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知识数据库,高端数据库,第十三单元 中国地理,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技能数据库,区域地理,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预测数据库,考情预测 1.考情总结: (1)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涉及:以某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为背景,分析其成因的分布规律,评价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特点和差异的比较;区域内资源的配置,人类生产和生活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区域定位我国不同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的掌握以及知识的灵活应用。 (2)从考查方向看,通常以我国某局部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或以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
2、 (3)从题型上看,以综合题为主,选择题也有一定比重。,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备考建议: (1)重视以下考点内容:我国自然地理特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2)题型重视综合题。 (3)联系现实热点,以我国重点工程(高速铁路建设、新能源开发、河流整治、澳门回归十周年、横琴岛经济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开发、西部大开发、两岸关系新发展)和时政热点区域的地图为载体,或以数据、图表为媒介,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1
3、. (2009年江苏地理)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1)(2)题。(双选)(1)前30名城市个数较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 ) A湘、粤、闽 B苏、皖、鄂 C京、辽、鲁 D沪、浙、赣,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A自然条件 B旅游资源 C城市建筑 D生态环境【点拨】 本组题主要考查对中国政区认知及中国西北地区环境、资源的综合认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
4、特征、名称等。【解析】 第(1)题,将各组合中前30名城市个数计算出来即可。第(2)题,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西北地区城市的发展。【答案】 (1)AB (2)AD,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2009年宁夏文综)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回答(1)(3)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
5、)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点拨】 本题考查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原因以及洞庭湖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解析】 第(1)题,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条件在于气候(纬度低、气候适宜,适宜越冬)、湿地面积广、滩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
6、。第(2)题,“一条线”、“一大片”反映出湖区水域轮廓的变化,可从水量、水位的变化进行分析。第(3)题,“湿地减少”、“湖泊面积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影响,但人为原因占主导,即围湖造田、湿地开发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量下降。 【答案】 (1)A (2)C (3)B,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3(2009年江苏地理)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回答(1)(2)题。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
7、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2)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 B C D,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点拨】 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景观照片等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相关中国地理知识的掌握。【解析】 第(1)题,材料提示小明的考察时间为810月,为我国夏季,所带物品有墨镜、遮阳帽、防晒霜,说明日照强烈,羽绒服说明气温低、温差大,防水服说明有较强烈的雨雪天气。第(2)题,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大草原,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答案】 (1)A (2)B,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
8、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4(2009年广东地理)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选)( )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9、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点拨】 本题考查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获取图表信息、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综合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解析】 第(1)题,据甲图图例可知,当地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加之该区域地形高低落差大,包括我国横断山区在内,故水力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第(2)题,据乙图可知,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据丙图可知,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第(3)题,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原
10、因是植被破坏,流水侵蚀加剧。其结果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湿度减小,肥沃的表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流失的土壤在河道、湖泊淤积使其泄洪能力降低,导致水旱灾害频繁。植物种类增长应该是生态环境改良的结果。第(4)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有降水、地形、土质条件、植被状况。第(5)题,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对策是恢复自然植被。,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答案】 (1)水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任选三个) (2)旱地 增大 (3)BCD (4)自然因素: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 (5)治理对策:(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
11、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答案】 西高东低 多种多样 面积广大 相差不大 相差很大 冬季风 海洋 夏季风 夏季风进退规律 大陆性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青藏高原湖区 品种齐全 分布不平衡 类型多样,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一、中国的地形 1.结合地势三级阶梯图分析我国地形特征及意义 (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2)地势意
12、义: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小。 (4)地形意义 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且耕地资源不足。,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主要的地形区 (1)主要的山脉,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四大盆地,知识
13、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3)三大平原,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4)四大高原,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典例1 读我国沿32 N地形剖面图(图甲)和各类地形比例扇形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反映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 ,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 。,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写出图甲中代号表示的内容。 山脉: , , 。 地形区:A. ,B. ,C. 。 其中作为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填序号)。 (3)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
14、,下列地形区中,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有(多选) (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E四川盆地 F东北平原 G南岭 H塔里木盆地 (4)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乙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_;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_。 (5)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在发展_、_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思路解析】 图甲反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受其影响我国许多大河西源东流;32 N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
15、、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脉为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巫山为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黄土高原等,青藏高原地处第一级阶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南岭位于第三级阶梯;由图乙可看出,各类地形类型中山地占33%,比重最大,丘陵比重最小,只有10%,M是指我国的平原比重;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有利于发展林业、畜牧业及采矿业和开发旅游业。 【答案】 (1)西高东低 大河自西向东流(西源东流) (2)喜马拉雅山脉 横断山脉 巫山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3)CEH (4)丘陵 平原 (5)(林业、畜牧业)采矿
16、业 旅游业,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绿色通道 准确记忆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1)从平面图上掌握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位置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2)结合省级行政区的分布记忆; (3)结合经纬线记忆,即以某条经(纬)线为依据掌握这条经(纬)线穿过的我国主要地形区;(4)根据河流进行记忆;(5)根据地形剖面图进行记忆。,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即景活用 读我国沿某线地形剖面图,回答(1)(3)题。(1)d处山脉为( ) A天山 B阴山 C太行山 D秦岭(2)b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不包括( ) A盐碱 B台
17、风 C风沙 D旱涝,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3)由a到c沿线地表植被水平变化着重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方向地带性【解析】 根据经纬度可判断d处山脉为太行山。b处为黄淮海平原,盐碱、旱涝、风沙是其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由a到c沿线植被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答案】 (1)C (2)B (3)A,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二、中国的气候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知识网
18、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3.气候特征及评价,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典例2 (2007年上海地理)读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回答问题。(1)在多年平均情况下,福州梅雨起始日是 ,徐州梅雨终止日是 。 (2)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杭州梅雨的持续天数约 天,宜昌的梅雨持续天数约 天。,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3)我国东部地区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自南向北:_; 自东向西:_。 (4)上海有的年份梅雨季节较常年明显偏长,有的年份梅雨期间雨天很少(这种情况俗称“空梅”
19、),其原因分别是 。,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思路解析】 本组题考查对等值线图的分析能力及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特点的有关知识。梅雨持续时间的天数为结束日期与开始日期之差。由图所示可知,南方梅雨开始日期比北方早,结束日期等值线数值与开始日期等值线数值之差较大,说明南方梅雨持续时间较长。同样,东部开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我国东部地区有些年份梅雨季节会出现异常现象。有些年份夏季风较弱,会造成梅雨持续时间偏长,而有些年份,夏季风势力较强,造成梅雨期间雨天很少。【答案】 (1)5月21日 7月14日 (2)34 171 (3)南方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北方起始日期晚,持
20、续时间短 东部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西部起始日期晚,持续时间短 (4)梅雨季节明显偏长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偏弱;梅雨期间雨天很少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较强,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黑色陷阱 本题出错原因主要是不了解我国雨带的进退规律:我国从春季到夏季,降水带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5月份在华南,6月上旬到南岭武夷山一线,6月下旬到长江一线,7月到淮河,8月到华北,从夏季到秋季,则向南移动,在8月下旬从东北华北开始向南撤,9月即可到华南沿海,所以南撤比北进快得多。 即景活用 读我国岭南地区1月等温线图和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问
21、题。,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1)图中岭南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有何特点?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2)图中岭南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有何特点?试解释其原因。 (3)试分析广东的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解析】 据图可知,该地1月气温大致与纬线平行,主要是因为受到太阳辐射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的影响;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是受到地形及离海远近的影响。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答案】 (1)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从南到北温度逐渐降低。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2)海南岛上大致东多西少,大陆上大致从沿海到内陆(或从东南到西北)降
22、水逐渐减少。原因:随着距海渐远,受东南季风影响减弱;加上地形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有利:光照、热量充足,降水多,雨热同期;作物可一年三熟。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受台风、洪涝影响。,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三、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1.内、外区域比较,2.我国不同地区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3.长江与黄河的比较,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续表,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
23、,4.中国的湖泊 湖泊按流域特点分为内流湖和外流湖;湖泊按湖水性质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典例3 (2009年上海文综)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腾,途经11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约占全国面积1/5的长江流域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GDP。长江的开发与保护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今年4月20日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举行,共商健康长江、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1)读“长江流域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 。 (2)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入海,其间
24、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看图完成下表。,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3)乙地(见图)所在的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下图反映的是( ),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Aa为凹岸侵蚀,b为凸岸堆积 Ba为凸岸堆积,b为凹岸侵蚀 Ca为凹岸堆积,b为凸岸侵蚀 Da为凸岸侵蚀,b 为凹岸堆积 (4)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凭借其利于不同区域的地理优势,发展了区域经济。“长江流域图”中甲地附近建造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是 ;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5)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但是经济发展使流域环境发生了较
25、大变化。读下图可知,该时段内长江流量小、水位高;流量未达历史最高,而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其原因是 。,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6)读图,长江口段南北两侧的河道宽度明显不同,较宽的是 (南或北)侧。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7)目前在长江口相继建起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第三产业 B增加入海径流 C丰富旅游资源 D保护河口生态,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长江流经的省区、长江形成的地貌、长江三峡工程、长江水患、湿地保护等知识,联系相关
26、知识即可作答。【答案】 (1)湖北 重庆 (2)峡谷(V型河谷) 冲积平原 (3)A (4)三峡水利枢纽 水田农业 (5)河床抬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或调蓄水流的能力减弱(占用河漫滩,围湖造田) (6)南 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 (7)D,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绿色通道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主要因素 (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
27、:取决于最冷月月均温。(5)水能蕴藏量:由地形起伏大小、降水多少决定。,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下图是我国青海湖流域1960年以来降水、气温和水位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1)1960年以来,青海湖的变化是( ) A面积增大、水位升高 B面积增大、水位降低 C面积减小、水位降低 D面积减小、水位升高 (2)引起青海湖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年降水总量 B年蒸发总量 C年地表径流总量 D年地下径流总量,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3)青海湖变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A加剧洪涝灾害 B生物物种增加 C加剧土壤盐
28、渍化 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解析】 对比图中降水、气温和水位变化情况可知,青海湖的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从而使蒸发更加旺盛,进而导致水位下降,湖泊面积减小。由此可见,引起青海湖面水位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年蒸发总量。湖泊水位下降,面积减小,水生生物生存空间减小,湖泊环境容量减小。【答案】 (1)C (2)B (3)D,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四、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典例4 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9、一 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材料二 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1)该流域的河谷特征是_,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草原、荒漠,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 ) 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铜矿 (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_时期,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是_。 (4) 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_。 【思路解析】 据图可以判断,该河流位于山西省汾河谷地,煤炭资源
30、丰富;根据表格中的各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清朝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耕地增多、森林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畜牧业程度下降、工矿业个数增多、灾害频次增加。 【答案】 (1)峡谷 B (2)C(3)清朝 人口数量大增,粮食需求大增,农业生产从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大量开垦草山、草坡,毁林开荒,毁林开矿,山区植被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加重;耕地生产力逐步降低,粮食产量下降,人口贫困。人口、粮食、耕地、贫困之间逐步进入恶性循环 (4)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率增加、植被锐减,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即景活用 2009年12月28日,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
31、举行开工仪式。这一项目是推进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的重要依托工程,全部建成之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回答(1)(2)题。(1)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山东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2)下列关于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将难以改变的措施之一,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解析】 第(1)题,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供应紧张,迫切需要建设一个与全省发展定位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能源保障体系,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能源支撑。第(2)题,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而不是唯一的举措。 【答案】 (1)B (2)C,知识网络体系,考纲考点解读,重点难点突破,三年高考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