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迁 袁翠婵 邵阳学院 摘 要: 2004 年 7 月, 我国最新对外贸易法颁布施行后, 受到广大法律爱好者及学者的高度关注, 各个学者主要论述了最新对外贸易法的优缺点。笔者以为, 为了今后我国对外贸易法的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既有必要结合当今实际对正在实施的对外贸易法进行关注与阐释, 也很有必要详细了解当今对外贸易法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使我们将来的外贸法修订工作走得更深、更远。对外贸易体制是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的简称, 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是国民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国民经济体制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
2、我国的对外贸易体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商品经济的初级阶段到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 从政府把控的计划经济时代到由市场调控的市场经济时代,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建国前后的“调拨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上,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指导下, 俄国率先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采用了高度的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中国又实现了民族解放,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我国在经济体制上基本是全盘照搬苏联模式, 即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是政府制定严格的计划, 确定好整个社会的生产、供应与销售, 规定好所有企业的工作人员
3、、资金数量以及生产设备等。即所有企业需要的物资由国家统一拨给, 所生产的产品由国家统一分配, 即“调拨制”。俄国采用这种体制的背景是当时被帝国主义国家所包围, 为了加速发展急需的工业, 需要高度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 这在当时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我国建国前期的背景与俄国类似, 所以在对外贸易上参照苏联的对外贸易体制, 由国家统一收支和盈亏, 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即由国家统一下达出口计划、“调拨”货源、规定价格, 企业产生的盈余归国家所有, 企业发生的亏损由国家补贴, 外贸企业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它的职责只是一板一眼、按部就班收进货源, 完成出口。在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下, 虽然这种模式发挥过积极作
4、用,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 很多时候出现了计划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是当时承担出口任务的生产企业被政府管得过多、过死, 非常被动, 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与市场需求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敢改变计划, 不敢放手去研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无异于“一台奉命办事的机器”。由此,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甚至可以说这种限制使得对外贸易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生命力, 也束缚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这种“高度集中、无所不包”的外贸计划体制需要改革, 否则将有损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收购制”1929 年至 1933 年的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 来势汹汹、特点显著:波及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大, 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萧条”“大恐慌”。全球的工业生产差不多只有原来的一半, 贸易额则减少了大半。其中美国和德国最为典型, 受损最大, 美国的进出口额下降了 70%, 英、法、德、日也都减少了 50%左右, 且危机之后各国经济的恢复是举步维艰。随着外国进口额的巨幅下降, 我国产品的出口价格也大幅度降低。1953 年, 抗美援朝获胜, 我国的国民经济也有了初步的恢复, 毛主席提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革过渡时期总路线。1957 年, 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00
6、%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促使我国对外贸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改革, 即逐步取消“调拨制”, 采取“收购制”。所谓收购制, 是指“外贸企业根据国家计划和国际市场供求情况向国内的生产企业收购产品, 组织出口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相对于“调拨制”来讲有三大优点:一是拥有部分主动选择货源的权力。货源是使外贸出口成为可能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拥有选择权后就可以选择口碑好、信誉高、路子多、专业经验丰富的生产企业作为货源, 以保证企业的正常有效运转;二是拥有部分选择经营方式的权力。实行收购制后, 外贸企业可以采取“直接收购、代理出口与收购并重、安排生产与收购并举”等经营方式, 能提高经济效益;
7、三是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都有提高。要想保住货源, 就必须有热情的态度和优质的服务, 要和供货部门多交流, 并主动在资金、管理、技术等各方面为其排忧解难, 使得路更好走, 钱更好赚。事实证明, “调拨制”转为“收购制”后, 外贸企业搞活搞好了,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 如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主客体倒置引起了责、权、利的不统一, 挫伤了生产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收购制”已逐渐不适合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需要, 但也为我国外贸出口代理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20 世纪中后期的审批外贸代理制贸易代理制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产物, 它的本质是
8、:用政府的管理行为代替企业的经营行为;它的特色是:充分体现社会分工的意义;它的优越性是:能够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生产与销售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贸易代理制最先在西方兴起并得到很好的发展, 如美国、德国、日本等。据可靠资料显示, 在日本, 其代理出口部分大约占全国外贸出口的 80%;美国工业制成品的 50%是通过中间商代理出口的;产业跨国集团公司很强的德国也有 30%的对外贸易是通过代理公司进行的。这几个数据是用事实表明了在发达国家采用外贸代理的方式为外贸经济发展带来的高效性。20 世纪中后期, 我国开始着手经济体制的改革。1993 年 11 月, 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
9、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指出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成为我党在 20 世纪 90 年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而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始于 1984 年, 那一年在对外经济贸易部的关于外贸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中提出取消“收购制”, 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审批外贸代理制。1991年, 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发布了关于外贸代理制的暂行规定, 对外贸代理制的基本内涵作出了明确界定。199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 13条规定“没有对外贸易经营许可的组织或者个人, 可以在国内委托对外贸易经营者在其经营范围内代为办理其对外贸易业务。”从 1984 年
10、到 2004 年 7 月份, 这个时期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常用的代理方式是先由代理人 (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 和被代理人 (没有外贸经营权的组织或个人) 签订委托代理协议, 代理人再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并直接承担法律后果。而一个企业是否有外贸经营权, 是由政府根据当时的政策所需及其他因素对其进行审批后确定的。所以, 这种代理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行政行为, 而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代理方式是“计划经济下的传统贸易体制的变形或延续”。因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这种审批外贸代理制的弊端不断显露, 如与效益最大化原则背道而驰、不利于健
11、全竞争机制的建立等。所以, 需要有一种更具生命力的新型体制来取代。四、21 世纪新型的登记外贸代理制1992 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69 万亿元, 比 1991 年增长 14.2%, 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 2001 年 12 月 11 日, 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入世谈判时, 我国承诺会“把外贸经营权从审批制改为登记制, 并在入世三年内取消外贸许可制度”。入世后,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惊人, 我国的外经贸环境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还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审批外贸代理制失去了原来的存在价值, 已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了, 急需“
12、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因此, 2004 年 7 月 1 日, 我国对外贸易法应运而生。与时俱进的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充分考虑入世时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第 5.2 条和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 84 段 (a) 中“在贸易权方面应给予所有外国个人和企业, 并不低于给予在中国的企业的待遇”的承诺。因此, 在划定外贸经营者的范围时一改 1994 年外贸法第 2 章第 8 条“本法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 是指依照本法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规定, 特别强调“本法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 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 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
13、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这就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自然人也属于对外贸易的经营主体,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能与国际接轨的外贸代理制度, 彻底下放了外贸经营权, 打破了外贸垄断。由此我国的审批制外贸代理制暂时告一段落, 开始实行新型的登记制外贸代理 (又称为“外贸代理登记制”) 。外贸经营权的下放使很多外贸经营者欢欣鼓舞, 为我国外贸经济的高速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是一个履行我国入世承诺, 遵循世贸组织规则, 并将其转化为我国国内法的重大举措;是一种体现自由竞争, 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对外贸易体制。外贸企业开始去优化自己的外贸代理服务, 增加自己外贸代理的竞争优势, 适应一个又一个自由竞争和淘汰的过程, 最后树立起自己的商誉和品牌。这样更多专业化的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外贸企业将不断建立, 非常有利于我国外贸代理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发展, 我国的外贸代理将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