如表1.0.5-1。 图1.0.5-3 试模 1隔板;2端板;3底座 隔板与端板应由硬质钢材制造;底座可用铸钢或铸铁制造。隔板与端板表面及底座上表面必须磨平。 (2)下料漏斗(图1.0.5-4
35、):由漏斗和模套组成。漏斗用0.5mm白铁皮制做,下料口宽度一般为45mm。模套高度为25mm,用金属材料制做。 试模和下料漏斗的总重量为8.50.5kg。 图1.0.5-4 下料漏斗(单位:mm) 1漏斗;2套模 4.抗折试验机: (1)抗折试验机一般采用双杠杆式的。也可采用性能符合要求的其它试验机。抗折夹具尺寸如表1.0.5-2。 表1.0.5-1 试验有效尺寸表 符 号 制 造 尺 寸 (mm) 磨损后允许尺寸 (mm) A B C 160 40-0.1 40+0.140+0.2 40-0.2表1.0.5.2 抗折夹具尺寸 符 号 制 造 尺 寸 (mm) 磨损后允许尺寸 (mm) 加荷
36、与支撑圆柱直径 两个支撑圆柱中心间距 10+0.1 1000.210-0.2 (2)加荷与支撑圆柱必须用硬质钢材制造。圆柱应可调整和更换。两个支撑圆柱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保证试验时与试体长度方向垂直。加荷圆柱应处于两个支撑圆柱的中央,并与其平行。 (3)杠杆式抗折试验机的加荷铅弹直径为23mm。 5.抗压试验机和抗压夹具: (1)抗压试验机吨位以2030t为宜,误差不得超过2.0%。 (2)抗压夹具由硬质钢材制成,加压板长62.50.1mm,宽不小于40mm。加压面必须磨平。加荷时上下压板应互相对准。 6.刮平刀。断面为正三角形,边长26mm。包括两个手柄的总长度约为32cm。 二、材料 1
37、.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 2.标准砂应符合GB17877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的质量要求。 3.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 三、温、湿度 1.试验室温度为1725,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和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室温相同。 2.养护箱温度203,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202。 四、试体成型 1.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干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 2.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为12.5。水灰比按同品种水泥固定。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为0.44;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为0.46。 3.每成型三
38、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表1.0.5-3。 表1.0.5-3 砂浆材料用量表 材 料 用 量 水泥(g) 540 标准砂(g) 1350 拌和水(mL) 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 粉煤灰水泥 238 238 238 248 248 4.胶砂搅拌时先将称好的水泥与标准砂倒入搅拌锅内,开动搅拌机。拌和5s后徐徐加水,30s内加完,自开动机器起搅拌3min停车。将粘在叶片上的胶砂刮下,取下搅拌锅。 5.在搅拌胶砂的同时将试模及下料漏斗卡紧在振动台台面中心。将搅拌好的全部胶砂均匀地装入下料漏斗中,开动振动后,胶砂通过漏斗流入试模的下料时间应为2040s(下料时间以漏斗三格中的两格出
39、现空洞时为准)。振动两分钟后停车。 注:下料时间如在2040s以外。须调整漏斗下料口宽度或用小刀划动胶砂加速下料。 6.振动完毕,取下试模,用刮平刀轻轻刮去高出试模的胶砂并抹平。接着在试体上编号,编号时应将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 7.试验前或更换水泥品种时,搅拌锅、叶片和下料漏斗等须用湿布抹擦干净。 五、养护 1.编号后,将试模放入养护箱养护。养护箱内篦板必须水平。243h后取出,脱模,脱模时应防止试体损伤。硬化较慢的水泥允许延期脱模,但须记录脱模时间。 2.试体脱模后即放入水槽中养护,试体之间应有间隙,水面至少高出试体2cm。养护水每两周更换一次。 六、强度试验 1.各龄期的
40、试体必须在下列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 龄 期 时 间 3d 7d 28d 3d2h 7d3h 28d3h 试体从水中取出后,在强度试验前应用湿布覆盖。 2.抗折强度试验: (1)每龄期取出三条试体先做抗折强度试验,试验前须擦去试体表面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应使侧面与圆柱接触。 (2)采用杠杆式抗折试验:试验时,试体放入前,应使杠杆在不挂铅弹桶的情况下成平衡状态。试体放入后调整夹具,使杠杆在试体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平衡位置。 (3)抗折试验机试验时加荷速度为每秒50.5kg。 采用150杠杆式抗折试验机时,铅弹流速为每秒10010g。铅弹及桶称量时应准确至1
41、0g。 (4)抗折强度按(1.0.5-1)式计算: RPLbhPf=320 2342.(1.0.5-1) 式中 Rf抗折强度,kgf/cm2; P破坏荷重,kg; L支撑圆柱中心距即10cm; b、h试体断面宽及高均为4cm。 抗折强度计算至0.1kgf/cm2。 注:采用杠杆比150试验时,0.234须乘以50,即为11.7。 (5)抗折强度结果以三块试体平均并取整数。当三个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予剔除,以其余两个数值平均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如有两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重做试验。 3.抗压强度试验: (1)抗折试验后的二个断块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
42、,试体受压面为46.25cm。试验前应清除试体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或杂物。试验时以试体的侧面作为受压面,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机压板中心。 (2)压力机加荷速度为每秒500kg,在接近破坏时应严格控制。 (3)抗压强度按(1.0.5-2)式计算: RPSPc=004.(1.0.5-2) 式中 Rc抗压强度,kgf/cm2; P破坏荷重,kg; S受压面积即46.25,cm2。 抗压强度计算至1kgf/cm2。 (4)六个抗压强度结果中剔除最大、最小两个数值,以剩下四个平均均作为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不足六个时,取平均值。不足四个时,应重做试验。 第1.0.6条10680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一、
43、目的及适用范围 测定水泥胶砂流动度,确定水泥胶砂需水量。 二、仪器设备 1.胶砂搅拌机与本规程10580“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相同。 2.跳桌如图1.0.6所示,主要技术要求是,跳桌圆盘直径3001mm;跳动部分总重量3.450.02kg;圆盘跳动落距100.1mm。 图1.0.6 跳桌 1推杆;2圆盘;3托轮;4凸轮;5一数控装置; 6手轮;7截锥圆模;8模套;9捣棒 3.试模为截锥圆柱,上口内径700.5mm,下口内径1000.5mm,高600.5mm,截锥圆模上有套模,套模下口须与圆模上口配合。 4.捣棒直径20mm,长约200mm的金属棒。 5.卡尺:量程200300mm。 三、试验
44、步骤 1.材料准备: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合均匀,过0.9mm方孔筛。标准砂应符合GB17877“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要求。 2.胶砂制备每次试验用水泥300g,标准砂750g,按预定水灰比计算用水量。搅拌按本规程10580“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中的“四”第4条规定进行。 3.用湿布擦湿跳桌台面、捣棒、截锥圆模及套模,将截锥圆模套上套模,置于跳桌中心。 4.用手扶持圆模不动,将拌好的砂浆分两层装入模内。第一层装至模高的三分之二,用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插捣15次,第二层装至高出圆模约2cm,用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插捣10次,插捣深度至第一层胶砂的表面为止。 5.捣实后取下套模,用刮刀将高出圆模的砂
45、浆刮去并抹平,清除掉落在跳桌上的砂浆。 6.将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然后以每秒一次的速度转动跳桌手轮30次。 7.用卡尺测量砂浆底部的扩散直径,以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平均值为该胶砂流动度的测定值,用mm表示。 四、试验结果处理 测定结果如不符合规定的胶砂流动度,应重新调整水灰比,按上述操作步骤2、3、4、5、6、7条重新进行测试,直至胶砂流动度符合要求为止。此时的水灰比计算出的需水量。即为所求的需水量。 第1.0.7条107(1)80 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 (摘引自GB202280)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在热量计周围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直接测定热量计内水泥胶砂温度的变化,计算热量计内积蓄和散
46、失热量的总和,从而求得各种水泥水化热。本方法适用于七天内的水泥水化热测定。 二、仪器设备 1.热量计: (1)保温瓶:可采用备有软木塞的五磅广口保温瓶,内深约220mm,内径为85mm; (2)截锥形圆筒:用厚约0.5mm的黄铜(或白铁皮)制成,高170mm,上口径75mm,底径65mm,带盖,盖的中心有一个直径为8mm的小孔; (3)长尾温度计:050,刻度精确至0.1,温度计水银球至0的间距约150mm; (4)温度计套管:可用直径较温度计水银球大2mm,长约120mm的玻璃管或同尺寸的铜管。 2.恒温水槽。容积大小可根据安放热量计的数量,以及温度易于控制的原则来确定。水槽内水的温度应准确
47、控制在200.1,水槽内应装有下列附件: (1)搅拌器; (2)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可采用低压电热丝及电子继电器等自动控制; (3)温度计:精确度为0.1; (4)固定热量计的支架与夹具。 3.其他:拌合锅、拌合铲、电炉、封口用的胶泥(或石蜡、火漆)、塑料薄膜等。 三、试验步骤 1.准备工作: (1)温度计须在15、20、25、30、35及40范围内与标准温度计进行校正,绘出校正曲线。 (2)软木塞:为防止软木塞透水或吸水,应用石蜡涂封,软木中如有较大孔洞可先用胶泥堵封后再涂石蜡。在封蜡前先将软木塞中心钻一小孔(插温度计用),并称重,封蜡后再称重以求得蜡重。然后在小孔中插入长尾温度计,使温度计水
48、银球离软木塞底面约12cm,最后再用腊封严软木塞与温度计之间的空隙。 (3)保温瓶、软木塞、截锥形圆筒、温度计等均需编号并称重,每套仪器部件不宜互换。否则需重新计算热量计的平均热容量。 2.热量计的平均热容量按(1.0.7-1)式计算: CggggggV=+ + + + + +02204520 2 0 095 0 79 0 4 0 4612345.(1.0.7-1) 式中 C不装水泥胶砂时热量计的平均热容量,cal/; g保温瓶重,g,0.2为玻璃的比热; g1软木塞重,g,0.45为软木的比热; g2套管重,g,0.2为玻璃的比热,如铜管则为0.095; g3截锥形圆筒重,g,0.095为铜的比热,如用白铁皮制比热为0.11; g4软木塞底面的蜡重,g,0.79为蜡的比热; g5塑料薄膜重,g,0.4为塑料薄膜的比热; V温度计伸入热量计的体积,cm3,0.46为玻璃的容积比热,cal/(cm3)。 3.热量计散热常数的测定: (1)试验前热量计各部件和试验用品应预先在202下恒温24h。 (2)在截锥圆筒上面盖一块1616cm,中心带有圆孔的塑料薄膜,边缘向下摺折,用橡皮筋箍紧,然后放置于热量计中,并固定防止摇动。用漏斗向圆筒内注入550mL约45的温水,再将备好插有温度计(带玻璃套管或铜套管)的软木塞盖紧,并在保温瓶与软木塞之间用蜡或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